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新常态的英语学与教
——教育技术与现代英语教育深度融合刍议
2015-02-14刘兆义
刘兆义
视角
为了新常态的英语学与教
——教育技术与现代英语教育深度融合刍议
刘兆义
教育信息化是与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教育教学变革,其根本目的是把现代技术的进步成果运用于教育教学,以促进教育教学的高效能。教育信息化之关键或难度是如何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形成教育信息化新常态下的教育教学途径。
新常态;英语学与教;教育信息化
改革开放以来,英语学科是现代音视频技术和信息技术发展过程中最受益的学科,现代信息技术帮助英语学科提高了教和学的质量。这是我本人教学经历的切身体会。当前,我国教育信息化与世界先进国家教育信息化同步推进,教育部和各地教育领导部门都制定了近年的发展举措,本文主要就英语学科的学与教,简单谈谈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的深度融合。
“新常态”是习近平主席针对当今中国形势提出的一个常用语。所谓“新”就是不同于以往,“常态”则是指日常要面对的、较长时期内相对稳定的情景或形势。“新常态的英语学与教”将会是一种不可逆转的,绝大多数英语教师必将会面对的教学趋势或教学状态。它是从传统迈向现代,与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紧密同步的学与教的方式。
现代社会是个什么样的社会呢?
我们正处在信息时代,这是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是一个迅猛变化的世界。据统计分析,现代最聪明的人一生也只能够了解人类知识的0.02%左右;而2010到2020年出现的新知识、新技术将会达到过去几百年知识与技术的总和。观察自己的周围,会发现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习等方式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其中也包括孩子,现代的孩子是信息时代的原住民。他们是Born for the Internet。“互联网+”已经成为当今各行各业做任何事情的创新方向、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如果我们的教育教学依然还对当今学生实行禁锢或封闭,我个人认为那是对他们的未来、对国家的进步和发展的犯罪!
“互联网+英语教与学”必然会带来新的教学生态,带来新的学习生态。新常态的英语学与教是处在一个信息化的生态环境之中,有别于传统意义的“备、教、改、导、考”的教学情境。在教育部等五部门制定的教育信息化工作目标中确定,2017年网络学习空间应用将普及化,要求教师能应用网络空间开展教师专业化研修、备课授课、布置批改作业、家访及指导学生学习;要求学生能应用网络学习空间开展自主学习。这就是社会在热议的“翻转教育、翻转课堂”。对此,大家有着各种不同的怀疑和疑问。但无论怎样,教育信息化作为一场教与学的变革,或是改良,或是改革,它们从英语解释来看都意味着“改变”或“变革”。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深度融合究竟该如何融合?英语的学与教究竟该如何“变”呢?笔者认为,应该向“生态化、智慧化、个性化、高效化”的方向努力!
