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以人为本”的实践精神思考
2015-02-14糜海波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6873(2015) 05-0001-04
收稿日期: 2015-09-01
作者简介:糜海波(1969),男,江苏南京人,南京森林警察学院思政部教授,博士,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doi: 10.16401/j.cnki.ysxb.1003-6873.2015.05.114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价值原则,是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在当代中国的继承和发展,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本质要求,具有鲜明的时代性、人民性和实践性。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以人为本”思想以唯物史观为哲学基础,主张实事求是,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实现社会发展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它强调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结合,把实现人的价值、尊严和发展作为社会实践活动的主体尺度,把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实现作为科学发展的根本动力和根本目的,彰显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价值追求和旨趣。但受功利主义、物质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的影响,“以人为本”在现实生活中还存在诸多误区和问题,需要从理论和实践上予以关注和应对。
一、“以人为本”思想的当代意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人是通过实践活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主体,物质生产实践是人类社会形成和发展的基础。所以,没有人和人的实践活动就没有人类世界和人类历史,历史不是别的,“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 [1]。从这个意义上说,人的存在是历史存在的前提,又是历史发展的归属,人在历史进程中表现为手段和目的的统一,是世界的根本。马克思主义视野下的以人为本就是从实践唯物主义的立场把人理解为主体性、目的性的社会存在,把握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基本原则,从而在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实践中推进人类彻底解放和全面发展的历史进程。
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源于对资本主义非人道社会现实的批判,是对资本主义人本思想的扬弃。在资本主义社会里,工人阶级创造了无数的物质财富,但这些财富在资本家的手中又成为奴役工人阶级的一种异己的物质力量。马克思、恩格斯称之为社会的异化和劳动的异化。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是为了追逐物质财富,工人只是资本家获取剩余价值的工具和手段,所以资本主义社会的人受物的役使,拜物教使人成了物质的附庸和金钱的奴隶。弗洛姆说:“19世纪的问题是上帝死了,20世纪的问题是人死了。” [2]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卢卡奇称现代资本主义是以技术理性毁灭道德人性的物化社会。
“以人为本”诠释了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在当代中国的实践意义。“以人为本”在本质上是“以人民为本”。因为马克思主义视域中的人不是抽象的、孤立的人,而是处于一定历史条件和社会关系中的现实的存在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框架下“以人为本”中的人只能是“人民”,而不是所谓超历史、超社会、超阶级的没有任何社会规定性的“男人”“女人”,或抽象化的“理性人”“感性人”。历史与现实都已深刻表明,人民是推动社会历史前进的积极力量,是建设社会主义事业的主体,所以,把人放在根本的地位就是要把人民放在至高无上的地位,充分调动和发挥人民群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这是实现伟大“中国梦”的力量源泉。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分子和创新性人才的作用日益凸显,成为现代生产力发展的核心要素,要求加速实现人的现代化,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人力资本。
由此说,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是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物质和精神生活的需要,而不能一般地说是为了满足人的需要。只有人民的需要才能说是正当的、合理的和现实的需要,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追求。要满足人民群众的现实需要,就必须利用和改造自然界,从中获取必要的物质生活资料,但如果把“以人为本”理解为可以无理无情无度无序地对待自然界,造成自然界对人类的报复和发展的不可持续,这就背离了“以人为本”的精神实质。因此,“以人为本”与科学发展是相辅相成的,人类对于自然而言是“根本”,而自然界对于人类而言是“本体”“本源”,这两个“本”都不可偏废,前者是人的活动的主体尺度,后者是人的活动的客体尺度。只有尊重自然规律,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这样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人类不能像征服者那样,以一种对立、占有的心态去掠夺、破坏自然界,否则,就会陷入“人类中心主义”的泥沼,这是对“以人为本”的一种僭越。
