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高专院校语文教育专业实践教学标准内涵与构建——以齐齐哈尔高等师范专科学校为例
2015-02-13鲁春艳丁金妤
田 猛,鲁春艳,丁金妤
(齐齐哈尔高等师范专科学校,黑龙江 齐齐哈尔 161005)
近年来,高职高专教育正由规模扩张型向内涵建设型转变,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实践教学在高职高专教育教学中的地位日益重要,然而,语文教育专业却面临实践教学标准尚未形成、专业可持续发展遇到“瓶颈”等诸多问题,如何解决好语文教育专业的实践教学标准构建问题已经迫在眉睫,需要立行立改。
一、高职高专语文教育专业实践教学现状分析
(一)重理论,轻实践,实践能力培养意识淡薄
受传统文化教育观念影响,高职高专语文教育专业存在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而轻能力的倾向,对学生教学实践能力培养意识淡薄,片面追求知识的全面性和系统性,重视理论基础而忽视实践能力。具体表现为:一是在课堂教学中尽管安排了一些实践教学环节,但是实践教学往往流于形式,普遍存在重学分轻实践能力培养的倾向;二是实践教学的针对性不强或只注重技能培养而忽视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实践教学时数不够,内容单一,教师给学生的具体、适时的指导不够;三是在实践条件、师资队伍以及管理机制建设等方面重视不够,投入不足。
(二)重形式,轻内容,实践教学课程设置不甚合理
1.实践教学课时偏少
多年来,语文教育专业普遍存在重形式、轻内容,实践教学活动课时偏少等弊端。以我校语文教育专业的五门专业核心课为例,只有《语文教法》和《基础写作》课程的实践课比例超过50%,而《现代汉语》《古代文学》和《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的实践课比例都不到20%。况且在实际课堂教学中,一些专任教师重讲授,轻训练,不重视实践教学,实践课时大打折扣,实践效果可想而知。
2.实践教学实效较差
我校语文教育专业原来的实践教学模式是一、二年级教育见习,每学年两次,每次一周;二年级第二学期进行六周的教育实习;三年级第二学期进行四周毕业设计(论文)指导;三年级顶岗实习三十周。这种“短、平、快”的实践教学模式过于集中,实效性较差。学生的专业技能不能很好满足职业要求,如班级管理能力不强,教学机制弱化,教学反思缺失等。原因主要有:一是时间过于集中,难以满足实践教学需要,二是实践教学课程设置不合理,专业教学要求与行业岗位技能要求不对接,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不对接,还不能充分体现“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高专院校职业教育的指导思想。
(三)重考核,轻过程,实践教学标准尚未形成
1.随着“知识本位”教学观向“能力本位”教学观的转变,高职高专院校强化了实践教学环节,但由于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不同,学校对实践教学管理比较松散,有些实践教学在教学计划中只有教学时数,没有具体内容,这就为实践教学的实施和评价增加了可变性和随意性,为实践教学“走过场,轻管理”留下了隐忧。
2.近年来,随着高职高专院校“质量工程”的实施以及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规格要求,各院校对实践教学重视程度不断提高,但是语文教育专业实践教学标准尚未统一,实践教学体系还不够健全。表现为实践教学存在“无标准的迷茫和标准不统一的尴尬”:实践教学大纲、教学计划、质量标准、评价体系等还不完备,缺乏比较统一的质量标准和规范,随意性较大,“重考核,轻过程”,不能激发教与学的积极性,实践教学无法取得预期的效果。主要原因有二:一是由于学校缺少配套的实施方法、评价标准、奖惩制度,导致实践教学在落实过程中存在应付了事的弊端;二是评价标准和结果过于宽泛、宽松,没有把师生的实践教学表现与其学业、绩效建立等联系挂钩等等。
二、高职高专语文教育专业实践教学标准的内涵阐释
近几年,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标准,如《语文课程标准》《小学教师专业标准》等,2013年11月教育部还颁发了《高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试行)》,为高职高专教育教学提供了可遵循的教学原则和实施依据,但实践教学部分还缺乏具体的实施标准,因此制订专业实践教学标准显得尤为迫切和必要,它对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教育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目前,关于“高职高专语文教育专业实践教学标准”内涵的理解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标准”在《现代汉语大词典》中的解释是“衡量事物的准则”,通俗点说,标准就是“应该知道什么”和“能够做什么”。在规范层面,标准具有把关作用,在引领层面标准具有“风向标”的作用;“实践”是改造自然和改造社会的有意识活动;“实践教学”是巩固理论知识和加深对理论认识的有效途径,是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重要环节,是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掌握科学方法和提高动手能力的重要平台。
