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高校与文博机构协同助推天津文化外宣的对策性研究
2015-02-13张楠
张楠
天津高校与文博机构协同助推天津文化外宣的对策性研究
张楠
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之上,分析了高等院校与文博机构协同助推天津文化外宣的重要性、所面临的困难,并结合具体的实例给出了协同挖掘、协同助推天津文化的策略建议,让不同部门的不同优势资源优化整合,开拓天津文化对外宣传的新途径。
天津高校;文化外宣;协同创新;文化传播模式
一、引言
高校是文化传播与交流的重要舞台,承担着所在地区、国家的文化对外推广、宣传与沟通的职责。同时,这种职责也是高校校园文化本身的必要组成部分,要求其宣传模式与内容必须随着传播目的以及目标群体的变化而有所突破和转变。因为高校校园文化不是静止孤立的,它存在于动态的社会文化系统之中,需要在对其所在城市的文化传承与创新中实现自我更新。每一座城市都有其深厚的文化积淀与悠久的人文底蕴。它是现代化都市之间相互区别的重要特征与符号化标记。作为在近现代中国占有举足轻重地位的文化名城——天津,就有着其他城市所无法比拟的文化资源优势。深入挖掘并有效地对外宣传好天津文化,让外地人、国外人士都能从文化上记住天津、感受其魅力,是摆在所有高校、文化研究、对外宣传部门面前非常实际且异常紧迫的任务。
二、调研概况
为了了解在校大学生对天津文化的总体认知以及现有文博机构(包括博物馆、文博院、各类纪念馆等)在其文化体验中的参与程度,为高校与文博系统协同助推天津文化对外宣传工作的对策性研究收集可靠的分析数据,课题组采取问卷调查形式,以天津市在校大学本科生和留学生为调查对象。问卷在天津市高校内随机进行发放。共发放问卷350份(其中本科生300份,留学生50份),回收有效问卷315份(其中本科生276份,留学生39份)。问卷内容涉及调查者的来源地(省份或国籍)、对天津文化的现有了解程度、接受天津文化的意愿程度、了解天津文化的渠道、对天津艺术形式与民俗风物的认知程度、对天津各类博物馆的认知度与参与率、对文博机构走进校园宣传天津文化的支持程度以及印象较为深刻的天津文化记忆等。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样本基本信息分析
本科调研样本来自全国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中来自天津的调查对象占总数的25%,居首。这与天津高校区域性招生比例的不同有关。留学生样本涉及13个国家,其中来自韩国的对象占总数的45%,这与以中国为中心的汉语言文化圈的对外辐射、中国新时期的对外政策、孔子学院在世界的推广以及天津近些年对外交流与贸易的状况有关。
(二)问卷主题项调查结果分析
1.样本对象分析
文化形象传播的执行者与接收者从本质上讲都是具体的人,形式与媒介归根到底也是人的手段与途径。因此,样本对象在整体调研中具有较为重要的意义。来津求学是天津与外省、外国相互沟通的路径之一。学生自身具有学习、地方文化体验与传播的多重功能。28个地区、13个国家的学生构成了此次调研的意义主体。其中,非天津文化圈的对象占了总数的78%,他们在其学业结束后大部分都将离津发展,因此具备了文化传播扩散的功能性。如何在有限的求学时光内将天津文化在其中间进行普及,使其能自觉地成为天津积极形象对外塑造的因子,是摆在外宣工作面前的新课题。而22%来自天津本地的学生也会出现许多本科毕业后赴外地深造、就业的现象。他们对于天津本地文化的认知程度以及传播能力也决定着天津文化形象对外传播的成功与否。
2.天津文化接收意愿的调查分析
数据显示,调查对象对于天津文化的了解程度总体处于中等偏下的水平。本科问卷中“不了解”的占20%,“一般”水平的占49%。在留学生样本中,“不了解”占15%,“一般”水平占69%。其中发现许多天津本地学生对于本土文化也出现知之甚少的情况,值得注意。对于天津文化接受的意愿程度:本科生与留学生的“愿意”比率都相对较高,都是94%。这就说明中等偏下的认知程度并非出自样本对象自身的心理抗拒,而是由于宣传渠道与模式等非自身原因导致的。
3.了解天津文化渠道的调查分析
