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莲花村回族马帮文化旅游
2015-02-13朱强勇
朱强勇
(大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云南 大理 671000)
回族马帮就是在云贵高原上,以回族人组织发起的以骡马为主要运输工具的货物运输形式,这是与奇特的山高谷深的地理环境相适应的。笔者通过对大理白族自治州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东莲花村回族聚居地,就历史上的回族马帮情况进行了一段时间的田野调查,采访了健在的回族马锅头和赶马人及其后人,获取了一批第一手资料。拟对历史上东莲花村回族马帮的组织形式、驮运货物、主要路线及马帮精神等,作简要的概述。从现代旅游经济角度思考,提高东莲花村的旅游质量,促进其旅游业的发展。
一、东莲花村简介
东莲花村建于明洪武年间,由明朝中叶的小围埂的赛、马二姓分支而来。东莲花村人口在道光年间发展较快,但是回族起义失败后,村庄几乎被毁。光绪五年(1880年),清政府招抚流亡各地的回民归籍,又由于伊斯兰教教义意识影响,形成了现在的以马、张二姓为主民的纯回族自然村落。
东莲花村全村总面积约十二平方公里,耕地面积六百多亩,据2010年末统计,东莲花村二百七十户,总人口一千多,全为回族,仍以马、张二姓为主,其中马姓为塞典赤家族马德宗后裔,张姓为明朝随军的江南回回之后裔,其他沙、忽等姓氏为解放后从外村迁入的回族。2008年10月被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文物局命名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二、东莲花村回族马帮通商的路径
根据实地田野调查和研究,东莲花回族马帮运输路线覆盖范围广,基本沿袭的是“茶马古道”路线。回族马帮运输路程有短程和远程之分。短程主要经过下关和永平两条路线,长途的路线可以到达缅甸、西藏、四川等地区。
巍山,古称蒙化,是南诏国的发祥地,“茶马古道”的中枢关驿,滇藏线、滇西线经过巍山而辐射四方。自唐代以来,巍山就是茶马古道上的“三进三出”之地。“三进”:从勐海、普洱、镇沅、景东进入巍山;从耿马、双江、临沧、云县、公郎进入巍山;从凤庆、犀牛渡茶房寺、鼠街进入巍山;“三出”:出隆庆关经云南驿、南华、昆明、成都、西安至北京;出瓦房哨经下关、剑川、丽江、中甸、拉萨至尼泊尔及印度;出三鹤、江桥经漾濞、永平、保山、腾冲、芒市(潞西)、畹町之缅甸,此“三进三出”通道,从唐代至20世纪60年代,都起着传播茶文化和沟通滇、川、藏及东南亚商贸的重要作用。
三、东莲花村回族马帮管理模式
此次调研材料搜集所得:东莲花村马帮管理模式为:大马锅头→二锅头→伙头等。有些马锅头前期自己资本薄弱,只能附和在大马帮运输队后面,分得自己的利润,称为合资经营。无论是独自经营还是合作共赢,组织上都要听命于最大的老板和马锅头的安排。马帮锅头是运输商队的负责人,一般锅头信誉卓著,马帮组织有兽医、马夫、修理、钉掌等。为防范土匪抢劫,到远地边疆一带,都要数帮或数十帮结队而行,并且携带有良好武器。马帮中设有专人敲锣,以此联络马群统一行动,还有专门旗号作标志。领头的骡马叫头骡,在脖颈上挂有大铃,二骡挂有串铃,头二骡的头部都有笼头套口,披挂彩带,既美观,又雄壮。
四、东莲花村马帮文化旅游业发展的几点思考
马帮曾经是云贵高原主要的运输方式,1910年滇越铁路通车前,数千年的云南交通运输史,基本上是一部人背马驮的运输史。马帮经济虽然已经不复存在,但是留下了宝贵的马帮文化遗产。
东莲花村是一个典型的回族马帮村,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打造乡村旅游经济是具有现实意义的。没有文化的风景是浅薄的,唯有充分挖掘旅游资源中的文化内涵,才能够从根本上提高旅游业的文化品位,为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不竭的动力。结合村里的现实情况,主要思考以下几个方面:
1.弘扬马帮精神
(1)冒险精神,勤奋品质
做马帮生意是十分冒险的活动,需要有足够的勇气与胆魄。马帮老板面临着剥削与经济风险,可能会血本无归、倾家荡产。赶马人面临着道路上被土匪杀害、抢夺财务以及疾病、猛兽等威胁,等于是用命换钱。在行进途中,回族马帮运输队员寄希望于真主安拉的保佑,每次出行和回来都要做宗教仪式,祈求上天的眷顾。回族马帮是一个具有高度精神道义的运输队,很多民族的马帮都愿与回族马帮拼伙。冒险精神是当今改革开放时代所需要的,无论是国家发展,还是创新地方经济发展新模式,都需要开拓创新,勇于尝试的大无畏精神,更需要摸着石头过河,在前进中不断总结经验。大马锅头马如骥就是从5匹马的小规模状态发展起来的,吸引了整个村民加入马帮运输经营中,最后带动了整个东莲花村的经济。
马帮是一份拎着头,付出血汗换钱的经营,所以懒人是干不了马帮的。对于赶马人,常年在外赶马,途中露宿野外,不能与家人长相伴是一个非常不情愿的事情。赶马的时候,经常早起晚睡,露宿野外,搭帐篷,要自己生火做饭,还要喂好马食,清点马和骡子数量,保证马队完整。其间,上下载货物也是赶马人纯粹的体力活动,非常艰辛。与土匪、恶霸进行枪战也是很容易发生的,懒惰的人根本就无法在马帮里混。
