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英语任务型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的应用
2015-02-13刘露
刘露
(岳阳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岳阳 414000)
高职英语任务型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的应用
刘露
(岳阳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岳阳 414000)
高职英语是高职教育的重要学科,但是目前我国高职英语在教学中存在着很多问题,为此文章提出在任务教学中采取分层教学法,改变目前高职英语学习的现状,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高职英语教学;任务教学法;分层教学
一、分层教学法的理论基础
(一)分层教学法的定义
分层教学法是指教师根据学生的知识、能力、智力等因素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层次,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指导。分层教学法有利于激发学生的信息、兴趣,使他们积极参与英语教学。分层教学法以学生目前的潜能水平为基础,适用性较强。通过分层教学法,学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体验成就感。分层教学法主要分教学目标、内容层次、学生层次和课堂教学层次。教学法的本质是承认学生的差异,尊重学生的主体意识,强调学生的个性和特殊性。
(二)分层教学法的理论依据
掌握学习理论: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姆提出了著名的掌握学习理论。他认为,只要教师创造合适的学习条件,并有足够的时间,每个学生都可以学习和了解世界,而且学生的能力几乎没有差异,95%的学生都将取得很大的学习进展。教学旨在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提供适当的学习条件。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者主动建构他们对世界的认识,学生不是被动地吸收知识,而是学习的中心和主体。由于每个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之间存在着差异,因此在一定环境下,学生可以通过教师的帮助,通过意义构建的方式获得知识。
最近发展理论:维果茨基认为,每个学生都有两种发展水平。一个是“独立解决问题的实际发展水平”,另一个是“在别人指导下或与能力更强的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潜在发展水平”。这两个发展水平之间的距离叫作最近发展区。为了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首先应该确定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然后帮助学生从“实际发展水平”发展到“潜在发展水平”。通过分层次教学,教师可以在课前正确判断每个学生的实际及潜在水平,从而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与其相应的最近发展区,促进学生的发展。
二、分层教学法的具体实施
(一)教学对象
本文选取辽宁职业技术学院会计系的两个班级共126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
如表1所示,会计1班的高考平均英语成绩为78.63,会计2班的高考平均英语成绩为79.08,二者之间的差距非常小,这两个班级的英语水平在高考中并没有显著的差异。因此,我们对其随机进行分类,会计1班作为实验班在英语教学中选择分层教学法,而会计2班作为对照班选择传统的任务教学法。
(二)实验过程
1.实验班
在高考英语成绩的基础上,63名学生划分为三个层次。A级(高层级,英语能力较高)15名,B级(中等层级,具备一定的英语能力)33名,C级(低层级,英语能力较差)15名,见表2。
教师根据不同层级学生的能力制定教学目标、教学任务和教学内容。同时根据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来提高该层次学生的英语水平。针对A层次的学生,在课堂上更多采用启发式、讨论式的教学方法,多鼓励学生用英语阐明自己的观点,参加讨论,进行研究性学习,激发他们的想象力。针对B层次的学生,也可采用上述方法,但需要注意的是难度要略微降低,多考虑启发学生用英语进行表达。针对C层次的学生,可以采用以教材内容为主,以启发式、讨论式为辅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掌握知识重点,让学生一点一点的进步。同时,要注意保护C层次学生的自尊心,营造团结协作的良好氛围,保证各层次学生都能共同进步。
2.对照班
在对照班,教师采用的是传统的教学模式。在课堂上,教师首先对新单词的读音、释义、词性等进行讲解,之后对课文中的句子和重要语法知识进行讲解,这部分在课堂上占据了大量的时间。学生随后被安排做一些机械的练习题,以巩固他们刚刚学到的语言知识。个别的学生也会积极参与课堂上的互动,但是这类互动时间比较少。
(三)取得的效果
在5个月以后,对这两个班进行了考试。实验班和对照班在考试的时间、地点、环境和考题上是完全一致的。考试采用的是在高职院校比较有影响力的公共英语二级测试,满分为100分,效果如表3所示。
