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框架理论视角下的隐喻研究

2015-02-14买春艳

关键词:方位隐喻框架

买春艳

(盐城师范学院 外国语学院,江苏 盐城 224002)

框架理论视角下的隐喻研究

买春艳

(盐城师范学院 外国语学院,江苏 盐城 224002)

隐喻和框架是认知语言学中两个重要的理论。隐喻是通过始源域向目的域映射而构成的一种概念系统。这种概念系统是人们在其自身经验基础上建立的不同概念之间通过映射关系而形成的较固定的相关模式即框架,当需要这种映射关系时,人们可以激活认知框架形成隐喻。而这种认知框架的构成并不是随意的,人们通常会在大脑中形成实体隐喻框架和方位隐喻框架。对于同一个事物由于人们的认知视角不同,所激活的框架中的节点也各不相同,隐喻框架具有凸显性和突变性。

框架;隐喻;认知语言学;凸显;实体隐喻;方位隐喻

一、框架理论

“框架”理论最早出现在20世纪30年代心理学者们对记忆的研究成果中。剑桥大学学者巴特利[1]在《记忆》(Remembering)一书中引入了“图式”(schema)概念,表明人们在对信息进行提取、加工和记忆的过程中会受到自身期望的作用,而这种期望通常以图式的形式来表征。随着人们对认知研究的发展,计算机研究者Minsky将巴特利提出的心理学图式理论引入对人工智能的研究中,他认为人类通过数据结构(data-structure)的形式把记忆的知识储存起来,同时他提出“框架”理论(Frame),并用其替代“图式”。Minsky[2]给框架下的定义是“以数据结构的形式来表征常规情景”。而最先将“框架”理论介绍到语言学是C.J.Fillmore,最初他把框架定义为“语言选择的任何系统”,之后又把框架称之为“人类所特有的较为固定的知识框架(frameworks),即与经验相一致的图式化”[3];在不断的研究过程中,Fillmore对框架的定义也一直在更新,最终他将框架看作“认知结构”,而人类的知识是“被预设为由单词编码的概念”[4]。但是根据Taylor[5]所说的框架就是“以知识网络的结构把许多认知域连接在一起的,而这些被连接起来的认知域都和某个特定的语言形式有关联”,是“以人们的经验为基础而建立起来的不同概念之间比较固定的相关模式,对人们来说,所有的认知框架都是‘自然的’经验类型”。因此,框架可以被概述为在人类长期生活经验中逐渐形成并用来组织和解释经验的知识系统及概念工具。

从框架的定义发展来看,其具有明显的本质特征。第一,框架并不是现实世界中真实存在的实体,而是一种原型。框架原型可以用来解释词语使用和真实情景之间适应程度的复杂性,并受社会活动背景的影响。第二,即使在用语言描述同一事件,由于各主体的认知视角(cognitive perspective)不尽相同,所用语言表达也不同。第三,处于同一认知框架的各个角色之间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不论哪个框架角色被提起,都可以激活整个认知框架。从认知角度来看,正是借助于被激活的认知框架,人们才能更好地理解语言所表达的意义。框架是人们在自身经验基础上建立的概念与概念之间的相对固定的关联模式,而概念隐喻理论[6]认为人们的概念系统是隐喻性的,当人们试图通过用一种概念表达另一种概念时,必须找到这两种不同概念之间的相互关联,而这种关联是如何建立的则是隐喻研究的重点,因此我们可以用框架理论来解释人类的另一种认知方式——隐喻。

二、隐喻理论

隐喻理论早已不再被当作单纯的修辞手法来研究,它已经成为当代认知语言学中重要的理论之一。认知语言学家认为隐喻是对两种不同认知域事物之间相似性的一种认知判断,是认知主体借助于自身的感知,对不同事物之间的某个相关性所进行一种主观认知投射产生的结果。隐喻理论是以体验哲学为基础,认为人类的语言表达和思维方式有很大一部分都是根据人类的身体对世界产生出来的直接感知[6]。同时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神经科学家Vilayanur Ramachandram从实验中得出结论:各种感觉体验是获得隐喻的根本基础。但是,隐喻不只是简单地建立在身体体验形成的基础上,在隐喻被理解的过程中,之前储存在人类大脑中的相关身体体验信息也会同时参与到对隐喻理解,即使是非常熟悉的隐喻也是这样。

