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和协同创新发展战略高水平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2015-02-13赵海山

天津科技 2015年3期
关键词:科技型科技企业

赵海山

(天津市科学技术委员会 天津300051)

本刊特稿

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和协同创新发展战略高水平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赵海山

(天津市科学技术委员会 天津300051)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市十届党代会、十届五次、六次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全国科技工作会议精神,总结2014年科技工作取得的成就和经验,部署 2015年科技工作,进一步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和协同创新发展战略,高水平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加快天津步入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发展轨道。

1 2014年科技工作总结

2014年全市科技战线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围绕“促发展、惠民生、上水平”的总体部署与要求,积极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和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大力实施科技小巨人发展战略,圆满完成了各项任务指标。科技型中小企业和科技小巨人企业分别达到6万家和3,,000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688家,增长18.4%;获得国家科技奖励17项;全市专利申请超过6.34万件,同比增长4.1%,其中发明专利2.34万件,增长6.7%;技术合同成交额418亿,增长39.3%;R&D占GDP比重预计超过 3%,提前一年完成“十二五”目标,综合科技进步水平继续保持全国前列,国务院正式批复天津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科技工作进入重要跃升期,科技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日益显著。

1.1 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工作实现“三年任务、两年完成”

在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和通力协作下,新增科技型中小企业1.4万家,累计达到6万家;新增科技小巨人企业630家,累计达到 3,000家,占全市企业的比重达到 20%以上,主要任务指标实现了“三年任务、两年完成”。

1.1.1 科技小巨人企业引领作用明显

围绕进一步整合创新资源,着力重点领军企业提质增效,在技术创新、政策帮扶、创新服务、融资支持等方面实现了聚焦,有力提升了小巨人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2014年1~11月,工业小巨人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1,238.03亿元,同比增长10.1%,高于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4个百分点;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1,085.29亿元,增长8.3%,高于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7个百分点;实现利润总额692.02亿元,增长 9.2%,高于规模以上工业企业 4.8个百分点;实现税金总额301.95亿元,增长8%,高于规模以上工业企业6.6个百分点,已经成为全市保增长、促转型的主力军,在支撑引领全市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1.1.2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大幅提升

整合聚集优势力量,支持企业开展技术创新,组织实施科技小巨人领军企业重大科技创新项目 91项,开发出深度混合动力技术、首款国产新型New SQL数据库产品GBase 8a、基于国密算法的存取款一体机、国内首次实现大规模植物细胞培养生产紫杉醇、超低压中空纤维反渗透膜等一系列重大创新产品。认定天津市“杀手锏”产品 186个,其中张伯礼院士主持的“中成药二次开发和新技术体系创新及产业化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通过加强与企业产学研合作,培育了10余个中成药“杀手锏”产品,推动科技小巨人企业快速发展。认定天津市重点新产品 113个,全市科技型中小企业拥有有效专利2.9万多件,占全市企业的60%,制定企业标准1万多项,科技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平均达到 5.4%,涌现出一批创新型领军企业,成为推动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

1.1.3 加快万企转型升级和民营经济发展

制定和出台了《市科委关于落实〈天津市万企转型升级行动计划(2014—2016年)〉的工作方案》,组织和实施阀门重大科技专项、科技小巨人领军企业重大创新项目、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项目、重点新产品等项目,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促进中小企业转型发展。研究制定了“千家民营科技型中小企业提质增效行动工作方案”,加大对民营科技企业创新发展和转型发展的支持力度,整合“杀手锏”产品研发项目、重点新产品项目等支持方式和资源,聚焦民营企业发展和壮大,民营科技型中小企业占全市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比重接近90%。2014年1~11月份,民营科技小巨人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 5,892.9亿元,同比增长 15.2%;主营业务收入6,634.15亿元,增长14.2%;利润总额450.33亿元,增长9.9%;税金总额 156.01亿元,增长 10.4%;分别高于科技小巨人企业5.1、4.4、3.4和2.5个百分点,成为经济发展最具活力的力量。

1.1.4 科技金融结合助推企业创新

加大国家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城市建设力度,与市证监局、金融局、财政局联合启动推动科技型中小企业股份制改造工作,完成 69家企业股份制改造,推动 4家科技企业上市发展,占 2014年我市上市企业的 100%。此外,我市引进的企业58同城在美国纽交所上市。在排队上市的6家企业中,5家是科技型中小企业。同时,积极推动 27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在新三板、天交所等资本市场挂牌融资,占到总数的 69%。加快推动产业基金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科技部、财政部启动国家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设立创业投资子基金,我市申报3支子基金,总规模为6.5亿元,申请国家支持资金1.65亿元。进一步发挥全市 22家科技金融对接服务平台作用,举办1,072场对接服务,帮助 8,320家企业实现融资 289.54亿元。加大科技型中小企业信贷规模,我市4,543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余额2,323.36亿元,较2013年底4,250家企业、贷款余额2,201.78亿元分别增加293家、增长121.58亿元,贷款余额增幅 5.54%,为科技型中小企业和重点产业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1.2 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升

