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产业链视角下四川省民族药产业的发展及展望

2015-02-14张雨欣刘川古锐赖先荣张艺邝婷婷

中药与临床 2015年2期
关键词:藏药药材四川省

张雨欣,刘川,古锐,赖先荣,张艺,邝婷婷

·民族药学·

产业链视角下四川省民族药产业的发展及展望

张雨欣1,刘川1,古锐2,赖先荣2,张艺2,邝婷婷2

本文结合四川省近年来民族药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从产业链的角度对民族药材种植、民族药饮片生产加工、商业流通及终端消费市场现状进行分析,结合各相关环节的体系设施及成效,反映四川省民族药产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民族医药产业发展策略及民族药产业研究的新技术,为促进整个民族药产业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四川省;民族药产业;产业链;发展策略;新技术

民族医药资源是我国民族文化遗产的珍贵财富以及传统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有55个少数民族,近80%的民族有自己的药物,其中有独立的民族医药体系的约占三分之一[1]。由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经专家评审将435个民族药地方标准转为国家标准,其中包括苗药154种、藏药106种、蒙药50种、傣药35种、维药9种[2]。

四川是一个多民族、多语种的大省,有55个少数民族成分,其中世居少数民族14个,少数民族总人口415万人(彝族185万人、藏族125万人、羌族25万人、苗族13万人、回族11万人)(该数据源于四川省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上万人的少数民族还有蒙古、满、纳西族等。散居的少数民族人口达80余万左右。四川省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第二大藏区和唯一的羌族聚居区,是“南派藏医”发源地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地,是全国一流的民族医药研究队伍的培养基地。因此,四川省作为民族药产业发展有待开发的金矿,政治意义与经济意义十分突出。

1 民族药产业链的内涵

产业链是指在一种最终产品的生产加工过程中,从最初的自然资源到最终产品到消费者手中包含的各环节所构成的整个产业链条。民族药产业链是由民族药农业、民族药工业、民族药商业和民族药知识产业的各项基本环节及内在联系按一定顺序排列所形成的链条[3~4]。如图所示:

图1 民族药产业链结构

目前,我国西藏自治区、青海省、甘肃省、四川省等地共有藏药生产企业34家,近200种藏药有了批准文号,14种藏药被列为国家传统医药保护品种,218种藏药材被列入国家标准,近几年经SFDA批准又注册了90多种藏药新品种[5],对振兴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挥了独特的作用。四川省作为第二大藏区,其藏药产业的发展带动着整个省区民族药的发展。从技术的角度上讲,打造科学的藏药产业链,是发展四川地区民族药的关键。实现藏药产业链的现代化目标,即以产业化经营和规范化种植(GAP)为特色的藏药现代农业;以规范化生产(GMP)、统一质量标准、现代化制药技术设备为特色的藏药现代工业;以总代理、总经销和连锁经营为特色的适合于市场经济的藏药现代化商业;以藏药技术创新和信息网络为主要内容的藏药现代知识产业。组织协调好各个产业环节,提高藏药在国内国际医药市场中的综合竞争能力。

2 四川省民族药产业发展现状

2.1 四川省民族药产业的显著成果

四川省现有12所藏医院、2家羌医院和2家彝医药研究所,拥有民族药企业有4家,其他还有生产民族药和从事民族药相关产业的企业20余家,形成了高校、科研院所、企业为一体的全国一流的科研团队。具有以独一味(藏药)、苦荞(彝药)、赶黄草(苗药)、沙棘(藏药)、红毛五加(羌药)、俄色(藏药)等为核心的系列产业链。拥有独一味丸、小金丸、智托洁白片、肝苏胶囊、心达康胶囊等20余个民族药生产品种,全省民族成药及其周边健康产品产值达10亿。近年来,出现了一批具有较高科技含量的民族药制剂及新药,如三勒浆口服液、心达康胶囊、冰黄肤乐软膏、五味沙棘含片、肝苏胶囊、智托洁白片、三味龙胆花片、五味麝香丸、然降多吉胶囊等。总之,四川省民族药的生产和管理已逐步向国家标准化和规范化方向发展,民族药的生产工艺技术、装备水平和生产条件有了较大的提高。

