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杜诗的雄阔气象
——以《杜甫诗三首》为例

2015-02-13安徽省舒城中学章桂周

语文知识 2015年1期
关键词:昭君杜诗杜甫

☉安徽省舒城中学 章桂周

杜诗的雄阔气象
——以《杜甫诗三首》为例

☉安徽省舒城中学章桂周

明代胡应麟曾称赞杜诗说:“气象雄盖宇宙,法律细入毫芒。”(《诗数》)此语可谓精当,的确抓住了杜诗的特点。杜诗不是那种低吟浅唱的纤弱,不是那种不着边际的散逸,而是呈现出一种雄阔气象,挫万物于笔端,收江山于心底,是一种阔大、一种雄健,具有极大的涵盖面和冲击力,表现出一种壮美,甚至带有一种悲剧色彩。他的视野是广阔无垠的,他的声音是振聋发聩的,他的力量是横扫千军的,给人的震撼不亚于一场地震。《杜甫诗三首》写于晚年的夔州时期,笔力纵横,意趣深远,正能表现出杜诗的雄阔气象。

一、高蹈的视角,纵横的写景,营造阔大的意境

在杜甫眼里、心中,他所看到的、关注的不是一花一草,一蜂一蝶,而是“乾坤万里眼,时序百年心”。他纵目远望,游心八极,整个的天地山川、日月风云、春夏秋冬,都尽收眼底,挫于笔端。天地悠悠,诗人屹立其间,背负了所有风雨与冷暖。而且一般来说杜甫对山川景物不作静止的孤立的描绘和刻画,而注重动态的把握,或奔涌而来,或呼啸而去,或扶摇直上,或倾泻而下,不仅是空间的广阔,更有力量的冲击。如《旅夜书怀》中的“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就勾勒出极其壮阔辽远的空间,形象十分鲜明,同时具有动感,在读者的眼前展现出一种无垠宽广又雄浑劲健的境界。

《秋兴八首》(其一),诗人纵目驰骋,只见一片草木摇落、万象萧森的景象,但玉露之白、枫林之红,反而在萧索中见出富丽,格调极为劲健,为二联蓄势。诗人上下俯仰,极目望去,但见巫峡滚滚,波浪在地,却说兼天而涌;但见巫山阴阴,风云在天,却言接地而阴。真是惊风骇浪,乌云压顶,写出了巫山巫峡的萧森气象,暗示时局动荡,社会黑暗,流露忧国忧民之情。由眼前的巫山巫峡,连接广阔的天地山河,都是那样阴森骇人,这里与其说写景还不如说是动荡时局在杜甫心头的一种投影。另外,像《阁夜》“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雾寒宵。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这些景物,皆着诗人忧时丧乱的主观色彩,也是雄浑阔大的。

《咏怀古迹》(其三)写的是王昭君。起笔很不平凡,气势飞动,先声夺人。诗人发挥想象力,由近及远,构想出群山万壑随着险急的江流奔赴荆门的雄奇壮丽的图景,大有惊天动人之势。然而这里竟然就是生长昭君之地,似乎颇让人有点意外,甚至有人认为不合适。其实,王昭君不仅是貌美,更有坚强,不是那种柔弱的江南女子。钟灵毓秀,江山灵秀壮伟正是从侧面烘托昭君坚强的形象。清人吴瞻泰说:“发端突兀,是七律中第一等起句,为山水透逸,钟灵毓秀,始产一明妃。说得窈窕红颜,惊天动地。”(《杜诗提要》)“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家国万里,荒漠无边,一个昭君是多么的渺小无助。黄昏天幕,沙尘滚滚,笼罩四野,只有一个长草的青冢,真是无限凄凉落寞。这样一个宏大的背景、压抑的天地,只有一个王昭君,这是怎样的一种悲壮和沉痛啊!

