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原典教学在高校中的应用
——以《宋史·乐志》为例
2015-02-14蒋晶
蒋晶
谈原典教学在高校中的应用
——以《宋史·乐志》为例
蒋晶
从原初文献中吸取营养,颉取精华,是高校教学中不可忽视的一课,这一宗旨表达了对原典意识进一步重视的态度,本文将以《宋史·乐志》为例,阐明学习原典文献的价值,诚如丘琼荪先生在《校释》一书的《序》中所说:“有意于了解历代音乐概况者,有志于研究我国音乐史、乐律史、乐制、乐器、乐调、民族音乐、域外音乐,乃至歌曲、舞蹈、戏剧、散乐、曲艺等等之兴亡隆替及其衍变流转情形者,请先于历代《乐志》、《律志》中求之。”
原典 宋史·乐志 教学
一、什么是原典
原典文化指作为文化源头的经典要籍,思想,文化等,指一种文化、思想、流派最开始、最本源的学说,未经修饰、诠释、解读的。原典,在封建士大夫们看主要是指孔孟创立的而后为汉武帝钦定的以“四书、五经”等为代表的儒家学说。有所谓“不学诗,无以礼”,讲出来的话就不好听,没有文采。汉武帝提出“独尊儒术,罢黜百家”政策之后,思想文化与政治之间的关系被打破,政治权力开始全面主宰思想文化,最主要的表现就是儒学既是官学,又是政治意识形态。这种政治意识形态借助于政权的力量推向整个社会,从而使整个社会意识儒学化。①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被认为是原典的文献主要有:《诗》、《书》、《礼》、《乐》(《乐经》 现已亡佚)、《易》、《春秋》 六部,它是中华文化学术思想的根源。因《乐》亡佚,所以实为“五经”。此外,《论语》、《孟子》、《老子》、《庄子》等典籍也具有“原典”性质。《论语》和《孟子》是儒家的主要经典,也是“九经”、“十三经”的组成部分,而《老子》和《庄子》是道家和道教的主要经典。文化原典是特定地域特定时代的产物,它的精神能观照久远的岁月,反复地被后人解读,对本民族的价值取向、行为方式、审美情趣、思维定势形成深远的影响。原典讨论的是不朽的主题。“典”即经典。何为经典,意大利作家卡尔维诺认为有两点:一部经典作品是一本每次重读都好像初读那样带来发现的书;一部经典作品是一本即使我们初读也好像是在重温我们以前读过的书。经典作品是那种从不会耗尽它所要说的东西,同时又深深扎根在滋润和养育我们的文化传统中的书。
学习音乐的人大都了解蔡仲德先生的《中国音乐美学史》这部书,蔡先生从事中国音乐美学研究仅仅30年,虽已过世,但学术精神依旧永存。他在中国音乐美学研究方面的突出成果是《中国音乐美学史》和《中国音乐美学史资料注译》,这里面有大量的原典文献和古籍研究,从先秦一直到宋元明清,贯穿了整个中国古代史,文献资料及其丰富。很多上过蔡老师课的学生后来都认为自己的国文基础是在那个时候打下的,因为老师在课堂上要求背诵原典文献。可见,原典尤其对于音乐史学学科的重要。
二、重识原典,重视原典
我们的国民对于原典文化的阅读量是极其令人担忧的,也曾有过专家学者对某高校进行抽样调查,做了相关的分析和报告,结果表明,儒家文化的缺失正是在儒家文化的诞生地,我们中国。于是,如何重识原典的意义变得至关重要。
一位著名的文化学家曾在他的专著中介绍了芝加哥大学的一 个 特 殊 机 构 ——社 会 思 想 委 员 会 (Committee on Social Thought)。该机构的宗旨是培养具有原创力的大学者,于是学校在课程设置上特别注重知识的广博性和原创性。社会思想委员会主要是针对博士生的培养,特别注重原典阅读,而且是非本专业的原典阅读,这对我们的本科生和研究生教育来说,是有直接的借鉴意义的。国内的高校也有在这方面实践先行的,复旦大学中文系自2001年开始在本科生中开设系列原典精读课程,深受学生欢迎。目前这一类型课程也逐渐在全国许多高校铺开。据我所知,四川大学从2006年开始把原典阅读作为从本科生到研究生的一门必修课,不管是文科还是理科专业,都以同样的方式授课和考核。一开始大家都觉得枯燥无味、艰涩难懂,但是一学期结束后,大家才领悟到其中魅力之所在。
当然,对原典的陌生,和我们目前学校教育的课程设置也有密切关系。正如童庆炳先生所言:“我觉得我们现在的课程中,“概论”、“通史”一类课程太多,所用的课时太多,而学习原典的课程和课时不足。这都还是受前苏联教学模式的影响。前苏联高校的教育,由于受意识形态的控制和束缚,不能不加强“概论”、“通史”课程的教学。苏联解体了,他们的教学也不搞那么多的“概论”、“通史”了,但在中国的高校仍然没有改过来,这不能不说落后于时代,是很遗憾的。”②
