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历史文化的特质浅析
2015-02-13卞克文
卞克文
广西历史文化的特质浅析
卞克文
历史上,广西本土文化与主要由北方和东方传入的外来文化在广西这个大熔炉中相互碰撞激荡、交汇融合,从而形成了独特的、多元的广西历史文化。千百年来,广西历史文化在传承与更新的过程中逐渐表现出较为稳定的特质,这些特质可以浓缩为四点:包容和谐的胸怀、坚韧内敛的品质、虚怀奋进的性格和勇于担当的气魄。
广西历史文化;特质;胸怀;品质;性格;气魄
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独特的历史文化。在绵延千载的历史长河中,由于受历史上的战乱、居民的迁徙等因素影响,广西本土骆越文化与外来文化碰撞、认同、整合,形成广西独特的历史文化。多元文化在这片热土上相互激荡升华、传承弘扬,从而赋于广西历史文化的一些特质。这些特质可以概括为包容和谐的胸怀、坚韧内敛的品质、虚怀奋进的性格和勇于担当的气魄。
一、包容和谐的胸怀
包容和谐的胸怀是广西历史文化最突出的特质。长期以来广西各族人民和谐相处、相互学习、团结一心、共同发展。有学者指出:“广西是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各民族都或多或少地保留着自己的文化传统和某些习俗;又由于各种不同的外来文化的影响和渗透,因此在广西境内呈现出了多元文化共存的局面……这种多元性更表明了广西人较少自我封闭意识和因循守旧思想。一个民族或一个地区能够理解、尊重和接受各种不同的文化,这是一种进步的表现。”①容本镇:《浅谈广西文化的特征》,广西日报,2001-3-2。
自古以来,开放包容便是广西历史文化的主流,是广西历史文化发展与演进的推动力。在引进与消化的基础上,广西历史文化又以和谐的姿态示人。包容和谐的博大胸怀,见证了具有民族特色的广西历史文化在八桂大地的包容共生、和谐发展。广西人民不自我封闭,也不保守狭隘,对传入广西的文化以宽大的胸怀容许差异,尊重外来文化,在广西这个开放的大熔炉中各种文化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少数民族文化、海洋文化、中原文化等多种文化包容并存,构成多元文化相互交融和谐共处的态势。
广西文化特征的产生与其环境之间有密切的关联。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有句名言:“温和的土地产生温和的人物。”②(希腊)希罗多德:《历史》,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第844页。广西温润的气候和物产的富饶使广西先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精神文化特征,这体现在历史文化上,表现出包容和谐的胸怀。
对此,广西籍现代著名教育家雷沛鸿在他的《西江学院是什么》一文中指出:“广西文化导源于中原、西南、东南各方,而汇流于本省。在各种族、语言、农业各方面,都表现它的复杂性。在空间上,既是四方汇流,在时间上,却有若干成分起源于秦汉以后,有若干成分起源于秦汉以前……”广西历史文化开放包容,使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相互交融。历史上的移民进入广西,带来的多样的移民文化,以至广西非常明显的保留了外来文化的印记。有学者认为:从全国范围看,没有哪一个地区像广西那样,移民对文化发展及其空间差异的形成有如此巨大的影响。③范玉春:《移民与中国文化》,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14页。以使用的语言为例,广西文化的万象具体表现为,“桂东北的全州一带,长期以来受到湖南的影响,表现为典型的湖湘文化特征;桂东、桂东南一带,因为靠近广东而表现出明显的粤语文化特征;以柳州为中心的桂中地区,因为外地官员和卫戍军队以及各地移民的聚集而表现为混杂的官话文化特征”。①黄树森主编:《广西九章》,广西人民出版社,广东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2页。
