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王维山水诗中的“三远”

2015-02-14代利萍

关键词:山水诗王维诗人

代利萍

(安徽大学 文学院,安徽 合肥 230039)

王维山水诗中的“三远”

代利萍

(安徽大学 文学院,安徽 合肥 230039)

“三远”法不仅仅是一种作画的技法,它还是王维集合所有的生命体验去观照世界的一种方式。王维将“三远”法运用到山水诗的创作中,一方面,使诗歌由纵向排列转为横向排列,使诗歌空间范围极度扩大;另一方面,使诗歌构成虚实相间,意境悠远而空灵。诗中有画意,诗中有远意亦成为王维山水诗的一大特色。

王维;山水诗;“三远”法;纵横;虚实;意境

“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1],这是苏轼对王维山水诗的赞赏之词,历来的学者在阐释其“诗中有画”时,已经不仅仅只从诗的角度,他们还将绘画的因素也纳入其中。“三远”法往往被当作一种构图法来解读“诗中有画”,其实它还是诗人观照世界的一种特殊方式。王维的山水诗中是如何运用“三远”法的?“三远”法对“诗中有画”的山水诗有着怎样的影响?本文将试图对其间的关系进行探讨。

一、“三远”法及其渊源

中国传统的山水画非常注意空间结构的构建,注意表现境界的“大”,这在空间布局上就表现为“远”。画家在作画时常采用“三远”构图法,使画作有悠远、深远之意。最早明确提出“三远”概念的是北宋郭熙的《林泉高致》:

山有三远:自山下而仰山巅谓之高远,自山前而窥山后谓之深远,自近山而望远山谓之平远。高远之色清明。深远之色重晦,平远之色有明有晦。高远之势突兀,深远之意重叠,平远之意冲融而飘飘渺渺。其人物之在三远也,高远者明了,深远者细碎,平远者冲淡。明了者不短,细碎者不长,冲淡者不大。此三远也。[2]631

山有三远,从山下仰看山巅是“高远”,从山前窥视山后是“深远”,从近山眺望远山是“平远”。“高远”之色清澈明朗,“深远”之色深重晦暗,“平远”之色明晦兼有。状“高远”之景气势突兀,摹“深远”之景意蕴重叠,貌“平远”之景意境冲融而缥缈。人物及于“三远”,以“高远”观之其形明了,以“深远”观之其形细碎,以“平远”观之其形冲淡。这就是“三远”法。画家在作画时利用“高远”、“深远”、“平远”的不同视角来观察景物,将千里之景囊括于尺寸之间。从而使画作所表现的境界广大,意蕴悠远。

王维(699--761),字摩诘,蒲州人,唐朝著名诗人、画家[3]。他在《偶然作六首·其六》中说:“宿世缪词客,前身应画师。不能舍余习,偶被世人知。”[4]王维能诗善画,明朝董其昌推崇其为“南宗画派之祖”。王维总结自己的作画心得云:

凡画山水,意在笔先。丈山尺树,寸马分人。远人无目,远树无枝。远山无石,隐隐如眉;远水无波,高与云齐。此是诀也。

…………

凡画林木,远者疏平,近者高密,有叶者枝嫩柔,无叶者枝硬劲。松皮如鳞,柏皮缠身。生土上者根长而茎直,生石上者拳曲而伶仃。古木节多而半死,寒林扶疏而萧森。[2]592-595

由此可见王维对远近高下之物在绘画布局上的理论经验的总结。王维点明远近之物各有其态,高下之物各有其形。他其实是运用了“三远”法,利用不同的视角,即仰视、俯视、远视等,将不同时空的景物、情境统摄到一个画面之内,同时由于远近虚实用笔不同,加强了画面的层次感,使得画面境界得到扩大。使山水画境界广大而又蕴含悠远、深远之意。王维绘画中运用的“三远”法实际上是对传统山水画构图法的继承和发展。

“三远”法的由来更早可追溯到南朝宗炳的画论——《画山水序》:

