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湘夫人》语理及诗境关系探微

2015-02-13天津师范大学肖煜薇

语文知识 2015年6期
关键词:比兴词类诗歌

☉天津师范大学肖煜薇

《湘夫人》语理及诗境关系探微

☉天津师范大学肖煜薇

语理是对语言的结构系统和结构规律的理性认识,包括词语义、修辞、语法以及语言逻辑、特征、用法等方面的内容。语理教学通过分析语言现象的一般规律,达到阅读、写作、口头表达的教学目的。语理教学中一个尤为突出的现象是:汉语语义偏重诗性化的特征要求学习者既要观照整体,又要着眼细节,在阅读的过程中处理好词语的本来意义、语法形态、逻辑关系、引申意义等内容,才能真正理解文本。汉语的这一特征在语文教学中逐渐受到重视,在诗歌教学或鉴赏中,表现尤为充分。

诗歌作为语言表达的一种形式,在阅读中没有语理介入显然是盲目的,欣赏诗歌,必须过语言文字关,对词语的错误理解,会导致对整篇作品的偏误认识。因此,对语理的认知成为走向诗歌形象与意境的基础,诗歌教学既不能忽视语理,也不能在语言的单纯认识上停步不前。本文以《湘夫人》的诗歌文本为研究对象,说明语理分析在诗歌教学中的意义。

笔者将全诗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从开篇到“与佳期兮夕张”;第二部分,从“鸟何萃兮苹中”到“将腾驾兮偕逝”;第三部分,从“筑室兮水中”到“建芳馨兮庑门”;第四部分,从“九嶷缤兮并迎”到结尾。具体分析如下:

一、词语用法

(一)词义

具体表现在第二部分。“鸟何萃兮苹中”的“苹”是一种水草,生长在水上有飘零之感;“罾何为兮木上”的“木”与“树”相比,少了茂盛的形态,而更多萧条的特点;“沅有芷兮澧有兰”的“芷”与“兰”都是具有幽香的植物,在诗中生长于近水处,使得幽香远播,香气幽怨更具有隐忍的特点,透露出美好的感情里的伤感。因为“象比言、意具有更丰富的表现力”,[1](P.15)所以诗的语言就是用逼真的意象刻画抽象的义理。想要探求情感,就要深入体会词语背后的含义,这样才能体会语言描状了什么。

此外,叠音词与联绵词也有其特点。“目眇眇兮愁予”的“眇眇”本义为“向远看的样子”,“袅袅兮秋风”的“袅袅”本义是“微风吹拂的样子”,它们在叠词的音节、语义的表达特点里修饰湘君远望的神情和秋风的形态。“荒忽兮远望,观流水兮潺湲”的“荒忽”意为“渺渺茫茫看不清楚”,“潺湲”意为“水缓慢而流的样子”,透露出神思恍惚的失落情绪,通过细节描写突显画面感。

以上词义的分析表明,《湘夫人》的语言自然地体现出诸多丰富的意义,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理解到这一层,就能够发现语言背后的含义不是突然来临的,而是有它的客观逻辑性。

(二)词类活用

《湘夫人》第三部分的大量香草、香木和其他名词都出现了词类活用现象。例如,“荪壁兮紫坛”的“荪”与“紫”均为名词作动词,意为“用香草装饰墙壁”“用紫贝装饰庭院”。这种用法在凝练语言的同时,使得表达更加充分,墙壁和庭院最大的特点就是芳草弥漫。下文中接着说:“播芳椒兮成堂”,意为整个庭院的外部环境都充满芳香的气息,与前文的表现手法相得益彰。“桂栋兮兰橑,辛夷楣兮药房”的“桂”“兰”“辛夷”“药”,“罔薜荔兮为帷”的“罔”,“建芳馨兮庑门”的“馨”与前文中的词类活用相似,用意是指芝兰满室,芳香弥漫,以具体的形态构成了明艳的视觉效果,表现湘君的思念无处不在。由此可见,词类活用的词法特点能够用于描绘生动的画面感,渲染浓郁的情感。

词类活用是一种语言现象,也是一种语言规律,在特定的语境下,名词活用作动词或状语,“其属性义可以被激活,进而使句子达到一种不拘形式而精练、生动的修辞效果。”[2](P.98)用名词本身的丰富的内涵作为修饰语使用,增添了话语的信息量,引发联想。读者对名词的理解愈周详,对它的修辞表达效果会有愈加透彻的理解。可见,语言知识的储备,语言结构的分析本身就是触发情感共鸣的手段。

