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2015-02-16

学周刊 2015年33期
关键词:路队自主性学科

(江苏省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世茂小学215300)

浅谈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黄 丽

(江苏省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世茂小学215300)

著名教育家吕型伟曾说过:“教育是事业,其意义在于奉献;教育是科学,其价值在于求真;教育是艺术,其生命在于创新。”创新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具有创造力的人才,而创新意识的培养和开发是培养创造人才的起点。培养小学生创新意识的主要阵地是课堂,中小学信息技术学科教学是整个基础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就是培养学生创造意识的重要渠道。作为信息技术教育者,应坚守信息技术课堂这块阵地,养成学生的创造意识,从而实现学生创造力的培养。

一、合理引导生生互评,保护创造情感

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是一个人是否具有创造潜力的重要标志。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预测课堂中可能出现的实现某一操作的具体方法。

在教授“初识“WPS文字”时,有一个针对键盘使用的复习测验,将语文书上的“湖光秋色两相和”诗句输入到文本中。当我让一个学生到教师机前演示时,很多学生大声叫到:“错啦,错啦!”其实她输入的内容是正确的,只不过没有采取词组连打的方式进行。当她输入完成湖光二字时,我在她耳边轻轻说:“你输入的内容是正确的呀!”当她完成输入任务,我当着全班同学的面问,任务要求是输入这一句话,那么她完成任务了吗?学生回答完成了。我接着补充,虽然她的输入方法可能不是最快捷的,但是我们必须承认,她输入的是对的,完成了任务。接下来有没有同学展示一种快捷的输入方法。这一提议引起了学生之间的争论,他们采取词组连打甚至一整句输入的方式,又快又好地完成了任务。此时,班级中学生的许多想法被激发出来。教师抓住时机引领学生认可他人,在认可的基础上再提出自己的异议。这样不但保护了被异议的学生自尊心,让她更加乐于接受新知识;也鼓励了学生的质疑精神,活跃了课堂气氛,更重要的是激发了学生的求异思维意识。

二、鼓励参与教材重建,拓展创造空间

(一)学会辨识教材

学生对一门学科的认识,很大程度上来源于我们的教材。在小学语文学科教学中,任课教师常带领学生从文章自然段、关键句、关键词入手来学习一篇文章。和语文教材的知识表征相比,信息技术学科的教材内容有很多自己的特点(见表格1)。学生没有经过训练,很难将已有的语文学科文章学习方法迁移到信息技术学科。而这种失败的体验,容易增加学生的抵抗行为。因此,信息技术教师要引导学生辨析教科书,帮助学生正确把握教材内容。

表格1语文与信息技术教材内容表征对比

(二)灵活使用教材

在学习《文本编辑》时,教材提供了编辑好的《凤仙花》作为导入范例。对于三年级学生而言,素材中的文本有些晦涩难懂。几乎没有学生对凤仙花有养殖经验,很难取得共鸣。到底选择一篇什么样的文章,学生既熟悉文本内容,也能符合课堂教学需求?于是邀请学生出谋划策,从自己熟知的语文课文中找寻符合要求的文章,终于找到三年级课文《长江与黄河》。我从网络上搜索和文章内容相关的图片,围绕这个文章主题制作一个电子小报。

将语文学科内容和信息技术很好地整合,学生不但上课兴趣大增,还懂得教材上的东西不一定是最适宜的,借助自己的想象力可以和教师共同开发教学内容。借助这样的教材处理方式,打破了既有的内容来源于本学科的思维定势,拓展了学生对本学科的创新思维空间。

三、重新审视自主课堂,激发创造兴趣

还包括站路队从教室到机房的那段空间距离。路队质量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后续的课堂学习质量。我任教四年级四个班,其中有两个班由学生推选领队长带队去机房,而另外两个班由我自己亲自整队。结果发现,由学生自己领队的班级,课堂气氛很好,学生有不同的意见也敢大胆提出来。而由教师领队的班级,乍看给人一种纪律好、行为规范的错觉,而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发现这两个班课堂比较循规蹈矩,学生很在意教师的一言一行,即使有不同意见,也不敢主动指出。两个不同类型的课堂对比下来,后者显得呆板。因此,信息技术课堂的自主性应该从路队开始。

(二)远离课堂“空间贫困”

走进机房,无论哪一种电脑课桌椅排列方式,都无形中割裂了机房空间这一整体。平均下来,属于每个学生的空间非常有限。或许这样的秧田式课堂看上去有条不紊,教师的课堂掌控能力非常厉害。但是作为课堂主体的学生,却一节课只能眼巴巴看着教师在自己的空间里来回穿梭。如何拓展学生的空间,我采取开放式教学。在自主练习或者自主探究中,学生可以安排自己去教室的任一角落,窃窃私语也罢,大声喧哗也罢,教师甚至也参与其中,感受学生的智慧。没有学生的主体发挥,其创造能力的挖掘仅仅靠教师旁敲侧击是不可能爆发的。

英国数学家泰勒认为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具有某种才能,之所以多数学生的才能没有发挥出来,是因为大多数教师只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忽视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信息技术课程学习,没有学业压力的负担,而这也是我们学科的优势。我们可以将抓学业成绩的精力用来钻研如何利用本学科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在保护好学生创造情感的基础上,合理利用评价激发学生的创造意愿;引领学生参与到教材、课程建设中,拓展学生的创造空间;突显学生的课堂自主性,避免妨碍创造性思维兴趣形成的影响因素。

曾有学者做过这样一个研究,给儿童一些夹子、纸、笔等用品,一组学生被要求用笔在纸上写字,然后把写好的纸用夹子夹好,另一组学生则允许他们任意玩耍这些物品,最后比较两组学生的思维创造性。结果发现,任意玩弄这些物品的学生具有更好的创造思维。研究者并不是想说明,约束扼杀儿童的创造力,而是想说明,自主性在学生的发展中有重要作用,自主性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认知力和创造力。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不同于语文、数学等学科的学习,没有学业压力的负担。学生从思想上会认为这样的课堂,应该是一种愉悦的学习体验,在玩中学,在学中玩。借此机会,我把教学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有助于自主性培养的注意点写出来,以求进一步探讨。

(一)民主从路队管理开始

信息技术课堂,不仅仅包括学校的机房,

(责编 田彩霞)

猜你喜欢

路队自主性学科
【学科新书导览】
宁波公交推动路队现场管理精细化的“工作清单”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路队”一道亮丽的风景
“超学科”来啦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
实用英语教材与艺术生自主性培养
发挥主体作用,加强高中数学复习的自主性
维护科学的自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