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追拍80岁“拉魂腔”传人北京圆梦记

2015-02-16袁家权

中国记者 2015年6期
关键词:泗州戏文化部门戏服

□ 文/袁家权

追拍80岁“拉魂腔”传人北京圆梦记

□ 文/袁家权

对年轻记者而言,敏锐的新闻判断来自哪里?笔者认为,敏感源自热爱。只有热爱一个行当,深入其中,才能潜意识地发现某些事件的重要意义。笔者讲述了自己如何抓住一个新闻线索进而获得安徽新闻奖(摄影类)一等奖的过程。

摄影专题 非物质文化遗产 培养新闻敏感性

2015年4月21日,安徽新闻奖(摄影类)评选结果公布,我的作品《进京再圆梦 唱响“拉魂腔”》荣获一等奖(图1至图4)。作为一名老摄影记者,我始终认为,记者心中要有一份文化情怀。文化情怀看似虚无缥缈,但在日常点滴中加以积累,最终会大放异彩。

说起“拉魂腔”泗州戏,很多人都感到陌生。虽然2006年5月20日,它和黄梅戏一同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但是眼下却面临失传的尴尬境地。进京唱响“拉魂腔”是泗州戏“武旦皇后”81岁拉魂腔传人李宝凤的人生梦想。在这个时代,此举难以改变传统艺术衰落的现状,但却具有一份不渝坚守的精神价值。我认为,这份坚定不渝是该组摄影专题的核心表现力。如何通过图片来展现一个耄耋老人的精神追求和独特风采?观察角度、拍摄技法如何打磨?

新闻敏感性源自热爱

发现新闻,就成功了一半。对年轻记者而言,敏锐的新闻判断来自哪里?我的感悟是,敏感来自于热爱。只有热爱一个行当,才能深入其中有所发现,只有热爱,才能潜意识地发现某些事件的重要意义。

2014年10月8日,我无意间听到一则消息:八十多岁泗州戏“名旦”欲进京再唱“拉魂腔”。经常与文化部门打交道的我被老人对家乡传统艺术的执着所感动。当即我就想:我得马上联系这位老人!我要跟她一起去北京,“锁定”八十多岁老艺人的圆梦之旅。

“锁定”只是第一步,但接下来的联系并不顺利。除了拿到采访对象的名字和家庭所属外,其它方面陷入困境。一筹莫展之际,同事的提醒让我茅塞顿开。“既然是如此盛名的戏曲名角,文化部门肯定有她的资料。”于是,我立即行动。两小时后,文化部门的朋友便将老人的手机号传过来。我激动不已拨打过去,电话却一直无人接听。打了十多通电话后,仍无人接听。就在我认为可能“没戏”的时候,电话通了。老人年事已高,耳朵有些背,每说一句都要重复好几遍。最后,老人给了她孙子——泗州戏传人吕咸蔚的电话,这样我和采访对象间的联络才算畅通。

从开始联络到确定跟踪采访,我内心的焦虑,外人很难体会。每个途径出问题,都可能导致放弃,但我始终没有放弃,而是想方设法去解决。

寻找镜头语言的“落点”

一个81岁的老人,没门路、没钱,如何负担剧团吃住及场地费用?北京媒体人申志民得知此事,辗转经朋友介绍,一个名为“和公益”的组织从8月份开始为老人演出发起众筹。4天之后,998人捐满3万元。得知演出费用凑齐,李宝凤老人激动地几天没睡好觉,她说:“我真没想到,我的这个愿望还能实现。”

有利的局面更坚定我做好报道的信心。老人的执着追求得到互联网的响应。老人爆发出来的精神力量感动了那么多人,这促使我问自己:究竟用何种镜头语言表现老人对传统艺术的深爱与不渝?从根本上来说,艺术关乎情感、关乎人心,虽然一种传统艺术的形式在没落,但其情感与人心的价值永远不会消亡。

要表现好这个主题,必须在与老人长时间接触中去发现、捕捉。镜头之美,在于功夫的积累,更在于用心去体会。去北京前,我就已走入老人在蚌埠市五河县一个偏僻巷子里的家,了解老人的一生,寻找、捕捉那些动人瞬间。

老人保留了上百件戏服,看到老人一边摩挲着戏服,一边自言自语的样子,我相信,瞬间就在这里。那些已经不再光鲜的戏服串起老人的舞台岁月。之于摄影,镜头语言必须具体,在戏服的场景中,老人的精神实在地落了地,不再空泛。戏服本身的美感以及沧桑感,更增强镜头语言的感染力。意识到这一点后,我不断按动快门,拍下了几十张老人与戏服“对话”的图片。这些图片让人感觉李宝凤面对的不是戏服,而是有生命的老友。

为真实人生定格“镜头价值观”

