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依托森林旅游引领罗田绿色崛起
——湖北省黄冈市罗田县成功创建全国森林旅游示范县纪略

2015-02-17秦新平

领导科学论坛 2015年24期
关键词:罗田示范县大别山

□ 秦新平

依托森林旅游引领罗田绿色崛起
——湖北省黄冈市罗田县成功创建全国森林旅游示范县纪略

□ 秦新平

大别山国家森林公园旅游设置建设——度假酒店。

近几年来,湖北省罗田充分利用林业生态优势和产业优势,大力发展森林旅游业,走出了一条符合林业发展规律、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绿色崛起之路。2015年10月,荣膺“全国森林旅游示范县”称号。大别山国家森林公园先后被授予全国三十家“最具影响力森林公园”“全国首批最美森林公园”“最具网络人气森林公园”等荣誉称号。

依托生态优势,大力发展森林旅游

罗田的优势在山、希望在林。长期以来,历届县委、县政府咬定青山不放松,持续推进林业三大体系建设,并科学提出了“生态立县、旅游兴县”的发展战略,做到三个“不动摇”:

发展森林旅游目标不动摇。从1996年起,罗田就开始推进林业发展的转型升级,以国有林场为依托有意识地发展森林旅游,并成功申创了全国首批森林公园——罗田大别山国家森林公园。在新的形势下,2011年省委、省政府提出了建设“四个大别山”总体要求,黄冈市委、市政府推出“双强双兴”发展战略,将罗田定位为“绿色发展先行区”。根据这一定位,县委县政府确立了“生态立县、旅游兴县”的发展战略,提出“建设大别山最具特色的生态经济示范县”的发展目标,成立了以县长为组长的森林旅游建设领导小组,把加快森林旅游建设作为全县的战略性支柱产业,融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罗田梦的体系统筹发展、强力推进。

科学规划森林旅游不动摇。牢固树立“规划是龙头、规划是灵魂、规划是品牌、规划是资金、规划是效益”的理念,先后编制了全县森林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大别山森林公园总体规划、三条生态画廊总体规划以及各景区发展规划,形成了一个科学严密的规划体系。在规划布局上,以突出森林县城为主体,以构建森林旅游园区和生态旅游经济长廊为主线,山上重点发展避暑休闲、观光览胜、漂流探险项目;山下重点发展乡村旅游、康体健身、休闲娱乐项目;中间重点发展森林文化、特色体验等项目,全力打造全域旅游和全天候旅游新格局。

发展特色森林旅游不动摇。罗田依托森林资源和林业产业优势,在发展特色森林旅游上全力打好“三张牌”:一是大别山牌。素有“一山分吴楚、两水入江淮”的大别山,主峰在罗田天堂寨,罗田的大别山国家森林公园成为唯一以大别山命名的国家级森林公园。二是生态牌。罗田是一个林业大县,荣获“全国绿化模范县”和“绿色小康县”,全县森林覆盖率达70.5%,核心景区森林覆盖率达98%,森林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保存完好,素有鄂东天然植物“基因库”之称。同时负氧离子每立方厘米含量达18万个,是名副其实的“天然氧吧”。三是文化牌。充分挖掘森林文化、竹文化、茶文化、野生动物文化等发展潜力,打造森林保护氛围,划定森林保护等级,建立大别山特有物种科研和教学基地。同时,开发罗田特色饮食和森林工艺品,开发特色森林旅游商品,形成极具特色的地方绿色、生态、安全、独特的森林旅游文化。

创新工作机制,唱响森林旅游主旋律

在森林旅游业不断升温之际,为进一步把罗田建成中部地区生态休闲旅游目的地,使我县丰富的森林资源、旅游资源转化为经济上的优势,我县从创新工作机制入手,唱响森林旅游主旋律,做到三个“聚主力”:

