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共体育设施安全研究进展和标准现状

2015-02-14张小晶常智慧陈晓巍张耀月

体育科学 2015年12期
关键词:体育设施火灾标准

王 亮,张小晶,常智慧,陈晓巍,于 哲,张耀月



公共体育设施安全研究进展和标准现状

王 亮1,张小晶2,常智慧1,陈晓巍2,于 哲1,张耀月1

随着公共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公共体育设施安全成为公共体育事业发展中的主要制约因素。为了推动公共体育设施科学发展,提供更加完善的依据与指导,需要加强公共体育设施安全的相关研究工作。因此,就公共体育设施安全最新研究进展进行归纳总结,并对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重要研究方向进行分析。公共体育设施安全研究表明,个人运动安全对公共体育设施安全环境的建立最为关键;社区体育设施中干预措施的应用和急救条件的完善可以有效降低人员运动损伤;公共体育场(馆)火灾风险评估和安全疏散研究对减小火灾损失十分重要。

公共;体育设施;安全;研究进展

公共体育设施是指由各级政府投资或筹集社会资金兴建的,向公众开放用于开展各类体育活动,以满足社会体育活动需求而建设(或建立)的建筑、场地、设备的总称[4,22]。公共体育设施作为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的重要物质载体,承担着向公众开放,满足公众日常健身需求的责任,具有鲜明的公共性、公益性、无偿性等特点[25],是现代城镇文明的重要标志。

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伊始,我国政府便十分重视公共体育事业[6]。1952年,毛泽东同志“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的题词,明确地界定了新中国体育的性质、目的和任务。1995年国务院颁布《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推进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建立中国特色全民健身体系的基本框架。历经“十一五”和“十二五”规划,截止到2013年底,全国共有体育场地169.46万个,用地面积39.82亿m2,建筑面积2.59亿m2,场地面积19.92亿m2[10]。同年5月,国家体育总局对10个省份调查显示,城乡居民体育锻炼人口达到32.7%[1]。公共体育设施已经成为我国群众健康生活的基石[8]。

随着全面健身运动的开展,体育锻炼中各种潜在的风险也随之凸显,从个人安全意识不足等内在因素,到运动场所配套医疗急救设施安全、火灾风险等外在因素均对群众健身安全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威胁[3]。因此,本研究就国内、外公共体育设施安全研究进行了归纳总结。

1 个人运动安全

有研究认为,使用公共体育设施首要的安全问题就是个人运动安全[46]。运动安全意识淡薄是造成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安全意识缺乏,锻炼经验不足,导致居民在没有应对危险的准备和防备的情况下,一旦危险发生,往往无法采取有效措施处理,最终发生事故[26]。尤其是身体素质较差的老年人和身心发育不成熟的儿童,在利用公共体育设施进行锻炼、休闲、娱乐活动时,个人疏忽、监督不利导致的悲剧时有发生[18]。

美国运动安全研究发现,由于儿童及青少年身心发育不成熟,缺乏必要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最容易在体育锻炼中发生安全事故。1984年,挪威首都奥斯陆一家医院的急诊室的数据显示,有记载的运动损伤患者总数4 673人,其中55%低于20岁[40]。1990年,Yde在丹麦某体育俱乐部调查发现,未成年人在足球、手球、篮球3项运动中受伤比率分别为70%、67%、62%,提出应针对不同运动风险系数对未成年人予以防护[48]。1988—1995年,De等人在长达7年的研究中发现,青年由于安全意识淡薄,急性损伤严重,膝盖损伤占所有运动伤害的15%~50%,青年女性由于自身身体素质制约导致损伤概率明显高于青年男性,每年因治疗膝盖损伤产生大量费用[27,28]。2000年,Mark等人在调查研究中发现,1 391份调查问卷中,51%的人在冬季运动受伤,58%伤势中等,低于18岁的人员损伤风险达到55%[39]。Wang等人的研究表明,儿童由于缺乏基本的高尔夫运动常识和经验,在缺乏父母、教练监督和保护时最容易受伤[47]。STOP SPORTS INJURIES(停止运动损伤)组织调查发现,由于成年人、教练的疏忽,经常参加运动的13岁的孩子中70%因为运动损伤被迫暂时休学[17]。从事体育专业运动的孩子,其中年龄14岁的儿童每年进行运动损伤治疗数量超过350万。在运动时不免身体的直接碰撞,但头部的磕碰由于其隐蔽性,不易发现,常常由于发现不及时导致长期脑损伤,甚至死亡[38]。

Egger研究发现,全国75%的运动损伤产生于以下6个体育项目:足球、橄榄球、网球、篮球、曲棍球、板球[30]。1998年,Finch等人统计医疗机构数据研究发现,1989—1993年发生运动安全事故98 040件,其中,儿童体育娱乐活动产生的伤害案件最多,运动损伤更是青少年入院的第三大原因[32]。2000年,Marlk等人在运动前瞻性调查中发现,未成年人由于安全意识薄弱,冬季运动损伤比例高达40%[39]。2009年,澳大利亚成立Safe Club组织,旨在预防青少年运动损伤,减少娱乐和体育活动的风险。Safe Club研究表明,50%的运动损伤是可以避免的,并通过运动损伤预防计划,依据体育医疗研究成果提供了一系列的指导方针[36]。