当前教育界关于研究生培养质量下降的讨论逐渐增多,除了招生规模扩大所带来的弊端之外,其他因素也很多,其中对原典阅读的轻视是一个重要原因。读原典确实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我们常常对于原典著作的阅读,是在写作过程中遇到问题才去翻看经典著作,把它作为工具书来使用,目的性和实用性太强而缺乏欣赏性和思考性。很多研究生的阅读量较小,而且阅读范围仅限于自己专业内部一个狭小的领域,学术视野和知识面不够宽泛。于是,很多文科专业研究生热衷于对他人的研究成果做综述,十几万字的学位论文,缺乏原创性,材料的丰富和鲜见的观点、评述形成鲜明的对照。如果漠视对原典著作的阅读,就会缺乏敏锐的批判能力,缺乏提出原创性的问题,进而有针对性的解决问题,开展原创性的研究。如何从本原上对人文社会科学的一些根本性问题进行解读与反思?需要通过扎实深入的原典阅读。第三,精读原典是培养批判性思维的重要方法。在阅读过程中不断思考、质疑、否定才能够形成较强的学术批判能力,这种能力无疑是进行原创性研究的一个重要条件。学术需要争鸣,在大家争论的时候,我们强调批判精神、创新精神,但你得言之有理,需要论证。很多在国外读书的高学历人才讲,自己收获最大的不是学位论文的写作,而是通过大量阅读和讨论课中激烈的辩论,以及课后写的大量书评,这些都是提高和改善批判性思维的重要方法。
三、关于原典文献《宋史·乐志》的研读
对于艺术类高校来讲,“历代乐志选读”这门课的开设,正是契合了回到原典这一宗旨,从原初文献中吸取营养,颉取精华。诚如丘琼荪先生在《校释》一书的《序》中所说:“有意于了解历代音乐概况者,有志于研究我国音乐史、乐律史、乐制、乐器、乐调、民族音乐、域外音乐,乃至歌曲、舞蹈、戏剧、散乐、曲艺等等之兴亡隆替及其衍变流转情形者,请先于历代《乐志》、《律志》中求之。《宋史》是二十五史之一,是二十五史中篇幅最庞大的一部官修史书。两宋时期,政治经济繁荣,使得文化艺术非常活跃。宋史对于宋代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民族关系、典章制度以及活动在这一历史时期的许多人物都做了较为详尽的记载,是研究两宋三百多年历史的基本史料。天文、律历和五行志中保存了许多天文气象资料、科学数据以及关于地震等自然灾害的丰富史料。其中的律历志,指乐律和历法。记载当时的乐律理论,是正史书志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
“又为图十二:一曰五声,二曰八音,三曰十二律应二十八宿,四曰七均应二十八宿,五曰八十四调,六曰十二律所生,七曰十二律应二十四气,八曰十二律钟正声,九曰堂上乐,十曰金钟玉磬,十一曰宫架,十二曰二舞。图虽不能具载,观其所序,亦可以知其旨意矣:天地相合,五数乃备。不动者为五位,常动者为五行,五行发而为五声。律吕相声,五声乃备,布于十二律之间,犹五纬往还于十有二次,五运斡旋十有二时。其图五声以此。”(见《宋史》第2454页)
这段文字表达了一个典型特征,就是天文学的发达,希腊文明是这样,印度文明是这样,阿拉伯文明是这样,当然中国文明也是这样,而这一特征与哲学和数学有分不开的关系,所有这些古老文明都是哲学大国、数学大国。正如我们了解,音乐的律法学天然地与这些领域有密切的关涉,音乐思想与“天的哲学”、“数的工艺”自然而然有着致密的联系,音乐律调的运行与自然宇宙的节奏有着神秘的符应,音乐秩序与宇宙秩序好比是人间秩序的源泉,而这正是许多古老文明的核心观念。有学者指出,中国的天文历数学与经学、儒学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这三学相互之间有很深的影响,此外,阴阳观念的深入也是由来已久。
对阴阳的崇拜是齐民族的古宗教的一部分。五行之说大概是古代民间常识里的一个观念。古印度人有地、水、火、风,名为“四大”。古希腊人也认水、火、土、气为四种原质。五行是水火金木土,大概是中国民族所认为五种原质的。古代社会的宗法制度、伦理观念的传统是政治,与此有关之音乐制度文化、音乐行为文化、音乐思想文化与这个传统有牵涉,因而与“乐与政通”的传统有必然联系。中国古代社会极重伦理,也是因为极重人间秩序,故伦理也即是人伦,所以“五伦”是指父子、夫妇、长幼、君臣、朋友之间的人伦秩序;又因为在中国伦理即是道德,所以“八德”是说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道德秩序;有了“三纲”和“六纪”之说,都是说的封建社会的政治纲常秩序;此外,《纬书》中所谓亲亲尊尊的王朝循环,也说的是反映了天道的历史秩序;而五音与社会伦理模式的关系,所谓宫、商、角、徵、羽对应君、臣、民、事、物,这样的言说曾十分密集地反映在包括《史记》和《礼记·乐记》在内的历代论乐文献中,且往往被后人诟病,音乐史家杨荫浏先生就直白地说“那是《乐记》的糟粕部分。中国音乐美学史家蔡仲德先生也说“是汉人音乐思想中的一种神秘观念。其实可以做更细致的分析,而不必简单否定。③
