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陕甘宁边区的劳模运动与新劳动观的树立

2015-02-14王保存刘萍萍肖宇冯美美杨沛

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年3期
关键词:陕甘宁边区边区劳模

王保存,刘萍萍,肖宇,冯美美,杨沛

(延安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陕西延安716000)

陕甘宁边区的劳模运动与新劳动观的树立

王保存,刘萍萍,肖宇,冯美美,杨沛

(延安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陕西延安716000)

人抗日战争时期,中共为了应对当时严重的国内形势与边区的经济问题,在陕甘宁边区开展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劳动英雄和模范工作运动。劳模运动的开展不仅解决了当时的经济问题,而且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改变了人们对劳动的认识从而使新的劳动观念深入人心。新劳动观的树立经历了较长的过程:萌芽期、初步发展、逐渐成熟、完全形成和不断完善五个阶段。对新劳动观的探究不仅有利于人们认识当时陕甘宁边区的思想风貌,而且对于当前新农村的建设也有重要的意义。

陕甘宁边区;劳模运动;新劳动观

劳模运动是陕甘宁边区发展生产和建设各项事业的一种有效的组织形式和工作方法。劳模运动的初衷不过是为了提高人们的生产积极性实现边区的自足,却不曾想到这场以实现经济发展为目的运动在中共的有力领导下已悄无声息地重组了人们对劳动的认识。根除了祖辈留下的“劳动下贱”、“劳动无用”的腐朽思想,并使“劳动光荣”的观念深入人心。这种有组织的运动从人们思想开始改变那一刻起就变得一发不可收拾,逐步发展壮大并渗透到各个基层、各个行业、各个人群,而这也让新劳动观呈现出勃勃生机,成为陕甘宁边区时期劳模运动中一道亮丽的风景。以往的论文对这些问题的探究大多偏重于宏观的概括[学术界对劳模的研究主要是从个体劳模为研究对象或者整体上研究劳模运动都是侧重于劳模运动开展的原因、背景、过程以及作用等也有的是侧重于经济和政治层面的研究,很少有人研究劳模运动带来的思想领域的改变。],似乎较少细致地关注新劳动观形成前后情况及新劳动观本身的问题。有鉴于此,本文试图从陕甘宁边区时期的劳模运动来解读这种思想层面的重大转变尤其是关于劳动认识的改变。

一、抗战前陕甘宁边区的劳动观

(一)主要的劳动观

1935年红军到达边区并决定在这里扎根开展革命,然而陕甘宁地区的经济条件极为落后,当时的边区农工业水平低下,除了粮食、食盐、毛皮可以勉强自给之外,其他的一切日用品差不多都要靠外供给。1940年和1941年发生了严重的自然灾害,更加剧了边区的困难,毛泽东曾这样描述“我们曾经弄到几乎没有衣穿,没有油吃,没有纸,没有菜,战士没有鞋袜,工作人员冬天没有被盖。国民党用停发经费和经济封锁来对付我们,企图把我们困死,我们的困难真是大极了。”陕甘宁边区的经济困难除了这些自然条件和客观的外部因素外,还有个极大的内部因素,即当时知识水平有限的劳动人民对劳动本身认识的偏差和浅薄。腐朽的旧劳动观念在群众中间大面积存在以至于边区民众的劳动积极性不高,这些旧劳动观念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第一,“劳动下贱”“穷是命里注定”的不正确宿命观。在广大的边区民众中间,由于几千年来的阶级剥削及儒家思想中的等级教育,普遍存在着“劳动下贱”和“穷是命里注定”的宿命论思想。无论是工厂中的工人,农村中的贫雇农,部队的战士等,都或多或少的存在着这种思想,这种思想的存在俨然成为一种社会问题,也一直支配着人们对劳动的态度,由此使很多人在劳动和工作中不能投入很大的积极性,造成很多的弊端,最明显的是阻碍了生产的发展。对自己能通过劳动创造一切失去信心,因此就认为自己天生就是穷苦命。一辈子也不会抬起头,无论用什么方法也改变不了,无论在什么人面前,都是没有地位的,得不到尊重。知识分子中间也存在着轻视劳动,鄙视劳动人民的思想,他们认为“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因此而过高看重自己。使边区的一些知识分子浮在上层,空闲无事,成为脱离实际的“读书人”。他们认识不到在有“天子”的时候,读书人自然是被看作最高的人物,而劳动人民却处在下贱的地位,但我们不是生活在“天子”的时代,而是新民主政权下的公民。

