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英语课程的几个突出问题与改革实践
——山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2015-02-14李蕾

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年1期
关键词:英语课英语教学院校

高职院校英语课程的几个突出问题与改革实践
——山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李蕾
(山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山西太原030031)

高等职业院校开设英语课有着必要性与重要作用。然而,讲授内容与工作需求相脱节、没有专业的特色、达不到真正实用应用目的,影响到英语课程的发展。就这些突出问题,笔者提出几点建议,望能促进英语教学的改革与发展。

高等职业院校;英语课;改革

高职院校是培养某一特定职业领域或岗位群的技术应用型人才,更注重的是实训,动手能力的培养。在这种背景下,按照传统英语教学不容置疑的受到了挑战。近年来,英语教学在教学指导思想、教学方法手段、教材等诸多方面均发生了比较明显的变化,但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如许多学生虽具备比较好的语言基础,但实际运用能力却较弱;学习内容在工作中用处不大,实用性较差等。如何增强效果,结合专业需求,有意识的融入与职场相关的知识,是一个值得探讨的现实问题。

一、高职院校中英语课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

1、课程性质

目前,课程教学是由各教学系部和专业教研室安排,公共英语课处于“被安排”的状态,以至于高职院校的有些专业过于“自我特色”,存在忽略“人文知识”强调“物化实质”的倾向,即偏于专业知识和能力训练,而忽视公共英语课教学。这样下去,高职就会变成培养技术制造型人才的工具。

2、教学任务及考核方式

各个专业没有区分,精细考虑不同专业或专业群对英语课的不同要求及学生的特点、现状;没有细化的分层分类考核,只侧重于考核学生对知识的记忆,还是应试教育的模式,难以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对学生能力素质的全面考核。

3、实用性

(1)教学内容,教材与方法

内容主要侧重的是语法知识,强调的是背诵记忆和机械操练,忽视了英语作为一种语言是一种交际的工具,反映该国的文化。高职院校英语教材由于文理科通用,偏重于语言基础,与专业需求联系不紧、应用不强。教师教学方法传统,教学手段一成不变,注重传授语言基础知识,缺少实践运用,影响着英语教学质量提高。

(2)职业需求

当前我国的用人单位不仅需要大学生有过硬的英语专业水平,还要求他们将英语与所应聘的岗位业务相结合,以便更好为国际市场服务。但是,我们目前的高职英语教育体制,还不能适应用人单位多层次的需求,培养出的大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与市场和社会的需求之间还存在着巨大的差距。学生听、说、写、译能力较差,所学内容与将来的工作岗位脱钩。学生拿到英语等级证书,但到了工作岗位用的时候,照样张不开嘴也动不了笔。”山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曾在市场营销专业的毕业生中作过一次专项调查:其中有75%的人认为,在实际工作中最有用的是听、说、译三项技能,有90%的人认为,他们在实际运用过程中最弱的项目就是听、说,有90%的人认为,英语课程教学内容与工作结合联系不紧,形成了英语教学与单位需求的脱节。

4、学生的特点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只动笔不张嘴,成了哑巴英语。学习中只是被动的被教,讲什么学什么,自己不主动学,也没有成就感。而且,学生认为“只要学好专业课程就行了,英语课没有用”,以至于不愿学习。

三、改革实践

针对应试型英语教学实用性不强,与实际工作需求结合不紧的问题,笔者探讨几点改革建议,希望能促进英语教学的改革与发展。

1、教学特色

打破各个专业同一的状态,开发有专业特色的英语课。以职业教育理念来引导英语教学改革,结合专业课的内容进行相应地调整,创新。这其中涉及应怎样呼应专业课并深度融合专业课,设计职业岗位性和专业性的项目任务,使其带有职业特色浓且能有效促进学生成长、文化素质提高的特点。考核方式也可以尝试多样形式,做到过程考核和终极考试的结合。过程考试包括平时作业与项目作业,主要是学生自己完成,增加其独立思考学习的机会。

2、教学内容

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是以“讲解单词——翻译课文——校对练习”为主.而高职院校是以专业作为特色的院校,应该将英语和专业相融合,教学内容显示其专业特色的方面。具体说,针对不同专业,对英语教学进行细化,这些课程不是英语学习和专业词汇的简单叠加,而是深入细致地渗透出各个专业领域的内容。不再采用一致的课程标准,而是根据各专业独自制定规范体系,学习专业相关的英语资料和信息,把英语和专业相结合,真正学以致用。