且夫昆仑山之大,瞳子之小,迫目以寸,则其行莫睹,迥以数里,则可围于寸眸。诚由去之稍阔,则其见弥小。今张绢素以远映,则昆、阆之形,可围于方寸之内。竖划三寸,当千仞之高;横墨数尺,体百里之迥。是以观画图者,徒患类之不巧,不以制小而累其似,此自然之势。如是,则嵩、华之秀,玄牝之灵,皆可得之于一图矣。[2]583

二、“三远”法对王维山水诗的影响

早在《诗经》、《楚辞》中已经出现关于山水景物的描写,虽然描写的是个体景物,如“泰山”、“松柏”、“芙蓉”等,这些山水景物的描写并不是独立的,而是由其去映照日常生活,或是寄托诗人的情志。直至魏晋时山水诗始产生,山水诗发展初期是与玄老结合在一起的,从而导致大量游仙诗、隐逸诗的出现。以郭璞、曹植的游仙诗负有盛名。至南朝山水诗开始大量涌现,其中以谢灵运对山水诗的贡献最大,他已经摆脱了玄老思想对山水诗的束缚,将山水景物作为独立的审美个体,从而创作出大量出色的山水诗。及至唐代,山水诗才在王维的笔下大放异彩。王维打破了画与诗之间的艺术壁垒,将全部的生命体验融入其中,从而创作出兴象玲珑而难以句诠、富有诗情画意、悠然淡远的美丽诗章,为诗歌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三远”法对山水诗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它使传统诗歌由竖向排列转为横向排列,使诗歌空间范围极度扩大;另一方面,使诗歌构成虚实相间,意境悠远而空灵,耐人寻味。

传统表现山水的诗歌一般是竖向排列的。如谢灵运的《石壁精舍还湖中作》“林壑敛暝色,云霞收夕霏。芰荷迭映蔚,蒲稗相因依。”[5]这四句写的是他游石壁归来所见之晚景,用了“敛”、“收”、“迭”、“依”等动词,这些动词使诗人罗列的意象按时间的先后排列好,读者脑海中出现的由诗歌意象所形成的画面是片段化的和前进式的,读者难以将所有的景物统摄到一个画面中。而王维的诗则尽量减少动词的使用,尽量让他所要表现的东西横向铺开。并且,由于受到他绘画创作的影响,他十分注重把握诗歌中意象的排列,使诗歌中的意象有序、有节奏地出现在读者眼前,清晰、自然充满美感。如《过香积寺》: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谭曲,安禅制毒龙。[6]33

诗中只有“知”、“入”、“无”、“咽”、“制”为动词,多使用名词和形容词。诗歌中的意象更倾向于横向地铺开,而不是纵向隔开。“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诗人的视角从高远处切入,将画面展开。“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为低近处之景,视角由高转低。“泉声咽危石”是低处之景,“日色冷青松”又转向高处。诗人就这样带着我们从上而下,又自下而上,自远及近地领略香积寺前的自然美景,既符合我们的认知规律,又将整篇诗歌中的意象安排的井井有条。给我们以清晰而亲切地身临其境之感,同时诗的最后一句“安禅制毒龙”是属于作者的想象,又唤起我们的审美想象,使我们神思邈远,余味无穷。

虚与实,是中国艺术的审美范畴之一。虚实相生及统一,是人们对于意境美的创造和追求,也是历来画家表达意境的重要手段。画家利用画面的布局和形象,将他的情思注入其中,形成虚实结合的布局,而将意境得之于画外,观者可以于画外得到情操的陶冶。“虚与实,是构成中国画尤其是山水画意境的主要表现形式。中国画总是虚实相生”[7]。王维作为著名诗人兼画家,也特别注重画作的虚实相间,并且他还将其运用到山水诗歌的创作中,使他的诗歌虚实相间,意蕴无穷。谢榛《四溟诗话》云:“写景述事,宜实而不泥乎实。”[8]诗歌作为一种艺术形式,不能太切乎实际,写景叙事应真实但不宜为真实所束缚。如王维的《鹿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6]61整首诗只写了山林寂静,深林幽暗。诗人于诗中并言提及“鹿”,却让读者想象在这幽寂的山林中必定有麋鹿。境界含蓄,又耐人寻味。