第二,“劳动就是吃苦”的旧观念。这种观念认为,劳动是件苦差事,是一件没有快乐与幸福的苦差事。在传统的中国农业社会中,农民一直是社会最底层的人,干的也是最辛苦事,对于劳动者来说,劳动就是简单地重复面朝黄土北朝天的辛勤耕作,在劳动中只有汗水没有快乐,只有疲倦没有安逸,这种狭隘思想使人们在生产工作中产生懈怠的情绪,缺乏动力和责任感,得过且过。由于这种观念的存在从而造就了当时陕甘宁边区存在很多二流子,据调查,1937年前,延安市人口不到3000人,而二流子就将近500人,占人口数的16%;延安县人口为3万左右,流氓,地痞为1629人,占人口数的5%;如果以延安县流氓比例来推算全边区,则140余万人口中,二流子约占7万左右。由此可以看出“劳动就是吃苦”的旧观念是普遍并顽固的存在于当时的群众中并且严重的影响着当时人们的社会活动。

第三,“劳动不能发财致富,成为有钱有地位的人。”在中国传统封建社会中,地主阶级长期存在,一直剥削压迫农民的劳动果实,造成农民终生劳碌却不能像地主那样拥有较多的土地,社会地位低下。很多农民都明白就算自己再怎么拼死拼命的种地,他也永远只是个种地的农民,只能勉强满足自己家里的糊口。而不可能有朝一日辛勤的劳作可以和地主平起平坐。这样就让他们消极的对付劳动。听天由命的活着,不想再去奋斗。所以这种观念造成严重的坏影响,使大生产运动和各种经济工作不能有效开展,也加剧了边区经济困难。

(二)造成这些旧劳动观念普遍存在的主要原因

第一,从社会现状来说,由于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和剥削制度的存在,使旧的劳动观念在人们心中根深蒂固,成然当时已推翻了封建社会建立民主政权,但这种观念完全没有因为社会性质的转变而骤然松动。就地理位置而言,陕甘宁边区,处在陕西、甘肃、和宁夏交界地带。地处偏远,交通不便,对外交流极少,对于新思想的接受能力差并且慢,对于旧观念的抛弃也需要大量过渡时间。所以针对当时边区的状况来说,旧劳动观念普遍存在是可以理解的,人们不愿意接受新劳动观念也是情有可原的。

第二,就中共而言,到达陕北的时间比较短,刚开始也没有把精力完全投放在根据地的经济建设上来,虽然深入群众,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可是到群众中去的力度还不够、范围还不广。对于当时共产党来说只是想一心搞好和群众的关系,希望群众能给红军提供粮食和衣物供给。没有下足功夫去消除农村中在的大量封建残余思想和旧观念,从而致使旧劳动观一直普遍存在。

第三,就自然条件来说,陕甘宁边区是温带大陆性气候且处于黄土高原地带,自然条件恶劣,植被覆盖率低,遇到雨量大的季节就会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因此土壤贫瘠,再加上生产力水平低下,有“十年九灾”之说,1928—1933年大灾荒期间,陕北就有近百万人饿死。并且当时农业生产大部分沿用原始的技术和工具。采用粗放式耕作“广种薄收,靠天吃饭”,因此,祖祖辈辈的人们都习惯这种生活状态,也很清楚就算再怎么劳作,奋斗,老天不造福也是无济于事,久而久之就对劳动生产了怠慢,靠天吃饭不愿意发挥自己的能力去改造自然,所以对劳动不够重视使旧劳动观念一直存在。

