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预警及其实现路径探析
2015-02-13王俊
王俊
(安徽工业大学,安徽 马鞍山 243002)
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预警及其实现路径探析
王俊
(安徽工业大学,安徽 马鞍山 243002)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预警是及早发现大学生道德品德形成过程中出现的负面问题,及时加以控制,确保思想整治工作取得实效的有效办法。思想政治工作复杂性和互联网时代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新挑战要求高校加强思想政治工作预警。道德品德形成的有序性和网络的普及也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预警提供的理论和实践基础。网络环境下实施思想政治工作预警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完成信息收集、信息研判、过程控制、信息反馈、效果评估等各个环节,实现思想政治工作预警。
网络;思想政治工作;预警
思想政治工作是教育者通过一定的途径和方法,培养被教育者正确的道德品质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工作过程。思想政治工作的过程既是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信息交换的过程,也是被教育者自我完善的过程。在传统思想政治工作中,强调教育者对被教育者的影响,信息交换呈单一方向,虽偶有信息反馈,但难成系统,对被教育者出现的负面问题也只能事后弥补。当前已经进入了互联网时代,信息传播更加快捷,交往更加广泛,信息交换双方主客体更加模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着更多的新问题和新挑战。这要求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不但要关注大学生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而且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和技术,做好思想政治工作问题预警,提高工作实效。
一、网络环境下加强思想政治工作预警的必要性
(一)思想政治工作复杂性要求加强思想政治工作预警
复杂科学于20世纪80年代在国外兴起,主要研究和揭示复杂系统的有关特征,如非线性、混沌、突显、自组织、非还原等[1],其中非线性是复杂之源。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一典型的复杂系统。首先,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客体存在着复杂性。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客体是有血有肉有思想的大学生,他们的思维、情感、意志和行为不仅有自然特质因素,也有社会特质因素。不同的个体之间,从出生所携带的遗传物质到所处的家庭环境、教育环境和社会环境,均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性,他们对外界刺激的反应也有天壤之别,即使是同卵双胞胎,他们对同一问题的看法也不尽相同。其次,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过程存在复杂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让受教育者接受教育内容。大学生既是学校的学生,也是社会公民,面对的信息来源是多元的,既有学校有计划化安排的显性教育内容和隐性教育内容,也有在社会生活中偶然接触的鲜活的事例。不同的个体会根据自身特有的理解能力和已有的知识结构处理所接受的信息,保留下自己所需要的成分,这些保留的内容不一定是我们希望其保留的内容。在信息加工的过程中,他们同已有的知识和观念进行叠加,不断进行修正和补充。这个过程不完全遵循有其然必有其所以然的规律,有时一件偶然的事件也会成为颠覆其世界观的诱导因素。再次,思想政治教育的外部环境存在复杂性。思想政治工作的过程是受教育者与外部环境进行信息交换的过程,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完成信息交换,个体自觉或不自觉接受外部环境的影响,并将影响内化于心,显之于行。网络时代的社会交往不受时空限制,大多处于“陌生人社会”,人们在面具的掩盖下,并不对交往对象负责,提供的信息也是鱼龙混杂,难以屏蔽一些消极因素。
(二)大学生普遍存在自我“同一性危机”要求高校加强思想政治工作预警
大学生的年龄一般在20岁左右,属于青年后期,是重要的心理和认知成熟发展阶段,个体的自我意识趋于成熟,逐步获得心理自我,更多用自己的观点评判外部事物,逐步形成自己特有的价值体系并指导自己的言行。从道德自我的发展规律来看,大学生道德心理应走向成熟,但在实际生活中,由于长期处于学校和家庭小范围内,独立处理社会问题的机会较少,进入大学之后,独立面对的社会问题增多。在处理一些现实问题中,理想的自我和现实的自我、“主体我”和“客体我”的矛盾冲突加剧,“同一性危机”直接关系到自身的存在感和价值感,需要思想政治教育的介入,帮助他们度过“同一性危机”。