二、写作手法

(一)白描

第一部分中的“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是《湘夫人》一诗最为人所称道的写景名句,从字面来看,纯粹的景色描写在叠音词“袅袅”和语法活用词“波”的作用下赋予画面动态感、色彩感,整体看来,却重在描写风、水、叶的本来面目——风的细微、水的寒凉、叶的枯黄。幽怨、失落、寂寥的情绪糅合在景物之中,情景交融,意境自然而生。

(二)比兴

第二部分的“鸟何萃兮苹中,罾何为兮木上”“麋何食兮庭中?蛟何为兮水裔?”使用隐喻性比兴。鸟应该在树林里,鱼网应该被投放到水里,麋鹿应该在山林中觅食,蛟龙应该生活在深水中,但是描写的这一切都是反常的,反映了事与愿违的现状。比兴的手法用以暗示人物心理,文中没有明确说明湘君的心理状态,但是这两种事物的反常就能反映出湘君思念湘夫人时那种望而不见、遇而无缘的期待心情,经历了忧伤、恍惚等情感波动。

(三)对比

对比是《湘夫人》通篇使用的一种修辞手法,具体表现为修筑房屋的声势浩大与结尾处现实落寞的对比,湘君内心期待和湘夫人始终不至的对比,第四部分中神仙聚集和湘君空余欢喜的对比,形成了明暗对应的双层结构,湘君情感的表现,明暗结合,抒情对象既可实指,又有象征性。

(四)时间设置

《湘夫人》通篇多为写景,其时间特征贯穿全文。第一部分“袅袅兮秋风”和“与佳期兮夕张”点明了一年之中与一日之中的时间:秋季和黄昏。秋季万物凋零,即将进入沉寂的冬季;黄昏正是日暮时分,夜晚即将来临,在这样独特的时间设置下,隐藏的是时光流逝、愿望不成、濒临困境的湘君形象。这是湘君心灵的秋凉和薄暮,全诗自然呈现出萧条寂寞的风格。

三、章句逻辑

(一)内部逻辑

在语理分析的基础上,第二部分以两个比兴为起点。第一处比兴用景物特点表现飘零感和萧瑟感,在语法和语义表现力的驱使下,充分渲染了诗歌描绘的具体形象,由比到兴,随之上升到情感层面——湘君对爱情的期望和患得患失。可以说一切现象都来自语言,由比兴写实景再到情感。第三部分的香草建筑由室内到庭院,由房屋的整体结构到细节装饰,整体上有一个清晰的思路,此外同第二部分一样,同样从语言到形象再到情感表现,湘君造屋细致周到,由此足见其情深厚。

(二)整体逻辑

《湘夫人》的思路主要遵循景物描写、简单叙事到情感总结的顺序,开头和结尾情绪表现较为低落,中间描写部分情绪较为高涨,由此形成完整的叙事表达和情感呼应的过程。湘君的情感是“忧愁且期望”,这是阅读要解决的第一层语理。还要深入下去,诗人是如何通过湘君“赴约”和“筑室”的表象来表现其“忧愁且期望”的?这些表现又是如何通过上述表象来生成的?在这种语理的探究过程中,是一种反复的逻辑训练,跳出文本来看,也是谋篇布局的能力的训练。

以理性的眼光看待以上逻辑过程,在分析诗歌的同时能够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同时借助概念、理解、推理反映现实的思维活动建立逻辑思维能力。在这些思维能力的培养下,学生能够走进诗歌,体会感性的诗意,也能走出诗歌,挖掘诗意的来源。总体而言,本诗利用语言文字建构画面感,用画面感生发情感,用情感投射意境。

在诗歌教学中,应结合文字知识分析重要的语句和词汇。分析重要语句时,进行语法分析,再进行意义延伸,以帮助学生理解诗中结构复杂的重要文句,感悟语言结构的表现力和表达效果。明确语理之后,诗歌形象得以理解,寄托于形象的情感得到落实,才能真正体会到诗的意境。由此,诗歌言、象、意三个层面在语理分析的过程中融为一体。《湘夫人》作为古代诗歌典范,已经充分体现出:诗歌之美在于语言的精彩,精彩的语言在于经得起反复推敲,语理便是推敲之秘钥。

注释:

[1]杨星丽.“意象”类型化的理论渊源[J].文艺评论,2011,(8).

[2]张廷远.名词“动用、状用”的语境修辞价值[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

猜你喜欢

比兴词类诗歌
诗歌不除外
用词类活用法扩充词汇量
“新”“旧”互鉴,诗歌才能复苏并繁荣
从成语中学习词类活用
诗歌岛·八面来风
探究《离骚》的比兴艺术和比兴体系
关于纳兰性德文学思想的解读
赋比兴之当代运用
从唐诗的对偶看汉语的词类和语法
从《诗经》比兴循环解释现象探究“兴”的起源——以《关雎》《汉广》《樛木》三诗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