现如今,广西正以更加开放的胸怀,熔铸四方文化精华,促进自身的发展。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中国—东盟博览会永久落户南宁、“一带一路”建设等使广西的区位优势更加凸显,更加大了广西的对外开放力度,展示了广西自信豁达的姿态、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的胸襟。包容和谐是对广西历史文化特质的高度浓缩精炼,充分显示了广西的区域人文特征。今后,广西人将以更宽广的胸怀、更开放的姿态、更锐意的进取,加快推进经济社会发展。
二、坚韧内敛的品质
广西历史文化的特质之二是广西历史文化具有坚韧内敛的品质。历史上,广西人民坚忍不拔、谦虚内敛、勤劳勇敢、自强不息。这种品质使得广西地区不仅创造了灿烂的文明,而且生生不息、连绵不绝,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雷沛鸿就曾提到,广西人具有坚忍不拔的性格,广大民众对于生存竞争,虽然表现得特别显著,而富有生活动力。广西人民曾历经无数考验,面临种种巨大的灾难,包括自然灾害和外敌入侵。但是,它们都没有动摇过各族人民战胜困难的意志和信心。
广西的先民在与烈日、暴雨、狂风、山岭、瘴气顽强搏斗中,顽强地生存下来,为开发祖国的南疆做出了巨大贡献,也溶铸了最具韧性、勇敢顽强、不屈不挠的民族性格。另一位广西学者梁庭望对此深有感触,他指出:“壮人在血与火的涅槃中,铸成了是非分明、嫉恶如仇、勇敢顽强、宁死不屈的性格。这种性格在表现形态上与北方剽悍孔武的外露性格不同,外柔内刚,有如棉里藏钢。文静时如水牛踱步,但如被惹怒,便似水牛跳高坎,瞪红双眼,连老虎也被吓得窜伏深山。”②梁庭望:《生长在壮族文化沃土上的英雄花》,载覃彩銮等主编,《瓦氏夫人论集》,广西人民出版,1992年版,第199页。
广西人民在漫长的社会历史实践中所表现和积淀凝聚而成的坚忍不拔、谦虚内敛的精神,在瓦氏夫人身上体现得很明显。瓦氏夫人是明朝中期田州(治所在今广西田阳)的一位颇有政绩的土官,更是一位名垂青史的抗击倭寇的女英雄。
瓦氏夫人,本名岑花,自幼聪明好学,随父攻读诗文和兵书战策,精通拳剑,文武全才,她生性坚忍倔强,富于正义感。后嫁给田州世袭土官岑猛为妻,按当时的婚俗同姓不能通婚,而改称为“瓦氏夫人”。她从成年起就饱尝乱世之苦,生逢明朝廷加强对广西地区少数民族的控制,中央政府与地方土司矛盾重重,各土司也争权夺利、混战不已。瓦氏的丈夫岑猛在混战中,逐渐胜出,成为桂西势力最强大的土司,拥有“精兵数万”,称霸一方。岑猛做大后,野心膨胀,不再听命于中央政府,甚至胆敢诛杀朝廷命官。瓦氏对丈夫的不义之举,常常耐心规劝,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据《广西通志》卷237记载:“猛多行不义,瓦委曲陈谏不听,至于流涕。”明嘉靖六年(1527年),朝廷讨伐岑猛,其子岑邦彦战败而亡,岑猛被诱杀。
瓦氏夫人深明大义,在家破人亡的屈辱面前,她以惊人的毅力,控制自己的感情,忍受极大痛苦,不申冤,不辩解,忍辱负重,没有把仇恨笼统地归于汉族人身上,而是默默担起抚育遗孙重任。丈夫去世不久,因岑猛之孙岑芝年幼,瓦氏夫人毅然承命,收拾残局,主政代理知州事。瓦氏凭借自己的坚强毅力和智慧才干,稳定了田州的政局。她主政(或辅政)长达28年之久,在职期间,励精图治,把田州政事处理得井井有条,颇有建树。她还积极发展农业生产,建义学,兴教育,稳定社会秩序,人民得以安居乐业。后岑芝被朝廷派到海南岛镇压农民起义而战死。瓦氏夫人又坚强地负担起抚育重孙岑芝之子岑大寿、岑大禄的责任,继续掌管州内一切政务,政绩依旧斐然,史载“凡州之利害,躬为规划,内外凛然”。③《田州岑氏源流谱》,转引自梁耀积,凌祖壮:弘扬瓦氏夫人的爱国主义和民族团结精神,载覃彩銮等主编,《瓦氏夫人论集》,广西人民出版,1992年版,第221页。
瓦氏夫人不仅治州有方,而且是抗击倭寇的巾帼英雄。“在国家危难之际,不顾年事已高,请缨从征,张旌击鼓,带领士兵千人,奔赴江浙抗倭前线,奋勇杀敌,屡建奇功。”④蓝承恩:浅谈瓦氏“忍辱负重”的性格,载覃彩銮等主编,《瓦氏夫人论集》,广西人民出版,1992年版,第230页。更加难能可贵是瓦氏夫人率领的狼兵,是自筹军粮,自备兵器开赴战场。在江浙抗倭的半年里,瓦氏夫人和她的狼兵粮草缺乏,士兵忍饥受冻,甚至有时靠捕蛇和野兽、鱼虾充饥;瓦军还时常受到朝廷官军的歧视和排挤,甚至是犯忌。但瓦氏夫人和她的狼兵不计前嫌、服从大局,忍辱负重,争战疆场。每次作战,瓦氏总是身先士卒,带头冲锋陷阵、奋勇杀敌。浙江巡抚胡宗宪称赞说:“其兵可死而不可败;故十出而九胜。”瓦氏夫人和狼兵的抗倭的壮举,将永远彪炳史册。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瓦氏夫人和狼兵身上,充分体现了一种坚忍不拔、默默无闻、甘于奉献、内敛顽强的品质,这也是广西历史文化的另一特质的表现。
