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学院英语专业毕业论文撰写中的思辨能力培养
2015-02-18芮艳芳赵靖娜
芮艳芳 赵靖娜
(北京工业大学耿丹学院,北京 101301)
英语专业学生的思辨能力培养在高等教育界受到了高度重视。早在1998 年,黄源深教授就指出,学外语出身的人稍不注意就会存在“思辨缺席症”。[1]文秋芳等指出“培养思辨能力是人的终身任务”。[2]很多教师和学者开展教学实践,针对英语专业的阅读、演讲、口语、写作等各种课型,探讨培养思辨能力的方法。[3-6]对于毕业论文撰写,尤其是独立学院学生的毕业论文撰写对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所涉较少。鉴于此,本文以文秋芳教授提出的“思辨能力层级理论模型”为依据,从独立学院英语专业学生的角度出发,将以“演讲语篇的文体特征分析”为例,讨论毕业论文撰写过程中思辨能力的培养。
一、独立学院英语专业学生毕业论文撰写特点
在笔者近十年的教学过程中发现,独立学院英语专业学生在毕业论文选题中,对理论性较强的选题“敬而远之”,而对“中西方节日/姓名/饮食文化/颜色词对比”之类的题目“情有独钟”。在指导教师看来,这类选题是老生常谈,只能作成一篇毫无意义的介绍性文章。在毕业论文撰写中,经常出现以下问题:选题大而不当,或浮于表面;文献综述部分,只能简单罗列作者、论文题目及作者观点,不能找到不同学者对同一问题的观点的相似与不同之处,进而不能对各类文献进行归类描述;逻辑不严、结构松散、论证无力。思辨能力的缺乏阻碍了语言知识的运用和能力的发展。因此,毕业论文的选题调整对独立学院学生思辨能力的发展有重要意义。
二、思辨能力及其理论模型
(一)思辨能力
术语“Critical thinking skills”的中文翻译从最初的“批判性思维”,到之后的“高层次思维能力”,最后到“思辨能力”,体现了国内学者对这一概念的认知逐渐清晰的过程。文秋芳等指出,“思辨能力”这一译法,既没有“批判性思维能力”的误导成分,也不会像“高层次思维能力”那样含混不清。[7]各学者就“思辨能力”的定义给出了不同的诠释。文秋芳教授(2008)指出,“思辨”是“以提高与改进自己思维能力为目的,对自己思维进行系统的分析与评价”。[8]
(二)思辨能力理论模型
到目前为止,思辨概念已理论化和系统化。目前,美国哲学联合会(1990)提出的“双维结构模型”,[9]Paul & Elder 提出的“三元结构模型”,[10]林崇德教授提出的“三棱结构模型”[11]是最有影响力的三种思辨能力理论模型。综合以上模型的优点,文秋芳教授(2008)提出了“高层次思维能力层级理论模型”。[12]并在2009 年对其进行进一步修订。可参见表1。[13]
表1 思辨能力层级理论模型
在该模型中,文秋芳教授将思辨能力分为第一层的“元思辨能力”和第二层次的“思辨能力”。将思辨能力细分为元思辨能力(自我调控能力)和思辨能力两个层次。元思辨能力是指“对自己的思辨计划、检查、调整与评估的技能”;[14]思辨能力的概念则综合了“双维结构模型”中的“分析、评价、推理”三项核心技能;以及“三元结构模型”中的十条标准,并将其简化为表1 的五项。层级理论模型突出了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强调了学生在学习中培养思辨能力的可能性。
三、毕业论文选题及撰写过程中的思辨能力的培养
(一)毕业论文撰写中学生元思辨能力的培养
元思辨能力体现在论文撰写过程中,就是对自己的论文写作主题、选材、计划不断调整与评估的过程。以“英语(某)演讲语篇的文体分析”为例,对独立学院英语专业的部分大四学生而言,要选一篇能理解并能分析其中的语言特点、修辞特点、语篇结构的文章,这并不容易。该演讲应达到以下要求:学生本人感兴趣;符合该选题要求,即该演讲比较新颖且水平较高,且不可以是已被多次分析过的演讲,如“I Have a Dream”;语言与内容难度适中,学生本人能把握。这就要求学生理性认识个人能力,评价所选的演讲。当发现不合适时,及时更换。学生需要首先根据个人兴趣确定演讲人,如希拉里、奥巴马等,然后再确定其中某个主题,如女性权利、胜选演讲,最后才能确定具体的演讲语篇。在学生查阅资料,选择、分析演讲的过程中,学生的自觉性和目标性得到强化,其元思维能力(即自我调节能力)得到提升。
在挑选语篇的过程中,学生的元思辨能力就得到了锻炼。从指导教师的角度出发,需要制定所选语篇的标准,并对学生提出有效指导。
(二)毕业论文撰写中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
