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古代体育养生理论对现代社会的启示

2015-02-13朱作庆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5期
关键词:体育

朱作庆,陈 威

(淮北师范大学 体育学院,安徽 淮北 235000)

古代养生记录了浩如烟海的健身长寿之法,周朝初年哲人就提出了“五福”说:“一曰寿,二曰福,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终命。”[1]《黄帝内经·素问》指出:“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是谓五劳所伤。”[2]古代哲人对养生均有自己的见解,从先秦时期的《周易》到汉唐时期的“华佗五禽戏”到明清时期的《易筋经》《八段锦》、祖论摄生养神、扬雄养生大论、曹操论养怡之道、华佗的动形养生法,详细记录了古代养生的方法,可见古人很早就已开始注重养生[3]。体育养生是民族传统体育的精华,是中国文化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一部分,中国古代体育养生文化不仅为当时社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在当今社会仍然有着相当的存在价值。随着日常生活的不断变化,生活方式也随之发生变化,人们也逐渐过度到“健康第一”的健身理念,越来越多的人适应了现在日常生活的节律,寻找到更适合当今个体身心发展的运动项目,中国传统体育养生强调缓慢的节奏,注重身心和谐、受到人们的推崇。

1 古代体育养生思想观点及文化内涵

记载体育养生在战国时候就有很大的发展,其中比较著名的有《吕氏春秋》,例如《吕氏春秋·古乐》篇云:“民气郁阏而滞著,筋骨瑟缩不达,故作为舞以宣导之。”[4]大体意思是说古代人用跳舞来锻炼身体,来治疗一些身体的不适,充分证明了运动的重要性。从哲学角度讲运动是生命存在的基本形式,生命的运动是绝对的、永恒的。诸子百家对体育养生都提出了自己的思想,孔子儒家思想中“六艺”的射、御,庄子主张“重养神轻养形”,《黄帝内经》在传统体育养生方面一是提倡“形与神俱”的养生思想,二是主张按摩养生。桓谭提出“今之养性,或能使坠齿复生,白发变黑,肌颜光泽”[5],古代体育养生文化在其发展的过程中,而是形成了以自身修持实践为基础,多学科的文化内容。具有代表性的为华佗的《五禽戏》,他创建了体育锻炼养生术,模仿虎、鹿、熊、猿、鸟动作以增强筋骨,促进消化的作用,《三国志》说他用此法锻炼:“晓养性之术,时人以为年且百岁而貌有壮容。”[6]通过对古代养生观点整合发现,它具有中国古代传统的风格,在长期社会实践与生活中通过体育健身活动,已达到调形、调意、调心、抵抗疾病健身美体以及延年益寿的行为方式,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形成了中国体育养生文化。

2 古代体育养生的特点分析

古代体育养生更加注重修德养性,正如孔子主张“德润身”。他认为只有讲道德的人才能高寿,子曰:“然,知(智)者乐,仁者寿。”宋朝蒲处贯在《保生要录》中指出“每日频行,必身轻目明,筋节血脉调畅,饮食易消无所壅滞”[7],这句话说明了在古代跑步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健身方式。《增演易筋洗髓·内功图说》所云“人身一阴阳也,阴阳一动静也,动静合宜,气血和畅,百病不生,乃得尽其天年”[8],说明古代体育养生中非常注重动静的结合。太极拳注重动静结合,是在“天人合一”思想下进行锻炼,统一于“一阴一阳”[9]。俗话说“冬练三九,夏练三伏”,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体育养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要通过持久的练习,持之以恒坚持锻炼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黄帝内经》在孔子儒家、道家、佛家等体育养生思想的基础上,开创了自己的体育养生方法,包括散步以怡情、导引通经、按蹻宣络、呼吸吐纳、冥思存想祛疾避疫等运动方式,以达到养生防病目的。

通过对古代体育养生思想的梳理归纳,我们可以看出大部分的思想家注重动静之功、阴阳变化,通过导引吐纳,动静结合,持久的练习达到防病、强身、益寿、陶冶情操的目的。所有的养生功法都是内外在修炼,从心入手,身心合一,达到终极的境界。

3 古代体育养生在现代社会发展的可行性

科学技术在加速前进,社会在不断的繁荣,带给人们的社会压力也越来越大,一系列的健康疾病问题日益突出,成为新社会急需解决的问题,很多疾病就是现代医学也很难解决。如褚澄在《褚氏遗书》中讲到只有去除疾病,方可康生;古代潜夫的“论治病犹治国”的主张,可见健康的重要性。随着工作压力逐渐的增大,人们迫切的需要从非日常生活中解脱出来,更多的享受日常生活的节奏,急需一种健身休闲的方式,来缓解身体或心理上的压力。列子在《列子·周穆王》讲到“心病还需心来医”的办法。

