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番目标:改革以来历次党代会的提法、背景和意义
2015-02-13李全生
李全生
(烟台大学人文学院,山东烟台 264005)
翻番目标:改革以来历次党代会的提法、背景和意义
李全生
(烟台大学人文学院,山东烟台 264005)
“翻番”是一个来自中国民间文化的词语,党中央将这一词语用于表述现代化进程中的经济发展战略目标。改革以来,在历次党的全国代表大会上,根据不同的背景和发展形势,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不同的翻番目标和要求,形成了系统的翻番战略思想,有力地推动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进程。特别是在党的十八大上,提出了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的两个翻一番目标,使翻番战略思想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发挥着关键性作用。
翻番目标;党代会;十八大;两个翻一番
改革以来,党中央重视现代化发展战略问题,多次使用“翻番”一词来表述发展战略目标,特别是在历次党的全国代表大会上,根据不同的背景和发展形势,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不同的翻番目标和要求。这些要求和提法,前启后承,不断丰富和发展,形成了系统的翻番战略思想,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内容,有力地推动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进程。特别是在十八大上,提出了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的两个翻一番目标,使翻番战略思想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发挥着关键性作用。
一
1982年9月召开的党的十二大,是改革开放以来召开的第一次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十二大报告对现代化发展战略做出了全面系统的部署,其中针对战略目标明确提出了“翻两番”的要求:“从1981年到本世纪末的20年,……力争使全国工农业的年总产值翻两番,即由1980年的7100亿元增加到2000年的28000亿元左右。实现了这个目标,……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可以达到小康水平。”[1](P14)
十二大报告翻两番的提法是由邓小平首创的。在此之前,邓小平两次提到过翻两番的目标。最早是在1980年10月15日的一次军队工作会议上,邓小平谈到:“现在我们搞四个现代化,提的目标就是争取二十年翻两番。到本世纪末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800至1000美元,进入小康社会。”[2](P681)第二次是在1981年4月14日,邓小平会见外宾时谈到:“在本世纪末,我们只能达到一个小康社会,日子可以过。经过我们的努力,设想十年翻一番,两个十年翻两番,就是达到人均国民生产总值1000美元。”[3](P732)
邓小平这一“到二十世纪末翻两番实现小康社会”的目标设想,是对“2000年实现四个现代化”目标的实事求是地调整。“实现四化”是由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提出的,在1970年代后期,成为凝聚民众力量、富有感召力的目标和口号,对于摆脱“以阶级斗争为纲”极左路线的束缚,确立经济建设的工作中心,有着极大的积极意义和极强的舆论引导作用。但是,邓小平认识到,以当时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可预期的经济发展速度,在二十世纪实现四个现代化已不可能,现代化目标和提法有必要作出调整。1979年3月,邓小平在会见英国客人时谈到:“我们的目标是在本世纪末实现四个现代化。我们的概念与西方不同,我姑且用个新说法,叫做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由于缺乏经验,实现四个现代化可能比想象的还要困难些。”[2](P496)在这里,邓小平第一次提出了“中国式四个现代化”的概念。在时隔不长的一次党内会议上,他又提出了“中国式现代化”这个更简练的概念。[2](P497)1979年12月,邓小平在会见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谈到:“我们要实现的四个现代化,是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我们的四个现代化的概念,不是像你们那样的现代化的概念,而是小康之家。到本世纪末,中国的四个现代化即使达到了某种目标,我们的国民生产总值人均水平也还是很低的,……比如国民生产总值人均1000美元,……中国到那时也还是一个小康的状态。”[4](P237)
“翻番”意指某方面指标的规模水平在原有基础上成倍增长,是一个很有中国特色、来自中国民间文化的词语。这一提法,因其比较口语化,通俗易懂,数量含义明确,贴近民众生活经验,有利于上情下达,使民众更清楚地知晓国家的战略构想和发展承诺。十二大报告将邓小平翻两番实现小康的设想作为现代化发展战略目标明确提出后,“翻两番”、“奔小康”成为群众喜闻乐见、耳熟能详的口号,极大地调动了全国人民投身改革开放的热情和积极性,开创了现代化建设的崭新局面。
二
1987年10月党的十三大报告中,向全党全国人民明确提出了现代化的“三步走”发展战略:“第一步,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这个任务已经基本完成。第二步,到本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下个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5](P16)
就翻番目标而言,与十二大相比,十三大报告中有两个重大发展。第一,使用国民生产总值指标替代工农业总产值指标。这是因为,1980年代中期,我国统计核算向SNA靠拢,国家统计局开始启用国民生产总值的核算。1985年9月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七个五年计划的建议》中,将两大核算体系的核心指标并用,提出:“1990年的工农业总产值和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或更多一些,……全国工农业总产值将达到16000亿元,国民生产总值将达到11000亿元。”[6](P378)第二,隐含了第二个翻两番的思想。邓小平1980年代初期提的“翻两番实现小康”只是现代化的阶段性目标,在此基础上,邓小平进一步提出了第二个翻两番实现现代化的构想。1987年4月16日,他首次谈到:在2000年实现人均国民生产总值1000美元基础上,“再过50年,再翻两番,达到人均4000美元的水平。”[7](P216)1987年4月30日,邓小平提出70年时间“三步走”两个翻两番的战略思想:“第一步在八十年代翻一番。以1980年为基数,当时国民生产总值人均只有250美元,翻一番,达到500美元。第二步是到本世纪末,再翻一番,人均达到1000美元。实现这个目标意味着我们进入小康社会,把贫困的中国变成小康的中国。……我们制定的目标更重要的还是第三步,在下世纪用三十年到五十年再翻两番,大体上达到人均4000美元。做到这一步,中国就达到中等发达的水平。”[7](P226)十三大报告中讲到发展战略的第三步时,采用了邓小平长期使用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指标,虽然没有明确地提出第二个翻两番,却同时采用了邓小平几个月前“达到中等发达水平”的类似表述,而这一表述对应的是“人均国民生产总值4000美元”的数量标准,实际上也肯定了邓小平第二个翻两番的战略目标。
十三大报告,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国情的判断,使党中央的翻番战略思想进一步科学化和现代化,将翻番目标与现代化进程密切统一起来,突出强调了二十世纪末的任务要求,指明了二十一世纪的奋斗目标,在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在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发挥了关键性作用。
三
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报告中就发展战略目标问题提出:“90年代我国经济的发展速度,原定为国民生产总值平均每年增长6%,现在从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情况来看,可以更快一些。根据初步测算,增长8%到9%是可能的,……国民生产总值将超过原定比1980年翻两番的要求。”[8](P224-225)