2014年10月30日早上6点多,我乘坐合肥至北京的高铁前往蚌埠和李宝凤会合。

在车站,我第一眼看到李宝凤时,都有些不相信自己的眼睛——挺直的腰板、敏捷的动作、坚定的眼神,尤其是在候车间隙给徒弟们示范起动作来,更是到位。抵达北京,入驻酒店简单休整后,她便带着弟子们前往北京东城文化馆排练。为了追求完美,经过五六次走场后,她才满意地走下舞台。第一场演出安排在10月31日下午15:00开始,第二天上午吃完早餐后,她便早早带领弟子们来到演出场地,走场、化妆,一样也不含糊,即便是简单的妆容,李宝凤也对着镜子认真描摹很久。

■ 图1为年过8旬的李宝凤把传承泗州戏的重任,寄托于年轻的一代。图为李宝凤的弟子在化妆。

■ 图2为演出前,吕咸蔚与奶奶李宝凤(左)一道为即将登台演出做准备。

■ 图3为演员候场间隙,李宝凤(右2)给弟子传授演技。

■ 图4为弟子们的演出,时刻牵动着李宝凤老人的心(前)。

我用镜头纪录了这个过程。在有些人看来,应该把镜头更多地给予舞台上的华美与风光,至于幕后的一切大可不必如此用心,因为那些事琐碎、平凡,没有“艺术表现力”。这是不同人对镜头表现的不同理解,从根本上来说,是不同的“镜头价值观”。正是在这个根本问题上的分歧,使得不同摄影家的气质完全不同。我认为,舞台的华美与风光,是人人看得见的,而幕后的一切是别人看不见的,镜头要展现别人看不见的东西;更深层次,人生的风光与热闹背后,都有平凡中的坚韧与无言付出,这才是真相,这才是人生。拍出美丽舞台,需要的是技术,而拍出真实的人生,需要的是情怀。所有的艺术拼到最后,都不是拼技巧而是拼境界。我想,对于老人来说,她的“艺术表现力”在于舞台上的光华,而对于摄影家来说,“艺术表现力”则在于对平凡而伟大的生命的发现。

拍摄现场,要专注摄影本身

终于到了演出的那一刻。李老从自己从艺的苦难唱起:“这点兵本是我少小时,那时候我还是白纸一张,为生计我常常四处流浪,饥一餐饱一顿冷暖自尝。八十载如一日赤心衷肠,看如今萧条状令我心伤。此一回率众徒再把京上,为的是传帮带拉魂腔。”短短几句台词,不仅唱出了李宝凤的一生,更说出了老人对泗州戏如何传承下去的焦虑。台上如泣如诉、台下掌声雷动。演出结束,观众为老人竖起大拇指,也为泗州戏叫好。面对座无虚席的人群和观众,老人热泪盈眶。

追拍记录到这个时候,整个事件已到高潮。我既在现场演员与观众所渲染的情绪当中,又在他们之外——适当地超脱现场情绪,可以让自己更加专注于本职工作。现场的拍摄更多是一种技术活。

做摄影记者,眼界不能只局限于图片专题

李宝凤在北京唱戏的梦想终于实现,此次演出引起广泛关注,《安徽商报》《江淮时报》都整版报道《进京再圆梦 唱响“拉魂腔”》,在安徽省文化界引起不小的轰动。轰动和获奖证明了报道的价值,但同时这也仅仅是一个开始。

采访中,我接触到很多文化部门官员和专家,他们对于传承传统艺术有热情、有建议,也有行动。像“泗州戏”这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关键在于如何“传承”。传统艺术在保留最精华的艺术特征的前提下,可以适当融入新形式、新内容,还有着长远的发展空间。

如果说一组好的报道能够“余音绕梁”,那么这次采访报道留给我的启发便是:关于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有两个问题最重要。一是为什么而传承?二是怎么传承?这两个问题,说起来太大,但是只要有人做,总还有希望。李宝凤老人做了,很多支持她的众筹者们做了,政府部门做了,而我,一个普通的摄影记者,也将带着深切的文化情怀,一直“在路上”做下去。

(作者是江淮时报社主任记者 )

转载本刊文章,请务必注明转载自《中国记者》期数、作者等要素。

编 辑 翟铮璇 905553195@qq.com

猜你喜欢

泗州戏文化部门戏服
论微时代背景下泗州戏的传承与发展
地方戏曲传承发展的泗县探索
论基础教育对泗州戏的传承
曾经的米高梅有15个服装仓库,15万套戏服......
画家乔战雄
广州戏服的历史沿革与发展
探究网络时代泗州戏的传承与发展*
从卖二手货到获得37座奥斯卡小金人
粤传统 粤传承 粤剧戏服手艺传承
女性高层次人才男女同龄退休意愿影响因素实证分析:基于文化部门的调研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