二、陕甘宁边区的劳模运动的开展

陕甘宁边区指的是中国共产党在到达陕北之后在陕西、甘肃、宁夏三省交界地带建立的一个隶属于国民政府的政权,陕甘宁边区的劳模运动是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受苏联的斯诺夫运动的影响进而由革命竞赛逐步发展起来的一种促进社会生产的全面的群众运动。

由于当时的边区的自然条件恶劣生产力低下以及国民党对边区的经济封锁等原因使得边区必须自己动手来满足日常生活和为部队提供物资。在共产党的号召下边区开始开展大生产运动。刚开始的生产运动只是个别的地方,所以取得的效果不明显,为了鼓励这种运动。1938年边区政府在延安举办了工人制造品竞赛展览会,奖励并宣传一批先进工厂、合作社及劳动英雄,由此边区的劳模运动正是来开序幕。随后为了有效的开展生产运动,1939年1月边区政府举办了第一届农业展览会。1939年4月,边区政府相继制定和颁布了《陕甘宁边区人民生产奖励条例》、《陕甘宁边区督导民众生产运动奖励条例》和《机关、部队、学校人员生产运动奖励条例》。1940年2月年边区召开了生产总结、颁奖大会。1941年开展“五一”劳动大竞赛,评选出274名劳模。1942年,随着劳模运动的进一步开展,劳模不断从各个行业涌现。政府把劳模作为政府与农民连接的桥梁,加强对劳模的宣传,《解放日报》成为主要的宣传阵地。当时被宣传的劳模有吴满有、赵占魁以及马培恩、马杏儿等人,一时间各地纷纷开展向劳模们学习的运动。在学习劳模英雄的过程中,1943年政府召开了各分区及全区的劳模英雄和模范生产工作者代表大会,并颁布了选举办法,严格了劳模选举的范围、标准、方式等,加大对劳模的重视。1943年11月陕甘宁边区召开了第一届劳动模范代表大会。1942年12月召开了第二届边区劳动英雄和模范工作者大会出席的代表比第一届多了两倍。1945年1月10日毛泽东发表了《必须学会做经济工作》的讲话,充分肯定了劳模英雄和模范工作者的带头作用和骨干作用。劳模运动在这两次表彰大会和展览会的推动下走向了高潮。在此之后的劳模运动与之前相比无论是规模还是形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1947年以后,国民党加大对边区的进攻,劳模运动大会不再召开,劳模运动得以停止,但是这种表彰典型的形式和方式却一直延续了下来。

陕甘宁边区劳模运动特点鲜明:第一,有组织有层次的开展,劳模运动是在政府的有力领导下进行的,在长期的工作基础中基层干部意识到劳模运动是一种新型的发展生产和各项建设工作的组织形式和方法,他们就加强工作,积极配合老百姓开展生产运动,并且不断组织群众有序地开展一些竞赛活动,边区政府还在劳模运动的不断开展中召开了一系列关于总结劳模运动和表彰劳模的大会,使劳模运动在他们的引导下健康的发展。对于劳模的开展他们是先局部后整体的模式最终达到覆盖整个边区的形式。让群众都能广泛的参与到劳模运动中来。第二,劳模英雄涉及的行业多、范围广。俗话说,七十二行,行行出状元。所以当时的劳模不仅仅是限于在农业上的劳模英雄,各个地方各个单位都涌现出了一大批劳动英雄。除了农业、工业、军队、机关等劳模外,还有畜牧、打盐、运输等。劳模中的女性英雄也不断出现并增多。还有很多以前是二流子的人经过改造也变成了劳模。所以劳模无处不在,并时时刻刻的影响着人们的生活。第三,劳模运动开展的深入、质量高。陕甘宁边区的劳模运动是其他地方无法比较。这里的劳模的产生都是有一定的标准和要求的。在农业生产当中不仅要求把自己的地耕种完,不荒废,努力开荒,加大收入。还要求帮助其他工作人员的家属以及督促一些二流子努力耕种。在之后颁布的一系列的劳模选举办法更促使劳模向更高层次发展,选举出来的劳模不仅劳动工作要干得好,自身的思想品德也很高尚。所这些劳模还起到了影响带动、组织领导群众的作用使劳模运动开展的越来越好。