又如《南垞》:“轻舟南垞去,北垞淼难即。隔浦望人家,遥遥不相识。”[6]63诗人泛舟于南垞,而隔水观望北垞的景色。一水盈盈,可望而不可即。本诗名为“南垞”,却从北垞入笔,写北垞的景色优美。让读者从虚实的观照下,去想象南垞的风景。

三、“三远”法在王维山水诗中的运用

“三远”法不仅是一种作画的技法,它更是融合诗人所有的生命体验,去观照世界的一种方式。“三远”是一种融合了阔大的眼界与放达的情怀的灵性空间。王维的眼界开阔、心态开放,因而其笔下的自然山水境界广阔而悠远。他所关注的并非只是一草一木,而是触眼所不及的广阔天地。如《送宇文太守赴宣城》:“寥落云外山,迢遥舟中赏。铙吹发西江,秋空多清响。地迥古城芜,月明寒潮广。时赛敬亭神,复解罟师网。何处寄想思?南风吹五两。”[6]12此诗写的是诗人送别友人一路的所见所感。诗人眼里看到的、笔下描绘的是“云”、“山”、“古城”、“月”、“秋空”等壮阔、悠远之景,而非局限于“柳”、“酒”、“花”等小事物。王维生于盛唐,在强盛的国力与开放的文化环境的影响下,这时期的文人士子大都眼界开阔,心态开放,多有一种雍容浪漫的情怀。他们所描绘的不再局限于蝇蝇小物,而是能够抒发自己广阔胸怀的广大意象。王维眼中所见是大自然的广阔、渺远,笔下所要表达之景自然也是阔大而悠远的。

如《送梓州李使君》:“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6]37千山万壑中大树参天,空山静寂,回响着杜鹃的啼声。山中下了一夜的雨,次日可见树梢上悬挂着百重泉。这是诗人使用的是“高远”法所观之景。首句就使读者不禁联想起自己在参天的树林下仰看树梢直冲云霄,起势突兀。正如郭熙的《林泉高致》所言“高远之势突兀”[2]631。诗中第四句,如果仅凭字面的意思来理解的话,是无法想象这种“奇观”的。其实是诗人通过“高远”的视角,将近处之景和远处之景相叠加,使三维之景压缩成二维之景。诗人将远处山上由于下雨而汇聚成的大大小小的瀑布与近处的树梢叠合在一起,将两者的空间距离极度缩减,直至成为同一平面之景。这种方法是绘画时经常使用的方法,将三维之景通过转化,表现在二维的画布上。王维在这里使用“高远”法,不仅使读者感到新鲜,还表现出山势的高峻,山林的广大。

又如《崔濮阳兄季重前山兴》中“千里横黛色,数峰出云间”[6]10,前句为近景,后句为远景。诗人站在想象的高度,由眼前的山峰青翠,想象到连绵的山峦中应有冲破云霄者。山峦层叠,深远而不知所踪。这即是“深远”法,“深远之意重叠”[2]631,绘画时为了表现境界的阔大,常常用“深远”之法营造出地势复杂、山峦迭起、变化无端之感。王维将绘画所用的“深远”法用到诗歌中,使诗中的境界也得到扩大,使读者神思杳渺不知所踪。

“三远”法中,王维较多使用的是“平远”法。如《田园乐·高原》“山下孤烟远村,天边独树高原”[6]69,远处山边横卧着寂静的小村庄,一缕炊烟袅袅升起。山上的平原处一棵大树静静树立。王维从山上观远处山峰之景,视线由下而上。这即是“平远”法。这两句诗给人以空旷悠远之意,营造出冲和、淡远的意境,正谓之“平远之意冲融而飘飘渺渺”[2]631。

