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初中化学教学中对多学科知识的借鉴和应用

2015-02-17康兵无锡市硕放中学江苏无锡214142

化学教与学 2015年2期
关键词:借鉴初中化学应用

康兵(无锡市硕放中学 江苏无锡 214142)

论初中化学教学中对多学科知识的借鉴和应用

康兵
(无锡市硕放中学江苏无锡214142)

摘要:学科间知识的渗透在教学中很普遍,文章着重探讨了怎样借助其他学科的知识来帮助完成化学学科知识的教学任务,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激发学习兴趣,进而实现三维教学目标和任务。

关键词:初中化学;多学科知识;借鉴;应用

中图分类号:

文章编号:1008-0546(2015)02-0059-02G632.41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5.02.019

化学是一门综合性科学,与其他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有着密切的联系。初中化学教材内容在多处已经明显地体现出与其它学科知识的关联性。作为初中化学教师,如能巧妙地将多学科知识、学科方法借鉴运用到教学中,不仅能使化学课堂更具趣味性、艺术性,也会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强化提高学生横向思维能力,使课堂教学充满活力。

一、借鉴生物学科攻“化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大家常说,“生化不分家”,我们先从一道可以利用初中生物知识,就可以解决的高考题讲起。

[1999年全国高考化学27题]为了测定人体新陈代谢呼出气体中CO2的体积分数,某学生课外小组设计了如下图的实验装置。实验中用过量NaOH溶液吸收气体中的CO2,准确测量瓶Ⅰ中溶液吸收CO2后的增重及剩余气体的体积(实验时只用嘴吸气和呼气),请填空。

………

(3)将插入溶液的管子底端改成具有多孔的球泡(图中的Ⅲ),有利于提高实验的准确度,其理由是_________。(3分)

[参考答案]可增大气体与溶液的接触面积,使气体中的CO2被充分吸收

当年这个第三小题得分率并不是很高,究其原因是“多孔球泡”这个装置对很多考生是新鲜事物,完全没有见到过。其实,联想到在七年级生物“人体的呼吸”章节关于“肺的结构”内容,就会发现图Ⅲ中“多孔球泡”和肺泡结构是高度相似的。七年级生物课本中对于肺和肺泡有如下描述:

“左、右支气管分别进入左右两侧肺内,并且不断分支,愈分愈细,最后形成很多肺泡,……可以增大和气体的接触面积,有利于身体内外气体的交换”。

如果考生当时能与生物知识类比一下,化学高考3分就有机会轻松收入囊中。由此也不难看出,如果在化学教学中借鉴一下生物知识,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实际上,单单就七年级生物而言,我们初三化学教学可以借鉴的素材就有很多。比如“吸入的气体和呼出的气体有何不同”、“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光合作用产生的气体是氧气”、“胆汁的乳化作用”、“食物中的营养物质”等等。另外,在生物学实验中,涉及了多种化学药品、化学仪器的使用,化学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回忆生物实验时的使用情景、使用方法、操作时要注意的事项引导学生快速适应化学基本操作,避免产生畏难怕生的负面情绪,消除实验事故。再如“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涉及酒精灯、吸管、试管、烧杯等使用方法,化学教学中可以在课堂上一边帮助学生回忆,一边系统规范地示范讲解,使学生在曾经的生物实验活动中获取化学实验的基本体验和基本技能。因此我们在化学教学的过程中应加强和生物学科之间的横向联系,积极主动地引导学生进行与生物学科间综合和借鉴,以培养学生综合利用更多学科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借鉴数学、物理内容攻“化学教学过程与方法”

“学好数理化,走遍全天下”这句话曾经在芸芸学子和众多家长中广为流传。今天看来虽然有所偏颇,但也从一个侧面彰显了数学、物理、化学这三个学科学习研究的共性。所以在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如果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体验数学的推演、物理的分析,对学生形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掌握细致的实验方法是大有裨益的。还是从一道例题说起:

将质量为100g的铁棒插入硫酸铜溶液中,过一会儿取出,烘干,称量,棒的质量变为100.8g。求有多少克铁参加了反应。

解:设参加反应的铁的质量为x。

答:有5.6g铁参加了反应。

以上就是化学计算中最常见的差量法,即依据化学反应前后的某些变化找出所谓的理论差量(固体质量差、溶液质量差、气体体积差等),与反应或生成物的"实际差量"成正比而建立的一种解题方法。如果究其推演,实际上就是数学中的分比定理——在一个比例里,第一个比的前后项的差与它的后项的比,等于第二个比的前后项的差与它们的后项的比:(b、d≠0),进而得到,