1.2.1 原始创新能力显著增强

加大对基础研究的投入和支持力度,我市 948个项目获得国家自然基金项目立项支持,获得国拨经费 6.4亿元,推动重点领域获得突破。在蛋白质组学、微分几何、组合数学、干细胞、光学自由曲面制造、多维复用光纤通信、互联网环境中文言语信息处理、深海水下油气安全输送等基础研究领域保持全国领先,在甲型肝炎全病毒三维结构、抗肿瘤疫苗、分布式发电微网系统、光学自由曲面制造、肿瘤预防与检测、新型锂电池、碗烯类碳分子材料、转基因和分子育种、强化蒸馏过程、组分中药等前沿技术创新上,取得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新成果。其中,解析 HAV成熟病毒和空心病毒两种状态的全颗粒高分辨率的晶体结构等多项科技成果在Cell、Nature、Science等国际高端刊物上发表论文。

1.2.2 技术创新取得新突破

着力推动自主创新产业化重大项目实施,启动实施了智能机器人、大数据、新药创制等科技专项和示范工程,开发出基于28,nm工艺的移动智能手机基带芯片、国内第1台磁力轴承真空分子泵、中国第1个(世界第 3个)获准进入临床研究的埃博拉病毒疫苗、世界第 1个进入临床研究的治疗乳腺癌的 HER2受体不可逆抑制剂等一批国际领先、国内先进的重大技术产品,企业核心竞争力得到提升。新引进、聚集国家级院所在津产业化基地7家;16家企业获批2014年度国家火炬重点高企,武清京津电子商务特色产业基地获批国家火炬特色产业基地,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基地达到 27个;进一步推动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到 8,503.36亿元。其中,生物医药产业规模达到1,200亿元,增长超过20%;科技服务业2014年1~11月总收入1,059亿元,同比增长21.99%。

1.2.3 高水平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不断加强

在津两院院士达到 37名;引进聚集国家“千人计划”人才113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67人,国家“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达到 37名,国家优秀创新群体和团队达到 42个。我市入选国家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高层次科技创新创业人才 19人(包含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 5人、科技创新创业人才 12人、重点领域创新团队 2个),累计达30人,入选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1家,累计达到2家;启动首批天津市创新人才推进计划,入选高层次科技创新创业人才 141人(包含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 20人、青年科技优秀人才40人、科技创新创业人才41人、重点领域创新团队 40个)。评选出首批《天津市人才发展特殊支持计划》高层次创新型科技领军人才20人、杰出企业家(民营类)10人和高层次创新创业团队40个;评选出《天津市千人计划》6人,累计达 54人;评选出第 3批《天津市“新型企业家培养工程”》入选人才127人,累计达434人,成为推动企业创新发展的重要力量。

1.3 科技支撑美丽天津建设取得新成效

1.3.1 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成效显著

加强新能源汽车推广示范应用,全年完成推广应用新能源汽车折算 7,510辆标准车,超额 50%完成国家考核奖励指标;公交车已上路运营 888辆。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成全市基础设施规划,建成充换电站21座,充电桩500多个。完善推广应用政策,制定了《关于促进天津市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政策》、《天津市新能源汽车财政补贴管理办法》等系列政策,推动整车产业发展,5家企业已先后获得生产资质,并形成了正极、负极、隔膜、电解液等完整的配套链,成为国内聚集度最高的动力电池基地,实现了大客、环卫、邮政、乘用四大类7款纯电动车型“零”的突破。

1.3.2 科技支撑环境改善

按照市“四清一绿”指挥部对我委下达的重点任务和《科技支撑美丽天津建设实施方案》“十百千”的要求,围绕大气污染防治、资源循环利用等重点领域,实施生态环境建设、水资源综合利用、资源再生利用、低碳绿色生活、城市宜居便民等科技示范工程,开展先进适用技术集成和示范,推动区域扬尘监控平台、污泥厌氧消化罐、固定源 VOCs在线监测仪器、河道水体净化与生态修复技术、热脱附修复设备等在工地现场、污泥处理厂、试点企业、外环河、污染场地等区域示范运行,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1.3.3 公民科学素质显著提升

