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武术在明代的发展变化
2015-02-13孙梓杰
孙梓杰
(西北民族大学 体育学院,甘肃 兰州 730030)
追溯武术的起源,最终会追溯到史前人们最初的生活,就明朝这个时间段而言,从事我国武术史研究的人大都认为,从我国北宋开始,因受火器和其他因素的影响,武术在军事上的作用逐渐开始降低,从其发展变化上看已经形成下降的趋势。但武术最根本的作用是技击,不会因为其军事作用的降低而消失,更不能由“武术”变为“舞术”,而是随着社会条件的变化在不断革新和完善其技术体系。武术在明代的长足的发展能够有效的说明武术随着社会条件的变化而不断变化。
因为明代武术在封建社会后期的发展中有重要的地位,而且对后世武术的发展影响很大,所以有必要挖掘整理这一时期宝贵的武术遗产,以帮助我们认识封建社会后期,武术发展变化的条件和特点,从而揭示武术发展的某些规律,进而自觉地运用历史经验来发展我国的武术事业。
1 明代初期的社会背景和 16世纪中期的经济繁荣对武术发展所起的作用
1.1 明初经济的复苏对武术发展的促进作用
从1279年蒙古灭南宋之日起,广大的汉族人民及中国境内的其他民族就遭受了元朝封建统治者长达八、九年的野蛮统治。当时人民沦为奴隶,土地被占用,自由被剥夺;在苛重的赋役与高利贷的盘剥之下,人们的生活状况及其悲惨,生产力遭到了极大的破坏。不仅如此,元王朝为了严防人民反抗其民族压迫的统治,先后九次下禁令,严禁民间私藏兵器和习武[1],使得中国武术的发展受到了严重阻碍。元末连年战争,虽然为振兴武风提供了历史条件,但是战争使各地普遍形成了田地荒芜,百姓流离失散,百业待兴。有些地区在战争的摧残下更是毫无生机,如山东、河南出现无人之地,所以武术仍然没有发展的物质条件和基础。在这种情况下,以朱元璋为首的明朝统治者,采取了移民垦荒、兴修水利,减轻赋役、发展工商业等一系列在当时具有积极意义的经济措施。这样经过20多年的恢复,荒芜的土地得到了开垦。由于社会生息与安定,劳动人口也显著增加。同时土地开垦与人口的增加也使得农业产量迅速增长。明初由于资本主义的萌芽和很多有技术的农民被解放出来,使得明代手工业在15世纪也有了长足的发展。就炼铁这一项来说,洪武年间不仅政府在各地广设铁冶所而且末年又许“民得自采炼”[2],民间炼铁也逐渐普遍。除此之外,商业交通也呈现出繁荣景象。而社会经济的繁荣为明初武术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它不仅使军队训练有了强力的保证,而且军队的训练又带动了民间的习武着的发展。从明初一些大规模防御蒙古的战争到民间的民兵、民壮(弓兵、机兵、快手)、义勇“应募,调佐军旅缓急”[3]以及武举拔士等方面都得到了证实。
1.2 明代初期所创立的卫所制度
卫所制度它是划出一部分人为军户,分配在各个卫所。“军”是指自由军籍,一般不会受到普通行政官员的管理,军户在身份、经济和法律的地位上都和“民”有很多不同之处,军是世袭的、宗族的,固定的,一经为军,一家系便永远为军,住在被指定的卫所驻防。这些军队一边训练,一边屯边,有较为固定的训练传统,而明政府对训练又有严格的要求。从《明史》记载来看,教练军士军律中提到:骑卒必善于驰射抢刀,步兵必善弓弩枪。在这一时期的历史中,我们常常看到各个卫所派好的士兵赴京进行检阅,在京城的阅试中,操练中军士步骑都比较擅长的可以得到奖赏,不好的会受到惩罚,这些做法在当时的条件下,对集结不动大量军队的训练来说起到了重要的指导和督促作用。虽然卫所制度在明宣德以后,由于种种社会弊端,走上了崩溃,但对明代武术的影响是不可低估的。如戚继光就出生在一个世袭登州卫指挥的将门家庭里,所以戚家积累的战斗经验和军事知识对戚继光影响很大[4]。所以说,明初的一系列政策对明代武术的发展确实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1.3 经济繁荣和社会危机进一步促进武术发展