从这两个班级在公共英语二级测试中的考试成绩来看,实验班的学生采取分层教学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明显增强,考试成绩有了大幅度提高,学生等级考试过级率明显上升。很多学生在实施分层教学后,对自身英语学习目的有了进一步增强。学生产生了强烈的成就感,促使他们进入了一个良性的心理循环过程。因此可以看出,分层教学法在激发学生学习动力和积极性方面占有明显的优势。
三、分层教学法应用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措施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分层教学法在英语教学中具有非常明显的优势,但是其中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1.分层测试形式比较单一
现阶段,大部分高职院校在进行分层时主要将高考英语成绩或者入学摸底考试成绩作为分层的依据,而且多采用笔试方法,将考察的重心放在学生的读写能力上。而英语是一门应用学科,需要掌握“听、说、读、写”四项基本技能,因此考试成绩很难反映学生的真实能力。这种分层方法不能体现分层标准的科学性,在一定程度上会对分层教学的效果产生不利影响。
2.部分低层次学生学习兴趣不高
分层教学法的目的就是要通过分层来调动所有学生的积极性。在实验中,我们发现处于高层次的学生学习积极性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升,在学习中形成了良性竞争的氛围。但是处于低层次的部分学生由于学习成绩较差出现了自卑、厌学等现象,他们有一种被老师抛弃的感觉,会觉得在同学和老师面前抬不起头。这种消极情绪会影响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使他们产生排斥心理。
3.教学目标分层单一化
在分层教学法的过程中,虽然针对不同层级的学生制定了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但基本都是以通过公共英语考试为最终的目的,因此各个层级的教学目标并没有明显的变化,教学目标分层比较单一。由于英语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学科,因此必须让各个层次的学生掌握应用知识,在教学中必须将英语技能的难易程度进行细化,适合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否则分层教学的优势将无法得到体现,最终对学生学习成绩的评定也会产生影响。
(二)解决措施
1.建立多元化的分层体系
根据调查,很多学生听说和读写能力并不均衡,因此可以建立一种新的分层模式。及可以对听说和读写能力分别进行考察,将学生分为“听说组”和“读写组”,再将两个大组细分为高中低三个小组。这种分层体系比单纯依据高考成绩更加合理,具有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价值。
2.对各层次学生给予奖励
在分层教学过程中,对各层次学习成绩明显提高的学生给予一定的奖励。比如中、低层级的学生如果完成该层级的基础技能训练和达标测试,综合成绩为优秀就可以上升到高一层级。A层学生虽然没有更高层级上升,但是可以给予奖学金奖励或者学分加分奖励。这种上升机制可以提高低层级学生的积极性,鼓励他们积极进取,通过自己的努力提升学习级别。
3.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分层教学
首先,教师要积极向学生宣传分层教学的目的、意义、教学方法、师资力量等,最大限度减少分层教学给低层级学生带来的不良影响,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分层教学。在新生入学教育课上,让学生对英语分层教学有思想准备,从心理上能够接受分层教学,消除其消极心理。其次,教师可以根据摸底考试的情况,制定相应层级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并向学生公布,使学生了解哪个层级更加适合自己,消除他们的顾虑。这样,分层工作才能做到合情合理,符合学生的意愿,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对自己的学习负责。
[1]资芸.高职英语任务型教学中任务的设计与实施[J].职业教育研究,2008(05):106-107.
[2]何丽娜.高职英语任务型教学模式的建构与应用研究[J].才智,2013(02):79.
[3]贺晓玲.任务型教学中实施英语分层教学的应用[J].科技信息,2010(30):721-722.
[4]陈敏.任务型教学方法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不足与创新措施[J].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06):98-100.
编辑 朱荣华
G712
A
2095-8528(2015)05-039-03
2015-03-11
刘露(1984-),女,汉族,湖南岳阳人,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助教,研究方向为英语教学。
此文为岳阳职业技术学院院级课题“高职英语任务型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的应用研究”(编号:YZ14-14)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