《登高》写诗人登高望远。先是全景描写,天之高远,风之凄厉,更兼声声猿啸,哀转久绝,让人心伤。再有特写镜头,一片水洲,但见孤鸟在急风中盘旋飞舞,摇摇欲坠,简直就是诗人的写照。接下去,诗人极目远望,视通万里,勾画出一幅极其广阔深远的图景。叶黄而陨,一片两片,乃至漫山遍野,到处都是萧萧的落叶,只剩下光秃的枝桠,不禁悲从中来。韶华易逝,人生易老;叶落归根,乡愁悠悠。滚滚长江汹涌澎湃,无穷无尽,仿佛一齐向自己涌来,注入自己的心里。自己简直太渺小微茫了,“怅望千秋一洒泪”,壮志难酬,让人心酸啊!“无边”“不尽”,何等的广阔深远,“萧萧”之声,“滚滚”之势,使人觉得气象万千,确有“建瓴走坂”“百川东注”的磅礴气势,可谓古今独步的“句中化境”。

二、醇厚的情感,浩然的精神,一唱三叹的抒发

杜甫吟唱的不是一己的悲欢、一时的得失,而是他整个的生命,并且将个人的命运和国家的命运、人民的命运紧紧地连在了一起,所以他所感受的悲欢就深刻得多了,不是无病呻吟的强说愁,而是痛彻骨髓的呼号。个人的遭际、国家的命运、人民的苦难交织在一起,汹涌澎湃,如同凿刻锤敲,火星四溅。杜诗能由普通的写景而推衍到国计民生上,将广阔的社会生活全面引到律诗里来,从而造成雄浑壮阔的艺术境界,即使李白、韩愈于此也稍逊一筹。仇注引唐庚《子西文录》说:“尝过岳阳楼,观子美诗,不过四十字耳。其气象闳放,涵蓄深远,殆与洞庭争雄,所谓富哉言乎者。太白、退之之辈,率为大篇,极其笔力,终不逮一也。杜诗虽小而大。余诗虽大而小。”如《登楼》:“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甫吟。”情景、人事相互渗透,互相包容,将景物的描写、国家的灾难、个人的情思浑然地融为一体,语壮境阔,气势浩大,感慨深沉遥远,令人读之心胸荡漾。

《秋兴八首》(其一)前四句写天上地下,江间关塞,到处是惊风骇浪,动荡不安;萧条阴晦,不见天日,暗示时局动荡和前途难卜,表现了诗人极度不安、翻腾起伏的忧思。后四句由景生情,抒发感慨。离蜀两秋,孤舟飘零。“他日泪”,生悲情于来日,只怕自己已经没有将来。“故园心”,托相思于万里,只怕是有心无力,故园成梦。而风霜凄紧,严冬将至,那千家万户的“刀尺声”“捣衣声”急切响起,让人想起前方战事频仍,时局动荡,更让人涌起岁暮日晚、羁旅无限的伤感!这种思乡之情是在整个时代的大背景下,一条孤舟的牵系,与整个国家的动乱对照,显得那样的无奈与无助,凄苦之情绵绵不绝。

《咏怀古迹》(其三)是吊古伤己,即事抒怀,借昭君之事抒发自己的悲愤。明人王嗣奭说:“昭君一章,盖入宫见妒,与入朝见妒者,千古有同感焉。”(《杜臆》)异代不同时,但杜甫和昭君却有着很多相似之处。昭君入宫见妒,遇见昏庸无道的皇帝,杜甫入朝见妒,遇上无心国事的君王;昭君命运悲惨,“一去紫台连朔漠”,杜甫遭遇不幸,“漂泊西南天地间”;昭君思念故土,“环佩空归夜月魂”,仍要魂兮归来,杜甫思念长安,“每依北斗望京华”,总要念念不忘。杜甫虽然是借他人的酒杯浇自己的块垒,但是将昭君的明珠暗投与自己的怀才不遇联系起来,让人有千古同悲之感,增加了感慨悲愤的力量。