(三)网络环境下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新挑战要求加强思想政治工作预警
1.网络环境下德育课程教育作用缩小。互联网时代带来了学习的革命,人们获取知识的途径更加多元化,更加便捷,对学生产生影响的知识和信息也不仅仅局限于学校德育课程和校园文化活动,更多来源于开放的网络环境,当学校德育和“网络课堂”共处一个时空时,他们会不自觉地把课堂德育内容与网络渠道获得的信息加以对照,由于网上信息内容良莠不齐,既有客观的事实真相和健康的舆论导向,也有刻意的事实扭曲和吸引眼球的虚假信息,网上的负面信息会冲淡课堂德育的影响力,德育课程的教育作用大打折扣。
2.网络环境下道德规范弱化。网络世界是一个虚拟的世界,人们在虚拟的社区和交往中,使用的是网名而非真实的姓名,相互之间除了在网络社区和交往平台上接触之外,大多并不在现实生活中交往,并不了解相互的真实身份,网民依据自己的喜好选择交往的人群,游走在各个不同的网络群体中,由于并不属于某一固定的组织,无需遵守其交往规则。当他们处在一个貌似熟悉的陌生网络环境中时,言行也抛开现实生活中约束,变得更为大胆。虽然他们的言行也会招来网络舆论的评判,但由于每个人都是隐身的,人们对舆论压力的感知远不如现实生活中的强烈,甚至置之不理。大学生如果长期受到网络道德规范的弱化,将使他们在现实生活中也变得道德漠视和无责任感。
3.网络环境下大学生道德选择更加困难。道德选择是人们在面临多重道德判断时,依据一定的标准和尺度做出选择的过程。任何一种观念成为人们的道德价值观,必然经历选择、赞赏、行动等过程。在网络环境下,往往由于人们存在利益追求,刻意在某个事件中突出一点加以评论,甚至在网络上营造强烈的舆论导向,推动事件向预期方向发展,发挥网络舆论的“蝴蝶效应”。处于认知发展不完全成熟的大学生面对这样的情况,难以继续以“善良”、“正义”、“人道”等常规标准来评判一件事或一个人,常常无所适从,难以做出道德选择。
二、网络环境下思想政治工作预警具备理论和实践基础
(一)思想政治工作的有序性决定思想政治工作的可预警性
1.大学生道德品德形成是有序的。虽然作为个体的人是复杂的,但个体道德品德形成是有序的,对于道德品德形成的过程,一些学者早有研究,皮亚杰在20世纪30年代在研究儿童品德形成中认为儿童道德的发展是分为前道德、他律道德和自律道德等阶段,经历了一个从他律到自律的发展过程,儿童的道德发展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科尔伯格系统扩展了皮亚杰的理论和方法,经过12年的研究,提出了“三水平六阶段”的道德发展阶段论。大学生道德发展也遵循着这一理论,大多处于“习俗水平”和“后习俗水平”之间,大学生道德认识发展与他们的认知的发展相对应,道德品德形成的过程是循序渐进的。
2.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是一个不断进行道德品德改变的过程。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教育者所施加的影响是否在被教育者身上发挥作用,体现在被教育者的行为反馈上。虽然教育的效果存在时间延滞,即教育效果不能马上显现,体现在以后的较长时间内,但教育者要时刻关注被教育者的道德品德发展方向,对出现的偏差要及时改变。一般来说,道德品德的改变既有方向性的改变,也有程度上的改变,在道德品德改变中,从量变到质变,需经历醒悟、转变及巩固和稳定三个阶段[2]。在大学生道德品德形成过程中,这种改变一直存在,贯穿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整个过程。
(二)网络的普及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预警提供的技术和实践的可能
1.网络在大学生中已被广泛应用。中国从上个世纪引进了互联网技术,之后发展迅猛,不论在互联网技术上,还是在互联网普及上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网络成为现代社会的主要特征,在购物、交友、信息交换、品牌推广、数据传播等过程中被广泛应用。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15年2月3日在京发布的第3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数据:截至2014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49亿,手机网民规模达5.57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7.9%。网民中学生群体的占比最高,为23.8%。网络已经融入了大学生的生活,成为生活、学习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据2012年一份调查报告显示,经常上网的同学占62.43%,偶尔上网的为33.51%,不上网的同学仅占4.05%;二三年级学生每天上网用时在三小时以上的约占60%左右[3]。如今,手机已经成为大学生必备的通讯和交流工具,用手机上网成为大学生主流方式,据调查报告显示,会用手机上网,占被调查人数的89.8%;在这些用手机上网的大学生中,有56.9%是通过手机上网来开展即时通讯,31.0%是用手机看新闻、搜索信息[4]。
