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实施开放获取对服务体系的影响
2015-02-13麻思蓓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信息资源中心北京100038
●麻思蓓(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信息资源中心,北京100038)
图书馆实施开放获取对服务体系的影响
●麻思蓓(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信息资源中心,北京100038)
图书馆;开放获取;OA期刊;知识库;服务体系
开放获取把图书馆服务从局域网时代带入互联网时代,把各国图书馆连接成一个整体,共同建设资源,共同分享资源。开放获取提升了图书馆的存在价值,回归核心价值观;丰富和拓展了图书馆服务内容与服务范围,更加强调资源的组织工作,帮助图书馆创立新的资源共享机制。
1 图书馆实施开放获取现状
国内图书馆实施开放获取,就整体而言,虽比国际上明显要慢,但近三年加快了速度。2012年10月22~24日,国家科学图书馆主办、中国图书馆学会专业图书馆分会等协办,成功举办了首届“中国开放获取周”研讨会,吸引了国内图书馆界、学术界、期刊出版界100多家机构的360多位代表参会。大会分别设立了机构知识库日、中国机构知识库日和开放出版日,邀请到了英国南安普顿大学、美国康奈尔大学图书馆、CALIS、厦门大学等国内外知识库专家介绍国际知识库发展趋势、本机构知识库的创建运营、服务与推广经验;国际知名OA期刊PLoS ONE主编、BioMed Central开放出版集团总裁分别介绍OA期刊的运营模式、影响力评价、增值服务等。主办方介绍了国际科研和资助机构对开放出版的资助政策、数字信息环境下科技期刊以及开放出版期刊的甄选与评价问题等相关内容。同时,发布了中国机构知识库门户,以建立起持续向国内科学界、期刊界、图书馆界宣传OA的长效机制,支持知识库的实际建设与推广。会上,正式成立了由国家科学图书馆、中科院高能物理所、北大、清华、复旦、上海交大等3所国家级院所和6所“985”重点大学图书馆共10家机构组成的中国ArXiv服务工作组。[1]ArXiv org是由美国康奈尔大学图书馆维护并提供服务的著名的开放式预印本学科知识库,在国际物理学、数学、计算机科学等6个学科领域中影响巨大,是研究上述6个学科首选的学术交流渠道。服务组将加强ArXiv在国内的宣传推广,推动中国科研机构对ArXiv充分利用。国家科学图书馆具体负责ArXiv中国镜像站的系统运行、技术服务、数据保存等工作。[2]
在OA资源建设服务方面,以部委所属科研机构图书馆为例,根据2013年3月对前述图书馆网站所做调查,科研机构对17种国内外OA资源揭示率排名前三的分别是DOAJ18.1%、HighWire 15.5%、Open J-Gate14.2%,平均揭示率8.6%;Socolar12.9%,奇迹文库1.7%,中国科技论文在线1.3%,平均揭示率4%。知识库建设虽与欧美差距仍然较大,但已有明显进展:42家科研单位已建成机构/学科知识库。[3]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
2 图书馆实施开放获取对服务体系的影响
2.1 开放获取将提升图书馆的存在价值,回归图书馆核心价值观
图书馆通过向用户提供满意的服务来体现其存在价值。然而,在经济利益诱惑下,一些图书馆也试图通过开展各种有偿服务来改善工作条件、提高自身待遇。这种做法淡化了图书馆的公益性属性。与图书馆的核心价值观相悖,不利于图书馆事业的正常健康发展。开放获取则采取作者或机构付费、用户免费的政策,没有任何功利目的;通过互联网发布,减少了传播的中间环节,让知识在世界范围内流动,不同国籍的人能同时、平等分享,其指导思想和理念所达到的境界已远远超越了以往任何时候图书馆服务宗旨的高度,这促使图书馆重新思考和定位自身的作用与价值。而开放获取创新性的技术实现可以优化图书馆的服务手段,提升服务能力,满足网络时代快速交流的需要。图书馆实施OA,将使用户利用图书馆的意愿大大增强,图书馆的作用在开放获取服务中得到更加充分的发挥,核心价值观得到回归和集中体现。
2.2 开放获取拓宽了图书馆服务内容和服务范围
当前,国内图书馆大多以“印本期刊电子化+数据库的资源结构”为主向用户提供局域网服务。所谓印本期刊电子化,是指将印刷型期刊通过原封不动扫描的办法使其变成电子版,再做成数据库提供给用户检索使用。扫描后的版本不能添加、删改和变动,以光盘等为载体,通过局域网传播。而数字化期刊有自己的编辑部网站,从论文提交存储、专家审稿、编辑出版、编读互动,再到发布、浏览、下载等一切在网站上做,实现全过程数字化,载体和发行渠道都是互联网。可见,期刊电子化与数字化有本质区别,前者只是印本向数字的过渡,数字化才是未来方向。OA期刊是优质的数字型网络学术资源,将其纳入馆藏,无疑将充实和丰富虚拟馆藏及服务内容。