明代经济发展经历15世纪经济的大繁荣也经历了16世纪的社会危机,到16世纪中期以后,经济的发展又趋向繁荣。当时中国的一些地区(主要势东南沿海地区)和一些部门(主要是发达的手工业部门)中已经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5]。它标志着中国社会在其缓慢地发展中开始走向了历史的“新时期”。当时随着手工业的迅速发展,商人、手工业工人的增加,商业城市的兴起,并且随着国内外市场的日益扩大,整个社会经济的也随之而变,影响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同样也影响到武术。
首先是社会风气的变化所造成的影响。明代嘉靖以前,几乎没有仕人到少林寺这样的武术场所观游,而且作为类似少林寺这样的寺院也从不轻易显露其技艺。而嘉靖后则不同,仕人随着社会经济的繁荣,奢移之风日盛,喜欢游山玩水,同时少林寺僧众也极力显示其技艺,以扩大影响。万历年间另一个进士文翔凤的《嵩山游记》中记述了60多个僧人的武艺表演项目,有“掌搏者、剑者、鞭者、戟者”等等。这些记载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随经济的繁荣,武术也随之有了较大的发展。
另据一些资料证明,当时一些武术家在社会安定、经济逐渐繁荣的情况下,不拘限于本地区传艺,而是走出本地区去寻求技艺较高的人进行比试、学习和交流。例如:万历年间著名装术家程冲斗,他是安徽休宁县汉口地区富豪,在这个时期他不仅投师于少林寺学艺,而且拜浙江刘云峰为师,由于他遍访名师,各种武技都很有造诣,所以当时在江南江北都颇有声望。更值得注意的是,万历四十二年(1614),他著述的《耕余剩技》问世,这本书中记载了他一生所学的各种武术技艺和他总结的精妙的技击方法和理论,是我国一部珍贵的武术典籍。
久负盛誉的少林武僧在这一阶段也走出寺院,访遍天下名师学艺。据《手臂录》记载,万历年间著名枪王“刘德长,初为少林寺僧,游遍天下,而后枪技特绝”,明末著名武术家常熟人、石敬岩和后来从少林寺走出来的武僧洪记,都是他的弟子。显然上述现象的出现不是偶然,它是和当时发展着的社会变化相适应的。
另一方面,隆庆、万历时期,由于明朝政府集权政治的巩固和财政的好转,对西北边防也有整顿。当时加强边防的计划是:“积钱谷,修险隘,练兵马,整器械,开屯田,理盐法……”[6]当时政治家张居正调任御倭名将戚继光主持北方边防。戚继光以素质较好的浙兵为骨干,轮训各地边兵,使武备松弛的边防兵战斗力大大加强。1517年(隆庆五年),戚继光完成了一部有价值的军事学著作《练兵实纪》,其中有很多有关于武术训练方面的记载,它对明清武术的发展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1572年(庆隆六年)冬天,戚继光组织了一次明军从未进行过的大规模军事演习,前后20多天,参加士兵十万以上,将领千员以上。战斗昼夜进行,军旗云列,旗鼓相闻,气势十分雄伟。这次演习对振兴明军武风起了重要的作用。
2 明代武学和武举的重建及发展促进了习武发展同时也为武艺进步创造了一定的社会条件
2.1 实行武举制度
明朝政府为充实军队,采取了立武学和开武举的办法,吸收各阶层分子,通过考试而参加军队的工作。这显然是为了加强统治基础,而搜罗武术人才,同时也给各阶层人士提供了通过一个习武来做仕途的机会。
2.2 建立武学军事学校
武学是我国古代培养军事人才的学校,始建于北宋庆历三年即(1043),后经历数月即废,在熙宁五年即(1072),祟宁年间和南宋绍兴年间都曾恢复和重建过武学军事学校但都为期不是很长,参加军事学校的学生人数也只有百人。但是自从明代洪武二十年(1387)开始,至明末崇祯近三百年间,武学军事学校迅速发展,是其他朝代所不能比的。
