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爱情情感体验的巅峰性——基于女诗人萨福与林子的十四行诗分析

2015-02-13于洁

天津商务职业学院学报 2015年5期
关键词:阿那巅峰林子

于洁

长治职业技术学院,山西 046000

爱情情感体验的巅峰性
——基于女诗人萨福与林子的十四行诗分析

于洁

长治职业技术学院,山西 046000

爱情作为人类情感体验比较容易出现巅峰性的情感方式,是古今中外的诗人描写的重要的领域,是文学的不朽的永恒主题。通过对萨福与林子十四行诗具体的文本阐释,解读诗人在诗中表达的情感,揭示了爱情诗所体现的爱情情感体验巅峰性的相似性和差异性。

萨福;林子;十四行诗;情感体验;巅峰性

爱情作为人类情感体验比较容易出现巅峰性的一种情感方式,是古今中外的诗人描写的重要领域,可以说是文学不朽的永恒主题,不管时代如何变迁,这种情感在每个时代都有不朽的著作出现。下面笔者通过萨福的《给所爱》与林子的组诗《给他》对比赏析中来体验二者爱情情感体验巅峰性的不同韵味。

一、《给所爱》

他就像天神一样快乐逍遥

他能够一双眼睛盯着你瞧

他能够坐着听你絮语叨叨

好比音乐

听见你笑声,我心儿就会跳

跳动得就像恐怖在心里滋扰

只要看你一眼,我立刻失掉

言语的能力

舌头变得不灵,噬人的感情

像火焰一样烧遍了我的全身

我周围一片漆黑,耳朵里雷鸣

头脑轰轰

我周身淌着冷汗,一阵阵微颤

透过我的四肢,我的容颜

比冬天草儿还白,眼睛里只看见

死和发疯

萨福(Sappho,约前 630或者 612~约前 592或者560),古希腊著名的女抒情诗人,被柏拉图称为“第十位文艺女神”。她是第一位描述个人的爱情和失恋的诗人。她的诗使古希腊文学从描写神到描写人的转变。她的写作风格优雅精致、性感香艳。萨福的诗情感真挚而热情澎湃,语言清新自然,韵律独特优美,风格别具一格,并且创造了在西方文学史上被称为“萨福体”诗歌形式。它们是独唱形式的(荷马时代和古希腊悲剧中有许多是歌队的合唱),诗体短小,以抒情和倾述内心情怀为主,音节更为单纯、明澈。在“萨福体”的格律中,每一节分为四行,每一行中长短音节在相对固定中略有变化,前三行有点像荷马时代的六韵步诗体,第四行则音节简短,显得干脆明快。如:“月落星沉//午夜人寂//时光流转//而我独眠”,字里行间透露着一位静观天地运作的诗人深沉的情怀。萨福体对欧洲影响深远。千百年来,萨福还被人们视为描写女性爱情的圣人、“女性主义者的偶像”、“化身为文学家的罗蕾莱”(罗蕾莱是德国民间文学中传说的女妖)。

《给所爱》是萨福的名篇,它写的是萨福的女弟子阿那克托利亚将要结婚,阿那克托利亚的新郎来迎接阿那克托利亚时萨福送给她的祝福诗。但是我们从这首诗里看到了诗人那种复杂的情感变化,可以说这种变化是瞬间的转化。诗中说“他就像天神一样快乐逍遥,他能够一双眼睛盯着你瞧,他能够坐着听你絮语叨叨,好比音乐。”我们这里看到的是阿那克托利亚和新郎结合时的那种幸福已经跃然于字里行间。但是,正是这种幸福的感觉刺激了诗人那种脆弱的心灵。当阿那克托利亚寻找到了幸福的归宿时,诗人心中的所爱也将永远的失去。如同在诗中所说的那样“听见你笑声,我心儿就会跳,跳动得就像恐怖在心里滋扰/只要看你一眼/我立刻失掉/言语的能力/舌头变得不灵/噬人的感情/像火焰一样烧遍了我的全身/我周围一片漆黑/耳朵里雷鸣/头脑轰轰/我周身淌着冷汗;一阵阵微颤”这里可以说是全诗最精彩的部分,诗人调动了多种感觉器官的不同感受来说明内心那种痛不欲生的感觉。