以山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开设有道路桥梁、工程机械、汽车检修、经济管理等几个重点专业。每个专业都有其相关的英语知识,可以用来丰富教学内容。例如,对于道路桥梁的学生,补充关于路基路面的英文资料、天气及地形对施工的影响;国外交通发展的状况等内容;对于汽车修理专业学生,增加国外汽车发展前沿动态、德日国家汽车最新设计理念、汽车零件构造与运用;对于会计、物流专业的学生,增加职场礼仪文化、应聘技巧、国际商务贸易公司的发展、商业英语、沟通技巧、英美国家商业案例。在案例讲解过程中,也尽可能让学生感受外国文化与中西方文化的异同。物流专业学生会通过外语课学到如何发货、收货等具体商务细节。学生不仅可以学到相应的英语知识,而且也学会了准备资料、发布通知、预订酒店会场、迎送嘉宾、整理纪要、处理票务等专业内容。这些英文资料与实际工作紧密结合起来,既与专业英语相关联,又是基础文化知识,实用性增强,学生的兴趣有了很大的提高。

以《21世纪大学实用英语》教材为例来做具体阐述。其中,第二册Unit6 Billy讲述的是麦当劳员工与一名五岁男孩的故事。那么,对于学习市场营销的学生,这就能很自然的引入填充知识:即麦当劳公司的发展史、麦当劳公司现有的规模与实力、QSCV经营方针、独特的成功经营方式,这些知识补充了他们专业英语课中没有的文化知识内容,较好的衔接了专业知识,为日后工作奠定基础,深受学生欢迎。

体现着职业特色的公共英语课,便是教学内容方面的独特改革。

3、“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因此,课堂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组织生动活泼的课堂活动,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变消极被动为积极主动,教师及时发现学生的困难,为学生排忧解难,成为他们学习的引路人和指导者。课堂上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有内涵、有意义、符合学生的知识面和智力水平的语言材料。这样,学生既增强了语言能力,又优化了知识体系,同时也提高了文化素养。教学内容要突出知识性和趣味性。内容也不再像中学那样只讲授语言知识,而是紧密结合所学专业,穿插职场的工作内容,帮助同学们在潜移默化中养成职业素质。

4、采用多样的教学方法

老师精心设计趣味性很强的学习情境或学习任务,让学生快乐地学习;并把平常教材中指定话题变成职业场景的话题,提供相关句型与词汇,让学生造句与组织对话。例如,计算机学生增添课外词汇——博客blog、自动搜索auto search、病毒virus、黑客hacker,让他们围绕“计算机的用途与弊端”这一话题展开讨论,会使课堂气氛活跃,激发学生热情。还有机械系学生,补充一些像挖掘机、压路机等专业词汇,将公共英语与专业英语结合起来,也能学习专业英语。有时,补充国外汽车部件的使用说明书,让学生翻译的同时,了解专业知识。

采用多媒体教学是一种较好的方法。英语教学借助多媒体网络,产生图文并茂、生动形象的效果,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使其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学生都带着乐趣去学习英语,学习效率大大增强。

在课堂之外,应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高职高专英语等级考试辅导讲座,大学生英语竞赛辅导讲座,开展英语角、演讲比赛、歌唱比赛、写作比赛等形式。英语课外应用是课内英语学习的一种延伸、一种教学支撑。学以致用,用学并举。多用才能掌握,多说才能自然,多写才能优美。

5、教育方向与目标

既然高职教育以培养职业能力为主要目标,那么英语教学就不应该是孤立存在的基础课,而是要立足于学生未来的职业,体现职业特性;既然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应用,那么就应该把师生从考试中解放出来,把英语教学、专业教学和职业素质培养融为一体,转变应试为应用。

四、改革目标

职业教育课程应从工作岗位、工作任务出发,强调能力。在英语教学中也要注重职业要素与实践要素,实现由“公共基础英语”向“职业英语”的转变。让学生在学习语言知识的基础上,还能接触世界上最先进的技术、文化、理念,正确理解其背景、内涵;熟悉掌握先进技术、国际标准规范,拓展就业空间,全方位培养学生运用外语解决实际交际能力,增强就业竞争力。

[1]张目扩,朱亚夫.外语教育语言学[M].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

[2]贾方.关于高职英语教学改革的思考[J].辽宁教育研究, 2005,(1)

[3]林新事.影响高职大学英语实用性的原因分析与思考[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2.

[4]胡春洞.英语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5]Johnson,K.&K.Morro(1981).Communication in the Classroom.England:Longman Group Ltd.

G642[

]A[文献标识码]1674-6198(2015)01-0060-02

2014-12-16

李蕾(1982-),女,山西和顺县人,山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助教,研究方向;英语。

猜你喜欢

英语课英语教学院校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巧用“五法”激趣——以英语教学为例
高中英语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小班化”背景下高中英语课例研究刍议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英语老师出难题
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学中EGP+ESP模式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