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荒原》《四个四重奏》为例解读艾略特诗学理论
2015-02-13胡江飞
胡江飞
(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湖北十堰442000)
以《荒原》《四个四重奏》为例解读艾略特诗学理论
胡江飞
(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湖北十堰442000)
艾略特诗歌以《荒原》为代表,表现了现代人精神世界的堕落,而他的《四个四重奏》则在诗歌的主题、结构等方面融入了对音乐性的思考。这两首作品突出地表现了艾略特对现代派诗歌的理论与实践贡献,也为现代诗歌创作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
现代诗歌创作;客观对应物理论;诗歌音乐性
艾略特的诗学理论,是以传统和秩序为核心,以诗歌创作和批评的一系列观点为支撑,涵盖文学史观、创作论和批评理论的完整的诗学体系。艾略特的诗学理论既有历史的意识,又包含了形式主义的因素。
艾略特的传统观一方面为他的批评奠定了基调,重塑了传统与历史在诗歌批评中的地位,强调了诗歌只有在历史的参与下才能得到更有效的理解。另一方面,又从诗人与传统的关系,传统对诗人的影响等方面说明了传统对诗歌创作的重要性。艾略特诗学理论中的形式主义因素,就是艾略特的文学理论中所建立起来的历史系统能够运行的秩序保障。简单地说,传统是艾略特的历史观的话,秩序就是艾略特的创作和批评观。其著名的非个人化理论,包括了批评的非个人化和诗人创作过程当中的去个性化两方面。而客观对应物理论,更是对如何达到去个性化的创作进行了实际操作性上的有力补充。同时,在诗歌创作方面,艾略特还强调技巧的运用。针对自由体诗歌在音乐性方面的先天弱势,他独创性地开拓了音乐融入诗歌的创作方式,为自由体诗歌找到了发挥音乐性的新的方式,并在创作过程当中进行了实践。总的来说,艾略特在诗歌理论方面的探索是走在时代前列,并极具开创性的。下面我们通过对《荒原》与《四个四重奏》的简单分析,来探究艾略特的诗歌创作批评理论。
一、无言的表达——《荒原》中的客观对应物理论
艾略特的现代派诗歌中,对比喻与意象的应用可圈可点。他的一些奇思妙想,在我们看来,一面是新奇难懂,另一面却又能引起读者的思考,具有极大的发散性,这也是《荒原》一诗的理解层出不穷的原因之一。
在西方,早在荷马史诗中,精妙的比喻比比皆是。而亚里士多德也曾经指出过“隐喻是诗歌之本”。这里所谓明喻或隐喻,也就是比喻性的意象,所谓喻象。西方艺术领域的意象观念始于康德在美学领域的审美观念(AsthetischeIdee),这一核心范畴,也是美学意义上的意象观之滥觞。“我把审美理念理解为想象力的那样一种表象,它引起很多的思考,却没有任何一个确定的观念,也就是概念能够适合于它,因而没有任何言说能够完全达到它并使它完全得到理解。”在康德的观念中,意象是美最终要达到的一种境界,而艺术形象的本质则正是由它体现出来,“它让人对一个概念联想到许多不可言说的东西,对这些东西的情感鼓动着认识能力,并使单纯作为字面的语言包含有精神。”意象理论在意象主义诗歌运动中得以实践,庞德认为:“一个意象是在瞬间呈现出的一个理性和感性的复合体。”作为意象派领袖,庞德的诗歌才华和他对中国古诗大量的自我理解性翻译同样著名。在翻译中国古诗的时候,他往往加入自己对意象的理解与应用。例如,庞德曾经翻译过汉武帝刘彻的《落叶哀蝉曲》。他把最后一句“望彼美之女兮安得,感余心之未宁”处理成为“她,我心中之所欢,长眠在下面:一片潮湿的树叶粘在门槛上。”(卞之琳译)而这最后一句,也恰好是他最为中意的意象化处理。庞德说:“意象主义的要点,就是不把意象用于装饰。”意象派的意象,已经独立于诗之外,成为一种独特的审美感受。
艾略特继承了庞德的这种观念,并更进一步地提出“客观对应物(objective corelative)”理论,艾略特的这一理论可以说是意象派意象理论的延伸。如果说康德的理论只是一个理想的境界,那艾略特的理论就是具体达到这种境界的实践。在深刻地体会到“言”的捉襟见肘之后,“客观对应物”的作用就是反对直接的白描,通过适当的形象来启迪思想和感染情绪,通过语言的描述和修辞巧妙地把思想与情感表达出来。之所以强调客观对应物,是因为我们相信客观事物本身具有无法言说、无法窥视的丰富性和深度,远比语言来得更有美感,更能表达出作者的意图。