(2)民族情怀,爱国精神
回族马帮经历了半个世纪的不断发展,除了积累了大量的金钱财富之外,还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以马氏兄弟为最先起家的马锅头代表,通过勇敢的精神和艰辛的努力,在20世纪40年代,经济达到鼎盛时期。他们的事迹已经成为当时实业兴邦的典型,受到了当地村民的拥护,也为村里树立了勇于创业的范例,给东莲花村留下了创业的民族精神财富。东莲花村村民至今仍然保持着勤劳、古朴、活跃的经营传统思维。东莲花村大马锅头马如骥累积一定的财富后,关心村民之苦,热心村里的教育事业,出资修建学校,聘请老师来教育孩子。
东莲花村马帮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是爱国主义,体现了回族热爱伟大祖国的阔达胸怀,深深地把民族精神与爱国主义融合为一体,也是时代的精神内涵。日本帝国主义在抗战相持阶段,为了瓦解中国军民的抵抗,妄想从西南地区和缅甸之间切断运输补给线,中断西南大后方的战略物资运输。此时,面对国破家亡的战争时期,马氏兄弟和张氏兄弟联合组建了整个东莲花村的7支马帮,帮助抗战队伍运输货物,持续时间达到7年之久。在8年的抗战中,基本上从始至终地坚持运输,其精神实属难能可贵,值得我们后世之人学习。
2.打造东莲花村回族马帮文化旅游景区
(1)马帮遗物展示,发扬马帮文化精神
经过当地政府和村民的努力,保护了大量的回族马帮文物,丰富了东莲花村回族马帮文化。现在村里开设了“东莲花村回族马帮博物馆”,存放古老的历史照片和马帮实物。展览馆还挂着马帮历史解说,主要论述了东莲花村的形成历史、区位优势、路线图、马帮的形成历史、发展经过、组织形式和历史意义等,体现了村里马帮经济曾经的繁荣状况。据史料记载,当时整个村里的大马锅头主要有马如骥、马如骐、马如清、张跃山等,马匹数量达到7支队伍,骡马350多匹,赶马人总数一百多个。
展览馆除了历史文化解说和图像之外,还向游客陈列了许多马帮遗物,这对于游客和学者身临其境地了解马帮活动是非常具有现实意义的。据管理人员统计,列出几十件遗物,例如皮革马鞍、旗子、长枪模具、马石凳、马灯、烟袋等等。为了满足游客对马帮文化的学习需求,还开设了书店,出售与马帮相关的书籍和光碟、影音等材料。
(2)打造“茶马古道”旅游线
“茶马古道”是整个西南地区的历史遗产,是千百年来人们用智慧和汗水换来的结晶。近年来,随着人们对“茶马古道”的热爱,以及国家政府以茶马文化为经济发展新亮点的推动,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来重温茶马生活。东莲花村地处“茶马古道”主线道上,有着天然的历史和区位优势,可以大力开发“茶马古道”旅游路线。通过骑马、沿途摄像,游客既可以真实地感受到骑马的感觉,还可以观赏古道上大好的风景,体味着真实的马帮生活,也是追求人与自然统一的人生目标。
(3)推动皮革、金银首饰手工业发展
马帮经济曾经带动了整个东莲花村的繁荣,村里的青年小伙子大部分都加入了赶马队伍,有些人自己经营几匹马的小马队运输。村里的民族手工业也随着马帮经济而发展起来,例如皮革加工、金银首饰加工等行业。搞好皮革加工、金银制作等手工业旅游经济,增强东莲花村的马帮历史文化展现力。在景区向游客展示皮条、攀胸、鞍具、笼头等皮革制品,绣上马帮文化标志图案、花样,既美观,又实用。加工制作耳环、手镯、手箍、胸花、项圈、百家锁等三十多个金银首饰品种。
[1]王跃.大理巍山回村“东莲花”传统聚落与建筑研究[D].重庆大学,2011.
[2]姚继德.云南回族马帮的组织与分布[J].回族研究,2002(2).
[3]蒋新红,杨文英.马帮——云南高原上独特的文化载体[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07(4):49.
[4]陈建盘.马帮文化与安顺旅游业的发展[J].青年文学家,2010(10):159.
[5]张树禄,马勋朴.东莲花村入选省第三批旅游特色村候选名单[N].大理日报,2010-08-30(1).
[6]马维良.云南回族马帮的对外贸易[J].回族研究,1998(1).
[7]柴媛超.试论思茅马帮文化的价值[J].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5).
[8]杨永平.马帮文化和云南侨乡[J].学理论,2010(10).
[9]张晓燕.历史、空间与文化调适——云南东莲花村回族古居研究[J].回族研究,2011(3).
[10]张君宏.近代云南马帮在中国与东南亚及南亚文化交流史上的作用[J].东南亚之窗,2006(1).
[11]李城葆.近代云南回族马帮商人与回族乡村社会变迁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4.
[12]敏塔敏吉.茶马古道上的马帮文化[J].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