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初中音乐分层教学
2015-02-13滕建波贵州省习水县东皇镇中学
★滕建波(贵州省习水县东皇镇中学)
浅议初中音乐分层教学
★滕建波
(贵州省习水县东皇镇中学)
【摘 要】分层教学是指教师充分考虑到学生中存在的差异性,有针对性的加强对不同类别学生的指导,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其原有的基础上提高,在原有水平上发展。其强调了“教师的教要适应学生的学,学生是有个性差异的,不能以牺牲一部分人的发展来换取另一部分人的发展,学生的个体差异是一份宝贵的可供开发的教育资源”。本文就初中音乐分层教学简单谈谈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初中音乐;分层教学;划分;教学目标
在初中音乐课程中开展分层教学是一种很好的教学尝试。合理地利用分层教学不仅能够让教师更为关注学生间的个体差异,并且使用分层教学也能够让每个层面的学生都有更多的收获。因此,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应当做好课堂教学的组织设计,让分层教学在音乐课上取得更好的教学成效。
一、学生层次的有效划分
在分层教学正式实施前,教师需要做的便是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划分。可能很多教师会说,课堂教学中应当一视同仁,不能对学生差别对待,这是教育公平的最直观的表现。这一点显然应当被认可,但是这里所说的分层并不是我们传统意义上所说的对于学生差别对待,而是根据客观地衡量学生各方面的实际情况而为后续教学有针对性地展开提供的参照。教师可以通过全面地了解学生的综合情况,例如根据大家的乐感、喜欢的音乐类型、个性、思维模式等来将学生做一个有效划分。合理的分层不仅能够帮助教师更深入地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实际情况,也能够为后续的分层教学提供好的平台与契机。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以及学习状况等多方面情况,把学生分为不同的层次与组别。如: A 层次——外向型、自信心强、主观能动性较好的; B 层次——内向型、缺乏自信心,但主观能动性较好的; C 层次——主观能动性有待提升的。层次的划分可以随着学生学习情况的变化而进行调整,当有了一个清晰的划分后,教师可以在此基础上再来更有针对性地展开课堂教学。例如,可以按照ABCC或者BBCC 的模式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并且可根据学期结束后学生的学习情况再进行调整。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划分是很重要的一个教学过程,这不仅是分层教学能够良好地得以展开的基础,也是教师更深入地了解学生特点的一种方法。
二、教学目标的分层
分层教学的另一个直观体现便是在教学目标的设置上。鉴于已经对学生有了较为清晰的层次划分,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设置阶梯式的教学目标。这不仅是分层教学的另一种渗透形式,它也能够让更多学生的能力在已有水平上得到锻炼与提升,这也是有针对性的教学过程的体现。教师要在详细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的基础上设置全面而细致的教学目标,对于不同水平、不同性格特点以及不同音乐素养的学生,教师可以给他们设置差异化的教学目标,其中的根本点在于要让大家都能够在已有基础上得到锻炼与提升。
以一首普通歌曲的教学过程为例,对于一首难度适中的新学的歌曲,最基本的目标(教学目标的下限) 一般可定为能完整地演唱歌曲,这主要是面向C 层次的学习者制订的; 再高一点的目标就是除了能完整地演唱歌曲外,还要求尽可能地做到准确演唱,并能自信地在小组内歌唱。这主要是面向B 层次中那些不够自信的学习者; 最高的目标(教学目标的上限) 是要求能自信地有感情地准确演唱歌曲,甚至有时会背唱一段或者全曲,这个主要是面向A 层次能力较好又自信的学习者。根据学生认知水平的差异,为不同学生设置不同的学习目标,这是非常典型的分层教学的直观体现。值得注意的是教师也应当对于教学过程更为留意,有时候分层并不是绝对的,例如C 层次的学生可能在某首歌曲的学唱中表现得非常出色,A 层次的学生在有些教学环节中又表现得不够理想。这些状况都非常常见,教师要人性化地处理这些教学小插曲。只有这样才能够让分层教学更为灵活,让学生们感受到音乐课程的学习乐趣。
三、教学过程的分层
教学过程的展开则是分层教学得以渗透的时候,教师要在分层教学的同时也有效做好课程教学的创编,并且灵活地处理教学过程的一些突发状况,这样才能够让课堂教学更有秩序地展开,才能够让分层教学收获更好的教学成效。
以《草原放歌》的教学实践为例,本课教学以课标为指导,以音乐聆听为主线,音乐实践活动为中心。教学过程中首先可以借助西藏的风光图片以及富有特色的藏族音乐来给学生们创设情境,感染与引导学生自然地融入到课堂中。从歌曲的学唱旋律开始就进行分层学习,程度好的学生直接唱谱熟悉旋律,而程度一般的学生则通过随琴用“lu”哼唱; 在歌曲学唱基本完成后,可以让那些能力较强的学生来给大家进行表演,让他们为大家用竖笛替代教师的钢琴进行伴奏,这个过程不仅极大地提升了学生对于课堂教学的参与,同时,这也让不同层面的学生通过分工合作来很好地完成了一项教学任务。这既能够给学生一种鼓励,也能够让大家在协调配合中体会到音乐的感染力。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分层教学的理念上教师要拿捏好尺度,不同层面的学生都有着他们各自的一些特征,教师不能过于注重部分学生而忽略另外一些学生,而是应当对每一个层面的学生都给予更多的关注与引导。这是分层教学的一个重要的教学理念,在这个理念的指引下也能够让所有学生都能够取得进步与完善。
四、结语
总之,分层教学是从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实际水平出发,以他们的“最近发展区”为发展目标,遵循教育规律和学习发展特点的一种教学实验模式。它能使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够获得成功的体验,这种愉快的情绪,极大优化了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从而提高教师与学生之间合作与交流的效率,进而提高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