2005年,高进在太原市中学生体育活动伤害调查中发现,太原市59%的学校都发生过运动损伤事故,运动损伤住院频数高达6%,足球、体操、篮球三大体育运动并列为校园高危体育项目;除此之外,在运动风险致因的调查中发现,体育场地设施不合格,设备陈旧和学生自身经验、身体素质两大致因成为最主要风险因素[7]。2006年,王苗、石岩研究指出,我国小学生运动损伤事故频发,小学运动安全问题一直未得到妥善处理,通过研究提出,人的不安全行为是导致损伤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小学生安全意识薄弱,自我约束力差,无法正确处理身体异常状况等因素决定了小学生运动的安全性,为此该研究制定了一系列的小学生运动风险控制方法,从学校和教师两方面协调风险控制策略[20]。2006年,李瑛调查太原市老年人锻炼风险发现,老年人锻炼效果达到适量运动的人群数量偏低,老年人运动时间过长易造成疲劳进而造成风险提升;缺乏专业指导、活动场所限制成为限制老年人体育锻炼的主要因素;活动形式单一,缺乏统一的组织指导;老年人自我保护意识和技能薄弱,缺乏必要的卫生保健常识[13]。2008年,石岩从心理学角度探讨了体育活动风险的特征及影响因素,认为体育活动中身体风险概率的提高与不同个体之间的认知结果有一定关系,并分别依据主观和客观因素总结出7大运动风险认知影响因素:媒体传播、社会文化、体育器械管理和使用、生理遗传、活动经验、信任与认知风险和认知收益等,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运动风险的测评研究可以减少运动风险事件的发生[19]。从石岩等人的调查中可以得出,个人主观因素是造成运动损伤、产生活动风险的主要原因。

个人运动安全损伤是公共体育设施利用过程中的频发事故,我国目前基于个人角度的运动安全研究较少,且偏于理论化,因此有必要加强个人运动安全研究。

2 社区体育设施安全

社区体育设施是社区开展体育活动的物质基石,直接关系到社区居民的锻炼效果。如何制定有效的干预措施,配置完备的医疗急救设施,切实保护群众身心安全,成为社区体育设施安全的关注焦点。

2.1 社区体育损伤干预研究

2002年,Radelet等人通过收集1 659名儿童进行社区体育活动的损伤数据发现,挫伤是儿童体育活动中最常见的损伤类型,严重影响儿童的正常身体发育,并指出通过以下措施可以尽量避免儿童损伤:建立统一的医疗保险政策;对教练员进行急救培训;建立伤害预防模式;完善损伤评估设备等[42]。2009年,Emery等人随机抽样1 466名学生,研究青少年体育参与率、运动损伤、危险因素及运动安全规范,结果发现,初中生体育参与率和运动损伤率较高,风险因素主要来自于外在因素(如运动规则)及内在因素(如年龄、力量),运动干预策略可有效避免运动损伤的发生[31]。

2009年,Finch等人的一项研究证实,在社区体育项目中,运动干预是有效控制运动损伤的方法,并在RE-AIM健康行为干预评价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RE-AIM拓展框架——RE-AIM SSM(图1),以实现对运动项目风险的持续性干预[33]。

图1 RE-AIM体育干预评估模型示意图

该模型的核心在于RE-AIM框架,RE-AIM被广泛应用于健康干预项目,因此与体育运动损伤干预有着良好的契合度。该图基本显示了可能的干预点,每点的相关性都取决于每个干预的性质和目标。该模型依据不同行政层级的安全责任差异,制定了相对应的评估因素。安全干预措施的最终目的在于保证个人运动的安全性,因此强调对个人层级水平予以特别关注,制定相应的安全干预措施。

因干预模型最初应用于医疗康复,且社区体育的概念在我国出现较晚,所以我国社区体育活动干预研究较为匮乏。2010年,赵晓峰在社区体育健身干预实践研究中提出应根据我国人文和传统建立适合我国群众生活方式的健身干预模型,并依据《NASM运动试验和运动处方指南》和《运动处方》建立了健身评估体系,并且试点社区运行结果证明,有效的社区健身干预体系可增强居民健身意识,提高居民健康水平[24]。2012年,王淑康在城市社区老年人健康干预策略研究中提出引入规律体育活动(RPA)行为理论,认为实现体育活动的有效干预,必须明确体育活动行为的影响因子之间的互作关系,单一模式的RPA行为研究无法深入契合体育活动的各流程[21]。

2.2 社区急救设施研究

参与体育锻炼活动,不可避免地会产生损伤,甚至生命安全受到威胁,因此,公共体育设施配置相应的医疗急救条件尤为关键,急救设施和人员的合理配置是群众生命安全的重要保障。2000年,美国灾难性运动损伤研究中心(NCCSIR)报道,全国死亡的学生运动员中有12人死于心脏骤停,2人死于心脏震荡,1例死于脑损伤,并强调应急医疗中除颤仪的重要性。2004年,美国儿科学会Mary Fran Hazinski等人依据《公共卫生倡议书》提出,学校应实施医疗应急计划,帮助应对学校运动安全事故,保证紧急医疗服务人员第一时间到达事故现场[34]。在墨西哥州的一项调查证实,一些学校护士和员工没有经过任何紧急医疗训练,造成部分学生运动损伤未得到妥善处理[44]。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报告显示,2012年报告的脑震荡数量比过去10年翻了1倍。美国小儿科学院报道说,在急诊室8~13岁孩子脑震荡数目增加了1倍,14~19岁青少年在过去10年脑震荡数量上升了200%。2009年,WHO社区安全促进合作中心出台了“WHO安全社区导则”,提出了安全社区建设、申请、认证和证后管理的要求,并对“安全社区六项准则”逐条提出了具体要求。WHO社区体育运动安全指标中明确指出:必须采取针对高风险人群、高风险环境、以及脆弱群体的安全措施;必须长期开展体育运动安全促进工作项目,完善相关救护设施[9]。