知识库是当前国内外图书馆又一项新的资源建设与服务内容。欧美很多大学、科研机构已将知识库作为图书馆一项基础设施来投入建设。它不同于普通数据库和特色数据库,普通库虽提供在线服务,但用户数量受销售商严格控制。特色库通常收集了本地区在人文地理、民俗风情、社会传统等领域与众不同的相关数据,两者都通过局域网提供有偿服务。知识库收录的是机构内部产生的科研成果,它是了解机构发展历史、积累和管理科研产出、对内对外交流的最好窗口。知识库与OA期刊一样也建在开放式网站上,文章实时更新。与局域网相比,开放式服务必将受到用户的欢迎,还能带动其他馆藏资源的显示与利用,延伸和扩大服务范围。
2.3 开放获取更加强调资源的组织工作
OA资源与印刷型文献来源渠道不同。印本文献是由不同出版社印刷出版后,由专门的代理商,如图书进出口公司统一采集相关信息,制作成目录清单,供国内图书馆或信息服务机构甄选订购。订购者无需面对出版商,只跟代理商打交道即可,采购渠道集中且单一。而OA期刊和知识库都有自己的网站,虽然也有象DOAJ、Socolar、Open DOAR这样集中呈现的OA资源门户,但还有相当一部分是分散在全球互联网上的不同地址。如美国国家医学图书馆的PubMed Central和自然出版集团(Nature Publishing Group)、PLoS ONE出版的OA期刊、报告等OA资源,来源渠道比订购式印本文献要分散得多,且无序,需要图书馆采购人员自己去寻找和发现。因此,要想让用户更好地利用OA资源,图书馆就必须在资源的采集、组织和揭示上下更大的功夫,将这些分散的资源进行集中组织,使其有序化。图书馆需要选择更加适合网络数字资源的组织方法和揭示工具来组织揭示OA资源,以便用户能清楚识别和方便利用。
2.4 开放获取帮助图书馆创立新的资源共享机制
开放获取将资源建立在开放式互联网上,实现了全球范围共享,让不同地域和国家的用户都能检索使用,不设置任何使用上的障碍(唯一的要求是使用时对作者表示致谢和注明出处),没有时空限制。由于OA资源是自愿在开放式知识库和OA期刊上存储、发表,或是遵守科研资助机构OA政策采取强制性存储,因此,图书馆和用户在提供与接受服务时,双方都不必承担任何与作者著作权相关的法律风险。而且开放获取是不同国家的图书馆在互联网上共同建设资源,共同分享资源,既便于交流又保持了同步发展。这样的共享机制才是广大用户真正需要的、造福人类的共享机制,才是符合互联网时代开放服务所需要的共享机制,才是图书馆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共享机制。
3 启示与思考
3.1 转变服务观念是第一步
图书馆尤其是公共图书馆,其经费来源于纳税人缴纳的政府财政拨款,所以,用财政拨款购买的信息资源当属公共资源,应无偿服务于社会。因此,互联网式的开放与共享将是今后图书馆服务的主要方向。
目前,当新技术的发展足以改变图书馆服务现状时,应及时采纳新技术、新方法提升信息传递的速度和效率,尽一切可能为用户获得想要的信息提供便利条件。让尽可能多的用户方便地获取知识应成为图书馆未来服务的目标。
3.2 用更有效的方法组织OA资源
OA资源直接面向终端用户,因此,不登陆图书馆网站,用户一样可以获取相关信息。但OA资源是分散、无序的,用户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去寻找和发现。这时,图书馆的作用在于利用自身专业优势,甄选和组织好OA资源,使之成为可资利用的有序信息。在图书馆网站首页开设OA专栏,以利读者或用户清楚识别、使用OA资源不失为一种高效的组织方法。目前,国内大学、科研单位及图情机构图书馆网站对国内外OA资源的组织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在图书馆网站首页上的“数据库导航”、“网络资源”、“电子资源”或类似栏目中对混合排列的OA与非OA资源逐一作简要介绍和地址连接;另一种是在网站首页开设开放获取专栏,对OA的概念、发展、知识库、自存档以及每一种OA资源等做集中组织、逐一介绍。从资源利用的角度出发,后者的组织方式更值得推介,不但起到了宣传、普及OA知识的作用,而且能让使用者更清楚地辨识哪些属于OA资源,在使用方法和形态上与传统文献或数据库有何不同,更有益于OA资源的推广利用。如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中科院电工研究所、上海大学、南京大学均在图书馆网站首页设置了开放获取专栏,对DOAJ等多种OA资源作了集中组织揭示;江南大学图书馆自建了开放存取期刊库;西安交通大学图书馆开辟了OA机构库专栏,建立了“开放获取期刊共享平台”,对用户了解和使用OA资源起到了很好的帮助和引导作用。
