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眷恋》中保罗·斯各特的矛盾情结

2015-02-13屈荣英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年12期
关键词:格特塔斯情结

张 芳,屈荣英

(辽宁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9)

殖民者试图在世界上建立政治、经济、文化和精神领域的绝对统治,他们认为,白人种族的优秀性注定了他们拯救世界的使命。正是这种“使命感”使西方的民族主义将殖民世界变成了一个二元对立的世界:殖民者把自己的民族想象得至高无上,而在疆域之外生活的民族,尤其是被殖民者想象成低下的、劣等的种族。殖民者永远不会把自身与全人类想象为处于同一疆域之内的民族,或是梦想着全人类都会加入到他们的民族之中。这是因为一旦如此,殖民者的优越感和优越地位也就丧失了。在斯各特的小说中,或多或少都存在着这样的白人情结,毕竟他是一个英国人,但他还是写了闻名的后殖民小说,比如他的《统治四部曲》,成为后殖民时期西方英语世界反思和总结殖民时期英印关系的重要作品。它包括情结联系紧密的四部长篇小说,是“以大英帝国为主题的英印小说支流中的最有力度的作品。”斯各特对英印如此矛盾的情结究其原因,还是要谈到他的背景。

一、斯格特在《眷恋》中矛盾情结的背景

保罗·斯各特的小说创作与他在印度度过的军旅生活密切相连。从1943年起,他在印度陆军中供职,曾多次随同空中补给支队前往缅甸和马来西亚执行任务,对印度次大陆一带有着比较深刻的了解。他亲眼目睹了作为英国人乐园的印度的社会变化,为以后文学的创作汲取了丰富的素材。1946年后,他离开印度陆军回国,其后又多次回到印度收集和核对创作题材。作为小说家,他经常为英国人失去的这个乐园所困扰,经常为在其中见到的形形色色的人物所惊动。对这些人物来说,印度是乐园。“如果不是乐园,要么,就是他们认为其他任何东西都不可取代的生活背景。他们同在印度的关系中,解释自己,确认自己的职责,确定自己的职业,决定自己的道德标准,养成自己的社会行为习惯,进行人格评价。”

保罗·斯各特试图利用他笔下一个个鲜明的人物形象,来诠释那些英国人心中的种种“白人的负担”,以及使他困惑的种种意念,实质都是虚幻的,乐园的失去是必然的,注定的,应该承认这个事实,并且向它妥协。在谈到他为什么对英国在印度势力行将结束的时候感兴趣,斯各特说:“可能是由于我感到,在印度,英国人作为一个民族实际上已经迎来自己的末日,他们没有摆脱他们自身解放的震惊。”在斯各特看来,丢掉印度这块乐土,虽然是一种遗憾,但它也是对英国人的救赎和解脱。那些对于英国失去这块乐土感到震惊不已的人们,是不愿意离开这片乐土的。因为他们相信丘吉尔的逻辑:“印度是我们的面包。”试想,谁愿意把到手的面包丢掉呢?可是,英国人还是要面对现实。斯格特作为一个英国作家,关注到了这些微妙的殖民国与被殖民国的关系,艺术地再现了这个虚幻世界以及生活在这个虚幻世界中的各种人物的复杂而微妙的关系。

《眷恋》这部小说是他的最后一部小说,也可以说是《四部曲》的补篇。前四部曲取材于20世纪40年代的印度,仍然被英国占领着,而《眷恋》取材于70年代的印度,摆脱殖民统治的印度,已经独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印度人民通过自己的努力,发展民族经济,维护民族独立,取得了一定的成就。由于社会、历史、政治和文化等原因,印度人与英国人存在着各种复杂的联系,小说《眷恋》正是形象生动地描写了解殖后的印度,以略带喜剧的方式描写了1972年的潘考特里的故事,以滞留在印度的英国上校和他的夫人为主线,揭示了留在印度的白人的矛盾情结。其实这也正是作者斯格特的矛盾情结所在,他一方面有着骨子里的白人的负担,一方面又对自己的国家殖民统治进行反思。正如他对《眷恋》中主人公英国上校塔斯克,一方面借用塔斯克来体现白人的优越感,一方面又对这个赖在印度不走的统治者进行讽刺和情不自愿的鞭挞。