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思想的终极关怀是实现人的解放、自由和全面发展。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为之奋斗的最高理想,也是社会发展的终极目的。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说:“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3]53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主体条件,只有每个人的全面发展才有社会的全面进步和整体发展。人越是全面发展,其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就越多。因此,只有“以人为本”,把人的潜能充分开发出来,才能使社会充满活力和生机,才能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马克思指出:“人们奋斗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 [3]44我们既要让人民成为改革发展的主体,又要让他们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对于执政党而言,“以人为本”具有重要而特殊的政治意蕴,作为政治伦理的价值取向,它倡导政治的人文关怀,把人当人看,使人成为人,尊重人权,一切依靠人民群众,为人民群众谋福祉,促进全体人民的全面发展。
二、“以人为本”思想的若干超越
“以人为本”是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在当代中国的重要发展,是总结历史和世界发展经验教训的产物,是反思现实中负面因素和消极状况的结果,也超越了具有家族相似的“以民为本”“人本主义”“人类中心主义”理论的缺陷。
首先,超越了中国传统的“民本”思想。中国传统社会有一种进步的人本观,主张“以民为本”,反对“以君为本”,提出了民惟邦本、民贵君轻、爱民恤民的民本思想。传统的“民本”思想对抑制社会过度的剥削、压迫,促进生产力发展,对统治者推行王道、仁政和人治,缓和阶级矛盾,维护社会安定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封建社会的“以民为本”与社会主义的“以人为本”,有着质的区别。“民本”在等级制社会存在人身依附关系、主从关系,不是一种民主平等的公民关系。“民”作为“仆人”“工具”而存在,而不是作为真正意义上的人而存在。“民本”思想的出发点并非人民主权,而是统治阶级施行仁政的策略,是巩固和维护封建政权的权宜之计,用意不是为了人民。因此,传统民本思想是围绕君主和臣民这一关系展开的,实质上是统治阶级的用民之道、御民之术。“以人为本”是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的当代体现,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执政信念,是对人民主体思想、党的宗旨的价值肯定。它以实现人民意愿为导向,以人民满意为价值标准,依托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获得又好又快的发展。“以人为本”的价值观是对经济本位主义的纠偏,对“见物不见人”的发展主义观念具有超越意义。
其次,超越了西方的“人本主义”思想。西方人本主义的理论前提是唯心史观,认为人是一种精神性的存在,精神具有能动性、自足性、创造性,是世界上、社会中一切事物存在的根据。它用人的精神说明人自身和人类历史,把精神的因素看成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从而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作用。从对“人”的理解看,马克思主义视域中的人是在社会中、历史上活动的,实践的、现实的、具体的人,同时也是具有无限丰富性、发展可能性的人,其本质是现实性与理想性的统一。正如马克思所言,唯物史观是“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 [4]。人本主义把人的本质理解为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忽视人的社会属性,它更多的是强调个人的地位和作用,导致了资本主义“以个人为本”的利己主义缺陷。“以人为本”把人放到社会关系中来理解,从社会和个体结合的维度全面看待人的存在和价值,把尊重人的权利和自由与承担社会责任和义务相统一,主张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的相互促进。人本主义离开具体的历史条件和特定的社会关系谈论人,只能是一般的人、孤立的人、一成不变的抽象人。受阶级的局限,人本主义关注的人,在其实质上并不是一切人,也不是大多数人,而是在经济上占有生产资料、在政治上掌握国家权力、居于统治地位的少数人。它依然没有摆脱资产阶级人本观的狭隘性、局限性,也无法使“以人为本”化作现实。
第三,超越了“人类中心主义”思想。人类中心主义是“以人类为事物中心的理论。在价值意义上,就是按照人类的价值观解释或评价宇宙的所有事物,一切从人的利益和价值出发,以人为根本尺度去评价和对待其他所有事物” [5]。人类中心主义有其合理之处,但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上,只看到人的需要和利益,只看到人对自然的能动性、人的主体性,却忽视了人对自然的受动性,以及客体对人的主体性的制约。它强调人在世界的中心地位,这是无可厚非的,但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时,以主客二分的支配性思维对待自然界,随心所欲、毫无限制地向自然界进行物质索取,导致人类走向了与自然的对立,使人类中心主义暴露出了很大的局限性。“以人为本”也强调人的根本地位,但在人与自然关系的处理上超越了主客二分的对立思维,以天人合一的整体系统思维重新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维护自然与人类之间的生态平衡,因而主张“有限的人类中心主义”。自然界并不仅仅是人类利用的对象,还是人类活动依赖的对象,是人类的共同家园、存在之“根”。保护环境才能更好、更持久地利用环境,才能实现人类的永续发展。“以人为本”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前提,是内在于科学发展观的价值观,科学在于求真,人本在于向善,善以真为基础,真以善为指归。
总之,当代“以人为本”思想的实践精神与“以民为本”“人本主义”“人类中心主义”在政治意义、科学原则、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等方面都有着本质的区别。列宁说过,真理与谬误只有一步之遥,一旦认识超出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范围,就有可能产生对“人本”思想的曲解,甚至与其它类似的思想混淆起来,带来实践中的困境和失误。