据英国国家体育场地医疗中心(The National Stadium Sports Medicine Centre)相关数据显示,每年因运动损伤产生的医疗案例多达2 000万起,其中,有150~160人因抢救不及时或处理不当导致死亡以及终身残疾。为此英国文化、媒体和体育部(Department for Culture, Media and Sport, DCMS,简称“文体部”)颁布的《体育场地安全指南》(Guide to Safety at Sports Grounds)中明确提出,场地管理者应提供医疗急救服务并从管理责任、医疗急救风险评估、医疗计划、急救室、医疗和急救设备、检查记录等方面进行相关条款制定[29]。

2004年,董天新对群众急性运动损伤与急救能力的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社区居民缺乏必要的急救技能且急救意识薄弱,增强群众自救能力可极大提高其自我保护能力,提高群众对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3]。2005年,刘全、杨勇等人调查显示,我国83.27%的院外急救事件发生在社区,但是,大多数社区医疗组织缺乏必要的急救设施和人员,导致病患经常错过最佳抢救时间,急救事件的延误大大降低了抢救成功率[15]。2009年,蒲晓煜等人对上海3个社区发放调查问卷了解社区服务人员急救能力发现,社区服务人员急救知识和技能掌握情况不佳,没有经过急救培训的人员比例高达45.8%,社区迫切需要建立标准化的院前急救制度[17]。

对比国内、外社区急救调查研究成果可以发现,国外更加注重利用医疗备案资料,研究数据充分,而我国医疗案件统计数据获取较为困难,不利于我国社区急救医疗体系的完善。

3 公共体育场(馆)安全

在公共体育场(馆)、游泳馆等封闭建筑中参与健身活动时,建筑物的火灾风险等级,应急预案设计等是安全健身环境的构建的重要环节之一。怎样预防火灾,制定合理的消防措施,实施有效的应急疏散方案一直是公共体育场(馆)的重大课题。

3.1 火灾风险评估

关于如何预防火灾和减轻体育馆火灾风险,国内、外研究一致认为,火灾风险评估是减小和控制火灾的有效手段。

国际火灾安全科学学会(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Fire Safety Science)对火灾风险评估方法做了充分的理论研究。Hostikka等人创造性的将CFSAT双区域模型和FDS流体动力学模型与Monte Carlo(蒙特-卡罗随机模拟法)理论相结合,提出了Two-model Monte Carlo(双模型蒙特-卡罗模拟评估法,简称TMMC),为体育馆火灾风险评估提供了一种更加精确的计算模式[35]。Sekizawa的研究指出,火灾风险分析和评估中应重点考虑人为因素的影响,火灾通常由于人为错误导致,而保障个人人身安全是风险评估的最终目的所在,所以,目标人群的数量、分布、意识、活动等因素应在评估中充分体现[45]。

表1 IAFSS火灾风险评估理论研究成果一览表

Table 1 Research Results of IAFSS Fire Risk Assessment Theory

注:仅列举2000年后的研究成果。

国内体育场(馆)火灾风险评估基于AHP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理论的研究成果较多。彭华和刘文利等人依据体育场(馆)火灾风险和救援的特点,从火灾危险源、建筑防火特性、内部消防管理和消防保卫力量4大火灾危险因素出发,建立了基于层次分析模糊识别的体育场(馆)火灾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并提出,利用VB编程技术,简化操作流程,增强评估模型的计算效率[16]。杨嘉春等人则通过制定消防设施、火灾负荷、疏散避难、消防安全管理、灭火能力5大指标,建立了防火安全评价的模糊评价模型,并通过专家打分法避免了模糊算法带来的误差[23]。

2009年,黄莺分别在设计、建造和使用维护3个阶段建立火灾风险评估体系:1)建筑设计阶段,应从建筑物特点、消防系统设计、安全疏散设计、建筑物使用特点4个层面确立相关评估指标,充分考虑防火分区、安全疏散、火灾探测系统等问题;2)建筑施工阶段,由于施工现场情况复杂,人员集中,火灾危害较大,应着重考虑施工现场火灾安全管理水平,其次从施工现场人员特点、安全疏散设置等方面进行风险评价;3)使用维护阶段,该阶段的主要考虑因素主要为建筑物使用状况、消防系统维护管理、安全疏散系统可靠性、建筑物内使用人员特性、安全管理现状等方面[11]。2011年,李梅玲等人在层次分析法的基础上,归纳火灾风险因素,并提出,应在安全管理、安全疏散、建筑灭火、建筑防火和外部救援5个方面确立风险评估指标,依据不同方面的重要程度制定指标体系权重值[12]。

火灾风险评估的应用研究以英国最具代表性。英国文化、媒体和体育部1973年开始出版《运动场安全指南》(GuidetoSafetyatSportsGrounds),又被成为“绿色指南”,制定的最初目的就在于防范体育场(馆)火灾,加强火灾防范措施,现已成为国际权威性的运动场火灾防护指南。《绿色指南》中指出,为达到体育场(馆)的消防安全需要两个步骤:首先是对体育场内的观众区域及其结构进行火灾危险等级的评估(图2)。其次是针对危险采取相应措施,这些措施主要包括:1)确保采取措施来限制火灾早期发生和火势蔓延的速度;2)提供和保障足够的紧急疏散路线;3)提供适当的火灾探测报警系统;4)提供适当的消防设备;5)确保所有员工接受消防安全培训和使用消防设备的训练[29]。