数据显示,本科问卷中各种渠道所占的比重排列依次为网络(38%)、电视(27%)、校园宣传(17%),报纸(11%)、其他(7%,包括旅游观光、生活体验、同学与亲戚告知、课堂讲授、志愿活动等)。留学生问卷中各项的比重分别为网络(53%)、校园宣传(28%)、电视(16%),其他(3%,包括旅游观光、中国同学介绍等)。不难看出,随着传播媒介的日益多样化、便捷化,网络成为了学生了解区域文化环境的首选途径。对于中国本科生而言,由于语言优势,其了解渠道相对较多,而校园——其学习生活的环境却占有相对较小的比重。在一定程度上也说明天津文化宣传在这一领域相对薄弱。而对于留学生而言,其语言相对受限,生活半径因之缩小,以学校为主,从学校感知天津文化的机率随之上升。因此,从两个样本群来看,天津文化在校园中的宣传与普及需要重视和加强。
4.对天津艺术文化、民俗风物以及文化记忆的调查分析
数据显示,本科生对于天津艺术文化与民俗风物的认知程度的“了解”率分别为43%和56%。留学生对于这两项的“了解”率分别是28%和56%。关于文化记忆在本科生样本中的排名前六位的分别是相声、麻花、泥人张、狗不理包子、煎饼果子、杨柳青年画(其余的还包括快板、炸糕、板栗等)。在留学生中,天津特产、建筑、相声、风景、艺术等居天津文化记忆的前五位(其余的还包括天津话、小吃、习俗等)。可以说,两个样本群对天津艺术文化的了解程度并不高。天津历史文化遗存以及书法绘画等带有津派风格特点的艺术门类鲜有提及。这与“中国近代看天津”等主推的文化宣传效果也是不一致的。而这其中还要考虑到选择“了解”的样本对象中天津本市学生的比重相对较高。因此,本科生对艺术文化与民俗风物的认知程度更会降低。因此,将记载着天津沧桑巨变的历史文化遗存与多彩的艺术形式积极向外推介是天津文化形象建构、宣传工作十分重要的一环。
5.博物馆参与率与文博机构进校园意愿率的调查分析
数据显示,本科生去过天津各类博物馆的比率占调查人数的52%,居前三位的博物馆分别为天津博物馆、天津自然博物馆、周邓纪念馆。愿意通过博物馆了解天津文化的占到93%,支持博物馆走进校园进行天津文化宣传的占到91%。留学生中,去过天津各类博物馆的占调查人数的47%;有82%的留学生表示愿意通过博物馆来了解天津文化;79%的留学生希望博物馆进校园进行天津文化的宣传与普及。应该说,博物馆的参与率在两个样本群中都不高。这与天津大城市发展的文化定位是不相适应的。而较高的参与意愿率与博物馆进校园的支持率则说明以博物馆为主要实体传播模式的天津历史文化对外宣传在具体方法、策略上还有欠灵活。而以高校为平台的传播手段更加直观、方便,适合学生群体的体验需要。
四、协同创新所面临的问题
两个分属不同行政领域的机构进行协作必然面临着诸多的问题与困难需要克服与解决。
(一)沟通问题
高等院校属于教育系统,各类文博机构属于文化系统。各自部门内部运作的机制会有区别,同时两个系统之间沟通与协调也会出现障碍,这是协同创新亟待解决的首要任务。
(二)协作与分工
采用何种形式进行协同创新,如何让两个部门在不影响彼此正常业务运行的前提下对天津的历史文化进行有效的挖掘与宣传,并且形成一种为两个部门自身工作助力发展的协作模式是协同创新的关键问题。很多失败的案例都是因为这一问题没能妥善解决而形成虎头蛇尾的局面,无果而终。
(三)资金与费用来源
高等院校与文博机构大多属于事业单位的行政编制,需要国家的财政拨款来维持自身的发展,基本没有高营利性的业务。而在文化外宣上的协同创新一方面不会带来收入可观的既得利润,相反还会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产生一定的劳务等方面的资金消耗,这同样是需要面对的现实问题。
五、高校与博物馆协同助推天津文化外宣的对策分析
(一)建立合理有效的沟通机制
可由市委宣传部、市教育工委联合牵头,由市文化局、市教委联合成立工作小组具体负责实施,商定协同创新的框架。设立专门的科研或活动项目来促进高校与文博机构的参与。各高校与文博机构可自由联合就某一文化领域进行协同创新,以有效地将天津文化传播出去作为目的性成果。
(二)协同发掘模式
有力的文化外宣要建立在充分的文化积淀与文化发掘基础之上。
首先,高校丰富的各类学术资源可以为文博机构的研究人员提供有力的支撑。如高校各类大量的纸质与电子信息资源是文博机构所不具备的,它可以为各类专家学者提供深入的、持续性的文献保障。同时,博物馆内收藏的有关天津文化的图书以及其他珍贵资料也可向高校开放使用,互补不足。
其次,高校拥有大量各个语种优秀的语言人才,可以向文博机构译介国外有关天津文化研究的相关成果,为文博机构的学术研究提供更多、更前沿的内容参考。如许多近现代西方研究中国,特别是天津历史文化的信息资料对于本地学者在相关领域的研究就是十分有价值的参考借鉴。