表1 四川省民族药产业的发展举例

2.2 四川省民族药的科研背景优势

近年来,四川省作为西部民族药的重点科研基地获得许多重大成果,如“民族药学学科被评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与奇正藏药集团共建国家发改委“藏药固体制剂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等,并培养了全国第一个民族医学博士后(包纳日斯,蒙古族)。政府在民族药产业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2009年民族药纳入四川省基本药物补充目录,2013年甘孜州在“甘孜州加快推进中藏药产业发展大会”上首次提出打造完整中藏药业产业链,力争用8年时间发展壮大中藏医药产业,到2020年生产总值突破50亿元,使其成为富民兴州的支柱产业。国家的支持以及大量为民族药服务的科研人才,为四川省民族药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堡垒。

2.3 四川省丰富的民族药资源优势

四川拥有丰富的民族药资源,例如在甘孜州境内常见的大宗药材有冬虫夏草、秦艽、天麻、羌活、大黄、赤芍、麻黄、雪莲花等,其中“打箭炉虫草”闻名中外。不仅甘孜州生物药材种类丰富,阿坝州也素有“天然药库”之称。在阿坝州境内,除了川贝母、虫草、红豆杉、红景天、党参等道地名贵药材资源丰富,还大量存在羌活、秦艽、大黄等大宗

药材。刀党是古代上贡朝廷的佳品,松贝、当归、红毛五加等道地药材也自古闻名。

2.4 四川省民族药巨大的市场需求

由于民族药制剂以纯天然药物为主要原料,毒副作用小,迎合了现代人“回归自然”的心理,越来越引起世界各国学者和病人的关注。尤其是近年来,随着民族药市场化产业化的推进,民族药已走出民族地区,受到了人们的欢迎。例如藏医药在治疗肝胆疾病、风湿症、胃病等方面的疗效在广大患者中已形成良好口碑,国内外皆有一定的声誉。据了解,每年在四川藏区藏医院采取邮寄方式看病和邮购方式取药的病人也相当多,这些都是发展藏药产业的优势条件。

2.5 四川省悠久的民族文化优势

作为藏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藏医药学是我国传统医学宝库中的瑰宝,它具有丰富的内容、完整的科学体系和鲜明的民族特色。而四川甘孜州则是“南派”藏医药学发祥地,起源早、历史长,积累有丰富的藏医药典籍资料。仅德格印经院就藏有60余部、120余种藏医药印刻板和手抄本,同时,甘孜州和阿坝州各地还有许多流传于民间的验方和单方。著名藏药学家帝玛·丹增彭措完成了藏医药史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藏药巨著《晶珠本草》[6](藏名“细贡折”,又叫“药物学广论”),收载各类药物2294种,被誉为藏药学界的《本草纲目》。

3 四川省民族药产业存在的问题

虽然四川省民族药产业发展已初具规模,但由于还存在一些问题,使其潜力仍未大幅开发,需要提高的还有很多。其主要原因有:

3.1 民族药的基础研究薄弱

民族药的现代研究起步晚,底子薄,药效物质基础、作用机理是目前民族药基础研究中的薄弱环节。现有的民族药品中传统剂型更是质量控制手段落后,导致民族成药的科技含量较低,产品有效性和安全性缺乏规范可靠的科学依据。

3.2 缺乏自主知识产权的民族药大品种

低水平分散投资建设的现象比较普遍,多数企业未能形成规模优势,当地制药企业与内地和沿海企业相比缺乏竞争优势。尚存在着技术开发能力弱、生产工艺粗糙、设备落后以及管理不规范等问题,生产企业能够达到GMP标准的如奇正消痛贴、独一味胶囊药品寥寥无几。但只有这种质量过硬和科技含量高的产品才能在市场竞争中领先一步。