2.高校信息化建设近年来取得突破性进展。2005年,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统计显示,全国高校有92.7%的学校己经建成了自己的校园网,正在建设的高校占6.6%,计划建网的高校占0.6%。在己有校园网的高校之中,教学、科研、办公已经联网的比例为98.4%,教室已经联网的比例为90.5%,学生宿舍已经联网的比例为74.3%[5]。可见,至2005年,我国高校信息化建设己经初具规模,当前,又经过了十年的建设,几乎所有的高校都建立了自己的校园网,数字化校园已经在许多高校立项建设,并逐步完善。在此基础上,高校局域网实名制也趋于成熟,实名认证推动了校园网络使用的可控性,使数据采集更加便利,为大学生学业预警、安全预警、思想政治工作预警提供技术支持可能。
高校直接从事思想政治教育者普遍具有较高的网络素养,他们大多从高学历的应届毕业生中选拔,在大学期间就已经接受良好的网络知识学习。入职之后,对当前思想政治工作出现的新问题进行有针对的业务培训,成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力军。他们能熟练的使用QQ、微博、微信等网络交流工具,能够搭建网络交流平台,具备充分利用线上线下资源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能力。
三、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预警的方法和路径
预警一词原意是预先警告,是指根据以往的总结的规律或经验对有可能发生的或已经发生有可能持续恶化的需要提防的危害事先发出警告,从而最大程度的减低危害所造成的损失的行为。预警过程包含信息收集、信息研判、过程控制、信息反馈、效果评估等各个环节。网络环境下实施思想政治工作预警就要是充分利用网络优势,及早发现大学生道德品德形成过程中出现的负面问题,及时加以控制,确保思想整治工作取得实效。
(一)充分利用网络技术,拓宽信息收集渠道
信息收集是一项基础性工作,也是一项及其重要的和繁琐的工作,信息收集是否全面关系到分析研判的准确性。信息收集的渠道是多方面的,除工作在一线的思想政治工作者对学生进行日常观察,关注QQ群、微信群等公共交流平台中学生的只言片语所透露出的情绪和观点,注重专门机构对学生的性格评价等信息收集方式外,更应注重网络大数据的收集。在被称作“大数据”的网络时代,网络数据详尽真实,每个学生在网络上都留有自己的浏览和行动痕迹,这些痕迹通过校园网实名制,对应在自己的名下,且不会丢失,永久存储在服务器中,只要需要,就会毫无保留地呈现在我们面前。至于需要什么群体或个人的信息,需要哪一方面信息,应根据工作需要分类采集。
(二)网络信息与日常观察相结合,准确做好信息分析研判
信息分析研判是对收集数据的精加工,信息收集得再全面,如果不加以分析研判,也难以发现问题。对信息的研判不能停留在信息表面,要把多渠道信息加以综合,相互印证。在信息分析研判中,要分清重要信息和关键信息,分层次分类别加以归类,分析信息中反映的思想。在分析研判信息中要做到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定性分析反映思想的性质,密切关注需预警的消极信息内容。定量分析,是确定某种负面思想发展趋势的程度,造成的大小,影响的范围以及影响的深度等[6],为预警方式提供参考依据。对于发现的个别信息反映出的重要问题要给予足够重视,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不能因分析研判的疏忽而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三)综合运用网上网下多种方法,形成过程控制合力
对于在信息分析研判中发现的消极内容,要根据问题的性质和程度,制定有针对性的、可操作性的预警工作方案。再实施预警中,要做到网上网下同步,课堂与课外同步,家庭和学校同步,多方协作配合,形成过程控制合力,保证预警问题得到解决。针对网上热点问题,要及时关注,并及时给予引导。利用及时交往和沟通平台,对预警研判中问题出现的线索,以平等的视角作出不留痕迹且让人信服的专业指导,对不良信息进行有效的回应。由于网络互动双方非面对面接触,每个人都是自己的“代言人”,地位平等,更易被人信任,所以一旦方法得当,将事半功倍,网上的良性互动将稳定不良信息发布者的情绪,甚至消除不良影响。互联网具有很强的即时性,不受时空限制,可以让任何互相联系的群体与在任何地方的任何其他人群交流,实现一人与多人,多人与多人的交谈,预警实施的方法通过网络让更多人受益。网上预警过程控制优势明显,要持续使用于预警控制整个过程。配合网上控制行为,在日常工作关注不良信息发布者日常行为,在关心其工作学习中发现常规工作的突破口,巩固网上控制成果。
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预警控制需得到各个相关部门、同学和家庭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之间的配合。预警控制方案启动后,要与各部门和人员保持着及时的信息交流,以不良信息发布者信任的和密切联系的思想政治工作者为中心,形成预警控制中心,以此为枢纽,各部门、老师、同学、家长及服务者形成一个网状结构系统,每一个老师与学生都是这个网上的节点,共同实施预警控制行为。
(四)注重信息反馈,及时调整预警方案