3.2 安全疏散

公共体育场(馆)总建筑面积较大,功能复杂,聚集人数多,安全疏散和救援工作困难,因此制定合理的应急疏散预案对保障人身安全至关重要。国内、外安全疏散研究中普遍认为,人的行为对疏散效率影响最大,在突发事件中,人和社会的行为是提高公众集会场所安全的关键所在。

国外关于人和社会的行为对疏散效果影响的研究较多,主要通过利用人流观测、计算机模拟等方式,对疏散过程中人员的流动规律、行动能力、心理状态等指标进行了分析。Li等利用行为仿真模型对火灾场景中人的行为进行模拟试验,研究表明,在火灾场景中,人的行为受到心理和生理因素的影响,如烟雾、恐慌,此时绝大多数人会选择较长的疏散路线,这种现象在20岁以下的人群中尤为显著[37]。Pan等调查发现,在紧急情况下,个人的决策流程会从经验、理性向本能转变,从而产生的个体非适应行为将会引发群体的疏散慌乱[41]。Santos等也得出类似成果,在应急疏散研究中应充分考虑个人和社会的行为和心理,个体疏散行为是影响疏散进程的关键因素[43]。

图2 英国体育场(馆)火灾风险评估流程示意图

国内也有一些关于安全疏散中个人行为分析的研究。崔喜红等在大型公共场所人员疏散模型研究中引入元胞自动机的概念,实现个体和局部的同步模拟;在对个人特性和从众行为的分析中发现,从众行为与疏散人员的密度、视野范围的关系密切,并且从众行为将延缓人员疏散时间[2]。郭伟研究表明,影响体育馆人员安全疏散的因素中,疏散人员的状态(如身体状况,对体育馆熟悉程度,个人素质等)对人员疏散有很大的影响,其中个人素质特征(年龄、性别、性别、安全意识等)是影响疏散的重要因素;疏散人员的逃生心理与灾害环境有关,人员在逃生过程中会产生恐惧、从众等心理,十分不利于逃生的行为反应[5]。

4 公共体育设施安全标准和规范现状

目前,发达国家积极的将各个科研领域的最新成果应用到公共体育设施设备标准。随着全民健身浪潮的兴起,我国必须加强体育设施标准研制,为公共体育事业的发展保驾护航。

4.1 国外公共体育设施标准概况

4.1.1 标准种类

国际上,欧、美体育设施标准研究处于领先地位,其中,法国、德国、英国、美国等国家或组织的相关标准最为全面。通过国家标准馆标准文献数据库,检索到公共体育设施相关国际和国家标准1 506个(截止到2015年7月,表2)。

表2 国外体育设施标准分布表一览表

Table 2 Standard Distribution of Foreign Sports Facilities

排序国家/组织标准数量%1法国28218.72德国26817.83英国22114.74美国18812.55丹麦18712.46立陶宛16110.77ISO+EN+CEN1087.28澳大利亚714.79国际电工委员会IEC20.1合计1506100

以上标准中,法国、德国、英国、美国、丹麦、立陶宛和ISOENCEN体育设施标准比例达到95.2%,本研究将做重点分析。各类体育设施标准中,体育用品和器材类标准最多,占72.3%;场地设施标准占23.5%;其他体育设施术语、人员、管理类标准比重较低,只有4.2%。场地设施标准中又以游泳项目标准为主,对此类项目设施的检测方法、安全防护等研究较多。以上这些标准中,通过关键词“public(公共)”检索,直接或间接体现“公共”含义的体育设施和设备标准仅占1.9%,这一现象表明,公共体育设施安全标准与其他体育设施安全标准存在普遍适用现象,但是,公共体育设施比其他体育健身设施承载着更高的使用载荷,由此衍生出器械过度损耗、环境卫生压力等一系列的问题,公共体育设施安全标准是否需要更高的标准要求尚有待商榷。从国外标准的制定偏重角度来看,欧、美等发达国家十分注重与人最密切接触的体育用品和器械的标准研制,强调个人运动安全,这一点值得我国借鉴。

在标准内容来看,国外体育设施标准主要以技术标准为主,包括基础标准、检测方法、安全要求、产品规范等,合计比重达到98.3%。其中,体育用品、设备、体育场(馆)等检测方法和安全要求类标准比重超过半数以上。管理标准最为少见,在各国或组织的体育设施标准中的比重最小,总数比重仅为1.7%(表3)。

4.1.2 标准特征

1.国外体育设施标准种类异同点

在对不同国家或组织的体育设施标准统计工作中发现,法国、德国、英国、丹麦、立陶宛、ISO/EN/CEN的体育设施标准均以检测方法或测试要求为主,并且检测方法和安全要求标准大多融于一体,互不分割,主要包括体育设备、场地、用品、器材等的检测方法和安全要求;美国检测方法或安全要求标准与产品规范比重则较为接近,相比其他国家更侧重于体育器械、用品的产品质量要求和使用规程。各国的重心都在体育设施、设备的相关标准研制上,基础标准和管理标准的研制工作较为滞后,鲜见服务安全标准。

