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阅读情境创设方法探微

2015-02-14宋国红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15年12期
关键词:苏轼高中生创设

宋国红

语文阅读情境创设方法探微

宋国红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利用多种手段创设阅读情境,有效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提升阅读效率和品质,为打造学生阅读素质创造条件。高中生相比初中生,其阅读能力有较大提高,但由于阅读积累不足,对阅读学习重视不够,其阅读行为存在众多缺陷。教师为学生创设阅读目标情境,给学生阅读指明方向;为学生阅读创设示范情境,给学生树立阅读学习榜样;为学生创设环境情境,能够激活学生阅读学习思维。

一、目标情境创设,明确阅读任务方向

高中生有一定阅读能力,也有自己的阅读喜好,但无意识阅读行为难以成就高品质阅读学习。教师要在阅读教学之中引入阅读目标情境创设方法,为学生量身定做阅读任务和阅读目标。学生存在个体差异,教师要深入学生之中,对学生实际阅读素质进行分析调研,为制定不同群体阅读目标提供参考。不同学生群体其阅读感知呈现个性化,教师给出阅读目标也需要细化,让不同学生完成不同阅读任务,体现的正是因材施教原则。学生进入阅读情境之中,不能单纯凭借阅读兴趣支撑阅读行为,要有明确的阅读任务和目标。教师为学生量身定做的阅读目标,可以很好激发学生阅读者责任感。

在学习《赤壁赋》时,为让学生对文本有深刻认知,教师先组织学生对作者苏轼进行定位研究。由于学生学习过苏轼的很多诗词,对苏轼有了一定认知,教师设计一个阅读任务:通过查阅相关资料,掌握苏轼其人其事,为我们讲述不为大多数所知的苏轼轶事。学生开始搜索相关资料,查阅教材资料。有些学生自发开展讨论互动,对苏轼这个人物进行多视角研究,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不一样的阅读认知。成果展示时,很多学生都能够讲述苏轼的传闻,这对人物性格分析定位有积极影响。教师制定明确阅读目标,学生阅读方向确定,阅读效率非常高。

二、示范情境创设,树立阅读学习榜样

所谓示范情境,就是有教师或者是教师指定学生进行的阅读示范行动。阅读并不像朗读那样容易进行示范,但教师的示范作用不可忽视。阅读是个体行为,个体差异不可避免。在教师操作示范阅读时,要让学生明确个性差异性。教师展示阅读笔记、名词佳句、哲言哲语,对阅读文本展开导引,博引相关资料,旁证类似现象,给学生以积极暗示,读书需要积累更需要沉淀,学生会从教师给出的阅读示范中获得诸多启示。教师还可以在学生中树立阅读榜样,展示学生阅读成果,或者让学生讲述阅读经验,都可以给其他学生以鼓舞和激励。

在学习《获得教养的途径》时,教师在学习文本之前提出一个讨论问题:读一篇文章要掌握哪些东西?怎么阅读现代文?学生对这样的问题大多找不到回答要点,教师让学生展开讨论。学生经过互动交流之后,教师让学生自荐介绍阅读经验。有学生说:读一篇文章,首先要弄清文本情节内容,理顺文章结构,要通过文本题目、开题、结论等地方的深入研讨,弄清文本写什么人、什么事、什么道理、什么景色、什么场合,反映什么主题、什么道理,我们从中获得哪些启示,通过对获取的阅读信息进行整合处理,最终形成阅读成果。教师让学生接受阅读经验,树立阅读榜样,学生阅读学习自然进入佳境。

三、环境情境创设,激发阅读活动兴趣

创设阅读学习环境,这是高中阅读教学必须要直面的课题。虽然高中生抗干扰能力有长进,但阅读环境优劣,对学生阅读效率的影响依然很剧烈。阅读环境创设,不仅要体现在课堂教学中,更多要在课外阅读活动中。班级创办图书角、举办读书墙报,还要适时举行多种形式的读书活动,要让学生有充分展示阅读学习成果的平台。在阅读活动中,教师注重激活学生阅读思维,这是提升阅读品质的重要手段。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一旦对阅读材料形成主动探索意识,其阅读效果自然事半功倍。

在学习《江南的冬景》时,教师先让学生阅读文本,对文本内容有整体感知。然后教师利用多媒体播放江南冬天景色图片,教师给予图片解说:江南,人间天堂。这里山水清丽,风光宜人。教师让学生继续阅读文本,并配上音乐做背景。学生阅读自然进入到忘我的情境之中。教师创设良好的阅读气氛,激活了学生阅读思维,提升了阅读品质。

阅读素质是在阅读活动中培养出来的,高中生阅读能力塑造包括阅读习惯、阅读方法、阅读速度、阅读能力、阅读品位等内容,提升学生阅读素质,不能只靠阅读训练,更不能指望教师给出万能阅读方法。

宋国红,教师,现居江苏如皋。

猜你喜欢

苏轼高中生创设
《发明与创新》(高中生)征稿啦
从善如流
高中生学习·阅读与写作2020年7、8期合刊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苏轼“吞并六菜”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苏轼吟诗赴宴
高中生应如何适应高中数学的学习
苏轼发奋识遍天下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