全年科普工作以完善科普制度建设,提高公民科学素质为主线,制定了《天津市科普基地认定管理办法》,加大科普基地对公众开放力度,面向广大市民组织免费科普活动,培养优秀科普人才,加大宣传力度,组织科普基地重点活动116场,科普讲座、展览、竞赛达到 8.3万场,各类活动年公众参与量达到1,762万人次,参加人次比上一年度增加了301万人次,8人获国家级竞赛奖项。各项工作进展顺利、成效明显。启动美丽天津科学素质提升示范工程,使我市公民科学素质达标率提高到 10%以上,形成浓厚的尊重知识、热爱科学的社会氛围。

1.4 开放式、服务型的科技创新体系进一步完善

1.4.1 着力构建开放创新体系

加快京津创新共同体和京津冀科技新干线建设,推动以武清等 5大创新社区为载体的特色产业集群发展,中关村在津建设汇龙森等一批产业孵化器,共有1,000多家中关村企业在我市 5个创新社区落户或建立分支机构。与中科院启动《中科院-天津市院市合作“一三五”规划纲要》,举办中科院走进天津活动,新增与中科院合作项目 51项,累计达到410项。组织百家院所、百所高校研发机构进天津等活动,与北京、上海、河北、重庆等地签订合作协议,加快各类高端科技资源的引进聚集。推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工业大学等来津建设研究院、研发基地、研究生就业实践基地。与北京、河北加强协同创新,凝练技术需求,联合申报的京津冀区域空气质量综合观测与成因分析技术研究项目获得科技部立项支持,为京津冀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与北京、河北共同组织“首届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高峰论坛”暨企业专场对接活动,建立三地企业、人才、载体对接机制。加强国际科技交流活动,举办“智汇天津国际科技合作推介会”、“国际科技合作洽谈会”等活动,覆盖生物医药、环保、新能源新材料、装备制造等诸多领域,促进高端资源向我市聚集。

1.4.2 着力打造市场化技术服务体系

加快构建“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专业服务、协同创新”的市场化科技服务体系,实现我市2,000多家科技服务机构与6万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在网上进行对接,打造“科技淘宝超市”,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咨询、检测、人才、研发、金融等11类便捷、快速、定制化服务。新增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部委级重点实验室2家(省部共建分离膜与膜过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灾害应急救援医学军队国家部委级重点实验室),总数达到57个;新增国家级孵化器7家,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级生产力促进中心和孵化器增加到 72家;新增市级各类创新机构、平台和载体 137家,累计达到 700多家,在高校建立了 13个科技成果转化中心。加快大型仪器开放共享,已认定包括中央驻津院所、大学和市属科研机构在内的服务机构70家,695台(套)大型科学仪器,共有47家资源单位为1,332个科技型中小企业服务2,457次,开机时间达到54万小时,服务金额达2,026万元。

1.4.3 着力构筑高端创新平台

积极与科技部等国家部委协调,天津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成功获批,明确了全面推动示范区建设和“一区二十一园”发展,以滨海高新区为核心,以各区县分园为重点,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广泛聚集国内外科技资源和要素,加快形成一批特色鲜明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培育引进高水平的创新人才队伍,构建富有活力的创新生态系统,努力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产业创新中心和国家级区域创新中心。加快天津国际生物医药联合研究院、国家 863计划成果展示交易平台等一批重大创新平台建设。由美国亚历山大公司投资建设的1.5万m2生物医药专业孵化器(Science Hotel)投入运行;加快中德医药经济和生物技术科技园建设,完成了 2.8 km2概念规划的编制和起步区 1 km2土地的整理,已有药品制造、药品进口分装等5个项目签约落户园区。

1.5 转作风、强服务助推创新发展成效显著

1.5.1 科技帮扶困难村发展

扎实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大力开展结对帮扶工作,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成立了“业务处长+主管工程师”的帮扶组,加快发展环境升级改造,建成和安装污水生态净化池、硬化产业园道路、燃气管道、污水处理设施等,加快盐碱地绿化技术、清洁能源和污水处理等技术示范应用。与4个帮扶村共同制定了各村的发展规划,建立 5个专业合作社,支持建成工艺葫芦、设施蔬菜、红薯、优质梨等特色产业基地;围绕困难村特色产业发展,邀请了 50位专家、3名新型企业家,组织了 5个领域的 10次技术培训,推动专家和技术资源进村入户;通过特派员入驻、与科技型企业合作等方式,把果品保鲜、葫芦雕刻、红薯保鲜等技术注入产业发展,帮助合作社与农产品加工、贸易企业建立合作关系,解决农产品附加值低和销售难等问题,逐渐形成了“专家+技术+基地+产业”的帮扶模式和困难村可持续发展的产业。积极总结帮扶经验,启动面向500个困难村的科技帮扶工作,实施10个科技帮扶项目,选派147名科技特派员与186个困难村的8,500家农户进行对接,包村包户进行科技帮扶。