三、虚怀奋进的性格
虚怀奋进的性格是广西历史文化的特质之三,也是广西各族人民共同性格的重要外在表征。近代新儒学代表之一的张君劢在《民族复兴之学术基础》中提到广西的地位时,谈到:广西人有勇气,富有朝气,愿意有所;广西人诚朴,易一心一德;广西人能够吃苦耐劳,与革新时代所需要的清教徒的精神相契合。历史上,广西人民以虚怀若谷的胸怀,奋发图强的精神,坚韧不拔,励精图治,奋勇争先,与中原文化、岭南文化和其他外来文化百舸争流、千帆共进,相映生辉,谱写出一曲广西人民高歌猛进的壮丽的历史篇章。广西历史文化演进的历程,就是历朝历代广西人民虚怀奋进、勇立潮头,创先赶超的历史。
曾是蛮夷之地的广西,曾经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历史文化,给世人留下枚不胜举的历史文化遗产。“广西属岭南地带,旧时是瘴疠丛生、谪官流放的代名词,唐代柳宗元忧愤而至,宋代苏轼和秦观落寞而来。颜延之、元晦、柳开、黄庭坚、范成大、张孝祥、解缙、王守仁、徐霞客、于成龙、康有为等千古名人,先后把他们的脚印,深深地印在广西的土地上。广西养育过唐代著名诗人曹邺和历史名臣周渭、蒋冕、袁崇焕、陈宏谋;走出过苦瓜和尚石涛,出过晚清岭西五大家和临桂词派;抗法名将冯子材、刘永福,席卷半个中国的太平天国义军洪秀全。广西为大家所云集,广西人也曾一起书写中华历史,广西的山水人文何其幸耶,曾引来无数‘英雄’竞折腰。”①黄健:《厘清广西历史文化的图书》,《出版广角》2010年第3期。
被称为“中国最后一个大儒”的梁漱溟,广西桂林人,是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爱国民主人士,著名学者、国学大师。他一生的学术研究主要集中于两个领域:人生问题和社会问题。梁漱溟还是位著名的社会活动家,在20世纪30年代曾在中国发起、践行过乡村建设运动,并取得可以借鉴的经验。主要的著作有《中国文化要义》、《乡村建设理论》、《人心与人生》等。他关于国民自主性问题的研究和“世界未来文化就是中国文化的复兴”至今仍振聋发聩、催人奋进。世人对梁漱溟评价极高,如牟宗三称梁漱溟“表现了中国知识分子不屈不挠的风骨与气节,这是他最值得敬佩的地方……他这种表里如一、始终不二的人格风范,是最令人敬仰的”。
广西籍语言学大师王力,他的古汉语研究领域创造了中国文化的一个高峰,后人难以企及。他在汉语语法学、音韵学、词汇学、汉语史、语言学史等方面著作颇丰。他精通英语、法语、俄语、越南语等多种语言,翻译过很多国外的小说、戏剧。他还是位散文作家,留有大量的作品,被誉为战时学者散文三大家之一。
此外,广西还有公认的研究太平天国史的学术权威罗尔纲,相关著述十分丰富,是位典型的术业有专攻的大家。知名学者、作家梁羽生,开一代武侠小说之先河,是新派武侠小说的鼻祖,甚至比金庸更早赢得名声。近年来,中国第五代导演张艺谋、陈凯歌在广西异军突起;文学桂军也崛起挺立于中国文坛……
当代广西籍诗人杨克通过深入的研究,发现了广西文化的一个奇特现象,他在《突兀民风》这篇文化中是这样描绘的:“其他省份的学人,都像韭菜一般,一茬一茬冒出来,但是广西的文化不是这样的,那些个大师级的人物,没有任何背景,也看不到任何文化上的传承,没有什么谱系,他们如同独秀峰独自挺立,一旦冒出,必是学问大家,南天一柱,傲视群雄,国中无人能及其项背。”这些例证,充分显示了广西历史文化的虚怀奋进、厚积薄发、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特质。
四、勇于担当的气魄
历史文化特质具有鲜明的地域性,一个地区的魅力源于千百年的积淀,从而形成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内涵,以及由这些底蕴和内涵所透射出来的个性之光。广西历史文化特质之四是体现出勇于担当的气魄。(以革命的名义)带头搞事的能力,当推两广人。举个直观的例子,洪秀全在广西起事,孙中山搞辛亥革命,康有为、梁启超领衔戊戌变法,中华民族适逢两千年来未有之变局两广人都站在风口浪尖,把神州大地搞得风生水起,乾坤颠倒。①黄健:《厘清广西历史文化的图书》,《出版广角》2010年第3期。
明朝,曾经有过“广西狼兵雄于天下”的称号,广西部队是明军中最精锐的部队之一。前面提到的瓦氏夫人率领的广西狼兵曾经在明朝抗击倭寇的战争中大显身手,令倭寇闻风丧胆。明末,大将袁崇焕率关宁铁骑镇守辽东,其主力6000人则为广西狼兵,在宁远大战中,以狼兵为主力的袁军力挫当时天下无敌的清八旗军,广西兵的勇猛剽悍、可当大任的作风可见一斑。