人类通过感觉器官从外在的世界获取信息,经过大脑加工就产生了所谓的心理表征,并且储存在记忆中形成知识结构。然而大脑中储存的知识结构与外部世界的结构具有一种映射关系,这种通过人类自身感觉经验所形成的映射来构筑我们的知识体系,并且以半具体半抽象的意象图式这种形式存在。也就是说,感觉经验对知识结构的建构作用并不会因为建构的完成而消失,而是构成了认知框架储存于人们的脑海中,一旦需要这种映射关系,认知框架就会被激活,就产生了隐喻。

三、隐喻与框架

Lakoff & Johnson(1980)发现隐喻是通过始源域向目的域映射而构成的一种概念系统(conceptual system)。这种概念系统是人类大脑中存储的一种经过归纳整理之后反映事物本质的隐喻性表达方式,反映了不同概念域之间的映射关系。因此,概念隐喻可以看作是人类根据其自身经验建立的不同概念之间通过映射关系所构成的较为固定的关联模式——框架,当需要这种映射关系时,可以激活认知框架形成隐喻。比如说,根据以往储存在大脑中的关于身体体验的信息,人们在大脑中形成了LIFE IS A JOURNEY这样一个框架。一旦人们谈论到了life,就可以激活JOURNEY这个框架中的各个节点LOCATIONS、MOTION、PATHS等,通过映射来形成隐喻,例如:

a.STATES ARE LOCATIONS He is at a crossroads in his life.

b.CHANGE IS MOTION He went from his forties to his fifties without a hint of mid-life crisis.

c.MEANS ARE PATHS He followed an unconditional course during his life.

d.CAUSES ARE FORCES He got a head start in life.

e.PURPOSES ARE DESTINATIONS I can’t ever seem to get to where I want to be in life.

f.DIFFICULTIES ARE IMPEDIMENTS TO MOTION Throughout his working life problematic professional relationships had somehow always got in his way.

g.PURPOSEFUL ACTIVITIES ARE JOURNEYS His life had been a rather strange journey.

在日常生活中,这种认知框架的构成并不是任意的。人类往往根据自身的经验参照他们熟悉的、可以感受到的、具体的概念来认知、体验和对待不具体的、难以定义的概念,建立了一个概念与概念之间相互关联的认知方式,因此,人类通常会在大脑中形成实体隐喻框架和方位隐喻框架。

1.实体隐喻框架

始源域与目的域之间的映射并不是随意的,尤其是对于看不见摸不着的事物来说,人们总是想方设法使其具体化。因此人们根据自身的经验找到两个域之间的相似性,从而在头脑中搭建起一个实体框架,根据不同的语境激活各自不同的节点。因而,人们通常会用一些具体的实体域来映射抽象域,比如说时间,人们为了更准确地来衡量时间,会依据时间和金钱在“宝贵性”这个相似点上建构起time is money这个概念隐喻。在这个概念隐喻中,money是目的域,time是始源域。人们用关于money的框架和体验来理解和描述time。于是有关time的抽象概念便可以通过较为具体的money相关概念被人们感知理解。在建立了time is money这个框架之后,激活整个认知框架,以及其各个不同的结点,于是就有了时间可以消费,时间既可以浪费也可以节约等,这些特征都是通过金钱的映射而得来的,正如汉语中的隐喻“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理解隐喻的必要条件是找到始源域与目的域两者之间的相似点,而相似点的寻求或创造则往往通过认知主体心理意象来实现。虽然都是搭建实体框架,不同的人会寻求不同的相似点,因此还有“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这是通过箭和梭与时间在速度上的相似点而搭建的实体隐喻框架,用来比喻时间过得快,因为古代的射箭和穿梭是速度的代表。时间虽然是无止境的,但是对于个人来说却是一去不复返的。于是又有了“年华似水”,“逝者如斯夫”这些依据流水与时间一去不复返的相似特征而构建的隐喻。但是,无论把时间比作“金钱”、“射箭”还是“流水”,都是把时间这个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构建成了实实在在的可以看到、感到、甚至可以摸到的物质,从而可以使其量化,便于衡量。人们除了用具体的事物来表达抽象的事物外,还会根据自身的一些感受来构建方位隐喻框架。