1.5.2 科技服务支持企业发展

①筛选出 212家小巨人企业作为重点培育对象,科委班子成员每人联系 20家企业,逐个企业走访调研,帮助企业理清目标、协调各方,在政策、技术、人才等方面给予帮扶。②每周分别举办科技服务日和科技金融大讲堂等活动,全年共举办81场,服务各类创新人员8,000人次。组建了7支科技服务队和 20个科技服务组,选派 408名企业科技特派员,协调解决企业在招商、融资、技术等方面的困难和问题。建立长效机制服务区县科技创新。③加大科技政策宣讲力度,开展了4次较大规模的政策宣讲活动,并先后两次再版政策汇编分发至区县和企业,企业了解政策、运用政策、享受政策的效果充分显现。

1.5.3 浓厚创新创业氛围促创新发展

①完善政策支持环境。市各部门围绕科技创新,在知识产权、大学生创业、财政补贴、科技金融、中小企业精特产品认定和技术先进认定等方面共出台政策 21个;各区县也在相关领域出台政策 20个;大学出台了成果转化相关的政策,如天津大学出台了《关于鼓励创新创业加快推进科技成果转化的实施意见》等。②加大企业研究开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政策的落实力度,归集的企业研发费用合计 35.2亿元,同比增长18.9%。③加大科技宣传力度,围绕创业典型、小巨人成长、创新创业大赛等重点工作和活动,累计在中央和市属重点媒体上刊(播)发新闻稿件 300余篇,其中头版头条 27篇,专版专题 19个,中央媒体 30余篇,营造出重视科技、支持科技和创新创业的浓厚舆论氛围。④成功举办科技国际融资洽谈会、天津创新创业大赛等高端会议和活动,展现了天津面貌,提高了创新活力。其中,在天津创新创业大赛中,推荐参赛获奖的 43个项目参加全国创新创业大赛,有 14个项目获奖,获奖项目数创新高。

2 工作体会

科技工作成绩的取得,我们的体会主要是:全市科技创新形成了“领导重视、上下联动、协同发展”的新格局。

2.1 市领导高度重视科技创新战略布局

科技工作在党和国家全局中的战略地位进一步提升,市委、市政府紧紧围绕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断加强大科技、大发展的谋划。①重视国家战略的布局。把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京津冀创新共同体作为全市重点战略,春兰书记、兴国书记等市领导就争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多次批示和听取汇报,并亲自带领各有关部门和各区县主要负责同志前往北京中关村、上海张江、江苏苏南、武汉东湖考察,直接推动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获批建设;丽萍书记、树山市长分别深入调研京津高校和院所,召开百家高校进天津、百家院所进天津、百家中关村企业单位进天津等活动,加快高端资源的引进聚集,推动京津冀高端资源流动和聚集。②亲历亲为推动科技小巨人战略的实施。兴国书记、东峰书记、丽萍书记、树山市长等市领导亲自带队、调研和组织座谈会,组织开展了加快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工作区县“互看互查互学”、科技小巨人企业“互看互学”、民营科技企业座谈会等系列活动,推动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迈上新台阶。此外,市人大对科技成果转化法进行专题调研和执法检查,市政协组织双周座谈会专题听取科技创新工作汇报,提出指导意见和政策建议,推动相关政策的落实。总体来看,市委、市政府把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摆在了全市发展前所未有的高度,2014年市委常委会和政府常务会共有8次研究科技创新事项,全年市领导批示477件,其中春兰书记和兴国书记批示 183件,充分体现了市委、市政府对科技工作的重视,为全市创新驱动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保障。