表3 国外体育设施标准种类统计一览表

Table 3 Classification Statistics of Foreign Sports Facilities Standards

国家或组织基础标准检测方法安全要求产品规范管理标准合计n%n%n%n%法国51.821877.35519.541.4282德国83.022082.13312.372.7268英国10.518282.43415.441.8221美国3016.07439.48444.700188丹麦21.116788.8147.542.1187立陶宛0010162.75936.610.6161ISO+EN+CEN32.87165.72926.954.6108合计6714.7103372.130821.5251.71433

2.突出安全性能要求

在国外,凡是与人身安全密切相关的标准,均要求必须执行;体育场所在对外开放前,必须经过政府验收、授权后才有资格向社会开放。在1 506个体育设施和设备标准当中,名称中含有“安全”的有409项,占27%。体育设施和设备标准中较多涉及滑雪、登山、潜水、骑马、跑酷跑步等户外高危体育项目,游泳设施标准比例更是占所有标准的15%以上。场(馆)照明、声学设计、电器安全等辅助设施标准的完备成为国外体育设施标准体系的一大亮点。

3.侧重标准体系内容的互相补充

国外体育设施标准通常将安全要求和测试方法集于一体,如德国的《个人漂浮设备的安全要求和测试方法》、《公共游泳池的安全要求和测试方法》、《固定式训练设备一般要求和测试方法》等,将体育设施的维护管理要求和设计测试方法融为一体,有助于加深使用者和管理者对标准的理解和实施。

4.标准分类多种多样

国外体育设施标准分类多样、主题突出,且偏向于制定系列标准。在标准门类上可分为室内运动设施、室外运动设施、体育场(馆),依据布局不同又可分为体育公园、社区体育设施、大型体育场(馆)等,适应范围广,应用价值高。以英国为例,制定了水上漂浮休闲用品系列标准、游泳池安全要求和测试系列标准、运动垫系列标准等等,从体育设施的各个方面对其予以规范,充分保障消费者健身权益。

5.更新频率快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一些标准必须经过修改甚至重新研制才能符合实际需求。国外标准注重更新率,有严格的标准更新规划,以美国消防协会为例,其制定的体育场(馆)消防守则和标准,每隔3年就重新修订1次,及时加入最新的消防措施和其他科研成果,保证了消防标准的科学性、时效性。

4.1.3 国外体育设施标准化对我国的启示

1.应充分重视公共体育设施标准化工作

公共体育设施是全民健身事业的物质基石,公共体育设施标准化是推动公共体育事业发展的有力武器。目前,公共体育设施管理混乱、安全性差已经成为我国公共体育事业发展的制约因素。为了加快发展,保证国民健身权益,必须加强公共体育设施的安全标准化进程。

2.以“安全”为核心,逐级开拓

加快推进涉及人身安全和管理规范等方面的标准研制工作,保护广大群众的健身权益。从与群众生活最为密切的健身设施或设备出发,加快相关标准系列构建,同时关注高危体育项目,分别从硬件设施到软件服务等各方面完善安全标准,将标准化渗透到大众健身的各个层级。此外,学习国外成功经验,将检测方法与安全要求相结合,便于体育设施供应者和管理者共同贯彻标准要求,实现协调统一。

3.借鉴国外标准化成果

国外很多体育设施标准已经形成完备体系,尤其是在检测标准或安全要求和产品规范等领域很多标准反复修订,贴近实际需求,其中部分标准完全可以直接等效采用,以实现我国体育设施标准化的跨越式进步。但是,也应注意到国外在基础标准和管理标准等领域研制工作的缺漏,避免我国标准化工作也陷入体系有所空白的尴尬局面。

4.2 国内标准概况

我国自“七五”计划开始提出加强体育设施建设,《“十二五”公共体育设施规划通知》中明确提出:制定和完善设施建设、运行服务的相关标准,大力推动公共体育设施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体育设施标准的研制始于20世纪90年代,经历了从无到有,逐步丰富的过程[14]。2008年,国家体育总局批准建立国家体育总局体育设施建设和标准办公室,负责我国体育设施标准化工作,组织制订了固定式健身器材、体育场所开放条件与技术要求等系列标准。这些体育设施标准的颁布弥补了公共体育设施标准的空白,促进了公共体育设施的规范有序化发展。

4.2.1 国内标准种类

2007年以来,国家标准委员会批准了体育场地、体育服务、体育照明、体育用品等国家标准计划。截至2015年7月,我国已颁布体育设施类标准180项,其中国家标准59项,国家推荐标准79项,涵盖固定式健身器材、体育场所开放条件与技术要求、中小学体育器材和场地、室外健身器材、天然材料体育场地使用要求及检验方法、体育场地使用要求及检验方法标准等。

表4 体育设施安全标准统计一览表

Table 4 Sports Facilities Safety Standards Statistics

国家标准(含推荐)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合计社区体育设施1 1体育场(馆)6171583体育用品/器械73174合计134816158

目前,我国公共体育设施主要包括公共体育场(馆)、社区体育设施、公共体育器械等,近几年,健身步道作为配合体育公园、体育场(馆)的附属设施,逐渐成为公共体育设施规划的重点之一。通过国家标准馆查询发现,我国目前体育设施标准主要集中于体育场(馆)和体育用品/器械,而与群众关系最为密切的社区体育设施安全标准存在较大漏洞,仅有《城市社区体育设施技术要求》一项行业标准,尚无国家标准予以规范,健身步道安全标准也只有1项中国登山协会制定的《国家登山健身步道标准》。