根据文秋芳教授提出的“思辨能力层级模型”,学生的思辨技能指的是学生的认知能力,即:分析能力、推理能力和评价能力。
在确定了演讲语篇之后,学生要分析该演讲的主题、目的、结论,并以文体学的基本理论来分析其中的语言特点,包括语音层面的音韵、语调和节奏;词汇层面的大词、名词化、抽象词及人称代词;句法层面的句子长度及句子类型;以及修辞手段、语篇衔接和篇章结构,这一过程主要锻炼了学生的分析能力。
至于推理能力的培养,演讲语篇的语言与逻辑并重。逻辑是构筑优秀演讲的框架。演讲的材料不是随意散乱堆砌的,而是根据一定的内在逻辑组成的有机整体。内在逻辑是联系演讲内容的纽带,是构成优秀演讲的重要因素。国内英语专业本科生在学习演讲的过程中,一般更重视语言而忽视其中的逻辑。因此,通过对优秀演讲的内在逻辑进行分析,学生必须要判断其推理是否合乎情理,逻辑是否严密。因此,对于演讲的篇章结构及内在逻辑的分析能起到培养学生推理能力的作用。
就评价能力而言,学生需要从演讲的语言特点、语篇结构、修辞运用等多角度评论演讲,指出演讲的独到之处,评判演讲者的目的是否达到,其所采用的语言手段是否与目的相符合。如演讲者一般都会运用排比句式来表达较为强烈的感情,在分析该语篇的修辞手段时,学生需要首先分析演讲者运用排比句式的目的,再评价是否达到了作者的目的。学生运用语言评价语篇的能力得到了锻炼。
因此,学生在分析演讲语篇的文体特征的过程中,自我调控能力和思辨能力都能得到锻炼。
四、结语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虽然思辨能力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但将其融入毕业论文写作之中,给学生以切实的指导和帮助是可行的。毕业论文的撰写能增加学生的语言输入能力,拓宽学生的眼界,对今后分析问题、评价问题和解决问题很有帮助。通过此类毕业论文的撰写,学生阅读、分析、评价演讲语篇的能力能得到显著提升。在选择演讲语篇的过程中,教师与学生是平等的,而且应以学生为主体,因为学生才是完成论文的主体。而在分析、评价演讲语篇时,教师应站在更高的位置上,引领学生看到更深层次的东西,因此,笔者建议,英语专业教师在指导学生写毕业论文的过程中,应首先把好选题关;其次,在学生撰写时,注重培养学生分析语言特点、语篇特征及综合评价语料的能力;最终,将思辨能力培养与论文撰写有机结合,最终达到提高学生思辨能力的目的。
[1]黄源深. 思辨缺席[J]. 外语与外语教学,1998,(7):1,19.
[2]文秋芳,张伶俐等.外语专业学生的思辨能力逊色于其他专业学生吗?[J]. 现代外语,2014,(6):794-804.
[3]彭青龙.思辨与创新—口语课堂上的演讲、辩论初探[J].外语界,2000,(2):39-44.
[4]李莉文. 英语写作中的读者意识与思辨能力培养:基于教学行动研究的探讨[J]. 中国外语,2011,(3):66-73.
[5]蒋丽香. 大学英语精读教学中思辨能力的培养[J].北京城市学院学报,2012,(6):76-78.
[6]孙旻.中国高校英语演讲学习者思辨能力发展个案研究[D].北京:北京外国语大学,2014.
[7][13][14]文秋芳,王建卿等.构建我国外语类大学生思辨能力量具的理论框架[J]. 外语界,2009,(1):37-43.
[8][12]文秋芳. 论外语专业研究生高层次思维能力的培养[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8,(10):29-34.
[9]Facione P.A.Critical Thinking:A Statement of Expert Consensus for Purposes of Educational Assessment and Instruction(“The Delphi Report”)[M].Millbrae:The California Academic Press,1990. 6-8.
[10]Paul R. W. & Elder R. Critical Thinking:Learn the Tools the Best Thinkers Use[M].New Jersey:Pearson/Prentice Hall,2006.16-17.
[11]林崇德.思维心理学研究的几点回顾[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35-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