2.3 整顿军队武风
明朝武学在教育所属年轻武官及应继承武官禄位的子弟上是有严格要求的。当时的官员经常亲试武学,据《春明梦馀录》记载,万历年间御史左光斗,每遇考试,必亲试之,儒童能中五矢以上准收,试七矢以上者,准给武生衣复其身。上述做法显然对“安于豢养,浮荡成风,试其武艺百无一能”的军官子弟来说,确有一个督促习武的作用。武举更是如此,明代武举制度不仅实行时间长于其他朝代,而且考试程序、测试内容在继承前朝的基础上发展的更加严密和完备。据《涌幢小品》卷七《武试》记载:“嘉靖初年,其制大简。谓宜于马枪、翘关之外,广其目,如刀、剑、干、盾之类皆可取也。”由此可以看出,武举不仅对人员及资格的要求宽于武学,而且在测试内容方面也广于武学,因此具有更大的广泛性。具记载明代的御倭名将俞大猷就曾于嘉靖年间参加过武会试,中了武举。所以武举在当时对习武之人来说,确实是一条重要的仕途,不仅在推动习武和提高武艺水平方面发挥了作用,而且在选拔了一批优秀的将领,对振兴明军武风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3 明代一些大的反对国外侵略战争,大量招募士兵,极大的促进了武术技术和理论的发展
在明代近三百年的历史上,边患彼此起伏,不断出现对外的防御战争,例如防御蒙军入侵的战争、御倭战争等等。这些战争有三个特点。第一,明朝政府为了巩固其统治政权,在战争上采取了“主战”的态度,为扫清外患创造了客观的有利条件。第二,入侵者是来自西北边境的蒙古军队和沿海的日本倭寇,他们具有凶悍而独特的战术和技术。尤其倭寇即善于海战又善于陆战,具有一定的训练水平和优良的装备。第三,当时火器在战场上已经广泛使用。这些特殊的历史条件对明代武术的发展变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我认为可以从两个方面归纳如下。
3.1 广为募兵,振奋了武风
自宣德年间开始,由于国家政策的改变,使得明政府开始走下坡路。尤其是正统年间以后,各地土地兼并异常激烈,国力衰弱、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军队腐败。经过土木之变(土木堡之变)后,明军精锐被杀掠殆尽,所剩兵卒不足十万,城内将士们几乎没有盔甲可穿。为了挽救国家危亡,爱国将领于谦等依靠军队坚决抵抗,因为于谦指挥军队由于作战并且老百姓的各种全力配合,终于击败了入侵的盟军,但同时京中军队几乎溃丧殆尽,又因其他各省的援兵不能按时支援,所以朝廷派官员在各地征兵,由攻转为守,在这种情况下,许多民间武术者应征入伍。《明史》中曾有这样的记载,为了御倭,“总兵戚继光以金华义乌俗称剽悍,请招募三千,教以刺击法,长短兵迭用,由是一军特精。”当然明史中也记录了少林寺多名僧人,在抗击倭寇中,多次取胜,以上这些事例充分的说明了募兵不仅整顿了明军,而且对振奋当时武风,赢得战争的胜利都起了重要的作用。
3.2 促进了武术理论和技术的发展
明代一些有关武术方面的著作大都出自嘉靖年间以及嘉靖后期,与嘉靖年间的御倭战争有着直接的关系。从《明代倭寇考略》一书中关于倭寇的军事技术方面的记载,倭寇在战术上曾采用四面攻城,在攻城器械上用硬梯、软梯等,兵卒配有燕尾箭、铁凿箭、双刀等,而且具有一定的战斗素质和训练水平。面对当时的倭寇,明军当时武备松弛,军队腐败严重。针对这种情况,爱国将领纷纷招募新军训练,并且研究战胜倭寇的技术和战术。著名的“戚家军”就是在当时这种情况下成立的。戚继光率领戚家军,因地制宜,布置阵型,一切战舰火器兵械,精益求精,因此戚家军名闻天下。与戚家军同时存在的还有俞大猷的俞家军、张鏊的振武营等都卓有成效。在这些爱国将领的带领下,短短几年内完全肃清了倭寇。同时在这个过程中,涌现了一批像《纪效新书》《剑经》《阵纪》等包含武术内容的优秀军事论著。