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小学语文自主教学
2015-02-13李朋莲贵州省织金县猫场小学
★李朋莲(贵州省织金县猫场小学)
探析小学语文自主教学
★李朋莲
(贵州省织金县猫场小学)
【摘 要】自主教学,也就是围绕学生的自主性,展开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自主教学是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基本趋势。但是,目前并不存在统一的具有可操作性的自主教学,自主教学只有通过有序教学来实现。本文中笔者结合自身教学之间简单阐述了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自主性教学模式。
【关键词】小学语文;自主教学;创设情境;小组分工
小学生进入到高年级以后,个人独立意识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基于学生的身心发展,有必要改进教学模式以促进学生的发展。自主教学模式的使用能够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
一、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现状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教学改革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高年级语文教学中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创新措施不够优化,语文教学水平一直不高。在教学中一般都是教师单向讲解,内容非常枯燥,学生不仅很少有参与的机会,而且参与积极性普遍不强。在学生语言学习技巧方面,很多教师采用单纯性灌输教育,学生都是被动地接受知识,缺乏技巧性教学。在学生的协作能力方面,高年级学生本身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协作能力,但是在现实的学习活动中,学生的协作能力没有得到发挥,教学中缺乏师生互动,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
二、创建教学意境
高年级语文教学采用自主教学模式,每节课都是非常重要的,但是想要持续保证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自主学习中可以说非常困难,因此有必要在教学中创造教学意境以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在语文教学中可以利用图片、音乐等创建教学意境。
图片能够非常直观地描述事物,在使用中能够保证小学生迅速建立比较直观的感受,提高学习的兴趣。教师在采用图片创建教学意境中需要注意图片的内容与教学内容保持一致。如在《落花生》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向学生展示落花生的直观图片,刺激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逐渐增加问题的深度和难度,保证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高年级语文教学中还可以利用音乐来创建教学意境。图片在意境创建中非常常见,但并不是唯一的手段,在创建教学意境中需要保证方法的灵活性。音乐能够引起人的共鸣,引发人的联想,在高年级语文教学中可以利用音乐来创建教学意境。如在《十里长街送总理》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播放一些音乐,帮助学生感受课文中的情感,加强学生对课文的关注。
三、小组分工学习
在自主教学开展中,教师需要格外注意学生的分组工作。在学生分组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小组的成员应由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组成;根据小组的实际情况,为小组取一个合适的名字;选择一个具有影响力和号召力的学生来担任小组的组长;为每个小组确定合理的学习目标。
如在《古诗词三首》的教学中,要求学生能够自由地朗读诗词,注意朗读情感的变化。随着不同阶段的学习,对学生的要求也不太相同,在学生朗读完毕后,就要求学生能够理解诗词的含义,能够借助一些工具书理解诗句,这个过程教师还需要根据小组的具体发展情况进行开展。最后要求学生能够背诵诗词,小组长监督学生的背诵情况,教师在教学中也需要不定期抽查学生的背诵情况。在这个过程中,若是学生小组成员讨论的时间不足,很有可能出现冷场情况,不利于合作教学,可能创伤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教师需要注意为学生留足充分的讨论时间,并表扬表现优异的小组。
在小组分工学习中,小组成员需要向教师报告学习成果,可以采用分小组的方式进行汇报,也可以采用小组代表回答,小组学生针对自己在学习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讨论,提高教学效果。在学生汇报完毕后,教师可以点评学生的问答,完善教学效果。高年级语文教学中,当堂检测是非常重要的环节,一般安排在教学时间的最后几分钟,通过简练的测试题方式展示学生遇到的难点问题,得到最直接的教学反馈信息,提高教学环节的紧凑性和有效性。
四、运用科学的辅导手段
在高年级语文自主教学的开展中,不仅需要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还需要采取科学的辅导方法,遵循教学规律,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在采用辅导方法的过程中需要注意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好坏等进行教学,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正确引导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开展正确的辅导方式进行教学,加强对课文的理解,充分挖掘学生学习的潜力。在自主教学开展中,鼓励小组成员之间相互交流合作,开展合适的辅导模式,如专题辅导、课堂外辅导等,保证学生积极的学习。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本身需要端正态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中。如在《凤辣子初见林黛玉》的教学中,需要保证学生能够逐步了解曹雪芹和文章背景,鼓励学生多多发言;文章的语言形式学生非常陌生,因此在教学中教师需要辅导学生充分地认识和了解白话文,进而分析文章,了解林黛玉的心理变化,分析文章布局的用意所在。教师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辅导工作,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思维能力,引导学生积极探索,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五、提高学生参与的能力
要保持学生参与课堂的热情,一定要使学生自信。这种自信不是盲目的,而是以知识和能力为载体的。因此,一定要给学生充分预习的时间。只有先学,有一定的基础,在课堂上才可能有话可说、有据可论;只有充分预习、文本的挖掘、思想内涵的体验,感悟情思形成自己的观点,才能形成自己的作品,才有“成果”可以展示;只有充分预习,掌握基础知识上,才能将知识与能力拓展和迁移,进行创新性的学习,个性化的手段表达自己的学习收获,才会有丰富多彩的课堂展示。经过充分的预习,学生才能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要提高学生的参与能力,老师的指导也很重要,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表演能力、思维能力的提高都需要老师的细心和敏感。学生的预习实际上是在教师指导下的自学,帮助学生明确目标任务、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式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