科学技术把人类推到一个崭新的阶段,体力劳动相对逐渐减少,脑力劳动日益扩大,现代信息化社会让更多的人天天面对着计算机、手机,汽车成了代步工具,上下楼已成为一天的活动方式。社会问题的增大引起了相关部门的关注,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文件,2014年10月20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健身步道、健身路径、休闲广场、健身俱乐部逐渐兴起,人们开始参与到一些休闲健身的行列。近几年最突出的尤为“广场舞”,每个城市大街小巷的布满了跳广场舞的人群,数据显示参与广场舞的大部分人群是女性,男性相对很少,实际上,体育养生更适合所有人群,不分年龄性别、男女老幼。

高节奏的现代社会中,竞技比赛固然满足了人们视觉上的体验与刺激,但更多的人想加入到多层面的身心参与的真实感受中,正如孙子的“养生处实论”讲到一定要具体分析,亲身参与。随着全民健身的提出开展,大众体育成为名词,健康又有了全新的概念,不仅仅指身体健康,而且表现在精神、心理和社会等方面。社会各界对体育健身观点也在更新,健身需要更为迫切,人们重视精神与形体的健康观念,这些正好符合古代体育养生的特点,注重形神持养,例如东汉哲学家桓谭在《新论》中讲到“精神居形体,犹火之燃烛”[10],精神离不开人的形体存在就像烛光离不开烛体一样。古代体育养生如武术、太极拳、五禽戏、易筋经、八段锦已经在现代社会广为练习,正是人们所需求的,同样正使古代体育养生在现代社会发展成为可能。

4 古代体育养生文化的现代社会启示

中国古代体育养生思想以其固有的文化内涵、高度的精神境界和特有的练习形式成为中国养生文化以及医学界的瑰宝,经过历代检验与完善流传至今,适应当代大众体育的需求,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内容。

古代体育养生思想给我们最直接的启示就是强身健体。受到心理与身体双重的压力下,信息社会人们的精神压力带来的疾病远多于身体上的疾病,人们根据自己的需要通过古代养生方法进行练习,小到调节呼吸大到身体练习,来缓解身体心理上的压力,放松心情,提高境界,使身体健康,精力旺盛。社会的变迁使非日常生活逐渐扩大,日常生活逐渐缩小,人们的生活方式也逐渐改变,人们对健康的理解逐渐改变,不仅仅是单纯的身体健康,更重要的是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古代体育养生注重内外兼修、阴阳变化、动静结合,从而使人身心协调全面发展。人们在工作之余通过练习养生术可以调节生活的情趣,缓解气氛,有时候更是一种美。古代养生注重“天人合一”,这样可以培养人正确的态度,改变人的观念,为建设和谐社会做出积极的贡献。

2014年10月20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指出古代体育养生适合所有人群,在《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指导下让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运动的行列,可以促进体育消费,加快体育产业增长。古代体育养生经过多年积淀更成为一种民族文化,可以彰显中国特色,增加中国文化品牌,使中华文化光芒四射。

5 结语

中国古代体育养生同样是中国的一种特色,从先秦到明清留下了许多养生之法,长寿之道,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不仅满足自身的身心协调发展的同时更能满足社会的需要。在社会变迁的信息时代缓解了人们来自不同方面的压力,古代体育养生讲求形神协调,呼吸吐纳,动静结合,动作少极易练习,有利于推广和开展,人们参与体育养生运动体验中华文化的价值,推动全民的健身,改善大众的观念,丰富人民的生活情趣,应大力宣传与推广。

[1] 葛平,译注.中华经典藏书:尚书[M].北京:中华书局,2009:141.

[2] 郭霭春.黄帝内经素问校注语译[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81:154.

[3] 陈萌生,陈安槐.体育大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859.

[4] 黄碧燕,译注.吕氏春秋(卷五)[M].广州:广州出版社,2006:34.

[5] 朱谦之,校辑.新辑本桓谭新论(卷八)[M].北京:中华书局,2009:35.

[6] 陈寿.三国志(卷二十九)[M].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004:263.

[7] 沈寿.宋代《保生要录》中“八段锦”的考释与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1986(1):19.

[8] 周述官,编撰.增演易筋洗髓·内功图说[M].重庆:余庆印书馆,1930:17.

[9] 张文智,汪启明.周易集解[M].成都:巴蜀书社,2004:237.

[10] 朱谦之,校辑.新辑本桓谭新论(卷八)[M].北京:中华书局,2009:32.

猜你喜欢

体育
别让体育和美育沦为一纸空文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近年来体育认知研究进展
高中开展体育社团活动的必要性探究
2016体育年
我们的“体育梦”
我眼中的好课——从第五届全国中小学体育展示课谈起
体育教学如何更好地使用讲解示范
谈体育实践课中知识的扩展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