二、斯各特在《眷恋》中“帝国情结”

保罗·斯各特在小说故事情节发展中插入了几个小角色,这些角色虽然无足轻重,但是也从侧面反映了作者的矛盾情结。当仆人伊布拉西姆走到了兵站市场,现在仍然被称作战争纪念广场,在这个广场的纪念碑周围有着一些不肯做事的人。其中一个是红发蓬松、长及肩膀的英国人。他赤着脚,全部家当就只有一条破裤子、一条旧毯子和一个帆布包,而且样样都脏得令人作呕。塔斯克知道后觉得那不可能是英国人,卢西却说是并且赏过他一个卢比。那人来自利物浦,是一个留着长发的嬉皮士。提到嬉皮士,不得不说,为了维护自身统治,政府不允许嬉皮士得到正面的评价;为了传统秩序的荣光,宗教信徒宁愿嬉皮士世世代代被唾骂;为了金钱利益,军火商希望不再有反战游行!于是他们抓住嬉皮士的任何一点问题,都将之无限夸大——一群吸毒者、独立特行者、社会败类。而真正的嬉皮士是一些怀念着原始简单的群居生活,在乌托邦中寻找心灵的归属,在头上插上象征爱与和平的花朵,崇尚纯精神、热爱生命和大自然、与人为善的本性——这才是嬉皮士的真面目!他们几乎天天举行各种抗议活动和示威游行,种族主义、贫苦、妇女权利等问题经常成为嬉皮士声讨的对象。而在小说中,斯格特把嬉皮士描写得十分不堪,借用塔斯克的口来讽刺这些嬉皮士,“他不可能是英国人”,可见斯格特骨子里的英国人的高贵传统还是很深厚的。

此外,塔斯克上校的夫人卢西,是这部小说中的灵魂人物之一,贯穿着小说的始终。这位曾经的上校夫人,高贵的身份和血统,如今流落异国他乡,并且受周围当地的中产阶级冷嘲热讽,日子实在不好过。她一面为自己不平,一面又时刻保持着英国人的优越感,白人的负担随时可以体现在她的身上,活脱脱的一个矛盾体。作为一位英国上校的夫人,她仍然将自己定义为一个优雅、坚强、温和有礼的英国淑女形象,喜欢听音乐看电影,充满了浪漫的小资情结。毕竟她是英国上校的夫人,在曾经的殖民地国家,她对当地人还是抱有偏见的,比如她在小说中提到“谁也无法改变印度人嚼舌头的习惯。”在回忆中,卢西还指出对印度当地的传统十分不习惯,比如用手抓饭,这令她生厌,而且也似乎浪费了漂亮的刀叉餐具。这些都反映了英国人对印度人的鄙夷,也从侧面看出西方人对东方文化的丑化,他们认为只有白人的文化传统才是高贵优雅的。还必须指出的是,斯格特对英国的殖民统治者仍有同情和美化之处,对于塔斯克夫妇的异国处境还是有很大程度的同情之情,比如印度中产阶级对他们的虚情假意和冷嘲热讽,让读者不禁觉得印度当地人的小人行径令人生厌,对处在异国他乡的英国人给予同情。

三、斯格特在《眷恋》中的历史反思

斯各特的四部曲并没有刻意地谴责英国给印度带去多少痛苦和不幸,相反,作为英国作家,他为帝国的梦碎而倍感惋惜,因为这种“帝国之爱”在印度从未得到展示。英国人带着所谓“白人的负担”霸占了印度这么多年,印度人是怎么一种看法,他们会被洗脑吗?被殖民思想洗礼过的印度人又会是什么样呢?滞留在印度的英国人又会得到怎样的待遇呢?显然,斯各特对这些问题十分感兴趣,然而,读者在《眷恋》中也得到了解答,这也是斯格特的一种历史的反思。小说中,最能体现斯格特反思的应该就是卢西了,这个有着文化隔膜的人物,在印度遭遇的一切都反映了一个主题,那就是:“西方怎么看待东方,西方怎么走向东方?”斯各特在小说中或清晰、或模糊地进行了反思。