综上所述,实践教学标准的涵义应该是“衡量实践教学过程规范化和达到目标与否而制定的准则”,是实施实践教学过程评价与监控工作的标准性工具,是将实践教学活动的各要素组合构成的有机整体,应是以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为核心建立起来的与理论教学标准相互配合的实践教学综合标准,包含实践教学活动内容、目标、管理和条件等各种相关要素。
三、高职高专语文教育专业实践教学标准构建途径与策略
(一)强化意识,高度重视,理论与实践并重
1.建立稳定的实践教学基地,是实践教学有效进行的前提和保障。我校语文教育专业是省级重点建设专业,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实习实训基地等“硬件”建设和师资队伍培训等“软件”建设,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制定了扶持政策,加大了资金投入。对实践基地建设坚持全盘考虑、统筹兼顾原则,加强了对实践教学领导、建设和规范管理,为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积极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和实践环境。
2.为加强实践教学教师的培养,一直坚持政策倾斜、重点支持,制定了实践教学教师培养规划,一方面选派优秀教师“走出去”,深入实训基地参与小学语文教育的教学、教研活动等实践活动,让教师了解一线语文教育教学现状,提高实践教学水平;另一方面加强校校合作“请进来”,聘任实践基地语文教育专家担任学生实践课指导教师,加强专业教师与兼职教师的交流,共同编写专业教材、研究科研课题,建设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
(二)深化课改,优化课程,形式与内容并重
1.不断优化课程体系,重视实践教学。我校语文教育专业确定了“以技能训练要点带动课堂教学改革,学用结合”的教学改革思路,实现“两技能”“两转变”“三落实”。“两技能”是指学生一方面要具备师范专业技能,即“两笔一画,一读一教”(钢笔字、粉笔字、简笔画、朗读、模拟教学),另一方面还要具备其他职业技能(如文秘宣传、办公实务等);“两转变”是指由重理论、轻实践向理论与实践并重转变,由单一的教育实习向相关职业多岗位实习转变;“三落实”是指在课程设置中落实,加大专业课实践比例。二是在教学环节中落实,技能训练贯穿教学全过程。三是在实践中落实。制订学生技能训练和考核标准及实施方案,并定期举办技能大赛和展览,以提高学生的训练兴趣和积极性。
2.改革传统的课程考核方式与评价标准,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很多课程改变了传统笔试的考核模式,增加了平时的实践训练与指导,实行形成性考核方式,如《古代文学》课将中小学教材中的古诗词诵读、默写纳入实践考核环节,《基础写作》课侧重各种文体写作考核,实践课比例增大到50%。调整后,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明显提高。
(三)构建标准,完善体系,考核与过程并重
1.实践教学系统必须有序、有效、科学运行,才能实现实践教学的目标。我校语文教育专业探索出了“一个中心,二个阶段,三种形式”的实践教学体系,简称“一二三”实践教学体系。“一个中心”就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中心;“两个阶段”就是基本技能训练阶段和综合运用能力训练阶段;“三种形式”就是基础实践、专业技能实践和综合实践。其中基础实践包括校内见习和课程实践等,并要求达到“四个一”的目标,即“说一口标准的普通话,画一手规范简笔画,写一手漂亮的两笔字,上一堂生动的语文课”;专业技能实践包括微课教学技能训练、班主任工作技能训练等;综合实践包括教育实习和顶岗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基础实践除了集中训练,还融进了《教师语言艺术》等相关课程,并与技能大赛、技能展示、汇报演出等课外活动相结合,激发实践兴趣,提高实践水平。
2.在构建语文教育专业实践教学标准和体系过程中,要厘清思路:首先,要准确定位,明确目标,要理解实践教学标准的本质、效能、价值和局限性等。在本质上,标准是政府或专业组织用来保障工作质量的手段,实践教学标准也不例外。在效能方面,标准具有促进专业发展等作用。局限性则体现在实施成本较高,耗费人力财力等方面,实践教学标准的权威性和引领性决定了构建语文教育专业实践教学标准和体系绝不可能一蹴而就;其次,要全面规划,合理安排。教学实践应当贯穿专业教育的全过程,不能过于集中,应该分散安排,采用多样化实践教学形式,要实现实践教学内容设置与用人单位要求“零距离对接”,还可以根据专业实际把“双证书制”引入实践教学;最后,要加强实践基地和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要建立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评价制度,实现全程监控、科学评价,这些都至关重要。
[1]朱旭东,李琼.教师教育标准体系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教育部教师工作司.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3]蔡雪岚,杜丽娟.高职高专院校语文教育专业实践教学的改革与探索[J].赤峰学院学报,2008(6).
[4]丁鸿,吉根宝.高职实践教学评价标准研究综述[J].职业教育研究,20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