艾略特的诗歌《荒原》中对意象的应用,是他关于意象理论的理解和使用意象的技巧,即他的客观对应物理论的极好体现。如在《荒原》第一部分《死者葬仪》中:“去年你种在你花园里的尸体抽芽了吗?今年它会开花吗?”这里,死尸和花都是客观事物,艾略特把两者联系到了一起,让“死尸”可以种植、发芽、开花,两个简单的事物联系在了一起,看似荒诞,仔细品味的话,代表结束的尸体可以像花一样拥有生命循环,给全诗增添了一种无穷的时间感。水是艾略特运用的另一种常见事物。在《荒原》中,水的意象理解却很复杂。在《死者葬仪》中,“水”象征着情欲之海——尘世间的人们在这里挣扎、求救,而又被淹没。而在《雷霆的话》中,水却似乎象征着生命的甘泉。同样是水,在同一首诗中,根据作者想要表达的目的不同,代表了完全不同的意义。又如,在《荒原》中,各种意象在作者的设计中呈现出巨大的反差,高贵与腐朽的对立更是折射出现代生活中茫然而脆弱的灵魂。“四月是最残忍的一月,荒地上/长着丁香,把回忆和欲望/掺和在一起,又让春雨/摧促那些迟钝新芽。”四月作为一个一年中常见的季节,本身并没有什么情感,而诗人通过对这一事物的描述,暗示出了人们对即使是平常的现状也抱有恐惧与忧虑。明媚的四月的明媚春光,染上了一片萧条和凄冷。而在这个“残忍的四月”,本该迎风绽放的“丁香”,却不得不在“荒地上”催发自己“迟钝的根芽”。这正是以客观对应物表现出了诗人对现实的心声。
二、交叉的和谐——《四个四重奏》中的音乐形式理论
作为现代派诗人的艾略特,在诗歌创作方面以一首《荒原》成功地写出了现代社会的迷茫与失落,迅速征服了现代人那颗焦灼不安的心灵,成为现代派诗歌的一个里程碑,并一举奠定了他现代派大师的地位。尽管提到他的代表作,人们还是会直接想到《荒原》,但是《四个四重奏》却是艾略特获得了1948年的诺贝尔文学奖的主要作品,评审组的颁奖理由是感谢他为现代诗歌作出的杰出贡献。平心而论,《四个四重奏》是艾略特极为成功的作品,尤其是诗歌当中艾略特对诗歌音乐的探索,《四个四重奏》所表现出来的音律的和谐之美,的确不负诺贝尔文学奖的盛名。
艾略特在《四个四重奏》当中所采用诗歌形式的属于自由诗(freeverse)。现代派诗歌意象的运用是一大特色,意象的选择要新奇,并且是诗人主观感受和客观事物的综合,这样通过意象的叠加和设置,就能够表现出内心的世界的繁复。然而,传统的诗歌韵律为了追求诵读上的朗朗上口,对尾韵和节奏都有着精确的要求,这样会在某些情况下束缚思想,影响到诗歌的表达。因此,没有尾韵,不需要考虑节奏的一致和诗行的整齐的自由体诗,成了现代派诗人最常用的表现方式。从以上来看,自由体诗歌和固体诗歌之间是有着不可逾越的鸿沟,两者是完全不同的诗歌形式。在这之前,也没有人能够在赋予自由体诗歌音乐性方面作出有益的探索。然而,艾略特的诗歌理论和创作实践在这一方面作出了突破。艾略特谈到:“言语承担过多,就在重负下破裂。”这里是说,通过客观对应物所表现出来的东西传达的信息是十分巨大的,是能够引起阅读者无限想象的。尽管在诗人的脑海中,这些是直观的,但落实到诗歌语言当中,无限大的信息会让语言显得苍白无力,言不尽意。也就是说,尽管自由体诗已经冲破了尾韵的束缚,在内容的表述上自由了许多,但是对于现代派诗歌怪诞新奇的意象,对于诗歌创作的天马行空般的思想而言仍然是不够的。然而,无论如何地无法表述,语言是诗歌几乎唯一的媒介。那么,解决这一问题的方式就只能是开发从属于语言的形式,加入到诗歌当中。他认为,只有借助形式,借助模式,言语或音乐才能达到静止,是充分表达了心中感觉后的美好状态。
如果这种诗歌的音乐仅仅表现在音律方面,也许就不值得称道了,毕竟自由体诗在语言学意义上的韵律感方面是有着先天的劣势的。艾略特创造性地突破在于把音乐的概念深层次化了。在这首诗中,“四重奏”这一音乐学概念被艾略特引入了创作当中,借助音乐概念在自由体诗歌的内容当中寻求突破。音乐当中的重奏由多声部组合而成,而奏鸣曲式是基于三部曲式的原理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曲式。它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呈示部、展开部(又称发展部)和再现部。呈示部用于提出矛盾的、可争论的问题,展开部用于进行讨论,甚至矛盾间互相斗争,而再现部用于统一认识,作初步的结论。