小说第一章就写了这对英国夫妇的住所是在史密斯旅馆的附属建筑物里,和旅馆之间有一道隔墙,其中一段已经倒塌,被踩出一条路。此处,作者把曾经的统治者所在的住处描写得十分荒凉,旅馆是印度人的旅馆,英国夫妇的房主也是印度人,从侧面也反映出了英国的地位今非昔比了。房产主布拉博依夫人虽然是印度人,在面对塔斯克上校时从未觉得自卑,反而把他们这些外乡人没当回事,尽管他们曾经占领过印度,曾经是多么的辉煌,可是布拉博依夫人只看到了这对英国夫妇的落魄,因为他们还要依附于布拉博依夫人的房产过日子,而且仅仅是附属的小房子里。而贯穿于小说故事主线的关于“谁负责花园整理”的问题,布拉博依夫人一直是装聋作哑,撒手不管的。对于塔斯克她毫不畏惧,根本不管他的死活。从这一点也侧面反映出了被殖民者的报复,斯格特笔下的这对英国夫妇处境凄惨,难道不正是作者对英国的一种讽刺吗!

在小说结尾处,卢西对亡夫塔斯克饱含真情地倾吐着心里话,也顺便道出了滞留前殖民地大半生的英国人的无奈和孤寂,这是一种难以融入东方的文化冲击:“但是现在,一直到我的末日,我是孤独的。正如我担心的那样,不管做什么,我也是孤独一人。我身在异国他乡,睡觉伴空床,醒来度惆怅。”“……啊,塔斯克。塔斯克,塔斯克,你怎么就忍心把我孤身一人抛在这里,而自己却回家安眠?”这些描写都从侧面反映出斯格特对帝国殖民统治的后果抱有不满,同时也讽刺了英国殖民不仅给被殖民国带去伤害,也给本国人带来了不幸。

小说的后半部分,斯各特借用卢西来表达自己的矛盾情结。卢西信奉基督教,她不介意黑皮肤的基督教友给她讲道,或为她祈祷,也不会介意当着其他教友的面前跪拜。但这样做时,她有一种模棱两可的感觉,有一种矛盾的心理。这导致她去教堂的次数越来越少。在殖民统治的日子里,她穿梭于各种社交聚会的场所,一辆辆马车等着接送她,而今她只有选择逃避,因为她摆脱不了强烈的隔膜感以及白人那高傲的自尊。斯格特不正是卢西的缩影一般存在着吗?他带着骨子里的白人思想,在道德的角度去批判英国的殖民行径,他的作品中都有着矛盾的情结存在。正如他在授奖仪式上如释重负地说:“我与印度彻底分手了。”《眷恋》是他最后一部小说,他终于可以不再面对心中的矛盾情结了,留给读者的将是对其作品的深思。

[1]Lennard John.Reading Paul Scott:The Raj Quartet and Staying On[M].Humanities-Ebooks,2012.

[2]Scott,Paul.StayingOn[M].Chicago:TheUniversityofChicago Press,1977.

[3]帕特里克·斯温顿·保罗·斯各特.印度的形象[M].英国伦敦:麦克米伦,1980:4.

[4]尹锡南.英国文学中的印度[M].成都:四川出版集团巴蜀书社,2008.

[5]赵稀方.后殖民理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6]石海军.后殖民:印英文学之间[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7]ScottPaul.Staying On[M]London:Heinemann,1977:216.

猜你喜欢

格特塔斯情结
渐渐淡出那儿时的情结
告别“GDP情结”
难舍难分的情结
渐渐淡出那儿时的情结
辛德勒名单(节选)
辛德勒名单(节选)①
备胎也有春天
Study in Lithuania : Not a minority language country , a variety of languages can be switched at any time
捷太格特(JTEKT) 成功开发“电机用新陶瓷球轴承” 并实现量产
哈萨克民族药塔斯玛依混用辨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