在我国现行的138项体育设施国家标准中,基础标准14项,检测方法或安全要求30项,产品规范86项,管理标准8项。其中,产品规范类标准所占比例超过半数,达到62.3%,检测方法或安全要求类标准比例为21.7%。基础通用类标准比重为0.1%,管理标准最少仅为5.8%(表5)。

表5 体育设施国家标准种类统计一览表

Table 5 Classification Statistics of National Standard of Sports Facilities

基础标准检测方法安全要求产品规范管理标准合计现行国家标准(含推荐)1430868138%10.121.762.35.8100

目前,我国体育设施或设备标准共计180项,其中国家强制标准59项,推荐标准79项,体育行业标准4项,其他行业标准38项,且多数集中于国家强制及推荐标准,体育行业标准最少,仅为2.2%。其他行业标准38项,比重21.1%,涉及到轻工、公共安全、航空、商检、环保等行业,说明体育设施标准化需要各行各业的力量,仅体育行业无法满足标准研制工作(表6)。

表6 体育设施或设备标准分类统计一览表

Table 6 Classification Statistics of Sports Facilities

GB国家强制标准GB/T国家推荐标准TY/T体育行业标准其他行业标准合计体育设施标准5979438180%32.843.92.221.1100

此外,我国在指导、鼓励群众科学健身的锻炼标准方面已经取得一定成绩。1975年,国务院颁布《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国家体委分别于1990年颁布《国家体育锻炼标准施行办法》和1998年发布《全国田径业务锻炼等级标准》;2003年,国家体育总局颁布《普通人群体育锻炼标准》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3年,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全国总工会印发修订后的《国家体育锻炼标准施行办法》;2014年,教育部印发《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公共体育设施标准项目,提出研制《健身运动安全指南》,以期指导群众体育运动,保障运动安全。

4.2.2 国内标准问题

1.公共体育设施基础标准制定不完备

综合、术语、标识类的标准属于基础标准的范畴,公共体育设施概念和分类标准更是基础标准建设的关键。但是,目前我国没有广泛认可的公共体育设施概念和分类标准,导致公共体育设施标准研制工作缺乏科学依据,标准化工作存在盲目无序性。与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标准在该领域的标准比率最低,英国基础标准数量是我国基础标准的2倍,美国基础标准数量则略高于我国,因此应加强基础标准的制定工作。

2.标准体系应与技术法规相依存

我国体育设施标准中推荐性标准所占比例较高,达到44%,而国外则没有强制和推荐标准的区分,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体育设施相关技术标准最终多转化为技术法规的形式,必须强制执行,充分保障了标准的高执行力度,使各领域的标准有法可依,实现了标准与法律的相互转化。

3.体育设施标准制定未充分考虑弱势群体需求

儿童、老年人等弱势群体因锻炼经验缺乏、安全意识薄弱和身体素质差等原因,易因体育设施尤其是体育器械安全性能差造成损伤,而我国标准研制中未充分考虑儿童等弱势群体的实际需求,相关标准制定严重不足。在儿童运动娱乐设施标准方面仅查到《游戏围栏及类似用途童床的安全要求》和《无动力类游乐设施·儿童滑梯》两项国家标准。美国儿童运动场标准体系建设则充分关注了儿童的运动休闲需求,颁布了《儿童游憩场安全性能规范》、《测试运动场设施底部及周围表面系统标准规范》、《游乐场表面冲击衰减材料使用标准》等14项ASTM标准,确保儿童能在安全的环境中享受运动的快乐。

4.健身器材系列标准的研制未遵循我国群众实际健身情况

为促进体育设施标准化进程,我国在标准研制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存在盲目学习国外发达国家经验的情况。目前,国际上通行的健身器械标准有英国标准(EN)、美国标准(ASTM)、国际标准(ISO),我国健身器材标准中的固定式健身器材标准在制定时则直接等同采用了ISO标准,没有严格论证国外健身器械标准指标是否适合我国群众的健身习惯和身体状况,因此,在标准化进程中应合理学习发达国家成功经验,避免生搬硬套的弊端出现,创造中国特色的体育设施标准体系。

5.标准陈旧,划分混乱

我国标准规定的修订周期一般为3~5年,而现行的体育设施标准中超过10年以上的比例达到30%。1996年国家质检总局发布的GB 9668《体育馆卫生标准》、GB 9667《游泳场所卫生标准》已经接近20年未曾修订更新。在国家标准馆查询过程中发现,某些非运动设施标准也被划分到ICS 97.220运动设备和设施目录下,如轻工行业推荐标准QB/T 4018《倍大提琴》、QB/T 4181《古琴》等。这些问题与我国体育设施标准化重视程度不足,标准化工作进展缓慢,未建立有效的标准管理机制,专业人才缺失等因素密切相关。

6.现行体育设施标准比重不合理

与国外以检测方法或安全要求标准为主的情况相反,我国产品规范的数量比重最大,检测方法或安全要求标准的比重远远低于欧、美等发达国家,不利于体育设施管理者开展安全检查维护工作。并且标准数量也远低于法国、德国、英国等发达国家,说明我国体育设施标准体系尚存在一定漏洞,亟需加快研制步伐,查漏补缺。