除此之外,还可以在前后自由添加前奏或结尾。艾略特认为,在他诗歌中意象的矛盾用奏鸣曲结构来呈现极其合适,“我想指明的是这些诗都具有特定的样式,而我曾对这些样式进行过精心的加工。我确信‘四重奏’这个词能引人走上正确理解这组诗的途径……它使我想到写诗可以把表面上互不关联的主题编织在一起,而我能在多大程度上把它们熔铸在一体决定了它们诗意的浓淡。”全文共分为四个章节,诗人借用他的祖先和他自己生活中值得纪念的四个地点为诗题,分别是《燃毁的诺顿》《东柯克》《干赛尔维其斯》和《小吉丁》。第一首《烧毁的诺顿》展示了诗人追求自由、渴望不朽的情感,其实也凸显出诗人的自我内心渴望。第二首《东柯克》则是一个地名,是诗人祖先曾经生活的村庄的名字,诗人在诗中运用其祖先的第三人称视角描述了当时的舞蹈场面,试图在舞蹈的乐观与优美中反衬二战中普遍的畏惧和绝望情绪。《干赛尔维其斯》的主题也是对时间、对回忆的思考。这是艾略特童年经常去的地方,在这里,诗人重新面对着大海,感叹大海如同时间一样万古长存。而最后一个部分《小吉丁》,取名于英国一座小教堂,在这首诗里,艾略特试图在死亡与生存、转瞬与永恒的意象中找到人类拯救自我的方法。通过这四个完全不同的诗篇,艾略特成功地组合出了从对摆脱时间束缚的渴望,到现实中对现状的不满和对时间的思考,再到最后把意志统一到皈依宗教才能臻于永生的主题意义。至此,四个在内容上完全没有连接性的单独篇章统合到一起,全诗要表现的主题有限与无限、瞬间与永恒、过去与未来、生与死等一系列二元论思想在这一组合中得以实现。这样与内容无关联,而通过结构的组织使诗歌整体得到共鸣意义的结构的组诗,在诗歌创作上讲是开创性的。艾略特在总结这一成果时谈到,主题的重复出现对于诗歌和音乐都是同样自然的,这和使用不同类的乐器在演奏的过程中所用的手法是一致的。这个观点体现了艾略特的立体交叉视角理论。所谓的对位安排意味着风格各异的语言在不同诗律节奏的搭配下共同处理某一主题,这样的效果是使读者从多个维度来欣赏与咀嚼作品中的思想与情感。
三、完美的统合——艾略特诗论的探索与思考
艾略特的传统与秩序是相互关联的两个部分。他认为“艺术家的前进在于不断牺牲自己不断消灭个性,还要归附更有价值的东西”。前者的消磨个性是他所建立的秩序之一,而他所说的这个更有价值的东西,便是历史意识、传统意识。艾略特的传统意识并不与他的“非个性化”悖离,因为在他的理论体系中,作家个人意义的凸显是不能脱离历史这一大的环境与背景的,也只有和传统的缠绕才能真正让艺术家拥有自我的生命,因此,想要取得艺术上的成就,艺术家必须抛开自我,牺牲自我,把作品融入历史这一动态进程中,而完成这一系列过程的方法或者说钥匙,那就是“非个性化”理论。同样,客观对应物,也是艾略特创造出来的,能够使作者成功地把自己从诗歌文本中指摘出来,而又能够有途径表达自己体验和感情的有力武器。就像在《荒原》和《普鲁弗洛克情歌》中,看似作者在作品中缺席,然而正是通过这种旁观式的叙述,用特定的意象与看似不相关的外物展示其内心的折磨与对生活的绝望。艾略特这种对文学批评理论中的传统意识与形式分析做的尝试性的结合,为后来的文学批评作出了有意义的探索。
当然,传统与秩序不仅仅体现在艾略特的文学领域,作为贯穿艾略特整个艺术生活的核心思想,艾略特也把这些应用于他的社会批评和宗教批评。在这里,我们就不一一赘述。艾略特的文学理论,是少见的能够把传统与现代、历史与形式完美结合的诗学理论,这两方面,也为他的诗歌作品带来了新奇的张力。
[1]康德.判断力批判[M].邓哓芒,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338.
[2]戴维·洛奇.二十世纪文学评论[M].葛林,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3:108.
[3]Frank Kermode,John Hollander.The Oxford Anthology of English Literature II[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3:2001.
I106
A
1673-0046(2015)2-019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