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接受美学理论视角下的大学英语“和谐课堂”的教学设计

2015-02-13张伟香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年2期
关键词:和谐课堂美学大学

张伟香

(衡阳师范学院,湖南衡阳421008)

[基础课程探讨]

接受美学理论视角下的大学英语“和谐课堂”的教学设计

张伟香

(衡阳师范学院,湖南衡阳421008)

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是当前广大教育工作者关心的问题。文章从接受美学角度,借鉴接受美学的一些主要观点来分析英语教学,为大学英语课堂的教学设计提供一些理论支撑和启示,以真正达到课堂和谐的目的。

接受美学理论;大学英语课堂;教学设计

伴随时代的发展,对于跨文化交流人才的培养获得了更多的关注,大学英语作为塑造该方向人才的重要场所,对其教学革新的呼声也越来越高。尤其是近年来随着构建和谐社会这一治国策略的提出,让大众对于创设和谐课堂这一期许不断攀升。然而基于大学英语课堂是大班教学这一教学特殊性,“和谐课堂”的落实显得格外艰难。在实际的采访调查中,大学大班教学存在的弊病清晰可见,譬如课堂氛围不活跃、学生参与少、师生互动欠缺等,以学生为中心、培养交际能力、公平全面发展等素质教育并未落到实处;此外,现有大学英语教材的编写和选取有失合理:教学内容的难度、涵盖信息的广度以及教材的实用度都不尽如人意。因此如何在现有教学条件下做到师生间、学生间的和谐互动以及将教材合理地应用在实际的教学中,让学生们在一个相对宽松的教学氛围中掌握英语知识是值得教育工作者思考的问题。本研究试以接受美学理论为突破口,从接受美学的角度来重新设计大学英语课堂,以达到课堂和谐的目的。

一、接受美学的主要理论思想

接受美学是由著名学者姚斯(Hans Robert Jauss)于20世纪60年代后期提出。起初它是一种文艺美学思潮,继而发展为文学研究领域中的一种新的方法论。接受理论的核心思想可以概括为:文学作品的创造者并不是独立的个体,而是读者和作者两者有机的结合。文学作品的最初和最终目的都是读者的阅读需求。在此活动中读者始终处于中心地位,它是读者在文本解读过程中对作品再创造的过程,是文学作品实现其自身的过程。

(一)文本相关性

对于文本中心说,接受美学始终是持相反的观点,文本的存在具有相关性,而相关的来源只有通过读者与作品相互作用才能产生,文本只有在时间系列中,在读者的文学视野中以及在读者视野的不断交替变化中而存在。文本只有经过读者的阅读、加工与改造,润色、并增添读者的思想感情后才能得以完善和具体化,而未经阅读的文本只能算半成品,一个基础的文本一定是需要再次甚至多次填充和勾勒的,读者在欣赏作品时添加进自己的思考和理解,将文本中被隐藏的情感基因找到并释放,只有这样才会让基础的文本摆脱空洞的叙述,变得有血有肉。

(二)读者中心论

它强调读者阅读的创造性、接受的主体性以及主观能动作用。接受美学这样解释读者中心论:在一部作品没有经受读者的阅读、接纳甚至质疑之前,就不能将其定义为作品,只能将其认知为文本,文学作品作为文本的成熟态,是它的升级和最终演变形式。而在这个演化的过程中,读者具有非常关键的作用,读者阅读文本,挖掘到真正的价值意义并做出自己的解释,赋予其内容定位和审美认可,只有这样才实现了其真正的转化过程,完成了作为文本到作品的演化。一个基础文本不一定会成为传世的作品,但是一部历经岁月的佳作一定都经受了最初的文本创作到接受读者们的评判、认可,一次又一次的阅读进而获得一次又一次的肯定,其审美价值也在这个过程中不断被挖掘和充实。

(三)期待价值

人们的经验不断成熟、知识不断扩充这些都属于期待价值。审美标准、道德观念以及思想觉悟等等都归属于期待价值的范畴。除此之外,对于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深层感知水平都是人们期待价值的一种表现形式,通过一次次的阅读和评价最终形成一种综合型的、个性化的审美期待。每个人的期待价值都是不一样的,具体来说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譬如成长背景、教育观念、文化水平以及自身性格等。种种因素的综合反映就是在阅读时对同一作品的不同理解,当然这种期待是会随着阅历不断变化的。

二、接受美学视角下的大学英语教学设计启示

第一,读学生。接受美学的观念比较明确,即没有经过阅读的文本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作品,作品不是一部完成的文本,而是要通过读者的阅读赋予其真正的作品属性,读者拥有唯一资格将文本转化为作品。而学生由于各自的认知能力、知识水平以及社会阅历,从而对文本解读的广度和深度也会参差不齐,亦即期待价值各异。而对于人多班大的大学英语课堂而言,学生英语水平的差异显得尤为突出。因此,在实际的英语教学课堂上教师也要考虑到每个学生个体的差异,将学生们的期待价值进行合理分配,依照不同学生的期待特质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安排,将教学固有的“文本”转化为学生可理解可接受的“作品”。