2.2 各部门协同推进创新工作

围绕全市创新驱动发展,各部门协同推进,形成了科技发展的强大合力。①协同推动重点工作落实。围绕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市委组织部组织全市 3,947名处级干部帮扶企业发展。市交港局、市公安局、市规划局、市财政局、公交集团等部门大力推动新能源汽车示范和应用,圆满完成了各项指标。市委组织部、市农委积极支持科技帮扶工作,促进帮扶困难村扩大到500个。市国税局、地税局积极落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税收和企业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等政策,为企业解决了实际问题。②协同推动政策制定。市委统战部组织有关民主党派与市科委建立联系点制度,为科技工作建言献策。围绕破解融资难题,与市财政局联合出台《信用贷款风险补偿金实施细则》,在全市率先启动了科技型中小企业信用贷款风险补偿金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市工信委联合市科委等部门开展重点产业“十三五”规划和发展先进制造业联合调研,共同推动重点产业发展。市商务委加大引智力度,支持市科委出台了支持外资研发机构的政策。③协同营造创新创业良好环境。市委宣传部组织协调有关媒体,大力宣传创新工作,营造了全社会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舆论氛围。市教委支持建立 13个高校成果转化中心,加快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和师生创新创业。市科协主动谋划,支持科技人才工作,积极推动院士遴选,建设 67个院士工作站。团市委配合市科委启动了万名青年服务万家科企活动,加大力度支持青年创业。市委宣传部、团市委、市妇联分别举办天津文化产业创业大赛、“创青春”大学生创业大赛、女性创业计划书大赛,进一步浓厚创业氛围。市金融局、人民银行天津市分行、银监局、证监局、上市办等金融主管部门支持科技金融结合,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加快发展。围绕重大工程建设领域,市建委、市教委、市卫生局积极支持重点技术和产品的应用和示范转化。市统计局支持科技统计工作,及时提供个性化的统计数据。市知识产权局针对科技小巨人企业创新启动了知识产权发展战略。全市形成多部门协同、共同推动科技创新工作的良好局面。

2.3 各区县实现科技工作的3个聚焦

各区县奋发有为,积极主动抓科技创新,分别与市科委建立了委区会商制度,共同推动科技创新发展重点工作,实现了3个聚焦:①科技资源聚焦。委区(县)开展联合科技招商,推动5,000多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在各区县落户发展;东丽区、武清区与中科院、首都高校院所等开展深入合作,国家级院所和基地引进成效显著;西青区加快聚集“千人计划”人选、创新创业人才、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等人才团队,人才引进成效显著。②载体建设聚焦。各区县加快科技企业孵化器、生产力促进中心等创新载体发展,服务区县创新创业。宝坻区、武清区等区县与中关村合作建设科技园区;南开区充分利用高校聚集的优势,涌现出天津大学 1895创业咖啡、南开大学玑瑛公社和“闯先生”等创新型孵化器。③创新氛围聚焦。与滨海新区政府联合主办全市创业大赛,开发区、保税区、西青区举办创业大赛,成为我市大赛分赛区,推动企业实现快速增长。各区县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在 2014年区县科技进步考核工作中,和平区等 15个区县全部通过了年度天津市科技进步考核,其中武清区、静海县、宝坻区、宁河县4个区县荣获天津市区县科技进步考核“特色突出奖”,河西区荣获天津市区县科技进步考核“进步突出奖”。

3 当前科技工作面临的新形势

当前,我市创新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战略机遇,党中央、国务院和天津市委、市政府对科技创新给予了更高的定位和要求,全社会对科技创新给予了更高的期望。我们要准确把握当前我市科技创新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迎难而上、奋力拼搏,推动全市科技工作再上新台阶。

3.1 全球经济发展再平衡,科技创新工作要承担更大的历史使命

当前,全球科技创新、产业发展和国际竞争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一方面,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加速推进,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金融资本深度融合,推动科技成果加速转化和产业化。全球竞争进一步加剧,发达国家大力支持科技创新,德国整合政府和产业界力量实施德国工业 4.0计划;美国跨部门组织实施脑科学、大数据等专项计划;欧盟在整合三大研发计划的基础上推出地平线 2020计划。另一方面,一些发达国家着力打造高端生产制造业,加快制造业回流,对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高端产品出口形成挤压和挑战;一些发展中国家借鉴我国经验,利用本国劳动力、土地、环境资源、汇率等低成本优势,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并向发达国家大量出口,在全球低端制造产品市场上对我国形成了挤出效应,“中国制造”遇到了空前的“上压下挤”替代效应。面对新的全球科技创新发展态势,科技创新工作要主动承担更多的历史使命,要进一步认清复杂的国际形势,强化基础前沿最新成果的创新突破,加快先进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通过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牢牢掌握新一轮全球新竞争的主动权。