3.3 外部市场亟待开拓

民族药长期以来停留在“自采、自制、自用”的阶段,没有形成正常的产、供、销渠道,并且许多企业单位对专利、商标等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不够,大多数民族药生产企业位于民族地区,区位劣势明显,市场开拓能力严重不足,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民族药产业的发展。

3.4 野生资源需要保护

因利益驱动而导致的过度开采使一些宝贵的药材资源面临枯竭的危险。在藏药材方面,由过度开采已使一些名贵的藏药材资源濒临枯竭;对珍稀的品种资源的保护、优质藏药材的引种和栽培缺乏统一的组织与协调;对一些珍稀濒危藏药材的代用品研究比较薄弱,对道地药材研究和开发不够充分。

4 四川省民族医药产业化发展策略

4.1 加强民族药规范化种植与GAP生产基地建设

四川省大多数民族药来源于民族地区的种植,技术力量薄弱,管理人才和市场营销人才缺乏。应围绕民族药种植,建立GAP生产基地,为种植农户提供民族药种植的相关科技、信息、金融、中介等服务,提高个体种植农户的抗风险能力,并宣传健康市场交易,文明生态旅游。同时严格控制民族药材的质量,保证民族药原药材生产规范化和质量标准化。

4.2 加强民族药的研究和创新技术

加大对民族药生产工艺的技术研究,采用高新技术对传统民族药产业进行提升和改造,引入先进设备和先进生产工艺,加快对老产品的改造和新产品的开发,使更多的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以充分的科学实验数据和现代科技手段保证民族药安全、有效及质量可控性,以更好的适应社会的需要,市场的需要;开发既具有民族药特色,又符合国际天然药物需求的现代民族药物产品。

4.3 形成企业规模,培养龙头企业

目前民族医药企业大都属中、小型企业,其影响力弱,应集合力量,促进企业之间的协调发展,并理顺民族药企业链,提高行业集中程度。形成规模化的企业集团,以点带面的推动民族药在国内乃至国际的发展。在省内扶持一批民族药龙头企业,树立品牌开发战略,将其做大做强。各企业应共同努力打造出家喻户晓的民族药品牌,提高民族药产品的市场份额。

4.4 大力发展民族药商业和信息网络,使其市场化与国际化

信息时代,信息就是效益,将计算机技术应用于民族药产业,建立民族医药的数据库,培养从事民族药信息资源及网络建设和研究的骨干队伍,同时建立民族药网络交易市场,民族药科研网络交流平台。从而提高种植户和企业在民族药销售、定价及其他活动的主动权。

4.5 加强对民族医药文化的推广

民族医药文化的推广对四川民族药产业化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虽然目前来讲,民族药的知名度无论在国内还是在国外都比前些年有了显著的提高。但民族药要走出其发源地,走出国门,还需要对藏医药文化的大力宣传和弘扬。

5 民族药产业链的创新与技术需求分析

5.1 适宜于高原环境的资源培育技术集成

解决高原药材可持续利用的瓶颈问题,如低海拔育种高海拔培育技术、无性苗繁育技术,群落优势药用植物的保育与栽培技术,加强已有技术的熟化工作。

5.2 针对复杂民族药品种的品种整理关键技术集成

提高与完善四川民族药成药的原料药材与成方制剂标准的,推动民族药质量标准化体系的建立。采用体现整体性和系统性的1H-NMR代谢组学、DNA条形码技术、EST-SSR、结合新型核酸检测方法的可视化基因检测技术等建立多基原民族药品种鉴定技术。采用静态轴向压缩高效液相制备等现代分离技术,制备与功效相关的化学对照品。