5 建议和展望

从国内、外研究来看,公共体育设施安全研究已经取得一定的进展,科研成果与标准应用的结合亦产生初步成效。公共体育设施安全环境的打造关键环节在于加强个人运动安全干预,个人安全意识淡薄,运动技能不纯熟是造成安全事故频发的主要原因。社区体育设施与居民联系最为密切,应加强运动损伤类型研究,制定完善的保护措施,建立科学的急救制度,从人员到设施均要保证达到标准要求。公共体育场(馆)等内部结构复杂的公共健身场所,火灾风险评估和安全疏散预案的应用可有效降低人员伤亡风险。但是,我国公共体育设施安全研究主要集中于体育场(馆),健身步道、骑行车道等新兴公共体育设施的研究几乎空白,基于个人安全行为的研究尚需要继续深入探讨,以推动公共体育设施安全研究体系的完善,为公共体育设施规划提供理论依据。

国外公共体育设施标准更加关注安全和环境方面的内容,其中又以检测方法和技术要求为主,充分展现国外对于人身生命安全的重视。我国公共体育设施安全标准体系构建滞后,现行标准数量和种类无法满足当前需求,应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同时加快研制契合国情的公共体育设施标准,为全民健身的开展提供标准依据。

[1]2013年20~69岁人群体育健身活动和体质状况抽测工作调查结果[EB/OL].[2015-07-30].中国体育报.http://read.sportpaper.cn/zgtyb/html/2013-08/06/content_287651.htm.

[2]崔喜红,李强,陈晋,等.大型公共场所人员疏散模型研究--考虑个体特性和从众行为[J].自然灾害学报,2005,(6):133-140.

[3]董天新.对群众急性运动损伤与意外伤害急救能力的调查[J].保定师范科学学报,2004,17(2):51-52.

[4]付革.公共体育设施及其建设布局研究[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13,29(5):34-37.

[5]郭伟.体育馆人员安全疏散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9:1-72.

[6]郭叶.浅谈新中国体育娱乐因素的淡化[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2,20(8):8-9.

[7]高进,石岩.中学生体育活动伤害事故的风险管理[J].体育与科学,2008,29(5):79-84.

[8]关于印发“十二五”公共体育设施建设规划的通知[EB/OL].[2015-07-18].http://www.sport.gov.cn/n16/n33193/n33208/n33448/n33793/3425606.html.

[9]国际安全社区准则[EB/OL].[2015-08-10].http://wenku.baidu.com/view/f4ca4a664431b90d6d85c74d.html.

[10]贺广铜,张莉.第六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数据公报[N].中国体育报,2014-12-26(3).

[11]黄莺.公共建筑火灾风险评估及安全管理方法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9:1-141.

[12]李梅玲,路世昌.体育场(馆)火灾风险评估研究[J].消防技术与产品信息,2011,(6):6-9.

[13]李瑛.太原市老年人参与体育锻炼的风险研究[D].太原:山西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1-53.

[14]刘海鹏.体育设施标准对运动安全,环境安全的贡献[J].中国标准化,2007 (10):15-18.

[15]刘全,杨勇,汤彦.社区急救在院前急救医疗服务中的重要作用[J].中国全科医学,2005,8(12):995-995.

[16]彭华,刘文利,王婉娣.基于层次分析模糊识别的体育场(馆)火灾风险评估体研究[C]//中国灾害防御协会风险分析专委会第3届年会论文集,2008:543-549.

[17]蒲晓煜,席淑华.社区服务人员院前急救知识和技能的调查及干预对策[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9,26(14):35-37.

[18]史祝梅,王爱华.烟台市老年人健身运动安全意识与行为的调查分析[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4,20(3):142-143.

[19]石岩.体育活动风险研究之思考[J].体育与科学,2008,29(2):4-6.

[20]王苗,石岩.小学生体育活动的安全问题与风险防范理论研究[J].体育与科学,2006,27(6):36-40.

[21]王淑康.城市社区老年人规律体育活动行为的社会生态学探索及健康干预策略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2:1-204.

[22]王亮,张小晶,陈晓巍,等.我国公共体育设施安全管理和服务标准体系初探[J].中国标准化,2015(8):73-78.

[23]杨嘉春,薛素铎.体育场火灾风险评估体系构建[C]//庆祝刘锡良教授八十华诞暨第八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8:572-575.

[24]赵晓锋.健康住宅社区体育中健身干预的实践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0:1-38.

[25]郑美艳,王正伦.大型公共体育设施国民经济评价研究(Ⅰ)——概念性框架与评价方法[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2(5):1-5.

[26]郑向敏,范向丽,肖蓓.大学生户外运动与休闲安全认知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0,33(2):42-44.

[27]DE LOES M,GOLDIE I.Incidence rate of injuries during sport activity and physical exercise in a rural Swedish municipality:Incidence rates in 17 sports[J].Int J Sports Med,1988,9(6):461-467.

[28]DE LOES M.Epidemiology of sports injuries in the Swiss organization" Youth and Sports" 1987-1989.Injuries,exposure and risks of main diagnoses[J].Int J Sports Med,1995,16(2):134-138.

[29]DCMS:Guide to Safety at Sports Grounds (Green Guide) [EB/OL].[2015-07-20].http://www.safetyatsportsgrounds.org.uk/sites/default/files/publications/green-guide.pdf.

[30]EGGER G.Sports injury in Australia:Causes,costs and prevention [J].Health Promot J Austral,1991,1:28-33.

[31]EMERY C A,TTYEMAN H.Sport participation,sport injury,risk factors and sport safety practices in Calgary and area junior high schools [J].Paediat Child Health,2009,14(7):439.