一般中国音乐史著作或音乐思想研究者都曾注意到,在孔子前后,已经有严格的音乐伦理制度,包括乐舞制度、音律制度、乐器使用制度等,其中充满了秩序性要求,且在现代人看来,这些要求往往是非艺术、非美学的,终究还是伦理的问题。
《宋史·乐志》中对柷和敔的功能性意义也有记录:
“木部有二,曰:柷、敔。其说以谓柷之作乐,敔之止乐。汉津尝问于李良,良曰:圣人制作之旨,皆在《易》中,《易》曰:《震》起也,《艮》止也,柷、敔之义如斯而已。柷以木为底,下实而上虚。《震》一阳在二阴之下,像其卦之形也,击其中,声出虚,为众乐倡。《震》为雷,雷出地奋,为春分之音,故为众乐之倡。而外饰以山林物生之状。《艮》位寅,为虎,虎伏则以象止乐。背有二十七刻,三九阳数之穷。戛之以竹,裂而为籈,古或用十寸,或裂而为十二,阴数十二者,二六之数,阳穷而以阴止之。”
这里的论述,关于柷的解释比较细致,敔的解释比较简略,或应有与《震》卦东方相对的《兑》卦西方的解释,才能够相对为文,这里的解释是后天文王八卦的系统,《兑》卦的意义正好可以与《震》卦相对而言。而《宋史·乐志》所谓《震》卦东北与《艮》卦西北的相对,广义上也是东西方相对而言,是《震》动而《艮》止,这是先天伏羲八卦的解释系统。这两个八卦的系统在易学里是可以互通转化的,所以,柷、敔的功能性解释都暗含在易学的哲学中。这就明确了柷、敔的解释,需要引用《易经》的哲学。由此可看出,原初文献所包含的内容之深度和广度。
四、对高校原典教学的几点思考
1.合理利用网络平台以拓展教学空间,建立相关数据库
为了拓展原典精读课的学习空间,我们可以在学校开设关于本课程的虚拟课堂。将学生的每一次作业和教师的点评,经过整理做成电子文档,放在学校内部的资源存储平台上,大家依据自己的账号密码登陆,形成一个相对稳定的互动交流空间。类似于我们的通识课教育模式。此外,老师可将一些大学公开课的视频资料以及专业学术论文上传至共享平台,供学生学习,并展开积极地讨论。利用网络平台,还可以将每一届学生的作业和教师的点评存储在网络平台上,建立一个数据库。
2.学生做好课前预习,课堂多元解读与老师点评相结合
对于我个人体会来讲,因为课前没有做太多的预习工作,所以会感觉讲课速度较快,每人读一段原文,在读的过程中,一边消化陌生的字词,一边思考内容,还未真正领悟原典语句的含义,就已经进入下一段了,等我真正找到学习方法的时候,这学期大半已结束,课后和其他同学也曾做过交流,有几位同学都与我同感。所以我想,在这门课上强调预习工作尤其重要,另外课堂上最好以学生讲为主,老师点评和总结为辅,真正把课堂交给学生,这样更容易发现和解决问题,也更容易进步和提高。虽然前期过渡和适应阶段不是很顺利,但我相信只要是想学好学习这门课程的同学是愿意下功夫的。目前大多乐志选读课的主要形式是教师阐述自己对原典的理解,学生借助教师的讲授深入到原典的意义中去,当然也可以随时发表自己不同的看法,但教师的理解只是接近原典含义的可能的途径之一,而且也容易形成学生的被动和惰性,所以我建议老师以后可引导学生做自己个性化的阐释,尽管做不到“百家争鸣”,但至少我们迈开了通往“百家争鸣”学术道路的第一步。
3.把原典文献逐渐纳入通识课程的教学中去
国内很多高校目前都开设了通识课程,本着传承人文经典或蕴含哲学智慧,、体现人文关怀、凸显美学的真谛,旨在提高学生多元化的认知视野及人文体验;
独立思考的析辨能力及理性价值判断的智慧;提供人文与科技间的对话,那原典文献无疑是其宝贵的材料。因此,作为一名高校艺术类教师,同时又承担通识教育的课程,我会在实践中融入这些材料的学习,让原典真正走入课堂。
注释:
①葛荃.权力宰制理性——士人、传统政治文化与中国社会[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108-109.
②童庆炳,赵炎秋.回到原典——就文艺学教材编写问题访谈童庆炳先生[J].理论研究,2012(3).
③罗艺峰.中国音乐思想史五讲[M].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14(1).
[1]闫引堂,王丽君.精读原典 培养文科研究生的学术原创能力[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07(2).
[2]胡适.中国中古思想史长编[M].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
[3]申小龙.高校原典精读课程教学方法探索[J].中国大学教学(复旦大学中文系),2006(4).
作者单位:西安外国语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