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积”方可“薄发”
——李明哲《都江堰》教学实录点评(一)
2015-02-13山东省鱼台县鱼城中学杨凤娟
☉山东省鱼台县鱼城中学 杨凤娟
“厚积”方可“薄发”
——李明哲《都江堰》教学实录点评(一)
☉山东省鱼台县鱼城中学 杨凤娟
现就李老师的这堂课浅谈我的一些拙见。
关于设计:如何确定本课的教学重难点,我和李老师有分歧。也正如余秋雨所言:“我心底的山水并不完全是自然山水,而是一种‘人文山水’。”写都江堰只为表达自己独到的文化思考。我认为文本的人文性更强,文化反思的成分更多一些。若把学习目标仅锁定在第二部分,我个人认为可能有些肤浅。作者创作该文的目的是什么?经典选入教材的目的是什么?余秋雨曾说:“我是从文本文化走向了生态文化。”所以我个人认为若没有文化反思,就难以体现出作者的创作主旨。
但观李老师的设计,我感触最大的是:简约而又不失厚重。教学重点极为鲜明,即赏析写作技巧。由文章的谋篇布局到写景技巧,再到两个版本的对比品评,探究为文之道,一线贯之,清晰明了,而且紧扣语言和文字。所以我虽偏执地坚持个人的观点,却又不得不佩服李老师的大胆取舍,慧眼独具。
又:“教学研读阶段有三个层次:一是内容层,即写了什么。这往往是学生一望而知的地方,可很多老师就在这一个表面滑行,在一望而知的地方下功夫。二是意脉层,即文章思路。抓住意脉,才能设计出主问题。三是审美层。这是学生一望无知、再望也无知的地方。教学的意义就在于在学生不会的地方教会学生学。”
读了张伟忠博士这段话,再看这个设计,李老师很好地把握到了意脉层和审美层,回归语文的原点,直入教学内容的本质,从最该教的地方入手,点到了穴位上。
观课后,老师们展开了充分的交流。关于“新稿直接就以第四自然段开篇,是否更好一些”和“第四部分的前三自然段是否需要并到第二部分”两个问题,讨论尤为热烈,当然观点也不尽相同。李老师设计的问题不仅点燃了学生,也点燃了我们语文老师,这正是李老师语文课的魅力吧。
关于教学:
教学上优点很突出:
1.导入很有艺术。李老师改用文中对联,不仅巧妙地引出了学习任务,还让学生产生了心理期待,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正如于洋老师所说:这一句仿写,作为本课教学目标,清晰明了,又颇添韵味。“拜读《都江堰》”,从文本入手,着眼于内容的把握;“问道余秋雨”,又增添新意,致力于写作的探究。
2.揣摩写法——学习重点明确。在传统课堂上,许多老师会在整体感知后,慢条斯理地梳理课文内容,一系列问题的设置,看似深挖细品文本,实则限于教材的表面滑行,课堂效率低下,重点不清晰。李老师大胆摒弃传统弊端,直接切入本课的学习重点——揣摩写法。在此部分,师生紧扣文字,品读结合,都江堰水的特点在咀嚼文字中逐渐清晰明了。如李老师抓住的这个句子“有了它,旱涝无常的四川平原成了天府之国”,“旱涝无常”“天府之国”两个词语折射出的是李老师对文字的敏感度,更利于学生理解都江堰工程的伟大功绩。
3.李老师的魄力和态度令人折服。课堂教学的第三个环节:版本比较,设计的几个问题都紧紧围绕余秋雨的为文之道,颇有学术研究价值,对九年级的学生而言,难度不小,课堂生成令人捏了一把汗。但李老师营造出一个宽松的学习氛围,以宽容包涵的态度给予学生畅所欲言的机会,鼓励他们大胆质疑权威,说出自己的独到见解,而不把老师对文本的解读强加于学生。这种教法和学法会令学生受益终生。
当然也有不足之处:
1.“整体把握,理清思路”环节:“《都江堰》使你对‘散文’的理解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本文的写法与一般的游记不同……这样写的好处是……”这些内容放在课堂初始阶段和学生探讨,内容是否太过深奥?学生能否谈出关于人生哲思、文化沉思等深层次的理解?放在“四、文笔精粹”后做个小结是否可以?
2.“精读第二部分,揣摩写法”环节:“补充注释:灌县,现都江堰市。”在教学中是必不可少的吗?放在这里感觉有些突兀。我有些困惑:“章法:反复对比、层层铺垫;文采: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以提示的方式在课堂呈现,让人感觉是老师牵着学生走,难以体现学生自主学习、发现问题的能力,但后面的问题研讨部分师生交流很充分。问题设计上能否换个问法,彰显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3.“版本比较”环节应是课堂亮点,很多授课老师却不大用心“发现”。或许我的现状和很多老师极为相似,在教学设计上,往往难出亮点新意。设计亮点之处也是课堂上老师的尴尬之处。受学生的理解能力、语言表达、思维宽度和深度的影响,课堂生成和备课会有很大出入,往往难以达到老师的预期目标。尤其是学生思维定势的困局往往会让课堂讨论陷入僵局,教师在阐述自己对文本的解读时,也就唱起了独角戏。
课录中李老师也已敏锐地意识到了一些失误。(其实,如果是试讲一次后再上,好多问题当不复存在。)若是我执教本课,呈现的问题也许会更多吧。没有完美的课堂,只有更好的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