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本阅读要有全文化精神

2015-02-13江苏省苏州市彩香实验中学校张来群特级教师

语文知识 2015年2期
关键词:鲍叔菲利普中华文化

☉江苏省苏州市彩香实验中学校张来群(特级教师)

文本阅读要有全文化精神

☉江苏省苏州市彩香实验中学校张来群(特级教师)

文本是作者创作的结晶。文本阅读是读者对文本的阅读,即读者对文本的二度创作。无论是作者的创作,还是读者的阅读(再创作),都会不同程度地受到地理、历史、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因素的影响。然而,在文本阅读时,人们对文化因素往往考虑不足,尤其是对全文化精神的关注,要么缺乏意识,要么显得力不从心。

什么是文化?季羡林说:“我认为凡人类的历史上所创造的精神、物质两个方面,并对人类有用的东西,就叫文化。”人类文化来源是多元的,不是一元的。文化有个特点,它是天下为公的,一旦被创造出来,就会向外流传,它既可以为这一个地区、民族的人们服务,也可以为那一个地区、民族的人们造福。

这里所讲的全文化,是指包括东西方文化、中华传统文化在内的全人类的文化。文本阅读要有全文化精神,即要求人们以全文化的视野和全局观阅读、理解、审视文本。

一、兼顾东西方文化

季羡林认为,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的根本差别在于思维模式不同,西方主分析,东方主综合。

中华文化是东方文化中极其重要的一脉。注重整体思维是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特点。所谓的“气象”“神韵”“格调”等,都是文艺作品给予欣赏者的总体感受。我国的文学家、艺术家一向注重“雄浑”和“自然”,因为雄浑、自然都是整体的美感。

西方分析的方法要求把事物分割成尽可能小的部分,分别加以考察。分析方法的发展以及学科分工的细密,曾经促使科学长足发展,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大进步。

譬如,阅读法国作家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一文,过去我们更多的是习惯用东方人的思维方式来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得到的结论往往是菲利普夫妇是唯利是图、冷酷无情、六亲不认的,人与人之间在撩开那层温情脉脉的面纱之后,便是赤裸裸的金钱关系。倘若我们用西方分析的方法重新审视菲利普夫妇,就会得出不同的结论。菲利普一家生活在社会的底层,生活确有许多不易:“那时家里样样都要节省,有人请吃饭是从来不敢答应的,以免回请;买日用品也是常常买减价的,买拍卖的底货;姐姐的长袍是自己做的,买15个铜子一米的花边,常常要在价钱上计较半天。”当遇见沦为穷水手的于勒时,菲利普夫妇怕再被他拖累,为了明哲保身,他们不想、也不敢认这个亲人于勒,选择躲避也是迫不得已。不难想象,在他们的心底掩藏着的更多的是不安与无奈,甚至是担心与恐惧。菲利普夫妇难道不也值得我们同情与怜悯吗?那么,怎样才能客观、公正地评价菲利普夫妇呢?我以为,应该将东西方文化两种思维模式结合起来,进行综合考量。这样,对菲利普夫妇形象的分析才是真实的、全面的和深刻的。

再如,刘白羽的《长江三日》写出了长江的风貌、特征、性格和气质。他以三峡为界,将长江分为三个画面:入峡前(重峦叠嶂,山高谷深);入峡中(水急滩险,奇险壮观);出峡后(波平如镜,广阔坦荡)。作者一边写长江,一边穿插进一些古代诗词、文史资料、民间传说、神话故事。作品有色彩,有音响,情味浓,蕴涵深。如果用西方分析的方法,就很容易把这篇散文看成单单写长江的力作。如果我们能换用东方思维模式,从整体上来感知,就能迅速、准确地把握住这篇散文的灵魂。《长江三日》描绘了航船的形象,挖掘出航船无坚不摧的“穿”劲。“战斗——航进——穿过黑暗走向黎明”,不正是中国革命征程的形象概括吗?不正是积极向上的人生哲理的深刻体现吗?人生在世,就得要“穿”。一叶障目,要“穿”;百思不解,要“穿”;千难万险,要“穿”。自然界的高山峡谷,要“穿”过去;前进道路上的荆棘蔓草,要“穿”过去;一切敌人施放的云瘴雾霭,要“穿”过去。“穿”过去,就是幸福;“穿”过去,就是胜利。刘白羽于1960年(我国三年严重自然灾害时期)为我们的民族唱出了一支响彻云霄的“穿”字歌。《长江三日》中的“穿”劲,难道不正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深刻体现吗?因此,只有将东西方文化两种思维模式兼收并蓄,才能“披文以入情”,才能“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二、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1.中华文化包含着强烈的人文精神。概括地说,其人文精神有两层含义:一是对人的尊崇。中华文化所崇拜的是祖先,是那些为民族的生存以及民族文化的发展作出非凡贡献的人。中华文化是以人为中心的文化,以人为主体的文化,以人伦为核心的文化。二是重视人的节操和修养,注重人之所以成为人的那些道德素质,进而追求人格的完美。在古代,道德和智能完善的人,就是圣贤。中华文化以人为中心,在众人之中又以圣贤为中心,只要认真修养,“人皆可以为尧舜”。