2.方位隐喻框架

同样一些抽象的事物人类常常是通过参照自身所熟悉的空间方位而构建一系列隐喻概念。这种隐喻的构建最初来自于人类与大自然之间的相互作用,这些赖以生存的最基本方位包括:上与下的对应,前和后的对比,深还是浅的选择,中心或边缘的反差等等。这些表示方位的概念较早产生于人类认知中,而且可以用来直接理解其他概念。因此,人们通过搭建一些具体的方位框架概念来将其他抽象的、难以解释的概念,比如人的心情、健康状况、社会地位等投射过来,就形成了用方位词来表达抽象概念的语言,以便于人们更好地理解它们。例如人们在开心高兴的时候总是抬着头,相反在悲伤沮丧的时候又总是低垂着头,根据这些物质基础人们搭建了“happy is up; sad is down”这一隐喻框架。于是我们经常会听到I’m feeling up. That boosted my spirits. He’s really low these days.这些句子都是通过方位框架中的不同节点来表达不同的心里及情绪。另一个经常被搭建的方位框架还有“more is up; less is down”。这是因为当容器里的物质增加时,其平面就会上升,当容器里的物质减少时,其平面就会下降。这是无意识的,而这种无意识更说明了它的自然性和必然性。同样的,通过激活这个框架中的各个节点,就产生了诸如此类的通过方位表达抽象概念的方法。如:

a.The number of books published each year keeps going up.

b.The stock prices keep rising these days.

c.The number of errors he made is incredibly low.

四、隐喻框架的凸显与突变

对于同一个事物由于人们的认知视角不同,或者说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观察角度不同,所激活的框架中的节点也各不相同,这就是为什么观察同一情景或事物,不同的人却用不同的语言表达。王军[7]在研究隐喻映射问题时指出:“隐喻的源域和目标域中本来就有相关联的概念,只是由于存在于目标域中的概念原本不是特别凸显,或者并不十分成熟。而源域中相关概念则是特别明显且确定,于是可以通过使用源域中的概念来凸显目标域中相对应的概念。”因此,隐喻具有凸显性特征。

隐喻是从始源域向目的域的映射构成的。但这种映射是部分的,目的域的内在结构对映射内容进行某种限制。例如,在“时间是金钱”的概念隐喻中,并不是所有关于金钱的框架都会被投射到时间的概念上。金钱是无穷尽的,失去了金钱我们还可以再赚回来,但是时间是有限的,一旦时间失去了,就永远不可能再回来了。因此,在人类用始源域来表达目的域时,总会凸显它们之间相似的特征,而隐藏了不相干的特征。至于哪些是需要被凸显的相关特征,以及哪些需要被隐藏的不相干特征,则要受到本体和具体语境的制约。又例如,“争论是战争”这个概念隐喻可以有以下的一些表达,“你的论据很容易受到攻击”、“他的论点不容易驳倒”等等,因为在我们的认知框架中,战争是一方攻击另一方的,同时战争也有战胜、打败,这些与我们对争论的认知框架是相符合的。当我们把战争作为始源域来描绘争论时,这部分的相关性就被凸显出来。而诸如战争中要使用枪支弹药等这些不相干特征就被隐藏起来。虽然隐喻映射是从始源域向目的域的,但这种映射并不是任意的、盲目的、全盘的,而是有选择性的、部分的,以及受制约的。