在党代会报告中,将翻番目标与比较明确的经济增长速度目标同时提出来,这是唯一的一次。这与当时前几年国内外复杂的政治经济背景是分不开的。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国际上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界社会主义遭受严重挫折。国内出现政治风波,改革开放的步伐被迫放慢,经济滑坡,市场疲软。《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第八个五年计划纲要》提出,今后十年国民生产总值平均每年增长6%左右,就可以实现到本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的既定目标。[9](P1486)1992年初,邓小平视察南方并发表重要谈话,从理论上深刻地回答了长期困扰人们思想的许多重大认识问题,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推向了新境界。
党的十四大就是在这一背景下召开的,报告中提出了调高经济增长速度的设想,对翻番目标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十四大后,党中央和国务院调整了“八五”计划若干指标,将经济增长速度由年均6%,调整为8%—9%,国民经济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有力地推动了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的改革。
四
1997年10月,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提出了21世纪分阶段的战略部署:“第一个1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宽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再经过10年的努力,到建党100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到世纪中叶建国100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10](P4)
十五大报告中的这个“新三步走”战略部署,是在十三大“三步走”中的翻两番和第二步战略目标提前高水平实现、即将开始实施新世纪第三步战略构想的背景下提出的。
经过邓小平南方谈话后几年的快速发展,1995年国民生产总值达5.76万亿元,按照可比价格计算,提前5年实现了翻两番的战略目标。为此,这一年9月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对到20世纪末翻两番实现小康目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国民生产总值总量翻两番目标已经完成的基础上,“在我国人口将比1980年增长3亿左右的情况下,实现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11](P340)到1997年,国民生产总值达到78061亿元,提前三年实现了1995年提出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的目标。
早在1995年的十四届五中全会上,党中央面向21世纪,对第三步战略目标或第二个翻两番,首次提出了分阶段的翻番战略,即到201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宽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1](P341)
在这个关于21世纪“新三步走”的发展战略中,再次重申了2010年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的战略目标。将“九五”计划中的要求写入党的报告中,使这一翻番目标得到进一步强调和宣传,表明了党中央实现这一目标的信心和决心,使全党全国人民进一步明确了21世纪中翻番目标的新要求,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面顺利地推进到21世纪。
五
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报告中要求:“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12](P543)
这是党代会报告中第一次将2020年作为翻番时的目标年份。其背景是进入21世纪,我国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第二步目标都顺利实现,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党的十六大上,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提出了在本世纪头二十年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新目标。这是党和国家关于国民经济发展战略第三个翻两番的提法,将邓小平第二个翻两番战略目标的实现时间提前了三十年。这是因为进入21世纪,我国经济仍然保持了快速增长,只需要20年基本可以实现翻两番的目标。同时,认识到这一新的翻番任务的艰巨性,报告中使用了“力争”的字眼。
在翻番指标上,党代会报告中首次使用了国内生产总值,这也是顺应国际统计领域改革和经济全球化的需要。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巨变,苏联解体,社会主义阵营不复存在,MPS核算体系一定程度地丧失了存在的基础,我们国家在这个时候推出了充分借鉴SNA的新核算体系。但是,随后不久,联合国又修订推出新的SNA,新的SNA弱化了GNP(国民生产总值)指标,将之改成GNI(国民总收入),而原来与之并列的GDP(国内生产总值)指标得到了强化。GDP代表一国或一个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和个人在一定时期内全部生产活动(包括产品和劳务)的最终成果,其作为新SNA中最重要的总量指标,为世界各国广泛使用并进行国际比较,萨缪尔森在《经济学》教科书中把GDP称作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这一变化适应了经济全球化的需要。作为吸引外资最多的发展中国家,我们用国内生产总值(GDP)取代国民生产总值(GNP)也是势在必行。1992年统计公报开始对社会发布国内生产总值数据,1993年统计年鉴中也首次出现国内生产总值指标。1995年统计年鉴不再保留MPS指标,完全采用SNA,国内生产总值也逐渐成为最主要的核算指标。但在重要的官方文件包括十五大报告中,还是以国民生产总值指标为主。直到2000年,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中指出,“十五”期间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要为“到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奠定坚实基础”。[11](P583)这是关于翻番目标第一次采用“国内生产总值”这个指标。至此,从1987年以来使用的国民生产总值指标在党和国家的正式文件中不再使用。
十六大报告对第二个翻两番战略目标作出了重大调整和发展,标志着党中央翻番战略思想趋于成熟,为全党全国人民在新世纪头二十年的奋斗目标指明了方向,有利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现。
六
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13](P19)
党的十六大以来,面对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党中央紧紧抓住和用好新世纪的战略机遇期,首倡并努力践行科学发展观,积极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开辟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前景。
当时,我国正处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1000美元向3000美元过渡的关键时期,党中央提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新要求,国民经济仍保持了高速增长,人口增速继续降低,实现人均翻番目标有较大把握。
十七大的翻番目标是在党代会报告中首次提出人均产值的翻番,体现了党中央科学发展、以人为本的治国理念,反映出我们党在追求经济持续增长的同时,追求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与十六大相比,十七大的翻番要求目标更高、实现的难度加大,但实现目标的信心和决心反而进一步增强,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有力地推进了小康社会的全面建设。
七