“生态”在生态学中指“一定空间内的动植物之间的相互联系”,所强调的是它们是一个整体,是一个共同体,强调它们在该系统中的“联系、和谐、共生和动态之间的平衡”。“生态化”的概念已经渗透到现代社会的各个领域。教育信息化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之一,它必须有“硬件”和“软件”的不断变革、创新和完善来整体、系统地构建新常态的学与教的关联、共生、和谐和平衡。
教育是一个有机的、复杂的系统。在学与教的生态系统中,“各个因子都有机地联系着,这种联系又动态地呈现一致与矛盾,平衡与不平衡”。在教育信息化发展中,该生态系统中有众多因子还依然存在。所以,教育信息化并不是要全盘颠覆原有的生态环境及其相互之间的联系,而是为了更加高效的学与教,将技术融入教育教学中,对原常态教学的改变和超越。“互联网+”不是算术中简单地加上“技术”,而是用技术增强学与教。新常态英语学与教的途径,是融入技术及其应用的英语学与教的途径。
为了研究明确“互联网+英语学与教”的新理念、新方式、新模式,笔者承担了全国教育信息技术重点规划课题——“基于TPCK框架的基础英语学与教数字化平台及其资源的开发与实验”。TPCK意指“整个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TPCK是在PCK基础上提出的,是美国对师范院校学生和教师在职培训的一门课程。PCK中P指教学法,C指课程内容。目前我国众多“国培”项目都是基于PCK的培训,即课程标准、课程内容(教材)及其教学理念和方法。TPCK则是在教育信息化发展趋势下,在PCK中融入了技术因子,旨在把信息技术整合进课程及其内容、教学法(本课题拓展了其意义,指“教与学的方法”)之中,即“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TPCK是教师,或未来的教师专业化发展应具备的专业知识,是现代教育学、教学法研究的方向,是新常态英语学与教途径探究的理念。同时,根据Perkins“知识即设计”的观点,TPCK也应当是网络教育平台及其资源研制与开发的理论基础;是网络平台及其资源研制的设计思路;是评估平台及其资源的标准。
本课题以“翼课网”及其资源作为研究与实验的平台或载体开展,笔者简单介绍一下目前的研究现状。
在教与学生态圈中,我们首先抓住其中三个最关键的因子,即课程、学生和教师。课程及其内容是教与学的目标,《英语课程标准》和教材集中包括了教与学的目标及其内容,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实现课程目标的主体,教师是二者之间的mid-wife(中介;指导、帮助学生实现学习)。“互联网+”则是让ekwing.com成为这三者关联中增加一个新的中介或载体。
小米在构建“小米生态圈”中强调“没有好的设计者,就没有生态圈”。为此,ekwing.com教学平台的设计理念及其思路尤为重要!我们认为,“互联网”加入到“课程、学生、教师”这三个教学的关键因子之中应该凸现如下特点:①“同步性”,它不同于传统意义教辅书的同步,而是要努力做到能与课标目标要求同步,与教学理念同步、与教学内容及学习进程同步、与学生学习状况同步;②O2O,平台及资源要兼顾学与教“线上”“线下”的不同需求,既具有从“线下”到“线上”学与教的功能,又具有从“线上”到“线下”的学与教的功能;③in&out of school,既满足校内课堂,又满足课外校外家庭的学与教;④fragmented,资源内容经智能化软件及有经验的资源设计者予以碎片化处理并置入智能化管理系统中。如果把学与教的核心资源内容——教材比作“咖啡”,那么翼课网平台及基础资源就是“咖啡”的伴侣,以实现同步性、渐进性、基础性和多元性的融合,为自主性、拓展性、开放性的学与教个性化需求供给茶点。
关于“碎片化”,根据英语学科的特点,我们认为不能仅仅按许多教育技术专业者采用的所谓的“知识点”予以设“点”,定义标签。我们认为,教与学的核心资源——英语教材的编排结构、语料选择、活动设计很大程度上体现了现代教与学的过程与方式,较科学地对学与教的目标与内容进行了渐进性的细化分布,伴随课程内容的每一活动,都设计配置具有各种学与教功能的实践活动或练习。另根据英语教材多元多样的实际,必须采用多元、多样的编排和集合,以切实保证平台资源的同步性、渐进性、基础性和多元性。同时,根据英语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目标要求,不能简单以“知识点”概念表现话题、功能、听说读写、学习策略等语言教与学的目标点。于是我们采用“学习目标点”概念、对碎片资源予以定义标签。“现代外语教育,关注语言学习的过程,注重语言学习的实践性,主张在语境中接触、体验和理解真实语言,并在此基础上学习和运用。”平台及资源的研制与设计应融合该理念,使语言学习的生态活动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习的过程,让听、说、读、写、测等学习实践活动为学生语言能力与知识的渐进性、形成性增添正能量。总的来说,就是要让平台活动的操作设计和资源的配给有理、有序、有效。
