APP下载

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产业圈层布局研究

2015-02-19

关键词:实验区圈层郑州

孙 熙 倩

(郑州大学商学院, 河南 郑州 450001)



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产业圈层布局研究

孙 熙 倩

(郑州大学商学院,河南郑州450001)

摘要: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作为河南省区域经济新的增长极,其发展与空间产业布局密不可分。基于圈层理论与产业集聚度的关系,郑州航空港区应突破单一的航空运输物流功能,作为区域经济新的增长极,依据圈层结构,有效、合理地发展各圈层内的产业。

关键词: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圈层;产业布局

DOI:10.13757/j.cnki.cn34-1045/c.2015.01.009

在我国由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向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当中,最引人瞩目的莫过于临空经济的发展。社会的传统看法认为机场无非是输送旅客或货物的临时场地,这是根据其民用用途而定义的。从经济角度来看,在以速度衡量经济发展的当代,机场依靠其较为完善的基础设施等资源在周边吸引了大批产业在此聚集。以航空产业为基础形成的这个特殊的经济活动区域,就是所谓的“临空经济区”。临空经济区的出现,促进了产业发展的良性循环,资金流、信息流、技术、人才等在此不断集聚,产生了以航线网络为依托、以机场为重心、机场周边形成与航空关联度并非完全相同的产业集群的新兴经济形态。

从世界一些大型的国际枢纽机场的发展历程来看,机场的作用远超出它作为运输工具的功能。机场通过其所带来的辐射能量形成的临空经济区,一方面可以促进民航业的发展与进步,另一方面也可以吸引优势产业,培育扶植相关产业。由于其具有产业溢出、税收溢出、技术溢出及信息溢出等效应,空港经济区被称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世界著名的空港经济区发展模式不尽相同。阿联酋迪拜机场具有投资、资讯电信、物流设施等方面的优势;爱尔兰香农自由贸易区除了地理和环境的优势外,在行政审批手续方面的优势吸引了世界多个银行及金融机构,成为世界级的金融中心;美国138号空港对外贸易区在发展初期以空港为发展核心,然后不断扩展对外贸易区范围,通过建立平行对外贸易区形成网络化的经济形态[1]47-60。中国在20世纪90年代以北京为首,开始了对空港经济区建设的探索,以培育国际枢纽、区域中心和门户机场为目标,构筑了北方、华东、中南、西南、西北五大区域机场群。

郑州机场属于中南机场群之一。近年来,北京、上海、天津等城市对空港区的建设带动了周边地区的综合开发和产业布局的调整,对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以下简称“郑州综合实验区”)的发展建设提供了极具价值的参考经验。

一、圈层理论与产业布局

圈层结构理论是冯·杜能提出的。他在自己土地上进行农业改造,利用边际分析的方法构建了一个一般均衡模型。模型表明农民之间存在的竞争将导致土地所有者的租金会有梯度的变化趋势:中心城镇的土地租金是最高的,以中心为圆点,往外延伸的土地的租金呈现递减趋势,直至到达城镇边缘,土地租金为零。农民在进行土地的选择时,可以选择中心城镇,尽管土地租金高昂,但仅需支付少量的运输费用就可实现农作物的转移;相反,若选择城镇边缘的土地,农民可支付较少的租金,却不得不面对高昂的运输成本。因此,在农民进行租金与运输成本的取舍之间,农作物的生产选择也会因此不同,最终导致生产将围绕城镇呈现出同心圈的格局[2]。同心圈的出现证实了“看不见的手”的存在,是效率最优的表现形式。在此基础上,杜能开始考虑城镇的经济问题和空间布局。城市的中心地区是不断变动与发展的区域实体,由于其强大的内生集聚力,将使周边地区对资源不断进行整合。中心城市对区域的作用受到空间距离的影响,从核心到外围还会受到产业区位、地理因素、规模经济、土地价格、土地利用效率、运输成本、人口密集度、外部性市场空间、产品关联度等因素的影响,各种要素在中心城市及周边地区不断聚集和扩散,经济的发展伴随着产业布局与结构的调整。初始阶段,部分产业在中心区聚集,获取规模效益后,推动产业向外扩散。随着时间的推移,外围地区的区位优势受到重视,一些产业聚集到一定规模后,再一次向外扩散,中心地区的产业集聚水平下降,次级地区的产业集聚水平增加;随后,产业转移和集聚再次在边缘地区与次级地区之间发生。最终在中心地区、次级地区、边缘地区之间形成相对均衡的阶梯状的产业集聚。