再有,高校与文博机构的人才也可进行探索性的合作研究。高校拥有专业学科门类多、研究领域划分较细等特点,有可能与文博机构的各类专家在天津文化的某一问题领域或跨领域间形成以创新研究成果为最终形式的协作状态,达到一加一大于二的合作效果。
(三)协作传播模式
第一,从前面的调研数据可知,高校是来自不同区域文化、不同国家文明的学生聚集的地方,其作为天津文化对外宣传平台的功能是不可忽视的。非本地学生来到天津由于生活环境的改变,内心会产生一定的排斥心理,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想要了解天津文化的愿望也油然而生,并且想从真实、权威的渠道了解这些内容。文博机构的专家可以在总结以往开展文博知识进社区工作经验的基础之上,将具有本馆特色,富含天津历史文化底蕴的各类展览在天津高校间进行巡展,并结合文博机构的专家学者在校园内举办的专题文化讲座,将文化更加直观地呈现给在校学生,让他们了解天津艺术、民俗文化身后的历史背景与人文含义,同时也可将一些只是在专业领域内具有较大影响的艺术成果(如绘画、书法等)让更多普通的学生认识,适当地与非天津文化圈以及国外同类艺术成果进行比较,提高他们的艺术鉴赏能力、审美旨趣,陶冶情操,增强他们对于天津文化的感知度。同时学生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组成由文博专家作为导师的文博小组,培养他们对于天津文化自发研究的热情与兴趣,让更多的学生在学习探索中传播天津文化。
第二,高校的外语人才可以对文博机构的文物、宣传展览以及研究成果进行外译传播。让天津的文化走上世界的舞台是天津塑造国际化都市形象、提升文化软实力的基础。在这方面天津博物馆已经有了先期有益的尝试,他们新馆展览词的英译就选择了与天津外国语大学进行合作,为天津文化走出国门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同样,文博机构也是天津文化外译的知识支撑,确保了外译工作的系统性以及外译内容的准确性。
第三,“每一所高校都有它自身的文化底蕴,而博物馆正是传承高校自身文化的最适合的载体”。天津的许多高校在长年的发展积累过程中拥有许多极具价值的反映天津历史发展、文化变迁的珍贵遗存。文博机构可以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帮助高校成立学校博物馆,让藏品以更加有序、科学的方式呈现在学生面前,进一步增强学校自身的文化品位与文化影响力。同时还可以同文博机构的的众多藏品在公共博物馆举行联合展览,既弥补了公共馆藏的不足,同时也可拓宽高校对外宣传的平台外延,让天津文化的实物展示更加丰富、更趋多元化。
第四,博物馆作为天津文化对外宣教的主力平台,其内部的功能区划以及文化体验等项目的设计工作可更多地引入高校的各类专业创意人才共同参与规划,形成“开门办馆”的工作格局,让更灵活、更多样的形式与思维注入到文化外宣的工作中来,创造出贴近时尚生活、方便公众参与的文化展示空间。
(四)经费的解决
首先可以从市一级层面给予专项资金拨款,由宣传和教育部门联合监督使用,支持、鼓励规划科学的高校与文博机构进行协作创新。
其次,通过各种互惠的交流活动冲抵在协作外宣过程中产生的如劳务费等费用的产生。如可采取文博机构为合作院校提供对外收费而对其免费的新近展览的参观导览等服务;文博机构可以为高校相关专业的学生(文博专业、外语专业等)提供无偿的实习机会;高校的各类文献资料免费向文博机构的研究人员开放;高校可以采用非学历教育模式为文博机构的研究人员提供相关课程的旁听与进修等。
总之,高校在天津文化外宣工作中具有不可忽视的内在潜力,它是科研、资源、研究人才相对集中的机构,同时也是文化碰撞与传播的“桥头堡”。文博机构是地方文化研究与挖掘最为重要的科研机构,同时也是其他地域文化了解本地文化的窗口。因此,高校与文博机构在挖掘与外宣天津历史文化方面的协同合作具有研究与传播的双重意义,也是不同部门的不同优势资源优化整合、提升活力的创新途径。
责任编辑:金锡萍
张楠,天津外国语大学,天津国际发展研究院兼职研究员,硕士,主要从事高等教育、图书馆学研究(天津300204)。
G646
A
1671-2277-(2015)05-002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