3.3 加快知识库建设速度
在国际上,知识库发展速度非常快,不但数量增长迅速,且库的类型已呈多样化。除已知的机构知识库(Institutional Repository)外,还有学科知识库(Disciplinary,跨机构的主题知识库)、聚合库(Aggregating,其文档聚合了若干附属知识库的数据)、政府知识库(Governmental,存贮政府数据)和不确定类型的知识库(知识库类型尚未评估)。[4]据英国诺丁汉大学创建的著名知识库门户Open DOAR(Directory of Open Access Repositories)2014年8月19日统计分析数据显示,全球已登记知识库数量分别为:机构库2254个、学科库295个、聚合库97个、政府库76个,总计2722个。[5]其中,欧洲1243个(英国228,德国170,西班牙115,法国89,波兰85,意大利74);北美洲540个(美国452,加拿大64);澳洲64个(澳大利亚52);亚洲500个(日本145,印度68,台湾58,土耳其43,中国大陆39);南美洲241个(巴西84);非洲102个。[5]各国纷纷创建知识库是因为它不但可以长期保存、积累、集中管理机构内部的科研产出,更重要的是可以彰显机构整体研究实力和水平,增加对外交流与合作机会。我国大陆地区在Open DOAR上登记的知识库数量与我国当前经济和科技发展水平是不相称的。因此,国内图书馆的知识库建设必须加快脚步,才能跟得上国际发展速度。
3.4 尽快建立开放获取共享机制
近两年,国际上OA运动发展迅猛,OA期刊数量快速增加。以全球最大OA期刊门户DOAJ为例,2013年是其创建10周年,收录了来自119个国家51种不同语言的OA期刊8817种。[6]而到2014年6月这个数字增加到了9807种,其中,可检索到篇的5719种,出版OA期刊的国家增至134个。[7]如今,DOAJ一个月会收到超过1200万页的请求。作为一种资源它已被世界各国图书馆所利用,成为学术交流社团的一种主要参考工具。应该看到,图书馆服务从印刷型文献的开架阅览到局域网服务,现在已经进入到了互联网服务时代,信息资源建设与共享已经突破了地域和国界,呈现出明显的开放化、全球化特征。科技资源价值最大化的关键在于资源的流动、共享和广泛应用,开放获取可以帮助图书馆实现这一目标,从而进一步实现资源投入回报率的最大化。尽快建立OA共享机制,是互联网时代信息服务的需要,是创新时代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全球化发展快速交流与沟通的需要。
[1]国家科学图书馆成功举办首届中国开放获取周[EB/OL].[2014-08-22].http://www.las.cas.cn/ xwzx/zyxw/201210/t20121029_3668128.html.
[2]张智雄,等.组建中国ArXiv服务工作组促进我国有效参与OA活动[J].图书情报工作,2013,57(1):55-59.
[3]麻思蓓.我国科研机构开放获取实践进展研究[J].数字图书馆论坛,2013(10):53-57.
[4]OpenDOAR.OpenAccess Repository TypesWorldwide, Chineselanguage[EB/OL].[2014-08-14].http: //www.opendoar.org/onechart.php.
[5]OpenDOAR.SearchorBrowseforRepositories[EB/OL].[2014-06-05].http://www.opendoar.org/find.php? format=charts.
[6]Directory of Open Access Journal[EB/OL].[2013-11-01].http://www.doaj.org/doaj?func=news&nid=300 &uilanguage=en.
[7]DirectoryofOpenAccessJournal[EB/OL].[2014-06-04].http://www.doaj.org.
G255.76
A
1005-8214(2015)06-0018-03
麻思蓓(1960-),女,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信息资源中心副研究馆员,管理学硕士,研究方向:图书馆学、情报学。
2014-09-19[责任编辑]杨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