三、劳模运动中新劳动观的树立

(一)萌芽期

这一阶段大致从1937年夏至1938年底,在这一阶段主要是在开展劳模运动中逐步消除旧思想观念使农民对劳动产生新认识,主要表现在人们的生产积极性有所提高,劳模运动的范围逐步扩大,更多的人愿意参与到大生产运动中去。劳动观念表现为劳动是件有面子的事,会让别人羡慕,能上报纸能成“名人”。

陕甘宁边区的劳模运动可以说源自于苏联时代的斯达汉诺夫运动,这种群众性的社会组织运动的推广形式主要是先树立典型进而由典型人物带动周围的群众以达到提高积极性的作用。陕甘宁边区劳模运动的宣传最初也只是机械的学习苏联的这种运动形式,没有明确的、有意识的要求将这一运动上升到思想领域。所以1937—1938年的劳模运动就只是简单的宣传劳模英雄和模范工作者,希望能够利用模范工作者的良好劳动观影响周围的群众,使他们提高对劳动的重视。当初主要的宣传是以报纸、展览会和奖励大会等形式为主。1937年5月6日《新华日报》即以生产上的劳动英雄为题,报道了子长县运动中表现突出的农民党世传和他的母亲,模范红属贺文高等人。

1938年1月1日至3日,延安工人制造品竞赛展览会也奖励并宣传了超过147位优秀个人,1938年春耕运动中,甘泉县向安赛县、靖边县也向安定县分别发出挑战书,就明确提出创造劳动英雄的问题。劳模运动的全面开展以劳动者为动力和基础,劳动者对劳动观念的转变支持了劳模运动的顺利开展,渐渐的推翻了旧社会中“劳动下贱”“穷是命中注定”的陈旧观念。在政府的号召下一部分农民行动起来,辛勤劳作,希望能通过劳动成为劳动英雄并得到精神或物质奖励,改变自己以前作为穷苦农民的身份。这样的转变明确的意味着新劳动观念的逐步萌芽。

(二)初步发展

这一阶段是从1939年至1941年,其主要特征为应如何树立新劳动观念,得到政府大力支持,并运用一系列法律和制度规范生产运动中奖励制度,加强劳模的评选。更多的人民群众认为只有劳动才能改变一切,劳动光荣,劳动能使家里过上好光景“边区因为在新民主主义政治下,广大工农知道劳动是为着自己,为着自己的国家,而不是供人剥削,做人牛马”。

陕甘宁边区劳模运动的开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和全面的,刚开始的劳模生产运动只是在个别县和村进行,并没有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推广,因此劳动者积极性提高的比较慢,但是“要很好地提高劳动者的积极性,有效地组织劳动力,就必须改造我们劳动的人”,边区政府正确的认识到这一点,因此于1939年4月颁布了《陕甘宁边区人民奖励条例》《督导运动奖励条例》和《机关、部队、学校人员奖励条例》明确将劳动英雄奖章或奖状作为对生产运动中取得特殊成绩者的一等奖励,1939年4月15日边区政府副主席高自主在《边区生产运动的初步检查》的讲话中,明确提出了奖励劳动英雄的做法转变为群众的问题。这一系列条例以及讲话都可以明确看出,政府有意识的想要提高劳动者积极性,使劳动者了解到通过劳动是可以得到肯定的,是可以得到尊重的、劳动是光荣的,是得到政府的支持和保护的。由此在政府的有力支持下,劳模运动开展的规模越来越大,新劳动观也在生产运动中慢慢的在边区树立起来了。