首先是听见你笑声,我心儿就会跳。但是这种跳绝不是会见情人那种激动的跳,而是看见自己的爱人将永久的离开自己嫁作他人妇的那种绝望的心跳。这种心跳是一种无奈与悲伤的心跳,这种心跳是“跳动的就像恐怖在心里滋扰。”恐怖这个词很鲜明地表达了诗人此时的心情。在这里诗人运用了听觉来反应自己嫉妒、愤怒、悲伤的心情。

其次是看你一眼所导致的一系列反应来表现诗人此时的心情和对阿那克托利亚的恋情。“我立刻失掉//言语的能力//舌头变得不灵”在这里我们能看到阿那克托利亚对诗人那种强烈的吸引力。在诗人写这种强烈的吸引力的时候是为下文表现自己的心情进行的铺垫,正所谓爱之深恨之切。此时诗人的内心就像噬人的感情不断地燃烧,这种感情的燃烧是对诗人的折磨也表现了诗人的那种悲伤的心情。

第三是噬人的感情不断燃烧的进一步的反应,是对上一节的升华。在这种噬人的感情的折磨下诗人出现了耳朵轰鸣,头脑哄哄,周身淌着冷汗,身体上出现了一阵阵的颤动等等反应。此时的诗人已经不能控制自己,进入了半昏迷的状态。随着这种情况的发展诗人最后在眼里看到的仅仅是死和发疯这样的镜像。这是诗人表现情感的终极方式。爱情本来就是自私的。诗人因为得不到这样的爱情就觉得这个世界没有了生机,剩下的只有死亡和发疯。这是爱情情感体验巅峰性的极致。

在这首诗里,萨福痛快淋漓的笔触,以直白的表达方式表达了诗人心中的爱情。诗人综合运用人的多种器官的反应毫无顾忌的表达对阿那克托利亚浓厚的爱意,但是当这种爱得不到满足的时候诗人就觉得整个世界失去了光彩。这里体现了诗人那种执着的爱,生死的爱。就是因为这种执着的爱,生死的爱直教人生死相许,所以一旦实现不了,那么眼中除了死亡和疯子以外怎么还会有其他的东西呢。需要指出的是萨福对阿那克托利亚的感情今天看来很难理解,但在萨福生活的时代这不是个例,可以说是一种社会现象。众所周知,古希腊神话最大的特点是人性化。神话传说的创作离不开现实世界的背景,如果不是同性恋之风在古希腊盛行,而且当时的人们对此趋之若鹜,创作者是不可能将同性恋的起源和神结合在一起,并且予以美化的。

二、《给他》

只要你要,我爱,我就全给

给你——我的灵魂、我的身体

常春藤般柔软的手臂

百合花般纯洁的嘴唇

都在等待着你

爱,膨胀了它的主人的心

温柔的渴望,像海潮寻找着沙滩

要把你淹没

再明亮的眼睛又有什么用

如果里面没有映出你的存在

就像没有星星的晚上

幽静的池塘也黯然无光

深夜,我只能派遣有翅膀的使者

带去珍重的许诺和苦苦的思念

它忧伤地回来了——你的窗户已经睡熟

林子,本名赵秉筠,原籍江苏泰兴,1935年生于昆明。1952年,她走出附中校门,考入云南大学中文系,毕业后被分配到天津作家协会。她的丈夫胡正昌在东北林业大学毕业后留在哈尔滨工作。他们相恋多年,两地分居,刻骨铭心的思念孕育了她著名的爱情诗《给他》。评论界认为:“林子的出现,打破了中国现代纯情诗不发达的局面,并影响了一批卓有成绩的女诗人!”是的,她的诗是一条温柔的小溪,流淌着爱的涟漪和云彩波光;她的诗是一支思念的横笛,吹奏出牵动人心的袅袅乐音;她的诗是一朵轻盈的云霞,在阳光的照耀下射进绚丽的色彩;她的诗是一叶孤帆,在漂泊生涯中找到平静的港湾。从此,“中国的白朗宁夫人”的美称就永远伴随着林子了。作为与舒婷齐名的女诗人,林子的出现影响了一批诗人,他们消解传统的男性话语权,用女性的观点和感情来书写文学,促进了我国女性文学的发展。

这首诗是林子组诗《给他》中的一首,是林子的代表作,也是林子的成名作。

诗中说:“只要你要,我爱,我就全给。”这为全诗定下感情的基调。后面的一系列活动都是在这个基础上产生的。马克思认为爱情是双方互相爱慕,渴望对方成为终身伴侣的一种高尚情怀。只有在这样的基础上实现的灵与肉的结合才能达到爱情情感的巅峰性。在这里诗人用“你要,我爱”这个前提,符合马克思关于爱情的描述。