信息反馈是一个信息双向交换的过程,与预警控制同时开始,预警控制是主体对客体不良信息的反应,但能否达到预期目的,还需要密切关注不良信息发布者对控制实施的信息回馈。信息反馈有正反馈和负反馈两种,对于预警控制出现的正反馈,说明预警控制已经初见成效,控制的方向是对的,但仍不能掉以轻心,需进行成果巩固。对于预警控制出现的负反馈,需查找预警控制办法疏漏的环节,及时加以弥补,调整预警控制方法和工作方案。预警控制信息反馈要考虑到思想政治工作的时间延滞性,在思想政治工作中,改变一个人的思想不是立竿见影的,往往在办法实施的一段时间和较长时间后才能看到成效,所以对反馈信息既不能放任自流,也不能操之过急。
(五)构建预警评估体系,客观评价预警成效
预警成效评估既要评估预警信息采集的全面性,也要评估信息分析研判准确性和预警方案的合理性。实行预警成效评估,要坚持短期成效与长期成效相结合,显性成效与隐性成效相结合,群体受教育和个体受教育相结合,阶段评估与全程评估相结合。评估指标依据预警方案设定的过程和目标,考虑预警过程中的突发问题的处理是否得当,各相关部门和师生是否紧密围绕预警目标紧密配合,预警最后的成效是否达到预期目标等。预警成效评估既为继续加强对当前预警对象的思想政治工作提供更合理的建议,也为完善预警工作提供经验。
[1]王 强.教育复杂性研究进展[J].开放性教育研究,2003,(4).
[2]教育部人事司.高等教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3]张英杰,冯志红.大学生网络使用情况调查及心理变化影响分析[J].现代物业·现代经济,2012,(6).
[4]李洋,胡正娟,刘芳,等.大学生网络使用状况调研报告[J].调查研究.2012,(1).
[5]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水平调查报告[R].2005.
[6]郑永廷.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A Tentative Study of the Early Warning and its Realization in College and University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 in Network Context
Wang Jun
(Anhu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Ma′anshan Anhui 243002,China)
Early warning in college and university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 is an effective way to find as early as possible the negative problems occurring during the form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moral characters,to check them in time,and to ensure the authentic effec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The complexity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 and the new challenges faced by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 in the Internet era require the universities to strengthen the early warning i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The formation of moral character and the popularity of the network also provide the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basis for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Implementation of early warning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 under the environment of network requires a full use of network resources,the information collection,information analysis,process control,information feedback,effect evaluation and etc,thus realizing the early warning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
network environment;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early warning
D64
A
1672-0547(2015)04-0075-04
2015-07-11
王 俊(1969-),男,安徽无为人,安徽工业大学纪委副书记,政工师,硕士。
教育部高校辅导员培训和研修基地(安徽师范大学)一般项目“网络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