3.2 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科技创新工作要提供新动力

中央经济工作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这是党中央对当前经济形势和未来走势作出的重大战略判断。新常态的 4个主要特征表现在新速度、新结构、新动力、新挑战,也说明我国在经济速度、发展方式、动力转换方面正在发生重大转变。新常态的核心要义之一就是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为经济增长提供新的动力。主动适应、积极引领新常态既是科技工作在新时期面临的一次考验,也是科技发展的重大机遇,更是科技工作的职责所在。要积极作为,让科技进一步与经济、产业和生产力紧密结合,创造出更多的新的成果,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快核心技术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为支撑引领经济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3.3 天津创新发展面临新机遇,科技创新工作要释放新活力

当前,天津创新工作正面临着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获批、国家自贸区建设、加快滨海新区开发开放、京津冀协同创新发展,以及市委提出的“两个便利化”和“两个升级版”的战略机遇,也是科技工作面临的新挑战。我们要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牢牢把握住国家自创区获批的机遇,推动科技人才股权激励、科技成果处置权、科技金融等领域改革,围绕产业链配置创新链、资金链和服务链,形成富有活力的创新生态系统,进一步释放创新动力。要牢牢把握好技术创新的新领域,超前部署产业技术创新方向,重点抓好成长快、效益好、创新强的创新型企业,集中重点力量加快科技小巨人企业持续快速壮大发展,把企业发展的动力引导到依靠创新驱动上来。要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京津冀协同创新发展战略,在三地要素共享共用、项目合作联动、设立共同创新研发基金等方面取得新突破,为国家优化经济空间布局贡献重要力量。

总体来看,虽然我市科技创新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但是还存在着技术创新能力不够强,科技资源条块化、碎片化、分散化,缺少世界级和全国性的知名企业和品牌,技术创新市场导向机制还不健全,高端创新人才不多等问题。这就需要我们增强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意识,准确把握科技工作面临的新机遇、新挑战和新要求,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高水平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为加快建设美丽天津、实现中央对天津的城市定位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4 2015年科技工作思路目标重点工作

2015年是加快落实创新驱动发展和京津冀协同创新发展战略的关键一年,也是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第一年。我们要按照市委工作部署,全面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着力推动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着力加强京津冀协同创新发展,着力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和市场化的科技服务体系,着力激发各类创新主体新活力,着力聚集国内外高端科技资源,着力培育一批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科技领军企业,实现科技型中小企业新的突破性发展,加快科技支撑美丽天津建设,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再上新水平。

4.1 工作目标

加大科技体制改革力度,加快滨海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一区二十一园”建设,加快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发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大产业核心技术和共性技术攻关力度,支持 50家左右的科技小巨人企业研发“杀手锏”产品,支持200家左右科技型中小企业研发重点新产品,提升科技支撑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加快科技小巨人发展和万企转型升级计划实施,全市科技型中小企业计划新增 1万家,达到 7万家;科技小巨人企业新增 400家,力争 500家,总量力争达到3,500家;高新技术企业新增350家,总量达到2,000家;重点培育 100家科技领军企业;加快生物医药、新能源、航空航天、节能环保等高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提升产业结构高质化、高端化、高新化水平;大力加强市场化的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科技人才队伍不断发展壮大;全社会 R&D支出占GDP的比重达到3.0%,科技综合进步水平继续保持全国前列。

4.2 重点任务和主要举措

4.2.1 高水平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探索科技体制改革新路径

① 加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顶层设计。积极开展政策研究,加大重点支持力度,制定天津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一区二十一园”(2015—2020年)发展规划。围绕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产业创新中心战略目标,结合我市产业发展实际,科学制定产业发展规划,进一步明确总体思路、战略目标、重点领域、分园产业布局、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等。按照集约高效利用土地的原则,制定示范区空间发展规划,明确区县分园的空间布局、四至范围、产业定位、具体目标、重点任务等。探索创新资源集聚利用动态评价体系,加强各园区创新资源利用和经济效益的统计分析与动态监测,建立相应的激励和退出机制。各区县政府做好示范区分园总体发展规划纲要、产业发展规划、空间发展规划等编制工作,纳入所在区(县)的空间发展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② 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促进高校和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转化,赋予市属事业单位科技成果处置自主权,取消所有审批和备案程序,科技人员带科技成果创办企业,给予政策性天使投资。进一步深化项目管理改革,尽快建立符合科技创新规律、统筹协调、职责清晰、科学规范、公开透明、监管有力的科技项目管理制度和体系。一是实现资金计划、项目管理、监督检查的部门职责的分离,项目的具体管理工作交由专业机构负责。二是整合各类科技项目,明确各类计划项目边界,优化科技资源配置,避免项目重复申报、重复立项等问题,建立以目标和绩效为导向的科技计划管理体制。三是改进科研项目管理流程。规范项目指南制定、立项、过程管理、验收、结题审查等管理流程,明确各方职责。四是加强监督,完善科研信用管理。建立覆盖指南编制、项目申请、评估评审、立项、执行、验收全过程的科研信用记录制度。建立“黑名单”制度,加大对违规行为的惩处力度。