(三)逐渐成熟

1942年至1943年11月,陕甘宁边区第一届劳动英雄代表大会召开标志着新劳动观的基本成熟,其主要表现为对新劳动观念认识及改变已不仅仅局限于单一的劳动英雄和模范工作者,这一时期对劳动观念的转变随着生产运动的开展已经深入到边区的各个地方,各个行业并且对劳动的认识达到了更高的一个层次。越来越多的人相信劳动才是最公平的事,劳动是开心的事,劳动可以改变家里几辈子穷苦的困境。

早期的生产运动只是得到部分人的响应,形成了个别的劳动英雄和模范工作者,只能说明只有这些人的思想觉悟高了,对劳动有了新的认识,而在1942—1943年间召开的劳动英雄代表大会的召开在吴满有运动和赵占魁运动的带动下,边区农业、工业和其他战线上涌现出大批的劳动英雄和模范工作者、这批劳动英雄和模范工作者大都通过吴满有和赵占魁的报告中了解到新社会的劳动不同于旧社会的劳动。现在的劳动是平等的、是幸福的,从而愿意劳动,喜欢劳动。这一时期还涌现出了延安的吴家枣园,淳耀的城壕村,安塞的马家沟,绥德的王家坪和郝家桥等模范村,这些模范村的出现不是偶然的,这些村庄一般都是有劳动英雄存在的,在这些劳动英雄的影响下,农民改变过去的劳动方法和劳动认识,并通过口耳相传的方式,渐渐使村里的思想都解放了,对劳动的认识也就上去了,再加上,领导干部和群众的密切结合,模范村也就出现了。这也意味着新劳动观的树立不仅仅是相对于个别劳模,而是相对于整个地区而言的,标志着新劳动观的在农民中基本形成。

(四)完全形成的劳动观

这一阶段的时间是1943年11月,至1945年9月抗战胜利结束。这一时期,边区劳模运动的主要大事是两次劳模大会的召开而这期间人们对劳动的认识已经完全摆脱了。旧社会顽固思想的影响,形成全新完整的劳动观,其主要体现在人们能克服片面的劳动观,树立平等的劳动观,充公认识到劳动只有分工不同,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随着劳模运动深入的开展,劳模会的召开从各边区扩展到整个根据地,在1943年11月26日召开了边区第一届劳动与模范生产工作者大会,这次大会是中国历史上召开的第一次奖励劳动人民的大会,毛泽东在1943年11月29日中共中央招待劳动英雄代表大会上发表《组织起来》的讲话,高度评价了劳动英雄的作用,并特别热情的招待了劳动英雄,“尤其是请他们坐汽车,他们是一向未敢梦想坐到汽车时,如今坐到了,怎不欢喜”[5]劳动英雄得到毛主席和朱总司令的热情招待,使他们认识到了劳动并不低下,劳动者和他们崇拜的英雄一样都是平等的人,都有权利得到应有的尊重。而这些劳动英雄也如此的得到了其他人们的尊重的拥护,这样就使劳动光荣、劳动平等的观念在全边区传播开。在此基础上,于1944年12月21日召开了边区第二届劳动英雄与模范工作者大会,这次大会较之前的大会更加隆重,毛泽东也在1945年1月10日的会议上发表了《必须学会了做经济工作》的讲话,充分肯定了劳动英雄和模范工作者的带头作用,骨干作用,桥梁作用。这些都表明新劳动观通过劳动英雄和模范工作者的成绩而全面树立起来了,对劳动的认识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劳动对现在边区的百姓而言就是最幸福的事了。