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十八大报告中要求:“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14](P17)
实现国内生产总值比2010年翻一番,是针对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更高要求。由于新世纪的头十年,我国经济保持了超预期的高速增长,年均增长速度为10.5%,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实际增长速度最快的10年。2010年,“十一五”规划胜利完成,国内生产总值为39.8万亿元,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29748元。原来十七大提出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的目标,在十八大前夕看来,很容易实现。所以,十八大上对这一目标作了调整,以2010年为基期,希望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实现更高的翻番目标。
实现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这是一个全新的提法。改革开放以来,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城乡居民收入不断提高,生活水平不断改善。但是,由于收入分配及相关领域体制改革还不到位,特别是经济社会发展中不断出现新情况新变化,收入分配领域逐渐积累了各种复杂问题:企业工资决定机制不健全,最低工资标准偏低,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下降;税制改革滞后,调节收入分配功能较弱,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没有根本扭转;分配秩序不合理,各种隐性收入大量存在,以权谋私、权钱交易问题依然突出,有的腐败案件涉案金额巨大;等等。广大人民群众对这些问题非常敏感,不满情绪因互联网和现代通讯工具的普及充分传递、扩散、积累、强化。切实增加人民收入,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已是迫在眉睫,刻不容缓。
十八大翻番目标的提法,是在党的历史上,第一次将2010年作为翻番战略的基期,第一次专门针对新世纪的第二个十年即“新三步走”的第二步提出要求,第一次提出两个方面的翻番要求,第一次明确提出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的翻番。十八大的翻番目标,比党的十六大和十七大的翻番要求更高、更丰富、更科学,将翻番战略思想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这一目标,有利于鼓舞人心,凝聚力量,充分激发全国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积极性。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引领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对此,习近平指出:在前几年增长和发展的基础上,只要我们能保持7%的增长速度,就能实现2020年的翻番目标。[15]
]
[1]十二大以来重要文件选编(上)[C].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2]邓小平年谱(1975-1997)(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
[3]邓小平年谱(1975-1997)(下)[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
[4]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5]十三大以来重要文件选编(上)[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6]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历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央全会重要文件选编(上)[C].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
[7]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8]江泽民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9]十三大以来重要文件选编(下)[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10]江泽民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11]中共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历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央全会重要文件选编[C].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
[12]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13]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C].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14]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C].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15][EB/OL].http://finance.ifeng.com/a/ 20131008/10804372_0.shtml,2013-10-08.
(责任编辑 梅焕钧)
The Goal of Doubling:Formulation,Situation and Significance in All Previous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PC during the Reform Process
LIQuansheng
(School of Humanities,Yantai University,Yantai264005,China)
Doubling is a Chinese folk culture word.The Central Committee of the CPC used the word to express the goal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strategy inmodernization process.During the reform process,different goals of doubling have been put forward according to different situations.These goals have formed systemic doubling strategy thought,which have promoted the process of reform and opening up and modernization.Especially in the eighteen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PC,the Central Committee of the CPC put forward the goal of doubling in GDP and the per capita income of urban and rural residents.The new formulation makes the doubling strategy thought reach a new height,and plays a key role to build a well-off society in an allround way.
the goal of doubling;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PC;the eighteen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PC;the goal of doubling in two sides
D61
A
1672-2590(2015)05-0037-05
2015-07-22
李全生(1968-),男,山东莱阳人,烟台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