这就是差量计算的基础:将“差量”看作化学方程式右端的一项,将已知差量(实际差量)与化学方程式中的对应差量(理论差量)列成比例,它们的比值仍然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数学的推演对化学教学中的帮助是巨大的,物理的分析亦如此。在化学教学中,利用物理学知识和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说明和理解化学现象和本质,揭示自然科学中的重要定理和概念,同时也助于学生领会和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从而突破教学的难点。如关于“原子的构成”的化学教学内容是抽象,繁琐的。如果照本宣科,罗列数字,会显得枯燥乏味;如果拓展加深,教授内容又会深奥艰涩,难以理解。化学教师,特别是新教师往往感到不好讲、讲不清,不知道如何切入主题。那么,我们现在一起看看物理课本是如何解读这一内容的。

从静电现象,我们认识到原子是可分的。原子内部除了电子以外,还有带正电的原子核……

在探索微小粒子的历程中,人们首先发现了电子(electron),进而认识到原子是由电子和原子核构成的。后来又发现原子核是由质子(proton)和中子(neutron)构成的。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

原来早在八年级物理中,就已经把原子的构成描述的清清楚楚!因此关于“原子的结构”的化学教学不需要另起炉灶重新开伙,而是重新唤醒学生有关“原子的构成”的记忆,帮助学生把这一块知识迁移到化学层面上,然后再辅导学生以化学的视角进一步解读原子的构成——原子的种类、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原子的质量和相对质量等等。

所以,化学教学和数学、物理学科的渗透、借鉴,不仅是学科的联系,更是不同思维方式的综合运用,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思维的趣味性、严密性。

三、借鉴文、史、哲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我们再看一段来自一线教师课件中的文字:

熠熠生辉的钻石,看尽世间的繁荣与奢华,而石墨所做的铅笔芯,则在不断地、默默地书写:书写人生、书写历史、书写社会百态。在书写中渐渐消磨,但不消亡。石墨与金刚石都是同样的元素,石墨普通却很实用;金刚石价值不菲,却不近人迹。石墨与金刚石一柔一刚,一平凡一瞩目。石墨可曾羡慕过金刚石?没有,石墨只是做好自己的石墨,踏踏实实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所以只要物尽其用,人尽其才,同样幸福快乐。

文为心声。从这里可以看到的不仅仅是石墨、金刚石的科学知识,更为重要的是展示了化学教师的人文内涵,化学课堂的人文内涵和化学学科的人文内涵。所以,化学教学中引入人文教育,不但有助于学生全面的理解、掌握知识,为教师赢得尊重,而且更有助于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和以人为的价值观。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我们在化学教学中适当引入化学史教育,可以让学生既了解化学的发展,又可以从化学家身上学到为人处世的智慧。道尔顿家庭贫困,并没有阻止他的求学探索之路,提出了著名的原子论。凯库勒黄粱一梦,构建了苯的结构,开拓了有机化学中芳香烃的新疆域。诺贝尔把自己的毕生精力全部贡献给了科学事业,创设了举世瞩目的最高科学大奖……化学史教学可以让学生在学习与反思之际,情感、态度、价值观得到提升。

哲学是研究学科共同特征、通用方法和统一性的学科,站在全局的角度去分析和解释

世界的本质。它是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的基础。比如以“量变引起质变”来认识元素周期表和周期律、酸碱中和反应,以“事物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来比较分析氦原子、镁原子结构上的共性和差异。以“事物是普遍联系的”来认识和解决诸如大气污染、温室效应、臭氧层空洞等环境问题。哲学综合性、广泛性的学科性质就决定了化学学科与其之间的必然联系。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从哲学的角度,全面看待化学现象和化学问题,不仅可以提高学生解决生活中综合性问题的能力,而且也有利于学生今后正确认识社会和适应社会。

四、结语

现代科技的发展,不仅促进了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联合,而且也进一步密切了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关系。我们在化学教学中要有借鉴相关学科知识技能的综合意识,更要善于打破传统的分科界限,积极探寻和其它相关学科的联系。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拓展化学教学的空间,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知识与能力,让学生在学习环境和交往、体验的过程中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进而形成乐观的生活态度、求实的科学态度、宽容的人生态度,使学生内心确立起对真、善、美的价值追求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参考文献

[1]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教育学基础[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7

猜你喜欢

借鉴初中化学应用
浅谈中国传统图案在标志设计中的运用
绿色化学理念下的初中化学教学探究
《华盛顿邮报》转型的实践与借鉴
日本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对中国的借鉴
初中化学方程式的记忆技巧
如何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
初中化学基础教学初探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
气体分离提纯应用变压吸附技术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