二、基于圈层理论的郑州综合实验区产业发展布局构想

(一) 郑州综合实验区的圈层模式

郑州综合实验区的战略定位是“国际航空物流中心、以航空经济为引领的现代产业基地、内陆地区对外开放重要门户、中原经济区核心增长极”。目前的实验区空间布局是“一核三区两廊”,按照此空间布局,形成三个圈层。内圈层即航空港区。中圈层为北部城市综合服务区、中部临港型商展交易区和南部的高端制造业集聚区。内圈层和中圈层的主导产业的发展将通过前瞻效应、回顾效应和旁侧效应对周边区域产生辐射,将产业优势扩散到产业链上相关的产业中,提升整个区域的综合竞争力。在要素的流动、资源的整合、产业的调整中,新的区域将形成外圈层,即外围辐射区[3]。外圈层的作用视内、中圈层的联动而定,可涉及的产业类型更为多元化。内、中圈层通过外圈层同郑州市中心的经济活动更为紧密,外圈层在交通网络方面完善设施的同时,通过产业分工协作,机场的影响范围在地理上将得到进一步拓展。

图1郑州综合实验区周边圈层模式图

(二) 郑州综合实验区的产业布局构想

在郑州综合实验区各经济圈层中,都要选取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发展。郑州综合实验区发展的主导产业有航空运输、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物流、现代服务业等产业。在各经济圈层内部,主导产业链并不相同,由此形成的企业价值链也会有所区别。郑州综合实验区的三个圈层都要形成明确的产业定位,一区发展一种,至多三种主业,区内的其他产业要围绕主导产业聚集发展,形成产业链条,促进关联产业的形成, 然后逐步形成产业集聚。

1 内圈层:第一圈层的产业选择

郑州综合实验区的第一圈层即航空港区,在整个实验区中居于核心地位,发展的产业是具有高度临空指向型的产业,重点发展航空运输业[4]。围绕航空运输业务,充分发挥保税功能优势,在区内建立航空运输专用功能区,吸引航空货运企业、航空快递企业、飞机维修企业、航空油料供应企业、分销仓储企业等五大类企业入驻。在内圈层的航空运输业要分上游和下游产业分别引导、同时发展。航空运输也是国家重点支持的产业,国内外市场需求旺盛,对周边和中、外圈层的产业有明显的拉动作用。在内圈层中所发展的产业要“少而精”,突破中心区域土地稀缺、租金昂贵的限制。航空技术支持、服务支持、飞机租赁与管理、航材制造、燃料供销等都可作为内圈层所需发展的产业。

2 中圈层:第二圈层的产业选择

郑州综合实验区的规划中的“三区”作为中圈层。在此区域内,要逐步实现从以制造业为主向以服务业为主的转型。

高端制造业集聚区要重点突出技术密集的特征和产业的高附加值性。电子信息产业是其主导产业之一,要同时注重硬件和软件建设,发展成为一条包括研发、生产、组装、测试、营销、售后服务的完整的产业链条。通过对大型跨国公司如计算机、通信机械器材、视听电子产品、微机电系统等电子企业的招商引资,为其提供减免税赋、通关便捷等方面的优惠措施。由于电子产品更新换代较快,电子行业之间存在着技术、采购模式、品牌策略等方面的差异性,在提升产品质量的同时,也应对产品的研发、输送时间进行明确要求。郑州综合实验区在发展第二圈层的电信信息产业时要建立标准化、规范型的通向全球的仓储、分拨中心,构建畅通的国际物流平台,实现产品供应链的无缝衔接。生物医药产业是高端制造业集聚区要发展的主导产业之一。生物医药产业具有高度的技术性。郑州综合实验区要发展成为“东方孟菲斯”,对于第二圈层发展生物药品、保健品、生物制剂、化妆品、护肤品、疫苗等提供了发达的航线网络。生物技术人员之间的交流、出行、沟通也会更便捷、更安全、更有保障。河南省有着深厚的中医药研究历史,以中医药为基础,在省内成立了较多的生物医药技术企业。郑州综合实验区可在中圈层建立专门机构如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同郑州大学等教育机构展开合作。河南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拥有大批具备国内先进医学水平的专业学者和人员。产业基地建立的同时引进一批技术含量较高的医疗设备、医疗辅助设备、医药生产包装设备、保健器材等,从单纯的生物药品加工实现加工、研发、储藏、输送、咨询服务等一体化的发展,带动产业链条的良性互动。

利用郑州综合实验区的航线网络可达性及全球范围内配送、分发的特点,可在中圈层引入精密机械产业链,主要包括精密设备、新材料、自动化机械、工程机械、汽车零部件生产等。这些产业都具有高附加值的特点。以汽车零部件为例,郑州综合实验区可以鼓励郑州宇通集团公司入驻第二圈层的高端制造集聚区,重点发展研发机构、汽车交易市场、维修站等配套服务机构。

现代服务业包括两个方面,即依托信息技术和现代化理念发展起来的新兴服务业和通过创新改造再焕生机的传统服务业。郑州综合实验区的中圈层中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不能厚此薄彼,要逐步实现由以制造业为主向以服务业为主的转型。郑州及周边有着丰富的资源、廉价的劳动力等方面的投资优势,随着郑州综合实验区涉外企业的不断入驻,金融业、保险业、中介服务业将发展较快。