比如,阅读孟子的《鱼我所欲也》,对其中的“舍身而取义”这一中心论点,不少学生一时不太容易理解和接受,甚至还会产生“能否‘舍义而取生’”这样的疑问与辩论。倘若我们能带着人文精神,重新阅读这篇文章,就会高度认同孟子的观点。因为孟子主张“性善”说,他把“仁义礼智”归结到一颗初心、本心上,并且强调“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所谓“仁”,就是恻隐之心;所谓“义”,就是羞恶之心;所谓“礼”,就是恭敬辞让之心;所谓“智”,就是是非之心。人就应该保持善良的本性,加强平时的修养及教育,不做有悖礼仪的事情。

2.中华文化是尚群的文化。小到家庭,大到国家、民族,都是群,而群就是公。《礼记》中所说的“天下为公”,已经成为至理名言。至于公和私的关系,应以公为先;人和己的关系,应以人为先。正如孔子所说:“君子贵人而贱己,先人而后己。”荀子认为人能从事有秩序的伦理生活,所以才能驾驭自然物,个体也得以生存和发展,因而维系群体利益就成为一种美德。

在《史记·管晏列传》中有这么一段话:“管仲曰:‘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我尝三战三走,鲍叔不以我为怯,知我有老母也;公子纠败,召忽死之,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可是,在管仲临死前,齐桓公来问他让谁做他的接班人,他竟不推荐曾推荐他的鲍叔牙,这十足是忘恩负义了,但从更宏大的“忠于为国,不私其友”方面来综合考量,管仲却能深明大义、天下为公。从管仲身上,我们应不难窥视到中华文化有“尚群”的胎记。

3.中华文化是尚和的文化。“和”的本义是声音相应,也就是声音的和,引申为和谐、和平、和畅、中和、融和、祥和等意义。“和为贵”“和而不同”。“和”是中华文化的精髓之一。

中国古代哲学家们讲“天人合一”,包含着人和大自然和谐相处的意思。人类虽然是万物之灵,但不要做大自然的掠夺者。不仅如此,还应当在心灵上和大自然相通,从大自然中体悟人生的真谛,进而达到内心的和谐。现代作家舒乙的《都市精灵》、杜卫东的《明天不封阳台》等,就充分体现了这一点。一句话,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上,西方文化主张“征服自然”,而东方文化则主张“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和”的文化精神,渗透到人和人的关系中,便是注重和睦相处,以达到人际关系的平衡。《负荆请罪》的故事一直被传为佳话,廉颇、蔺相如“将相和”,他们就是“和”文化的光辉典范。尊老爱幼、尊师爱生等也都是“和”文化的具体体现,朱自清的《背影》、莫怀戚的《散步》、魏巍的《我的老师》等也都闪烁着尚和文化的光辉。

尚和的文化精神还表现在对外关系上。中华民族热爱和平,反对侵略战争。墨子写《非攻》,斥责侵略战争的不义。杜甫的《三吏》《三别》,控诉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

三、放眼全人类文化

泱泱大中华,上下五千年。中华文化是自强不息而又开放兼容的文化。中华文化之所以经久不衰,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具有自强不息的精神。然而,自强不息并不是自我封闭。我们常用“海纳百川”来形容一个人的气度胸襟,这四个字也可以用来形容中华文化的品格。中华民族敢于、乐于并善于吸取外来的文化以丰富自己。中华文化历来就是开放的。中国历史上有过三次大规模的“输液”,一次是汉唐佛教的输入,一次是明清之际的西学东渐,一次是“五四”以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输入。这些外来的文化已经中国化,成为中国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

中华文化既不断发展,又为世界文化的繁荣与灿烂作出了积极贡献。这里值得一提的是,2014年是全球孔子学院建立十周年,9月27日,还举办了首个全球“孔子学院日”。目前,全球123个国家和地区已建立465所孔子学院和713个中小学孔子课堂。孔子学院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

无论今天我们怎么谈论东西方文化,文化中最有价值的东西必定是共通的,是属于全人类的,应存于一个统一的世界文化宝库中。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灿烂文化,是人类共同的宝贵财富。我们应该通过交流互鉴和创造性发展,使之在当今世界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总之,我们要培养和提高全文化自觉意识,要鼓励多元精神价值的真诚追求,自觉地用全文化精神来观照我们的文本阅读。

猜你喜欢

鲍叔菲利普中华文化
让中华文化在海外华裔青少年心中“留根”
站在日本的讲台上传授中华文化
2020年高考全国卷Ⅰ作文选评
真诚交往,知人善荐
心底无私天地宽
先来后到
与人相处,不累最舒服
活跳板
大笨熊巴纳比
中华文化传承创新的路径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