“情景为国,内容为王,活动为主,沟通为玉”是对优质教学平台的共识。“翼课网”要努力做到:①情景为国:致力设置融合现代的教学理念和方式、融合先进技术与设计、融合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的境脉,创建英语学与教的情景之国;②内容为王:充分发挥《学生双语报》12年的优质资源积淀,对它们进行科学碎片化的分析处理,准确进行标签定义和再开发;③在情景与内容的设计上,又根据多样化教材的实际采用多样、多元针对性的设计;④活动为主:“活动”就是要求平台上所设计的实践与练习的操作方式和次序等符合注重过程,强调实践的教学理念,凸现学与教的策略和方式的正向功能;⑤沟通为玉:“黄金有价,玉石无价”,沟通是信息化网络所具有的最为强大的功能。网络学习平台的沟通要重在对教与学过程和发展的智能化分析和评价,并能提出贴切的建议和指导。
在教与学的生态圈中存在着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家长、家长与教师之间的沟通。同时还存在着教师、学生、家长与课程及其内容之间的沟通联系。“翼课网”则应发挥网络沟通的强大功能来扩大、丰富教学过程中的沟通。特别是基于大数据,对学生的“学”能给予较准确的评价诊断并及时提出所需的指导和建议;对教师的“教”能给予客观的评价诊断并提出所需的指导和建议。“生态化、智慧化、个性化、高效化”深度融合目标中,“智慧化”尤其应在平台的沟通中体现。这种“沟通”应为学与教减负增效;为学与教发出正向的激励和指导;为教师和学生的发展助力!这里举几个“翼课网”在设计和应用中智慧化方面的案例。
案例1:广东省中山市小榄镇华侨中学是首批试用“翼课网”的乡镇中学。学校英语教师已经形成了通过学生作业平台的分析数据,确定课堂教学重点的新常态教学模式,使得“教”更具针对性,从而提高了教学效率和效果。
案例2:湖南省长沙市今年中考将增加口试。我们在为他们开发地域性特色的实践操练平台的讨论、研究和设计中发现了技术“精准无误”与教学“重在鼓励,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矛盾。经教研、教学者与技术人员反复辩论,融合为智慧化的共识,即“技术服从教育教学思想,评价应有助于激励学生大胆开口说英语”。
案例3:“听,是攻克英语城堡的突破口;读,是拓展英语能力的永动机。”这是英语教学公认的要领。但学生“听”和“读”的发展情况始终难以给予准确的评价,其原因是太难做出客观的统计和分析。正可谓“非不为也,而不能也”。在平台板块设计和资源配置的研制中,技术人员根据教学专家提供的分析和评价要素,开发了按词汇和词汇量、话题、功能等要素对语料进行分析标签的软件,能对数十万语料逐一进行碎片化的分析并予以标签。同时也在此基础上完善了对学生“听”和“读”的整体分析评价系统。相信,这种融合一定能够获得英语学与教的高效!
我们的课题研究与实验始于智能化教学平台及资源的设计研制,但把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参与视为课题的重头戏。其一,实践及其效果是检验平台及资源的唯一标准。其二,为创建“基于整合现代信息技术的英语学与教的途径”提供范本才是课题研究与实验的生命,才是其价值所在。我们将与实验地区学校一道,对教育信息化常态下的“有效学习”进行深入的研究与实验,使教师与学生成为有效学习的共同体,通过摸索实践和理解与反思,建立新常态英语学与教生态圈中各因子之间的关联,并促进教与学的和谐、平衡的进化和发展。我们将通过课题研究与实验探索教育信息化中大班、小组和个人的多元学与教的新常态模式。其中包括:新常态的英语授课方式、新常态的学习方式,新常态的英语作业和练习内容及模式,新常态的听说读写实践模式,新常态的英语学习评价模式,新常态的自主学习模式等。
我们相信,“基于TPCK框架的英语学与教的数字化平台及资源的设计与实验”课题能为我国教育信息化提供有益的经验和成果!“翼课网”能为英语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插上飞翔的翅膀!
刘兆义,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研制组核心专家、特级教师、《学生双语报》《双语学习报》总主编、翼课网首席英语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