在近代,广西兵的能征善战更是闻名中外。刘永福的黑旗军在越南抗法和在台湾抗日,冯子才的萃军创造了镇南关大捷。以至于有不少人都说,清朝末年对洋人的战争中,全国人几乎都在打败仗,只有广西人打胜了。
抗日战争中,1938年,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率以桂系为主力的国军组织了徐州会战。台儿庄一战,歼灭日军一万余人,取得了抗战初期最大的一次胜利,振奋了全民族的抗战精神,坚定国人抗战胜利的信心。在日军入侵广西时,桂林保卫战惨烈异常,桂林守军在民团配合下重创日军,“此次桂林保卫战,我军战死12000人,因为中毒而昏迷不醒而被日军俘虏的有7000多人,桂军始终没有一名士兵在清醒的状态下投降。而日军的伤亡,据日军递交其大本营的战报中说:‘皇军在桂林之役战死13900人,失踪300多人……此役是我一生中所经历最惨烈的战役,并非在于规模,而在于人之勇猛。’”①黄树森主编:《广西九章》,广西人民出版社,广东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17-218页。在其他抗日战场中,淞沪会战、昆仑关大捷、远征缅甸等,都留下了广西籍士兵浴血奋战的身影。桂军在抗日战争中,与国民党其他派系的军队形成鲜明对比,由此足见广西民风的强悍和威武不屈的精神。因此,盟军中国战区参谋长史迪威将军曾称赞说,广西士兵是世界上最好的士兵。
在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中,广西兵更是勇挑重担,冲锋在前。红军长征时,强渡大渡河的22勇士,其中的11人为广西人!在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中,第一批十几万人都是广西兵居多。一个地方出精兵的传统历经数千年而不变实为中国仅有,这种现象的出现则是广西历史文化中锐意担当的气魄特质的必然结果。
不仅广西士兵在中国历史上独领风骚,广西籍文官在历史舞台上也有多位担当重任,流芳百世。明代蒋冕,广西全州人,曾官至内阁首辅。他从政时,恰逢明朝多事之秋,正德年间,明武宗荒淫无耻,“主昏政乱”,导致太监弄权,社会矛盾激化,作为辅臣,蒋冕尽力扭转败政,他敢于不屈服皇帝的权威,敢于犯颜直谏,对明正德的弊政多有补救,因此《明史》评价蒋冕在正德朝“有匡弼功”。清代大儒陈宏谋,广西临桂人,是清代广西籍官位最高的一位,做到东阁大学士(地位同宰相)。他居官48年,历任12省21职,享有清誉,《清史稿》评曰:“乾隆年间论疆吏之贤者,尹继善与陈宏谋其最也……宏谋劳心焦思,不遑夙夜,而民感之则同……古所谓大儒之效也。”美国学者罗威廉认为:“陈宏谋是18世纪清帝国最有影响的汉族官员”。并认为陈宏谋之所以重要,并不在于其任上骄人的政绩,而在于其思想意识巨大的超前性以及与世界潮流的同步性。②同上书,第172页。
在新时期,我们要传承和发扬广西的优秀历史文化特质,继承前人的开放包容、敢作敢为,勇担大任的精神,深入挖掘和研究广西历史文化的深厚底蕴,展示灿烂成果,大力弘扬广西历史文化特质,不断解放思想、坚持创新,推进广西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建设取得更大成绩。
[1]钟文典主编.广西通史(第二卷)[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9.
[2]杨英杰,苑朋栋.中国历史文化[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11.
[3]黄树森主编.广西九章[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9.
[4]吕余生,覃振锋.中原文化影响下的广西文化——中原文化对广西文化的影响总论[J].学术论坛,2013,(7).
[5]李小娟.文化的反思与重建[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
[6]李建平,等.广西文化图史[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9.
卞克文,广西社会科学院当代广西研究所副教授,研究方向:广西地方史,广西南宁,530022
G127
A
1007-7723(2015)06-0041-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