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中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2015-02-19李春龙重庆市云阳县南溪中学重庆云阳404505
李春龙(重庆市云阳县南溪中学,重庆 云阳 404505)
普通高中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李春龙
(重庆市云阳县南溪中学,重庆 云阳404505)
摘要:计算机与因特网技术的迅猛发展,突破了人们在信息交流方面的时空障碍,带来了网络世界全新的人际互动模式,由此导致了一种新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方式——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产生。本文对建设网络心育模式的必要性,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网络建设的有益探索。
关键词: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建设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05-0183-01
一、探索网络心理教育模式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一)社会发展、教育革新的必然要求。时光进入21世纪,迅猛发展的计算机,特别是因特网技术,突破了人们在信息交流方面的时空障碍,带来了网络世界全新的人际互动模式。“网络”以其功能的多样性、内容的广泛性、速度的快捷性、环境的开放性和使用的普及性,极大地迎合了青少年群体求知欲强、好奇心重、易接受新鲜事物的特点。2000年12月31日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公布的统计数据表明:我国上网人数中18岁以下用户占14.93%,18~24岁的用户占41.18%,在2250万互联网用户中,青少年接近50%。网络技术本身以及具有网络互动特点的通讯、交流、娱乐方式,已然越来越多的介入青少年的生活,甚至成为他们日常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在这种形式下,如果心育工作者们只依靠传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仍旧仅仅以书籍活动为载体,以口头讲述为方式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仅以面面沟通、纸笔交流的形式提供咨询服务,必将大大落伍于社会发展,脱节于时代要求,甚至终将被时代发展所淘汰。因此,我们有必要对网络心理健康教育进行有益探索,和着时代律动的脉搏,抢滩青少年心理教育的新阵地,开辟心育工作新途径。
(二)研究新问题、迎接新挑战的迫切要求。互联网在当代青少年社会化过程的全面介入,对新时期成长中的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与心理[2]发展正进行着全方位的重大影响。正如伯顿所说:“凡上帝有一所庙宇的地方,魔鬼也有一座礼拜堂。”青少年在享用网络资讯的巨大便利条件的同时,也面临着一个个可能戕害身心的强大诱惑和危险陷阱。青少年正处于心理发展的“断乳期”、“危险期”,他们叛逆、独立、富于冒险精神但又缺乏理性思考、正确判断和自我控制能力;在光怪陆离的网络世界,他们极易迷失自己;再加上当代青少年心理承受水平低、抗挫折能力弱,于是,由网络引发的心理障碍、问题行为,以及不成熟的网络心理造成的一个个事故甚至悲剧层出不穷、比比皆是。网络心理危机——严重困扰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的又一大障碍,这是任何一个心育工作者必须面对的新的问题,新的挑战。
二、重视网络建设不断发展网络心理健康教育
尽管网络心育模式还存在着一些缺陷和不足,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也遇到了很多困难,但是面对社会发展的要求,以及网络心理教育本身更为明显、强大的优势,我们有理由相信,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应该并完全可以成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此,笔者结合探索网络心理教育的实践经验,对发展建设网络心育模式提出几点浅见:
(一)建立网站携手共筑优质的网络心育平台。笔者在探索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实践中,于2002年10月着手创建了嘉兴市教育系统第一个专门的心理网站。网站于2002年11月开通,受条件所限,暂时放在嘉兴市教育系统城域网内浏览,故主要面对本校学生开放。我校学生总数为1400余人,学校安排集中上网时间每周不超过4课时,而网站自开通至今,访问量已达9,482次(统计时间截止至2003年7月30日),可见心育网在学生中被接纳、受欢迎的程度。通过心育网站,心理教师在线咨询辅导学生167人次,(大大超过了同期传统心理辅导的64人次)在网站各栏目中,《心海引航》中的“青春期性心理”、《调色板》中的“网络心理学”、《欣欣咨询》中的“案例分析”,都拥有相当高的点击率,而这些内容,正是平时传统心育课堂上不常见甚至是空白的方面。值得一提的是,按照《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纲要》要求,心理教师很少在课堂上讲授的心理学理论知识、专业名词术语等,在《走进心理学》栏目中,以简单介绍或故事的形式出现时,也获得了较高的点击率。更令人惊喜的是,一部分学生在BBS上以某心理现象或心理问题为主题展开论战时,言谈中居然“有模有样”,表现出了对心理学一定程度上的了解和见地。这说明,一方面我国心理健康教育事业确实在发展,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知识能力在提高,另一方面,进行网络心理教育,不能没有专门的心理网站或心理专题主页。只有依托心理网站或主页这样一个基本的平台,心育工作者才可能有效的组织实施网络心理教育活动;否则,就如同传统教育中教师离开了粉笔黑板、课本教参,完全失去了从事教育活动的工具和载体,搞起教育来岂非寸步难行!因此,有条件的学校应考虑建立校级心理健康教育网站,条件暂不具备的学校可考虑在其网站上设立自己的心理健康教育专题主页。在此基础上,由教育行政部门牵头,逐步形成心理健康教育的网络系统,共同构筑起高品质的网络心育平台。
(二)充分开发利用网络功能,整合网络资源。在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应充分开发网络的各项功能,利用网络丰富的资源把心育工作的触角伸向各个方面。(1)进行网上心理健康教育课、在线辅导与咨询、在线交流与讨论,以及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与普及等多种形式的整体配合。(2)重视应用网络组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培训与辅导工作。(3)开展家校联网工作,如为学生家庭提供必须的学生心理健康资料与家庭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心理健康教育信息、正反面家教实例、家庭心理辅导操作技术等),以进一步提高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效果。
总之,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也要突破传统工作模式的拘囿,求新、求变、不断创新,与时俱进,以充分实现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效性与时效性。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理念与工作模式当是一种有意义有价值的探索。
参考文献:
[1]王吉庆.信息素养论[M],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7。
[2]钟启泉.等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M]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8。
[3]薛维明.等中学计算机教学法[M] 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2。
[4]郭丽英.网络控污与信息素养教育[J],网络科技时代,2002.1。
[5]陈其.刘儒德. 信息技术教育应用[J],人民邮电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