5.3 解决民族药传统剂型的缺陷问题

提出针对民族药传统制剂存在瓶颈问题的解决方案,重点应用新的辅料技术、微波灭菌、包衣技术解决溶散、微生物超标等问题,并开发出方便携带及服用的剂型。

5.4 民族药有效性评价关键技术

民族药在临床和用药经验上具有优势的疾病,如高原缺氧性疾病(高原红细胞增多症、高原脑水肿、高原肺动脉高压)、免疫性疾病(类风湿)、代谢性疾病(糖尿病及并发症)、胃肠疾病等,采用血清药物化学、网络药理学、代谢组学等技术,从整体、细胞、分子多层次水平全面评价民族药的药效作用,阐明其药效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对四川省已上市民族药大品种,进行药效再评价和安全性研究,提供详实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数据,促进进入三甲医院使用。

6 总结

四川省民族药产业是具有独特发展优势和广阔市场前景的战略性产业,具有产业链长、环节多、产业带动性强、市场需求大、提供就业机会多等特点。本文分析了四川省民族药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民族药产业链中的构成和发展要重视以下五个方面:重视发挥四川省民族医药文化、资源、科技优势;重点扶持民族药材的人工栽培,实现产业化突破;重点扶持四川省民族药大品种;重点支持有发展潜力的企业做大做强,产生龙头企业和品牌效应;重视新技术的研究。四川省民族药产业链的构建将创造更多面向国内外市场的民族药新产品,大企业,为四川省民族药产业开创生机勃勃的新局面。

[1] 潘艳娟,杨俊,贺莲,等.中国民族药的专利保护分析[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1,17(21):261.

[2] 朱芳,邵蓉,吴幼萍.中国民族药物产业发展现状及策略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3,10:4.

[3] 李羿,钟世红.从民族药产业链试论民族药材生产[J].成都医学院院报,2011,6(1):1674.

[4] 郁义鸿.产业链类型与产业链效率基准[J].中国工业经济,2005,22(11):35.

[5] 范维强,李建华.试论藏药产业现代化发展的策略与出路[J].西北药学杂志,2007,22(1):47.

[6] 帝玛尔·旦增彭措.晶珠本草[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

(责任编辑:何瑶)

Development and prospect of Sichuan province national pharmaceutical industr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dustry chain/

ZHANG Yu-xin1, LIU Chuan1, GU Rui2, LAI Xian-rong2, ZHANG Yi2, KUANG Ting-ting2//(1.Pharmacy college, Chengdu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hengdu 611137, Sichuan ;2.College of Ethnic Medicine, Chengdu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hengdu 611137, Sichuan)

In this paper, combined with the development status of Sichuan province national medicine industry in recent years and the existing problems, current situation of national medicinal plant, national medicine decoction pieces production and processing, commercial circulation and terminal consumer market were analyze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dustry chain. Combined with the facilities and effectiveness of all relevant aspects of the system, main problems of Sichuan province national medicine industry were explored. Based on the industrial development strategy and new technology of national medicine industry, the paper provided the scientifc basis for promoting national medicine industry healthy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ichuan province; national medicine industry; industry chain; development strategy; new technology

R 29

A

1674-926X(2015)02-031-04

四川省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计划项目(11TD004)

1.成都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四川 成都 611137;

2.成都中医药大学民族医药学院,四川 成都 611137

张雨欣(1989-),女,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药及民族药质量标准及药效物质基础研究 Tel:18428363432 Email:623237278@qq.com

张艺( 1963-) ,男,博士生导师,研究员,成都中医药大学民族医药学院院长,从事中药及民族药质量标准与药效物质基础研究

Email:9006zmy@cdutcm. edu.cn

2014-06-19

猜你喜欢

藏药药材四川省
道地药材变成致富“金叶子”
速读四川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
春季种什么药材好?
药材价格表
四川省 多举措增强2500万 农民工获得感
藏药佐太中汞在小鼠体内的蓄积
四川省高考志愿填报流程简图
藏药的采集加持、炮制
藏药新药研究开发的战略思考
100种常用藏药抗肝癌的体外活性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