高位推动聚主力。发展森林旅游需要大投入、大建设、大保障,是一项“一把手”工程。县委、县政府一直坚持高位推动、政府主导,引进各种市场主体广泛参与的战略。把70%的领导精力集中到了旅游,70%的领导力量摆布到了旅游,70%的项目资金整合到了旅游。县委、县政府积极落实对森林旅游的发展扶持政策,对核心景区全面禁伐,县财政每年拿出500余万元,解决林场职工过渡期生活补贴和养老保险补助。积极争取国有林场生态建设和棚户区改造项目,集中规划建设安置住房,推进生态移民。此外,还高度重视森林旅游管理体制和人才队伍建设,先后成立了森林公园管委会、湿地公园管委会两个副处级单位,自然保护区管委会正在筹建之中。在人才队伍建设上,不仅在机构、编制、经费上给予倾斜,还开通了人才引进绿色通道,为森林旅游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提档升级聚主力。一是完善内外交通建设。县外交通先后建成了武英高速、麻阳高速、与安徽白马寨连接公路,同时正在谋划环绕大别山核心景区的快速通道。县内交通方面罗大线、甘塘角至薄刀峰景区路段、进士河漂流景区山下站公路相继完成通车。二是增强游客接待能力。全县发展宾馆农家乐近600家,休闲娱乐场所40家,旅行社16家,能提供接待床位8000个,大型旅游商品购物中心三个。三是强推创品牌提档升级。增强品牌影响力是发展森林旅游的重要抓手,也是做大做强森林旅游的重要途径。

品牌营销聚主力。既立足“花小线、办大事”的营销模式,又有敢于“大投入、大营销”的气魄。连续三年在央视播放宣传广告,并投入制作了《美丽中国乡村行——走进罗田》和特约节目;每年投巨资全面跟进平面宣传;还组织十大秀美乡村、十大名吃等“十个十”的评选,使森林文化、板栗文化、甜柿文化、生态旅游文化不断繁荣。生态罗田已成为对外推介的魅力名片,罗田对外的知名度、美誉度、影响力和吸引力得到了显著提升。

文化产品聚主力。收集整理了大量的木雕竹筒、民间医药、工艺美术、民风民俗、古树传说等,挖掘各类物质及非物质文化遗产500多种,成立了大别山旅游文化协会、万密斋医药保健研究会,创造了一批生态成果和物质成果,先后开发了十字绣、根雕、甜柿酒、山茶油等生态旅游产品200多种。在全国开展中国野生兰花之乡歌词征集活动,成功创作演出大型原生态民俗歌舞《大别山放歌》,创作了《打板栗》《天堂寨》等100多首乡土民歌,制作了光盘。《打板栗》进京参加乡村春晚,唱响人民大会堂,被评为全国村歌十大金曲,成为展示生态罗田的一大窗口。

擦亮品牌名片,实现罗田绿色崛起

罗田的天然森林优势已成为拉动县域经济的“火车头”,扩大对外开放的“金名片”、助推富民兴县的“主抓手”,为打造“全国森林旅游示范县”奠定了基础,为建设美丽罗田插上了腾飞的趐膀。

生态更好。实施禁伐后森林生态功能不断增强,森林覆盖率高达70.5%,核心景区高达98%,空气质量常年优于国家一级标准,负氧离子含量最高达到每立方厘米3.1万个,成为名符其实的生态净土、天然氧吧和洗肺公园。优美的生态环境业已成为推介罗田、招引四海宾朋的亮丽名片。

品牌更亮。罗田走文化搭台、产业唱戏之路,突出“生态、人文、休闲”等主题,精心打造休闲旅游名片,板栗、甜柿、林下经济、森林旅游等林特产业得到突破发展,板栗品牌价值达27亿元,跻身全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百强。各类林特产品已插上“互联网+”的翅膀,全县正在全力争创全省农村电子商务示范县。薄刀峰林场“4A”创建顺利通过国家验收,天堂寨林场借力“5A”创建抓紧提档升级,全县乡村旅游景点如雨后春笋般崛起。

效益更大。蓬勃兴起的森林旅游,已成为富民强县的支柱产业,林场职工及罗田百姓也在旅游发展中受益,全县直接从事旅游服务的人员5万余人,人均年收入8万元以上,间接从业人员过十万人,带动了交通、餐饮、住宿、商贸等旅游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林业生态经济对县财政和农民纯收的贡献率分别为21.5%和32.6%,生态资源优势正逐步转化为经济优势,成为富民强县的支柱产业。

罗田县领导在天堂寨景区检查指导工作。

(作者系湖北省黄冈市罗田县人民政府副县长)

责任编辑:杨婷

猜你喜欢

罗田示范县大别山
大别山的早晨(油 画)
徐建南
清徐县成功创建2020年度全省“平安农机”示范县
又见大别山
山西省3地上榜“2020中国乡村振兴百佳示范县市”
示范县样板路“四好”的浙江样本
示范县 谈创建——2017年全国“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建设亮点纪实
再见了,大别山
雪中浪漫 罗田薄刀峰
同处大别山,差别为何这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