在金融业发展方面,要尽可能吸引国外银行及金融机构在此设立分部,尽可能实现外币结算,建立外币快捷兑换通道,给予办理托收、汇兑、押汇等业务的权利,活络资金流通,促进港区内金融业的发展。保险业方面,遵循“抓服务、严监管、防风险、促发展”的方针,实现保险业务的国际化、人员的专业化、领域的广泛化、形式的多样化。同时还可以鼓励保险证券化,将风险通过同证券相结合的方式散布到高效率的资本市场。

此外,配套的商贸设施和卓越的休闲娱乐服务奖极大程度提高郑州综合实验区的竞争力。在郑州综合实验区机场出入境的乘客,港区可以为他们提供灵活的签证政策,如落地签证或限定时间间隔内免签证的政策。减免办理签证的手续,为乘客的出行提供较大程度的便利。在他们在区内从事相关活动期间,完善的商业服务机构、卫生保健设施、多重创意文化、现代化的公务中心、快速的网络通信、多样的餐饮、休闲、商务活动、体育健身项目等服务需求将促进房地产业、餐饮业、文体产业等多项服务业的发展。

郑州综合实验区是河南省面向国际的一个开放性的窗口。在第二圈层,可以开设专门的贸易专区,促进河南省外贸的发展。郑州作为一个内陆型经济体,相对于沿海城市贸易竞争力稍弱。贸易专区在第二圈层的开设将促进世界外贸专业人员的商务往来和沟通。郑州海关在航区内成立办事处,实现“一体通关”制度,促进口岸功能整合,支持郑州跨境电子商务交易,组织一定规模的交流会,鼓励区内展览、交易活动,及时更新活动信息,并构建严格的监管平台与稽核制度,设立专门岗位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稽核检查。外贸业在第二圈层的发展将使郑州综合实验区打开一条新通道,带动航空物流和服务发展新的机遇。

3外圈层:第三圈层的产业选择

如果将郑州综合实验区的内、中圈层视为核心区域,第三圈层作为外部拓展区可以发展的产业是较为多元化的。以第一、二圈层为核心,发展临空指向性较弱的产业,实现临空产业整个链条的补充和延伸。

河南省作为国内的农业大省,鉴于农业在所有产业中的特殊性,第三圈层土地价格较为低廉,在此区域内发展农林牧业极具优势。以农业为例,生态农业、集约农业、订单农业等都是较好的产业选择。由于第三圈层紧邻“两廊”(即南水北调干渠生态防护廊和新107国道生态走廊),可以适当发展物流产业,如建立货运、铁运联盟,将航空港区内的相关货物通过联盟组织输送到未建立机场的省内城市。

三、结语

航空港区应突破单一的航空运输物流功能,作为区域经济新的增长极,依据圈层结构有效、合理的发展各圈层内的产业。产业的集聚和扩散将成为不同空间格局圈层中不可抵挡的一股潮流。不论是何种圈层,都要注重技术进步,以技术促进港区内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在圈层临空产业的发展过程中,各圈层不应是封闭分割的状态,而应融合为一个整体。郑州综合实验区圈层经济结构的构建与完善不仅是市场运行机制的一部分,也要成为政府引导的重点内容。

参考文献:

[1]首都空港自由贸易区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组.空港自由贸易区理论与实践探索[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0.

[2]李景海.产业圈层布局与区域差异化发展[J].财贸研究,2010(2):15-21.

[3]李国政.从城市的边缘到经济的中心:临空经济演进的动力机制与圈层结构[J].现代城市研究,2013(4):105-109.

[4]张亚斌,黄吉林,曾铮.城市群、“圈层”经济与产业结构升级[J].中国工业经济,2006(12):45-52.

责任编校:汪沛

网络出版时间:2015-03-02 2:51:25网络出版地址:http://www.cnki.net/kcms/detail/34.1045.c.20150302.0952.009.html

On the Industrial and Circle-layer Layout of Zhengzhou Airport Economic Comprehensive Experimental Area

SUN Xi-qian

(School of Business,Zhengzhou University,Zhengzhou 450001, Henan, China)

Abstract:Zhengzhou Airport Economic Comprehensive Experimental Area,a new regional growth pole in Henan now,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dustrialstructure of the province.Based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ircle-layer theory and industrial concentration degree, the area should make a breakthrough in its single function of air transport logistics. As a new regional growth pole, it should develop its industries in the circle effectively and reasonably according to the circle-layer structure.

Key words:Zhengzhou Airport Economic Comprehensive Experimental Area; circle-layer; industrial layout

中图分类号:F56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4730(2015)01-0036-04

收稿日期:2014-06-06

作者简介:孙熙倩,女,河南信阳人,郑州大学商学院硕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实验区圈层郑州
河南郑州“7·20”特大暴雨灾害的警示及应对
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全要素生产率的空间分异及影响因素
第九届“博博会”将在郑州举办
郑州麦飘香食品科技有限公司
媒体融合下的圈层突破
No.4 圈层用户不断拓展,圈层经济价值释放
B站冲破圈层
年轻人“圈层化”的背后到底是什么
郑州外国语学校
2016年国家文创实验区规上文化产业收入近200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