③ 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围绕机器人技术集成应用、移动互联网、信息安全、创新药物、医疗器械、生物制造等重点领域,组织实施好自主创新产业化重大项目,启动实施一批重大专项、重大工程和示范工程,开发出一批国内领先、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具有市场发展前景的重大关键技术和新产品,促进一批先进适用技术转化应用。以国际科技前沿和战略高技术研究为重点,加大面向科技前沿的自由探索和技术开发,抢占新一轮科技革命和工业革命的制高点。

④ 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根据自身资源和优势,明确发展定位,确定产业方向,强化产业和项目的高端、绿色等准入标准。瞄准现有产业和企业升级换代,加强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应用,促进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鼓励制造业延伸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及商业模式创新。围绕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新业态,推动核心技术和“杀手锏”产品开发,建立高成长性企业认定奖励制度,支持企业引进转化重大科技成果、实施重大创新项目,不断形成创新驱动的新动力和新的经济增长点。

⑤ 推动科技金融结合。转变财政资金支持方式,更大程度发挥财政资金引导放大作用。设立天使投资引导基金,做大做强创业投资基金,扩大天使投资规模,加快信用贷款风险补偿工作进度,积极推进科技型企业融资手段的标准化建设,提升科技金融对接服务平台的标准化服务水平,帮助更多初创期科技型中小企业度过“死亡之谷”。争取 1~2支科技部成果转化引导基金创业投资子基金。

4.2.2 重点培育科技小巨人领军企业,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新突破

① 继续抓好“一企一策”的落实。加大重大科技创新项目组织力度,强化落实对领军企业重点培育的帮扶,培育一批科技小巨人领军企业;加大企业的商业模式创新、品牌创造等培训力度,帮助企业解决难题,全年培育科技小巨人 400家,力争达到500家,累计力争达到3,500家。

② 支持企业技术创新。支持企业开发新产品,支持和鼓励大众创新、万众创业,营造良好的创新发展氛围,加快科技型中小企业向我市聚集,全年新增科技型中小企业 1万家以上,累计达到7万家。

③ 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和万企转型升级。加强对民营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创新服务,选派 300名科技特派员服务 300家转型升级企业,支持 300家左右的非科技型企业转型为科技型企业,力争培育 300家以上民营科技型中小企业提升为科技小巨人企业,服务和支持 500家以上的民营科技型企业实现提质增效。

4.2.3 实施开放创新战略,推动京津冀协同创新发展

① 打造区域协同创新发展平台。围绕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密切与北京、河北的科技合作交流,引进共建一批新型研发机构、中试和产业化基地。拓展与北京高校、院所的科技合作渠道,依托中科院北京国家技术转移中心,建设中科院北京国家技术转移中心天津中心,建设创新服务平台、行业创新中心、创投基金、科技园区等,把天津中心建设成为立足天津、服务京津冀、辐射全国的成果转化、产业孵化、企业培育和国际交流的基地;加强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工业大学等合作,建立一批驻津研究院、研发基地、研究生就业实践基地等,加快高端资源向天津聚集。推动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光电院等单位到天津建立分支机构,推动遥感产业数据联盟、生物识别联盟、融通智能产业园、海洋生物产业园落户天津。

② 着力促进京津冀协同创新发展。深化京津冀科技合作协调机制,在创新要素共享共用、项目合作联动、设立共同创新研发基金上发力;形成京津创新共同体合作框架和方案,着手抓好 5个创新社区的建设,启动实施京津科技走廊的规划布局工作,在人才、技术、科技园区等合作方面取得新突破,创新区域科技合作新模式。继续加强与北京中关村的合作,促进中关村科技资源、创新要素、服务体系向天津聚集。

③ 进一步深化国内外科技合作。加强与国家科技部、中国科学院等国家部委、科研院所和科技企业集团的合作,共同推动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科技金融、资源共享等重点工作;进一步引进国家大院大所科技资源,加快重点区县国家大院大所研发转化密集区建设。强化与美国、意大利、瑞典、以色列等国家和地区的科技合作,开展高水平的国际联合研发项目,建立一批国际联合研发机构或平台。大力引进和聚集外资研发机构,建立一批国际科技合作基地。

