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例谈语文激趣教学

2015-02-14宋英侠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15年12期
关键词:新装爱情课文

宋英侠

例谈语文激趣教学

宋英侠

在多年的教学过程中,学生愿学、乐学、勤学语文,改变他们被动学习的局面,最好的办法就是激发其学习语文的兴趣。学生有了兴趣,才会在课堂上激情充溢、思维流畅,开拓学习思路,从而入情入境地进行自主学习与自我发展。在此,笔者就语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谈几点做法和体会。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学

一节课教学效果如何,是否成功,关键在于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否充分调动起来。教师为学生创设的有趣学习情境,教学中真的很重要。依据学习目标,围绕学习内容,对课堂学习的有关场景进行描绘、设计和美化,以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有的教师上课,学生就能表现出充溢的激情、流畅的思维、自主的投入的学习,而也有的整个课堂死气沉沉、一节课下来老师累、学生累。“万事开头难”,教师若期达到第一种效果,学生有积极的参与热情、高涨的学习动机,就一定要设计一个新颖脱俗的开头。如在教学《致女儿的信》一文,课一开始老师就给同学们唱了《新白娘子传奇》里的歌: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一千次的回眸还得今生的相遇,相遇是缘,相识是缘,相知是缘,相爱是缘。所以爱情永远是值得珍惜的,老师问一下还没有经历过爱情的你们,你眼中或心中的爱情是什么样的?老师用简洁优美而又煽情的语言说到了缘,接着明确的提出爱情是什么,教学的开始,就指向了本堂课的重点所在。

生1:爱情是男女双方的事。

生2:爱情是互相欣赏的。

生3:爱情是海枯石烂一生不变。

(学生们在底下不好意思地偷偷地笑)

生4:那生活中还有闪婚闪离?

生5:爱情就像父母亲他们一样,平平淡淡过日子。

生6:那我还说爱情是电视剧里边李云龙和秀芹那种轰轰烈烈。

……

学生说出的答案五花八门,在七嘴八舌的讨论中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高度集中起来,个个情绪饱满,精神焕发。这个时候,老师说:好,我们一起走进课文《致女儿的信》看看爱情到底是什么样的,这与本堂课的重点:爱情是爱、忠诚、心灵的追念三位一体的这一点恰好自然对接,不会有生硬之感。正是抓住了缘分这一点,并生发出去,让学生谈谈眼中心中的爱情,联系即将要学的《致女儿的信》的内容,衔接起来水到渠成,学生会感到自然而流畅。

二、关注差异,主动参与

教师让每个学生都树立起“我也能”“我也行”的信心,应采取全体参与和全程参与,让学生都能体验到参与学习的快乐,不让“好学生”包揽课堂上的一切。如在教学《皇帝的新装》时分成小组分角色朗读比赛,小组内成员都是演员,喜欢那个角色就认真演好那个角色,人人有份儿,都用自己的方式读文本,小演员们甚至都背过了台词,个个表现积极,有模有样。接下来,让学生小组讨论交流,课文讲的这个故事用小标题归纳情节,学生们能总结出:爱新装、做新装、穿新装、展新装,在尊重学生个体差异的前提下,培养了学生的整体把握能力。然后,老师适时抛出一系列问题,小组合作探究,重点研读课文,引导学生与作品中的情境和形象进行深层次的对话,由于每个学生对于文本语言的感受各不相同,因而,他们对老师抛出的问题的理解各不相同,通过主动参与,合作探究,可以相互启发,相互促进,此时他们对《皇帝的新装》将会产生一个全新的认识。

三、点拨有方,曲折生姿

巧妙的课堂点拨,也能出现新的课堂动态生成,实现从“教教材”向“用教材”的观念转变。如教学《范进中举》时,提出一个问题:假如你和范进是同时代的人,你会和他一样在科举的路上苦苦挣扎吗?问题设置目的是能更好的理解科举制度对读书人的毒害。学生们纷纷发表看法:有的说:我不会和他一样,干嘛非得科考?有学生不愿意了:你想:当时就是那个社会,就是一个大熔炉,你进去也一样,为了荣华富贵,为了平步青云,都会那么做,同学们激烈的争论着,基本上统一了意见。然后,一学生站起来,老师我还要说:我绝对不会和他一样。一句话,简直一石激起千层浪,你怎么还不懂呢?学生们都带着指责的口气。我说:“好了,让她说。”这个学生也迫不及待了:“老师我是女生,那个社会男尊女卑,女孩是不允许参加考试的。”我问:“同学们,她说的对吗?”课堂上响起了热烈的掌声。通过巧妙的一问,引导学生去分析比较、去感悟、去体验,真正的体会到封建社会科举制度的毒害、真正的体会到封建社会的男尊女卑、真正体会到整个封建社会的黑暗和腐朽、真正的达到积累与课堂生成,这对满足学生人生成长需求,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都有益处。

宋英侠,教师,现居河北迁安。

猜你喜欢

新装爱情课文
《甜蜜蜜》:触碰爱情的生存之歌
不谈爱情很幸福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披新装的有理数运算题
背课文
《皇帝的新装》后传
开关的新装
爱情来了
解读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