“三远”是一种儒道佛三者合一的信仰,与光风霁月的人格融汇而成的淡薄、安宁的心灵窗口。唐代统治者为维护其统治,宣扬儒释道三教合一。王维自小接受儒家正统思想的教育,有“兼济天下”的政治理想。然其多次遭遇挫折,尤其安史之乱后,王维荣辱之心渐退,愈醉心于佛教。“同时又他推崇道家的随缘任运、是处适意的处世哲学”[9]326。王维的山水诗中多体现其佛道合一的思想,他将佛家“空”、“静”与道家的“随适”相结合,他眼中之景是空灵、静寂的,他的心灵是安适、泰然的,因而其诗作也是宁静、充满禅意的。如《辛夷坞》:“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6]65美丽的辛夷花生长于无人的山涧中,因无人问津,静静地且开且落。空山寂静,唯有辛夷在其中花开花落。诗人好像对这一切都无动于衷,只默默注视这山间之景,诗人仿佛已与这方天地融为一体了。这种随遇而安的态度和诗中所散发出的安静、空阔之意,使人隐约可感诗人身上所散发的佛、道气息。

“三远”是诗人之情与画家之眼汇聚而成,用以体察世界的充满灵性之眼。诗人以画家的敏锐眼睛去发现自然美景,将诗人的情思注入其中,因而他笔下的景是含情之景。如《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6]30山林寂静,山雨初霁,正值初秋傍晚。皓月穿过层层松林,清澈的泉水在山石上潺潺流动。竹林里出现浣衣归来的少女嬉闹的声音,莲丛中莲叶晃动,那是渔船缓缓而归。王维以画家之眼捕捉山林中最美的景色。秋天的傍晚,天高气爽。宁静的山中,山雨初霁,万物为之一新。虽所写全是是自然景物,然经诗人随意点染,已让人心摇神动。在这美丽的山林中,皓月当空,清泉莹润,使人忍不住陶醉其中。寂静之后,天真无邪的少女们结伴嬉笑归来,满载收获的渔船在莲丛中悠悠靠岸。由静转动,由自然美景因竹林声动转而投向生活美景。这几句诗,诗人虽未流露出情感,却能使读者心旌摇曳,情不自禁。最后两句诗人道明心意:在这样的美景中,王公贵族也可随处安歇。如画龙点睛之笔,将整首诗所蕴含的情感点破,情感自由穿梭于字里行间。整首诗自然、灵动、充满美感。

“三远”法不仅是一种构图法,它还是诗人集合所有的生命体验去观照世界的一种特殊方式。“三远”法的运用,一方面,将画家的敏锐眼光融入其中,使山水诗有触发读者想象的直观画面感;另一方面,将诗人开阔的眼界、光风霁月的人格、儒释道三教合一的信仰等蕴含其中,使山水诗有引发读者深入思考的丰富内涵。总而言之,“三远”法的运用,使王维山水诗诗中有画意,诗中有远意。

[1] 苏轼.东坡题跋[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8:299.

[2] 俞剑华.中国古代画论类编[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14.

[3] 入谷仙介.王维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2005:10.

[4] 彭定求.全唐诗[M].延吉:延边人民出版社,2004:682.

[5] 袁行霈.中国文学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116.

[6] 赵殿成.王右丞集笺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

[7] 赵霞.中国画中艺术表现特性研究——传统中国山水画之意境表现[D].烟台:鲁东大学,2014:10.

[8] 谢榛.四溟诗话[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22.

[9] 乔象锺,陈铁民.唐代文学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326.

〔责任编辑:赵荣蔚〕

The Three Perspectives in Wang Wei’s Landscape Poetry

DAI Li-ping

(College of Liberal Arts, Anhui University, Hefei, Anhui 230039, China)

The perspectives of height, breadth and depth are not only the skills of painting but also the ways to observe the world for Wang Wei. He applied the methods of composition into the writing of landscape poems, converting the vertical array of lines into horizontal ones, extremely expanded the space of poems; and increased the depth and breadth of the poems, as a combination of poems and paintings.

Wang Wei; landscape poetry; the perspectives of height, breadth and depth; length and breadth; perspective; scene

I207.2

A

1003-6873(2015)04-0098-04

2015-06-01

代利萍(1992-- ),女,安徽阜阳人,安徽大学文学院古代文学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学研究。

10.16401/j.cnki.ysxb.1003-6873.2015.04.107

猜你喜欢

山水诗王维诗人
大海里并不能自由往来
走哪条路好
瞻谢公亭
论中国山水诗的成因
我理解的好诗人
诗人猫
王维的七言山水诗论略
楠溪江:永远的山水诗
诗人与花
想当诗人的小老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