三、“以人为本”思想的实现方式
“以人为本”既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精髓,也是当代中国社会的核心价值观。它不是一句空洞的政治口号,而是贯穿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始终。培育和践行“以人为本”的社会主义价值观,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为指导,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现实依据,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目标方向,其具体的实现方式包含了以下方面。
第一,科学发展是首要前提。科学发展之核心在于“以人为本”,实现“以人为本”要以科学发展为前提。科学发展与非科学发展的区别,不在于要不要发展,而在于怎样发展。科学发展观转变了关于发展的观念,认为“增长”不等于“发展”,增长是量的增加,而发展是质的提升,具有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发展的价值核心是人的发展。科学发展观提出的“以人为本”思想,蕴含了“为了人的发展”和“依靠人的发展”的双重意义。它突破了传统认识的局限,特别强调人民群众在社会发展中的主体作用,突出科学发展对改善民生、强国富民的普遍价值。所以,科学发展就是将“以人为本”作为价值导向,把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以人为本”与实事求成为科学发展的内在要求。
第二,提高生产力是物质基础。人类社会的发展史,归根结底是生产发展的历史。人的全面发展首先必须以发达的生产力为基础。只有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才能保证人的体力和智力得到充分自由的运用和发挥,才能促进生产关系的不断变革,实现社会制度、社会形态的完善与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丰富,才能摆脱“物的依赖性”的制约,实现人的“自由个性”的发展。提高社会生产力的过程既是增加物质财富的过程,也是人获得自身发展的过程。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只有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才能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创造条件,才能为实现“以人为本”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因此,我们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效率与公平之间的关系,最大限度地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先进性和优越性 [6]。
第三,执政能力是组织条件。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实现“以人为本”的组织保障,反映了党的组织优势同满足人民群众需求之间的内在关系。“以人为本”的实现程度与党的执政理念、执政水平和执政效果如何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与我党的性质、宗旨和历史使命是完全一致的。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思想原则,已庄严地写进党的文件,也必然要体现到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中,贯彻到各项实际工作中,将治国理政落实到执政为民的具体行动中,把判断执政有效性的标准交给广大人民群众,自觉接受群众的监督和建议。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要求将提升执政者素质与党的建设和人民根本利益统一起来,始终为人民执好政、掌好权,实现社会和谐、人民幸福。
第四,制度创新是重要保障。人总是生活在一
定的社会关系和社会制度中,制度构成人们生存和发展的现实空间,有什么样的制度就有什么样的人。实现“以人为本”的最主要途径是制度化的落实,通过制度建设和制度创新给予有效的支持和保障。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是通过制度与他人、与集体发生一定的社会联系。制度是社会运行的基本规则,既反映社会的价值主张,也是人的发展平台。先进的社会制度有利于提高人的素质,发展人的能力,改善人的生活;落后的社会制度则不利于改善人的需要结构,遏制人的能力发挥和发展,甚至使人扭曲和变形。在现代条件下,推进制度变迁和制度创新要始终把握好“以人为本”的原则。制度的设计体现更多的人性化功能,保护人的利益,维护人的尊严,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制度的执行要体现“尊重和保护人权”的原则,关心人、尊重人、帮助人,真正确保党的“以人为本”思想通过制度安排得到应有的落实。
第五,生态文明是民生需求。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新阶段、新形式,是对传统文明形态特别是工业文明进行深刻反思的成果,也是文明发展理念和模式的重大进步,关系到人民福祉、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社会文明建设的核心问题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生态环境质量是保障人们生命质量和生活质量的最基本的民生。只有生态文明水平高,才能真正维护好作为基本民生需求的环境权益。生态文明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之一,是现代社会文明体系的基础,没有生态文明和生态安全作基本保障,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社会文明就不能获得健康、永续发展,人民就不可能享受文明发展的成果,甚至会带来人们生存状况的危机。生态失衡、环境破坏是“现代文明的一种机能失调症” [7],生态文明建设,弥补了文明中的这一缺陷,有利于提升人民生活的健康水平和幸福指数。中国道家的生态智慧,主张尊重自然规律为最高准则,强调人必须顺应自然,通过敬畏万物来完善自我生命,达到“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境界。因此,只有建设生态文明,构建融自然与人为一体的和谐社会,才能满足人民大众对舒适环境、优质生活的需求,更加全面地实现“以人为本”的价值诉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