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多探究

2015-02-14王春辉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15年12期
关键词:品味阅读教学探究

王春辉

王春辉,教师,现居河北石家庄。

语文教学,顾名思义就是语文的教和学。从新课程理念看,当今的教学其关键还应当多是学生的学,作为老师不是去教学生学什么,而应当是教学生去学会学习。笔者任教初中语文教学多年,总感到学生会学既省事又高效。但让学生去学会学习还是比较费劲儿的,需要去做一番思考和努力。

一、语文教学让学生多探究需学生去自主学习

学生能否探究学习,其前提应当完全建立在学生能否去自主学习。在平时诸多教学课堂里,学生学习语文的自主地位是不能得以很好确立的。学生自主地位得不到落实,那探究学习只能是纸上谈兵徒有虚名。这应当也不是理想的语文教学,这样的课堂即使我们老师去大放异彩,对学生而言又有何效?最起码说是少,且也完全可以说是无。我们可以去换位思考,如果我们教师的教学缺失了自主性的设计和操作,一切任其领导的指使,你的心里会是怎样的感受?还不是完全意义上的马虎应付,甚至就是消极怠工。所以,为了学生的多探究,笔者所崇尚的是朱永新先生所提倡的理想智育,即让课堂多多的充满着民主气氛,把“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体现于教学的过程。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无论是一般性的阅读感悟,还是较高层次的创新阅读感悟,都应当是学生的天下,绝不可能有点滴老师去越俎代庖的印记。

二、语文教学让学生多探究需学生去合作学习

从相关意义上讲,阅读教学中的不少阅读感悟,赖于学生的自主是完全可以去解决问题的。但也不是所有的学生都可以去感悟得出,这里包含着两个层面上的意思:一是全部学生感悟,一是学生所感悟的全部。怎样去解决这不是所有学生所感悟得出的问题?窃以为比较理想的策略是学生的合作探究。学生的合作探究不等于就完全是建立合作学习的小组,也不等于就完全需要建立合作学习小组。只要大家能够在课堂上纷纷发表自己的阅读感悟,那感悟则有好多能够起着启迪他人思维的具体作用,进而也就有着好多学生在他人的启迪下,荡起自己美好的思维涟漪,提升着思维的水准和质量。譬如和大家一起学习阿累的《一面》,这是一篇以特写镜头较好地表现鲁迅先生的作品,以“一面”表现,作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的鲁迅先生那伟大的人格和战斗的精神。作者在一面中比较好地对鲁迅进行了三次的外貌描写,课文的探究练习要求学生说说对这外貌描写所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是什么?学生还从外貌描写中体会到了哪些东西。以往的教学,都没有对此进行较好的处理,或者就是说处理得不是很好。对这届学生教学时,利用学生之间的合作,其学生探究的效果就比较好。学生在具体的表述中,所说出的印象都对别人具有一定的启迪意义,尤其在学生说出自己所体会出的东西时,都能够选准角度去进行表达,所自由发表的意见均可给人以言之成理的感觉。

三、语文教学让学生多探究需学生去成功学习

任何人都有成功的欲望,平时阅读教学的学生感悟一个个学生也都有渴望成功的欲望,只不过是渴望成功欲望的强烈与否。应当可以比较充分地肯定,阅读感悟成功几率高的学生往往其渴望成功的欲望就越高。那些根本就没有任何成功几率的学生,他们也往往不去渴望其成功了,多半是那样的破罐子破摔的。对于这样的阅读教学是根本达不成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之目的的,也是语文教学我们所不能去长此以往的。比较现实和理想的课堂教学,需让大家都去获取到成功,当一些相当名不见经传的学生能够获取到成功,课堂教学的气氛肯定是不一样的,是大面积的喜逐颜开。有了这样的学习状态,那课堂将会永远地充满活力。譬如和学生一起学习现代作家魏巍的散文《我的老师》,这篇散文比较理想地通过叙事和描写抒发了魏巍和蔡芸芝老师之间的真挚师生情感。文后的探究练习,应当说并不太难,告诉学生阅读精美散文,需要反复品味涵泳。于是,笔者就让学生首先去品味涵泳文后所选的两段话,尤其是让大家去品味第一个片段,让过多的学生都能够获取感悟的成功。“我”的“狡猾”表现在什么地方?“我”又凭什么认为“她爱我们,并不存心要打的意思”呢?大家都从“我用石板一迎”感到了“我”的“狡猾”,也都从“教鞭轻轻地敲在石板边上”感到“她爱我们,并不存心要打的意思”。当一个个学生都从这探究中获取成功时,继续探究之心油然而生,大家都从文中找出另外一些片段和句子,和大家一起品味鉴赏。

猜你喜欢

品味阅读教学探究
品味年画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品味桂峰
此声彼声来品味 仔细聆听有不同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拒绝撞包的好品味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