(五)不断融入新内容的劳动观

这一时期指从抗战胜利后至1950年陕甘宁边区政府结束使命,在这期间由于由于社会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特别是1947年国民党大举进攻陕甘宁边区和人民解放战争的发展,劳模运动开展规模缩小、方式变化。但是人们对劳动的认识并没有因为环境的艰苦而停滞,反而在这样特殊的时期里为劳动观注入了新内容,主要表现在以各种方式帮助解放军来赢得抗战的胜利,所以劳动概念这是不止局限于耕地劳作、农活劳作等体力行式,人们认为只要为祖国的发展做出贡献的,有利于祖国和平统一的,不管是是冲锋陷阵的战争还是竭尽全力的保障后勤或者为战士织衣织袜活,这些都是劳动只不过分工不同而已。由此。老百姓对劳动认识、看法不在局限于个人的生存和发展。而是以劳动要能促进人类社会的进步发展为导向。

结语

陕甘宁边区自从开展劳模运动以后,边区的经济、政治面貌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尤其是农村,在新劳动观的影响下,人们改变了对劳动的认识,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的积极性,促使人们不断开荒种地,创造新的农作生产方法,从而提高粮食产量、增加农民收入。当然机关干部也在劳动观的影响下认识到自己的工作也是一种劳动,只是不同于农民的劳动形式,不在盲目的浮于上层,努力为边区的发展做出贡献。因此降低了对自我高度的认识,与群众打成一片。整个边区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而陕甘宁边区新劳动观对当下的新农村建设也有很多借鉴作用和指导意义。

再者劳模运动的开展,不仅改变了边区贫穷落后经济面貌,更重于要的是人们思想层面的巨大跨越,边区百姓的思想观念的完全转换,使热爱劳动劳动,积极抗日成为主流思想。而从全国其他地方到这里来想一展抱负的青年们,在这里更是被当地百姓的积极思想所感染,彻底点燃他们内心的的激情,全身心的投入劳动中,更愿意为抗日为革命奉献自己。由此传统的劳动观念也由个人走向集体,由自足走向奉献,对劳动的要求已不仅仅是体力劳动的范畴。劳模的经济意义转化成政治意义和思想意义并不断地的到升华。如果劳模运动只是服务于具体的生产劳动,那么它至多只能有一个理性的价值影响也不会很大。可是当劳模运动被赋予了更多思想意识的东西,就可以从另一个方面改变当时的社会,为国家的建设提供一定的政治和文化基础。由此,我们可以明确的知道,劳模运动虽然是为了经济建设而开展,可是在这层表面运动的掩护下搅起了各种思想之间的融合,使这场运动取得了政治思想收获。

[1]毛泽东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829.

[2]边区“二流子”的改造[N].解放日报,1994-5-1.

[3]建立新的劳动观[N].解放日报,1943-4-7.

[4]陕甘宁边区的农业合作社[M].陕西:陕西人民出版社, 1994:760.

[5]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财政经济史料摘编[M].陕西:陕西人民出版社,2009.

[6]陕甘宁边区的农业合作[M].陕西:陕西人民出版社,1994.

[7]陕甘宁边区工人运动史料选编[M].北京:北京工人出版社,1998.

[8]张杉鹏.陕甘宁边区劳模运动及其社会影响[J].

[9]杨忠虎,张用建.陕甘宁边区劳模运动述论[J].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2008,(6)

[10]刘艳萍,杨延虎.陕甘宁边区的劳模运动及启示[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6)

X2

A[文献标识码]1674-6198(2015)03-0016-04

2015-03-22

延安大学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陕甘宁边区劳模运动研究”(201210719045);陕西省教育厅专项科研计划项目“陕甘宁边区合作运动研究——基于国家与社会关系视角”(14JK1839)

王保存((1971-),男,陕西佳县人,延安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讲师,史学硕士,主要从事中国近代史和陕甘宁边区史的研究。

猜你喜欢

陕甘宁边区边区劳模
动物“劳模”竞选
陕甘宁边区的劳模运动
“劳模村”里的幸福密码
陕甘宁边区政权治理经验探究
新中国的雏形:陕甘宁边区
排排坐,数劳模
抗日战争期间陕甘宁边区拥军工作的述评
战斗在皖浙赣边区的刘毓标
《中共闽浙赣边区史》出版发行
抗日战争时期的鄂皖边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