《登高》在前面写景中就包含了不尽的意味和诗人激荡不已的心情,有人生之秋的悲凉,有天涯漂泊的伤感,有壮志难酬的苦痛,有人生渺小的感怀。后面更是层层叠加,将悲苦之情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南宋罗大经在《鹤林玉露》中就将“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两句分析出八层意思:“盖‘万里’,地之远也;‘秋’,时之惨凄也;‘作客’,羁旅也;‘常作客’,久旅也;‘百年’,齿暮也;‘多病’,衰疾也;‘台’,高迥处也;‘独登台’,无亲朋也。”尾联又以国难家愁、白发增多、贫困潦倒、酒杯新停轻轻结住全诗,含无限凄凉意于言外。情感如同百川东注,让人感到苦似海深,悲同天高。诗人是百感交集,有常年作客异乡的羁旅之愁、晚年多病的孤独之感、战乱带来的国难家愁、白发增多的壮志未酬之虑,所有这些情感都纠结在一起,牵扯在一起,仿佛要将整个人给撕裂,是那样的悲痛欲绝,不能自已。

三、忧国忧民,至大至刚,饱满的艺术人格

诗人余光中说:“‘艺术人格’愈饱满,对读者的吸引力也愈大。”(《论朱自清的散文》)杜甫出身于“奉儒守官”的家庭,一向以儒生自命,其思想的核心是忠君爱民,怀抱天下,一心要走“达则兼济天下”的道路。“穷年忧黎元”是他的中心思想,“济时肯杀身”是他的一贯精神,“致君尧舜上”是他的最高理想。而自视颇高和坚忍不拔则是其思想的两翼,让其飞腾长空。杜甫不是只知唯唯诺诺的书生,而是个豪爽自负的性情中人。“性豪业嗜酒,嫉恶怀刚肠。脱略小时辈,结交皆老苍。饮酣视八极,俗物多茫茫。”(《壮游》)“欲填沟壑唯疏狂,自笑狂夫老更狂。”(《狂夫》)多少有点恃才傲物、疏狂自负、目空一切的味道。不仅如此,而且杜甫有着伟大抱负,“自谓颇挺出,立登要路津,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因此,几经丧乱,杜甫只身前往凤翔投奔肃宗,乃至“麻鞋见天子,衣袖露两肘”。杜甫的一生是困顿的一生,是悲剧的一生,但他始终痴心不改,坚韧不拔。虽然他偶尔也流露消极不平的情绪,“细推物理须行乐,何用浮名绊此身?”(《曲江二首》)但看到国家的动乱、人民的灾难,他就割舍不掉忧国忧民之情,“兵戈犹在眼,儒术岂谋身?”(《独酌成诗》)自己怎能独善其身,一了百了呢?“死为星辰终不灭,致君尧舜焉肯朽。”(《可叹》)念兹在兹的只有这一件心事。“向来忧国泪,寂寞洒巾中”“不眠忧战伐,无力正乾坤”,而“战血流依旧,军声动至今”,则是他对祖国和人民最后的怀念。

杜甫真正是将个人的命运与国家的前途、人民的苦难连在了一起,以天下为己任,忧国忧民,成为那个时代的代言人和活化石。因此,他的艺术人格才会那样的饱满而充足,至大至刚,充塞天地,他的诗歌作品才会那样的雄阔有力,惊心动魄,字字千钧,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明人郝经评论《秋兴八首》时说:“力扛九鼎,勇夺三军,真大方家如椽之笔。”

《杜甫诗三首》都是诗人晚年夔州时期的作品,他总是将个人情感放在时代的大背景下,始终关注着国家命运、人民苦难,所以他的羁旅漂泊就不仅仅是他个人的不幸,也是千千万万流离失所的人的写照;他的壮志未酬就不仅仅是个人的怀才不遇、一己的患得患失,而是忧国忧民的表现。他的孤独凄凉正是时代衰败没落的缩影,成了时代的一面镜子。他的苦、他的悲,都熔铸了他整个的生命,也浸透了整个的时代,乃至千百年来,担得起“诗史”称誉的大概也只有杜甫一人了!

猜你喜欢

昭君杜诗杜甫
昭君
昭君
杜甫改诗
贫困无田杜太守
贫困无田杜太守
昭君别院
绝句
清初杜诗研究二题——钱谦益《解闷》诗笺与仇兆鳌“四句分截”说
长歌一曲昭君怨
在当代我们如何读杜甫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