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行点评:以自然为品质的审美课堂——孙艳老师《风筝》课例研习
2015-02-13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教师发展中心徐飞
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教师发展中心徐飞
同行点评:
以自然为品质的审美课堂——孙艳老师《风筝》课例研习
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教师发展中心徐飞
迄今为止,语文教育对审美标准缺少足够的重视,而对“真”与“善”的标准关注较多。所谓“真”的标准,关注“合规律性”的方法、原理、规律,研究适应语文教育规律的“科学知识”。所谓“善”的标准,关注语文教育活动的“合目的性”,即研究什么是好的语文教育、语文教育怎样促进个体幸福与社会发展等。求真与求善本身并没有错,但真与善的结合——“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所形成的和谐状态(“美”)却被我们有意无意地忽略了。
如果将“美”的理念落实到课堂教学层面,即为审美课堂。提起审美课堂,一些老师可能会理解为充满诗意与情味、带有较强的艺术性甚至表演性的课堂。其实,“美”离不开“真”与“善”。即便成为一校之长,事务缠身,孙艳老师仍然坚守语文讲台,她的课堂浸润着审美、诗意的氛围。孙老师审美课堂的最大特色就是“自然”,体现出对语文之“真”、语文之道的本然追求。
一、教学方法与文本特点的契合
王荣生教授将教学方法细分为四个层面:(1)教学方法的原理层面,或叫“教学方法观”;(2)教学方法的技术层面,或叫“教学策略”;(3)教学方法的操作层面,或叫“学科具体教学法”;(4)教学方法的技巧层面,或叫“教学技巧”。我想着重从第三个层面,即教学方法的操作层面,来分析这节课教学方法与文本特点的契合。
鲁迅是一位杰出的语言艺术家。我们要真正走进鲁迅的世界,首先要研究鲁迅的语言。钱理群教授指出鲁迅作品的语言有三个特点:“一个是他的语言有鲜明的色彩和画面感,具有一种‘绘画美’。鲁迅作品还具有一种‘音乐美’。……鲁迅的语言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有韵味,有一种可意会难以言传的东西,而且他的语言背后的情感特别丰富。”鲁迅写文章特别注意语言的节奏和韵律。他每写一篇文章之后,总要看几遍。有拗口的,就增添几句,一定要把它变顺口。钱理群教授还指出:“通过朗读捕捉感觉,产生感悟,这是进入鲁迅世界的最好的办法。”
《风筝》一文兼具钱理群教授总结的三个特点:绘画美、音乐美、韵味美。因此,孙老师采用朗读作为主要的教学方法,非常契合文本特点。孙老师指导学生朗读,指导精当且层层推进,引导学生逐渐走进鲁迅的语言世界。比如在指导朗读第二小节时,分成了三个小步骤:(1)学生集体初读;(2)再读,把带有温暖的色彩读出来;(3)三读,读出画面、声音和感情。三次朗读,从初读的平淡而无感觉,到最后的动情投入,学生在朗读中已不知不觉走向了文本深处。
孙老师在指导朗读时,注意贴紧语言文字,引导学生“读出每一个字的趣味和意味”,比如引导学生比较“丫杈”与“伸展”、“飘动”与“浮动”的区别,引导学生体悟“惊异和悲哀”的复杂情感,引导学生揣摩“然而我的惩罚终于轮到了……”这一句中“不幸”“偶尔”“才”“终于”的情味……学生在对这些字词的切己体悟和会心揣摩后,赏出了语言背后“可意会而难以言传的东西”,感受到鲁迅在文字中蕴含的丰富情感。
在这节课上,朗读是目的,也是手段。朗读是呈现学生个体对文本理解程度的方式,朗读也成为促进情感发酵、推进思想认知的手段。在分析第一节时,先带着学生通过词语体会悲伤凄凉的感情,再出示一幅清冷的画面让学生体味,继而让学生酝酿好情感,把这种悲哀之感通过朗读演绎出来,在朗读之后再让学生体悟“惊异和悲哀”的复杂内涵。朗读,在这里成为助推情感认知的有效手段。
二、课堂情境与教学内容的和谐
课堂情境是教学过程中由教学双方的素养、趣味以及情绪等因素形成的课堂教学氛围和情调。课堂情境与教学内容的和谐,有利于师生双方全身心地投入语文活动,去感受、体验、领会,使学生在得到愉悦和满足的同时收获了知识,开启了智力,陶冶了性情。课堂情境和教学内容的和谐,关键在于教师能依据教学内容,借助语言、音乐、图片、影视等手段创设合适的情境。孙老师的《风筝》一课,在这点上体现得较为充分。
在新课改中,有一段时间特别反对课堂上出现声、光、电、色这些元素,主张老师通过一张嘴、一支粉笔的硬功夫引导学生素读课文。这种理念自有其合理处,但也暴露了“一刀切”的极端思维。我们认为,语文课堂要不要出现声、光、电、色,要视具体教学内容而定,关键在是否得当,并无绝对的是非对错。只要能促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就应该提倡;反之,就应当反对。
这节课上,孙老师投影了五幅画面,播放了一段音乐,但并无赘余之感,相反,每一处环节的处理都是合适自然的。五幅图画都有黑底镶边,画面上只有黑白两种颜色,笔墨简阔疏淡,意境萧瑟淡远,与全文内在的情感意蕴较为一致。自然状态下的文字阅读当然不可能有图画作为辅助,但我们必须承认,课堂上的阅读处于非自然状态下,适当的图片穿插如能有效地激活学生的感官体验,应有助于对文本内容的理解。音乐的效果同样如此。在这节课的后半部分,孙老师已经带着学生对文本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此时再让学生朗读第一段,为增强效果,孙老师播放了一段悲哀的音乐。学生的情绪本已酝酿积蓄起来,这段悲哀的音乐恰到好处地响起,学生的情感体验更是难以自禁,出现了课堂上的一次情感高潮。