第二,选教材。教材的对象是有着不同期待视野的学生,教材的好坏不仅影响到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的高低,影响到教育教学目标的实现。因此教师对教学内容的选择必须根据学生实际水平(即期待价值)进行筛选。教师准备的教学课程要难度适中,综合衡量班级同学期待价值:难度不宜太大,否则学生的“期待价值”会跟不上,便无法对课文信息重新组合;难度也不应太小,学生学习时会感觉毫无挑战,索然寡味,从而无法达到学生知识水平、综合能力提高的目的,也无法达到教学大纲的培养要求。此外,教材内容的广度也是我们值得注意的问题。教师在选教材时不要囿于单一的教材科目,而要将学生的期待价值横向延展,选择的题材可以涵盖文学、自然、经济政治,还可以涉及艺术、体育,甚至可以综合到一起进行跨文化教学。想要提升学生的英语水平,就需要让学生们启动自身期待价值,将自己特质结合英语知识,成功地完成同一教学文本下的个性化价值期待。接受美学的期待价值理念如果能很好地应用在英语教学中,不仅学生的英语能力会得到一个飞跃式提升,也能在无形中完善学生的综合素质。

第三,选教法。教师应摒弃以往那套对字、词、句、意进行讲解的陈旧方法,不能再以绝对权威者的姿态垄断整个课堂。基于“读者中心论”的接受美学观念,放置在教学中就是“学生中心论”,要始终将对学生的英语认知能力的培养放在课堂教学的重点位置。教师应意识到自己也是文本的读者之一,在阅读过程中只是有着比学生稍多一点语言能力而已。教师对文本的理解和解读只能代表他个人的审美体验而非文本的唯一答案,因此在授课过程中不能将自己的一己之见强加于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角色应是促进者或启发者,而绝非唯一的教授者。教师应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鼓励学生发挥其探究性和主动性。因此在选择和利用教学方法时教师应将各种因素考虑其中,如教学环境、学生水平、教学内容和教学设备等,做到教学有法、教无定法,灵活多变地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比如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他们的思维,教师可以利用情境教学,通过创设开放性的情景氛围让学生在阅读教学中面临文本内涵的困惑与挑战,激发学生对问题的质疑和探究,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尊重和鼓励学生主动地去解读文本,建构文本,向文本敞开自己;在寻求“我思”的同时,接受和创造一个扩大了的自我。当然,在此过程中也可以结合其他教学方法,从而达到多种方法取长补短,相得益彰。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借助任务教学法,譬如教师在教学结束后可以布置给学生相应的教学问题,学生带着问题再次学习、梳理所学的知识。这就好比读者阅读一部作品时,第一遍的品读结束后拥有了自己的认知,当带着第一遍对某些情节的不解和争议再次阅读时,就会有更加清楚的定位,对于文章的把握也更加有深度。转换到教学中,当学生带着问题再次梳理、钻研所学英语知识的时候,不仅是一个寻找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更是一个提升自身的过程,让他们可以拥有更广阔的视野。

将接受美学的思想融合进大学英语教学中,打破了长久以来教材、教师和学生在教学中亘古不变的地位和作用。教材摆脱了枯燥乏味的固有定位;教师不再是教材内容的呈现者和解释者,变成帮助学生获得更好的期待价值的协作者;学生是语言内容的使用者和文本意义的建构者而非教学内容的被动接受者,双方在教学过程中,都完成了自身的超越和进步。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应以学生为中心;要注重学生认知能力、想象力、创造力的培养;要在教学内容的宽度、深度和教学形式方法的多样性上改革。

[1]姚斯.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M].周宁,译.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23-311.

[2]曹宗兰.接受美学对大学英语阅读教学改革的几点启示[J].龙岩学院学报,2009(8):90-94.

[3]王朋.从接受美学角度谈大学英语教学[J].科教文汇, 2008(7):95-96.

[4]大学英语基本要求项目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5]彭晖.接受美学视点中的探究性阅读教学[J].阅读教学与研究,2007(5):22-24.

G642

A

1673-0046(2015)2-0071-02

本文系衡阳师范学院教学研究改革研究成果(项目编号JYKT201329)

猜你喜欢

和谐课堂美学大学
“留白”是个大学问
盘中的意式美学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大学求学的遗憾
外婆的美学
纯白美学
和谐的课堂应充盈学生的声音
新课改下中职校和谐教学课堂的构建
如何营造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