再接下来诗中说:“给你我的灵魂、我的身体。常春藤般柔软的手臂,百合花般纯洁的嘴唇,都在等待着你。”诗人那种肆无忌惮、不顾一切的付出,跃然纸上。我们在这里看到的是处于热恋中的少女那种狂热,为了真正的爱情可以付出自己的所有,包括灵魂和身体。在这点上诗人与萨福是相同的。

随着诗人情感的发展,爱填充了诗人的内心,从“爱,膨胀了它的主人的心;温柔的渴望,像海潮寻找着沙滩,要把你淹没。”叙述中我们可以看出诗人那种急切的希望看到自己的爱人的迫切心情。这种希望见面的渴望瞬间把人融化。在这里向我们展现了一个饱受相思之苦的痴情少女的可爱情态。但这种相思是因为你的存在,如果没有诗人心中的爱人,世界所有的美好将变得黯然无色。诗中说:“再明亮的眼睛又有什么用,如果里面没有映出你的存在;就像没有星星的晚上,幽静的池塘也黯然无光。”这同古代的“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有异曲同工之妙。写出了爱的绝对性,专一性和占有性,同样也含蓄的表达了爱强大的破坏力。

但是面对现实的分离,诗人只能说句珍重和浓浓的思念。诗中说:“带去珍重的许诺和苦苦的思念”这里的珍重既是请自己的恋人珍重,保重。也是对恋人的许诺,自己也会珍重。我们双方都应珍重,来迎接相会的喜悦。这里诗人摆脱了中国古代相思诗的桎梏,这里没有任何的怨恨,没有向对方诉说自己的愁苦,只向恋人表白了自己的相思。虽然诗人自己明白个中的艰辛,但诗人没有向恋人倾诉。这是替恋人着想,不想恋人替自己担心。

在这首诗里,我们看到了既有对爱情的狂热,也有为恋人着想的情怀,既有为了心中的真爱付出自己灵魂和身体的呼喊,也有对恋人相会的渴望。

这两首诗都是描写爱情的名作。从以上的叙述中我们可以看到二者既有相同之处又有些微的区别。二者都以直抒胸臆的方式表达了对爱情的巅峰性体验。萨福的诗侧重于心理描写通过一系列动作额心理的转换来抒发自己的情感。而林子的诗却似叙述中彰显自己的个性,表现了中华文化的内向委婉的特点;从内容上说,萨福的诗描写有爱而不得的痛苦、嫉妒和愤怒等复杂的情感。而林子的诗则是叙说自己的相思之苦;萨福的诗侧重于情感的直接宣泄,没有考虑恋人的感受属于自我的状态。而林子的诗在表达自己的相思之苦时,更多的是为恋人着想。

[1]田晓菲.萨福:一个欧美文学的生成[J].生活 读书 新知三联书店,2003,(12).

[2]思威面.希腊神话与传说[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

[3]王庆生.中国当代文学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4]凌梦华.新世纪以来女性诗歌的三种写作状态[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2007,(6).

[5]公木.新诗鉴赏词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1.

[6]代迅.林子建造的爱情世界-诗美描述[J].文艺评论,1990,(2).

On the Peak Experience of Love——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Sonnets by Sappho and Linzi

YU Jie
(Changzhi Vocational and Technology Institute,Changzhi 046000)

Love,an emotional state in which human is easy to experience the feeling of peak,has been preferred by poets at all times and in all countries.It is an eternal theme of literature.Through analysis of the sonnets written by Sappho and Linzi,the author makes interpretation of the feelings the poets express in the poems.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of peak experience in love are revealed thereupon.

Sappho;Linzi;emotional experience;peak experience of love

I106

A

2095-5537(2015)05-00090-03

10.16130/j.cnki.12-1434/f.2015.05.025

2015-04-21

于洁(1981—),女,汉族,山西省长治人,长治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学。

责任编辑:王 远 陈 岩

猜你喜欢

阿那巅峰林子
阿那亚:悠游于艺术之海
巅峰对决,四海争霸
如何玩转社群运营?时代中国、阿那亚……这么干!
河北省秦皇岛
7000元/晚仍一房难求,这座海边小镇也太火了
冬日的林子
丛珊 巅峰过后
Summer Vacation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懂得取舍的人,才能站到巅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