总的来说,在人类认知中隐喻主要起着两大作用:创造新的意义和提供看待事物的新视角。框架在形成之后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情景环境以及人类认知的变化而发生变动,因此就会有新奇隐喻出现。例如,通常人们把婚姻看作是旅行(Marriage is a journey.)例如:Their marriage is on the rocks.(他们的婚姻触礁了)There is nothing in our way.(没有什么可阻挡我们)但是Marriage is an alloy.(婚姻是合金)这个句子就不容易理解,它是marriage is a journey框架突变而形成的新颖隐喻。与常规隐喻相比,加工新颖隐喻往往需要额外的认知资源,其过程往往是有意识的。

五、结论

总之,隐喻和框架都是认知语言学中两个重要的理论,我们心目中的世界是由我们的认知机制所构建的,但是这种构建不是任意的,它被现实所制约。隐喻是人类重要的认知方式,它概念化着我们的世界;由于每个人在现实中的不同经历和地位又以不同的隐喻思维构建着不同的世界。隐喻通过始源域向目的域映射而构成了概念系统,并且存在于人的大脑中,是事物相似性的映射关系。因此,它与人们的思维方式和思维发展过程密切相关。同时具有隐喻性的表达词语都有较高的显著性,它不会简单地因为隐喻表达结构被规约化逐渐消失,而是以框架的形式存在于人的大脑中,并在理解过程中重新承担其在形成时在源域里所发挥的作用,这就是隐喻修辞效力产生的根源。因此,本研究认为,用框架理论来解释和分析隐喻的形成和运用可以使人们对隐喻理论有更好的理解,也为隐喻理论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1] Barlet F C.Remembering[M].London: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32:64-77.

[2] Minsky M.A Framework for Representing Knowledge[M]//Evinston P. The Psychology of Computer Vision.New York:Winston,1975:212.

[3] Fillmore C C.Frames and the Semantics of Understanding[M].London: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5:223.

[4] Fillmore C J,Beryl T A.Toward a Frame-based Lexicon:The Semantics of Risk and its Beighbors[M].London: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2:75-102.

[5] Taylor J R.Linguistics Categorization:Prototypes in Linguistic Theory[M].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5:87.

[6] Lakoff G,Johnson.Metaphors We Live By[M].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36.

[7] 王军.映射问题再思考[J].外国语,2011(4):50-61.

〔责任编辑:朱莉莉〕

The Study on Metaphor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rame Theory

MAI Chun-yan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Yancheng Teachers’ University, Jiangsu 224002, China)

Metaphor and Frame are both important theories in the field of cognitive linguistics. Metaphor is a conceptual system formed from the source domain mapping to the target domain. This kind of conceptual system is built on the relatively fixed mode, that is, frame. When we need this mapping relationship, we can activate cognitive framework to form metaphor. However, the formation of framework is not casual, we usually form ontological metaphor and orientational metaphor in our brains. Even for the same thing, because of the different cognitive perspectives, the activated modes are not identical. Therefore, metaphor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alience and mutation. This article tries to study metaphor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rame theory so that it can provide a new angle of researching metaphor.

framework; metaphor; cognitive linguistics; salience; ontological metaphor; orientational metaphor

H08

A

1003-6873(2015)04-0078-04

2015-03-10

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隐喻与转喻中意象图式的对比研究”(2015SJB735);盐城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框架理论基础上的隐喻研究”(09YCKW032)。

买春艳(1975-- ),女,江苏盐城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硕士,主要从事应用语言学研究。

10.16401/j.cnki.ysxb.1003-6873.2015.04.102

猜你喜欢

方位隐喻框架
有机框架材料的后合成交换
框架
认方位
K-框架和紧K-框架的算子扰动的稳定性
成长是主动选择并负责:《摆渡人》中的隐喻给我们的启示
《活的隐喻》
借助方位法的拆字
基于TMS320C6678的SAR方位向预滤波器的并行实现
关于原点对称的不规则Gabor框架的构造
Word Fu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