尤其是戚继光的《纪效新书》,这本书是他多年在浙江沿海一带抗击倭寇经验的总结,同样这本书也是教育和训练戚家军的典范。《纪效新书》中不仅收录了各种拳派的技法编成的著名32势,而且详尽叙述了刀,枪、棍、射、狼筅、镋钯等武术器械的使用方法,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显然,像《纪效新书》这类著作是在紧密服务于当时平定倭寇的需要下产生的,集中了人民群众的智慧,反映了人民平倭的迫切要求。具有较强的时代气息,无论在军事上、武术上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
4 明代农民起义对武术发展变化的影响
明代洪武年间至崇祯年间,历代都经历过农民起义。依据《明实录》的记载,至少有三、四百次,这些农民战争规模大、地区广、时间久、次数多,而明朝这些农民起义在我国历史上没有其他朝代可以与之相提并论,农民起义军在沉重打击地主阶级统治的同时,也为组织和促使人民掌握武器,开展武艺训练创造了条件。例如:正统年间起义军领袖叶宗留,少年就学过武术,起义后招募教练,教受武艺,练习兵器,训练队伍。明末著名农民起义领袖李自成十三岁时,曾对同伴讲:习武可以成大事,后来李自成去了延安,向曾任武官的罗君彦学习武艺,而且当李自成被推为农民军领袖后,非常重视军队的武艺训练,潼关大战以后,为了重整旗鼓,在陕西商洛山中,有计划地进行扩军整训。在训练中,他提倡骑、射,并且重视剑、枪的刺击训练。他在和官兵作战时,常常会采用诱敌深入,步卒善用长枪,马兵善于迂回包抄,常常大胜。这些充分体现了农民军卓有成效的训练水平,同时也说明了武术在明代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明代作为我国武术发展的重要时期决不是偶然,明代武术发展变化中,某些社会条件在明代以前发生过,但作用微乎其微,而在明朝这个特殊时期发挥了作用。而更重要的是明代武术发展变化的某些社会条件是其他朝代没有发生过的,促进了明代武术的发展变化。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武术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尤其是从秦汉开始,经过唐宋到元朝,在这个漫长的历史时期内,不仅有武术著作的问世,而且很多技术经过口传心授、相互传习,已经有了长期的丰富积累,有了量的积累,所以在明代的社会条件下,终于产生了一个较大的发展。
[1] 刘锦藻.清朝续文献通考·卷一三四[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0:64.
[2] 张廷玉.明史·卷八一·食货志[M].北京:中华书局,1974:1252-1270.
[3] 张廷玉.明史·卷九十一·兵三[M].北京:中华书局,1974:1446-1461.
[4] 谢承仁.戚继光[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8:5.
[5] 李洵.明清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106.
[6] 翦伯赞.中国古代的农民战争[A].翦伯赞历史论文选集[C].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169.
[7] 张廷玉.明史·卷二一二·戚继光传[M].北京:中华书局,1974:3089.
[8] 林伯原,张文广.明代武术发展之初探[J].北京:北京体育学院学报,1982:85-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