营造课堂情境最重要的手段还是老师的语言,包括语音、语调和内容。要创设合适的课堂情境,究其根本,在于教师本人能潜心把握教学内容的血和肉、思想情感的精髓所在,用心体会,然后把这些内容化为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并通过适当的具有强烈艺术感染力的形式表现出来。孙老师在课上看似毫不着力,但在课前她花了相当多的精力研读文本,并且走进了文本内核,从而能带着文本的体温,在课堂上营造出与《风筝》近乎一致的氛围和情调,让学生沉浸在课堂的“情境场”,获得情感熏陶和语感提升。
三、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的融合
“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融合,脱离了“学”的“教”与脱离了“教”的“学”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教”与“学”。真正的“教”应基于“学”的促进,真正的“学”应基于“教”的引导。教师在课堂上不能仅仅关注教什么和怎么教,还应研究学生学什么和怎么学。而对于课堂效率的评定而言,学生的“学”重于教师的“教”。《风筝》这节课看似以老师为主导,但孙老师并不强势,更没有居高临下,而是处处贴着学生的学习活动设计教学活动,体现了“教”与“学”的融合无间。
孙老师比较注重引导学生进行语言积累。在体味故乡二月放风筝这段文字中的色彩时,孙老师出示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故乡》《雪》三篇课文里色彩鲜明的句子。这三句同样出自鲁迅的笔下,同样都带有温暖的色彩。这种分类整理法,有助于学生盘活体验,将知识进行归类存放。这里还体现出温故知新、注重勾联的特点。再举一处为例,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这一句,孙老师联系学生学过的课文——冰心《繁星·春水》中的诗歌进行讲解,并顺带介绍了学生将要学习的丰子恺的《给我的孩子们》。孙老师不是就课文教课文,而是站在学生的立场,将这篇课文归入学生的认知体系中。这节课上,孙老师并没有设计让学生在文本中几进几出的语文活动,也没有板块结构的痕迹,而是返朴归真,带着学生老老实实地读课文、品语言,几乎完全按照课文的先后顺序一路读下来,读到关键处,评评议议。这种自然而率真的课堂状态,是一种极高的智慧。我们且看一处教学细节:
师:我们来模拟一下当时的场景,我是哥哥,你是弟弟……设想一下,二十年后,我跟弟弟重逢了,然后我说:“弟弟,二十前我踩碎了你的风筝,使你至于绝望的境地,我请求你的原谅。”你会怎么回答?
生:我原谅你。
师:“我原谅你”,这是你的回答;“有过这样的事么”,这是书上的回答。我们来体会这两句话给你带来的悲剧的意味是否一样?先看第一句,“我原谅你”,他想表达的是什么?
生:还记得受虐这件事。
师:哦,至少你还记得这件事,至少被虐者还记得自己受虐这件事情……可是弟弟的回答是“有过这样的事么”,这说明什么?
生:不记得了。
师:他已经不记得这样的事情,他甚至没有意识到这曾经的绝望,这让我们感觉到,这就是一场悲剧了。
孙老师并没有将自己的阅读感悟直接说出来,而是通过情景再现和比较,让学生深刻体悟“有过这样的的事么”一句中深沉的悲剧意味。这也是“教”与“学”自然融合的一个典型细节。
四、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实现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争辩已逐渐达成共识,但在语文课堂上如何实现两者的统一,则不仅是观念层面的问题,还涉及操作层面的要求。从语文课堂教学的实际来看,工具性与人文性不统一的现象仍然相当普遍:或顾此失彼,或畸轻畸重,或生拉硬拽,或画蛇添足。这样只能破坏教学的整体和谐,严重影响教学效果。
要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必须依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决定进行哪方面的人文教育,采用什么方式进行,尤其是要讲究渗透的方法,要和语文学习的各种活动紧密结合,要在具体的语言活动中“无痕”地渗透人文教育。孙老师主张追求自然而润泽的语文教学,包涵了语文课堂教学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实现的理念。她的这节课洋溢着生命化教育的气息,她始终关注着学生的学习状态和生命发展,通过对话互动,不断激发生命的潜能与活力。
在带领学生体会鲁迅回忆二十年前精神虐杀的痛苦与悲哀时,孙老师创造性地组织了师生共读的语言活动:
师:于是二十年来毫不忆及的幼小时候对于精神的虐杀的这一幕,忽地在眼前展开。
生:而我的心也仿佛同时变了铅块,很重很重地堕下去了。
师:二十年后,我意识到这是一种错误,是一种精神虐杀,我祈求原谅。
生:但心又不竟堕下去而至于断绝,他只是很重很重地堕着,堕着。
师:二十年后,我祈求弟弟原谅,而他居然毫无怨言,无怨可诉。
生:我还能希求什么呢?我的心只得沉重着。
这两句是孙老师从字里行间读出的,所谓“读书得间”,而且这两句形成了反复咏叹的抒情基调,渲染了情感氛围。在共读的过程中,师生被鲁迅的痛苦和悲哀之情深深感染。此处人文教育不着一字,但师生的情感已然得到过滤、升华。
如果以在语言活动中“无痕”地渗透人文教育的标准来评价,这节课最后出示的梅子涵、孙老师及学生所写的读后感的若干片段,则人文教育的痕迹过于显露,有说教之嫌。当然,如果将这一环节视作课外学生写作的情感预热,似乎也未尝不可,但作为一节课来说,结尾如能收束在语言活动中,应当更为自然、本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