4.2.4 实施示范工程和项目,加强科技惠及民生

① 推动新能源汽车推广和应用。加强与市规划局、工信委、市建委、市国土房管局、电力公司等部门统筹协调,加快制定天津市新能源汽车公共充换电设施规划,提高主动购买使用新能源汽车的积极性,在国内形成示范效应。组织实施新能源汽车重大创新专项,集成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优势力量,围绕配套设施、整车、电池、电机、电控系统等关键环节开展联合技术攻关。积极探索创新商业模式,将新能源汽车技术发展阶段与推广方式紧密结合,在私人、出租、校园通行等领域探索分时租赁、整车租赁等商业模式,并及时总结推广。完成2015年国家考核奖励指标。

② 加强科学技术应用和普及。加强社会发展领域共性技术开发利用,加快先进适用技术的集成应用和科技成果的转化,提高城市现代化水平。加强美丽天津科技示范工程的实施,建立示范工程季度跟踪制度,加强成熟适用技术在民生领域的推广应用。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抓好科技周、重点科普日活动、科普教育基地和科技示范校建设,支持科普软件、科普图书和科普装备的创作及推广,促进科普基地对全市市民的免费开放,组织科普微视频大赛,与电台等媒体策划专题活动进一步提升全民科学文化素质。

③ 深入开展科技帮扶工作。在总结前期帮扶困难村经验的基础上,支持和帮扶全市“500个困难村”发展,选派500名农业科技特派员服务困难村,通过现场对接、观摩培训、入户(社)指导、网络咨询等方式,覆盖 95%以上有需求的困难村;认定农业科技创新示范基地 20个,集成示范先进适用技术100项。示范农村生活污水统一运营和远程监控模式、4种技术 18套设备,建立 3个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示范村,为不同类型村庄选择污水处理模式提供样板,进一步提高村庄现代农业水平,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4.2.5 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发展环境

① 加强市场化的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继续加强国际生物医药联合研究院、中英生物医药技术转化与产业化基地等高端创新平台建设,引进和聚集各类人才、技术、成果来我市转化和产业化。加快科技创新创业载体建设,新建一批市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生产力促进中心科技创新服务机构,提升技术支持、天使资金投资、人才培训等服务能力和水平。建设市场化的科技服务体系,推进“科服网”服务功能电商化,完善“科淘平台”,进一步整合全市科技创新资源,建立汇集创业服务、技术服务、金融服务、人才服务、信息服务、知识产权服务等九大服务于一体的全方位电子商务模式和在线服务交易平台。完善大型科研仪器开放共享机制,支持大学、科研院所以及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等大型科研仪器开放共享服务。

② 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做好“天津市创新人才推进计划”的各类人才的遴选工作,为我市高层次科技领军人才做好人才储备。建立市区县联动机制,建设国家科技领军人才创新驱动中心。深化新型企业家培养工程,搭建公益性和市场化相结合的企业家培训体系,在开展好公益性服务的基础上,积极引导国内优质市场化服务资源为新型企业家及其所在企业服务,办好京津冀中国科技创新创业人才投融资集训营等活动,培训新型企业家 1,500人次。开展以科研能力和创新成果为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标准,建立健全科技人才服务体系,形成保姆式、全方位人才服务模式,引进和聚集一批高层次领军人才;培养国家级人才和团队 20名;培养市级科技创新创业人才260名;新增国家和市级“千人计划”20人左右。

同时,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指示精神,进一步加强学习型、创新型、服务型机关建设,聚焦工作重点,确保政令畅通,维护中央、市委权威,在抓落实上下功夫,在“三服务”上见成效。落实管党治党责任,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为全面完成各项目标任务提供坚强保证。巩固扩大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坚持为民务实清廉,进一步改进文风会风政风,引领作风建设持续深入;坚定不移推进党风廉政建设,严格落实党委主体责任和纪检监督责任,加强对党员干部的监督管理,持之以恒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以零容忍的态度加大防范腐败力度。

2015年科技创新发展任务艰巨、使命光荣。让我们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市十届党代会、十届五次、六次全会精神,坚定信心、抢抓机遇、迎难而上、锐意进取,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美丽天津和创新型城市建设作出新贡献!■

Further Im p lement the Strategies of Innovation-driven Grow th and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Development to Construct a National Independent Innovative Demonstration Zone w ith Great Efforts

ZHAO Haishan
(Tianjin Municip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mmission,Tianjin 300051,China)

2015-02-03

猜你喜欢

科技型科技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科技型中小企业开发性金融融资战略的相关研究
云创新助推科技型中小企业构建持续性学习机制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2020年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工作开始啦
科技助我来看云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