[32]FINCH C,VALURI G,OZANNE-SMITH J.Sport and active recreation injuries in Australia:Evidence from emergency department presentations[J].Brit J Sports Med,1998,32:220-225.

[33]FINCH C F,DONALDSON A.A sports setting matrix for understanding the implementation context for community sport [J].Brit J Sports Med,2010,44(13):973-978.

[34]HAZINSKI M F,MARKENSON D,NEISH S,etal.Response to cardiac arrest and selected life-threatening medical emergencies:The medical emergency response plan for schools.A statement for healthcare providers,policymakers,school administrators,and community leaders[J].Pediatrics,2004,113(1):155-168.

[35]HOSTIKKA S,KORHONEN T,KESKI-RAHKONEN O.Two-model Monte Carlo simulation of fire scenarios[J].Fire Safet Sci,2005,8:1241-1252.

[36]Injury Prevention[EB/OL].[2015-06-08].http://www.safeclub.org.au/resources-and-linksresources/injury-prevention.html.

[37]LI H,TANG W,SIMPSON D.Behavior based motion simulation for fire evacuation procedures[C]//Theory and Practice of Computer Graphics,2004.Proceedings.IEEE,2004:112-118.

[38]LANGLOIS J A,RUTLAND-BROWN W,WALD M M.The epidemiology and impact of traumatic brain injury:A brief overview [J].J Head Trauma Rehabil,2006,21(5):375-378.

[39]MARK R S,PETER H,CAROLINE F F.Sport,age,and sex specific incidence of sports injuries in Western Australia [J].Brit J Sports Med,2000,34(3):188-194.

[40]MAEHLUM S,DALJORD O A.Acute sports injuries in Oslo:a one-year study [J].Brit J Sports Med,1984,18(3):181-185.

[41]PAN X,HAN C S,DAUBER K,etal.A multi-agent based framework for the simulation of human and social behaviors during emergency evacuations [J].Ai Society,2007,22(2):113-132.

[42]RADELET M A,LEPHART S M,RUBINSTEIN E N,etal.Survey of the injury rate for children in community sports [J].Pediatrics,2002,110(3):e28-e28.

[43]SANTOS G,AGUIRRE B E.A critical review of emergency evacuation simulation models[C]//Building Occupant Movement During Fire Emergencies,2004.Proceedings.Gaithersburg,Maryland:National Institute of Standards and Techndogy,2005:27-52.

[44]SAPIEN RE,ALLEN A.Emergency preparation in schools:A snapshot of a rural state[J].Pediatric Emergency Care,2001,17(5):329-333.

[45]SEKIZAWA A.Fire risk analysis:Its validity and potential for application in fire safety[J].Fire Safet Sci,2005,8:85-100.

[46]TIMPKA T,EKSTRAND J,SVANSTROM L.From sports injury prevention to safety promotion in sports[J].Sports Med,2006,36(9):733-745.

[47]WANG A,COHEN A R,ROBINSON S.The “swing-ding”:A golf-related head injury in children:Clinical article[J].J Neurosurgery:Pediat,2011,7(1):111-115.

[48]YDE J,NIELSEN A B.Sports injuries in adolescents' ball games:Soccer,handball and basketball[J].Brit J Sports Med,1990,24(1):51-54.

[49]Youth Sports Injuries Statistics [EB/OL].[2015-07-07].http://www.stopsportsinjuries.org/media/statistics.aspx.

Research Progress and Standards Status on the Safety of Public Sports Facilities

WANG Liang1,ZHANG Xiao-jing2,CHANG Zhi-hui1CHEN Xiao-wei2,YU Zhe1,ZHANG Yao-yue1

Along with the vigorous development of public sports in China,the safety of public sports facilities has become the main restriction factor for the development of public sports.In order to promote the scientific development of public sports facilities,provide a more comprehensive basis and guidance,we need to strengthen the safety of public sports facilities related research work.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latest research results of public sports facilities security,and considers that the safety of individual sports is the key to the establishment of public sports facilities,and application of intervention measures of community sports facilities and the improvement of emergency conditions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sports injuries,and fire risk assessment and safety evacuation of public stadiums are very important to reduce the loss of fire.

public;sportsfacilities;safety;researchprogress

2015-08-31;

2015-11-20

质检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项目(201410284)。

王亮(1991-),男,河北沧州人,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公共体育设施安全和服务标准化,Tel:(010)62336399,E-mail:wl_turf@126.com;张小晶(1958-),女,北京人,高级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标准化,Tel:(010)87183961,E-mail:standard_zxj@126.com;常智慧(1978-),男,土家族,湖北咸丰人,副教授,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公共体育设施相关研究,Tel:(010)62336399,E-mail:changzh@bjfu.edu.cn。

1.北京林业大学,北京 100083;2.中国体育用品业联合会,北京 100763 1.Beijing Forestry University,Beijing 100083,China;2.China Sporting Goods Federation,Beijing 100763,China.

1000-677X(2015)12-0066-09

10.16469/j.css.201512009

G80-05

A

猜你喜欢

体育设施火灾标准
全民健身视域下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策略的探讨
2022 年3 月实施的工程建设标准
政治标准是发展党员的首要标准
比亚迪集团扶贫
我国公共体育设施供需矛盾与解决路径
忠诚的标准
美还是丑?
商水县城关乡居民体育设施满意度调查研究
掌握火灾逃生知识
离奇的火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