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能力培养的小学阅读教学策略
2015-02-13陈兴安王晓辉
陈兴安 王晓辉
【学科课程与教学】
基于能力培养的小学阅读教学策略
陈兴安 王晓辉
阅读教学是语文素质教育的重点和突破口。阅读教学的出发点、落脚点是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也就是说,阅读教学的最终目标是使学生能够独立阅读。通过重视对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推荐优秀读物,创设适宜的阅读环境;注重对学生读书方法的指导,教会学生阅读的方法,可以有效提升小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语文素质;阅读教学;阅读能力;培养策略
阅读,作为从文学作品中提取、加工和运用信息的心智技能,一直被排在语文四个能力的首位。阅读教学一直是语文素质教育的“重中之重”。从大语文教育的观点看,语文教育是由课堂教学、课外阅读、生活体验和感悟三个方面构成的。《语文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指出:学生要“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小学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培养和提高小学生阅读能力是小学教学的基本任务。阅读教学的出发点、落脚点是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也就是说,阅读教学的最终目标是使学生能够独立阅读。如果采取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的教学方法,难以从实质上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学生的词汇、说话、朗读、概括、思维能力也得不到真正的提高。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训练学生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
关于小学生课外阅读的调查表明,小学生自觉课外阅读的兴趣不浓。许多学生宁愿每天花很长时间看电视,也不愿看课外书。在电视与课外书之间,他们偏爱于电视声像材料。而且学生所拥有的读物少。阅读能力对学生来说,是一种十分重要的能力,同时也是学生应该具备的一个重要素质。阅读能力的强弱,与学生获取知识,提高学习兴趣,增长见识,以及培养自学能力等方面都有密切联系。阅读能力掌握与否,是检验阅读教学成功与否的试金石。
由于学生年龄小,许多学生对于玩所分配的精力比较多,同时学生对于阅读感到枯燥,认为没有给他们带来乐趣,再加上学生有一种逆反的心理,家长让做的事情自己不喜欢,导致学生经常是被动地去读书。
因此,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其阅读能力,就成为当前优化和改革小学语文教育的关键所在。
一、重视对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
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是小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全过程的一种心理倾向,是学生学习活动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心理因素,是一种强大的内趋力,是学习知识、培养能力的前提。一旦有了浓厚的课外阅读兴趣,学生就会自发地把心理活动指向学习对象,对课外阅读充满热情,就能取得良好的阅读效果。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让学生产生阅读的内部动力,才能开发心智,主动去了解、探究,在了解和探究过程中,渐渐培养学习的持久性,提高自学能力。特别是对于那些初学阅读的学生来说,教师应成功地激发他们的阅读动机,使其在头脑中将阅读与兴趣相联系。那么如何激发课外阅读的兴趣呢?
(一)营造阅读氛围
1.通过故事或问题引发阅读兴趣
小学生喜欢听有趣的故事、看卡通片,认识神话人物,因此可选择益智、有趣的等适合少儿年龄、心理等特点的故事作生动形象的讲述,在学生听得津津有味之时,通过问题引导他们自己去看课外书。这样,通过喜闻乐见的童话、神话诱发学生的读书欲望,使学生从被动地读到自己想读更多的书,享受读书带来的快乐和满足。
2.利用榜样法激发阅读兴趣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老师爱阅读是对学生的最好的垂范。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做一个爱读书的老师,能让学生爱屋及乌,引导他们进入一个美妙的图书世界,激起他们强烈的看书欲望,激发阅读兴趣。
经常创设一种浓厚的“书香”氛围和“书林”境界,可以让学生产生一种置身于知识殿堂的神圣氛围的感觉。如收集关于读书的名言,有意识地向学生介绍毛泽东、周恩来、叶圣陶、冰心、老舍等名人热爱读书的—些故事等。教师要在平时教学中,留心观察班中喜爱读书的同学,不失时机地进行表扬,请他们谈谈课外阅读的收获。教师的阅读情感对于学生也是一种良好的阅读示范,要以入神入情的阅读为学生们作出榜样。教师的这种阅读情感对于学生有着一种极为重要的熏陶作用和巨大的感染力,学生从中体会到读书之乐趣,点燃起阅读的情感之火。陶行知先生说:“想有好学的学生,须有好学的先生。”身边的一个个能亲眼所见的榜样,让学生感受到书海之浩瀚和读书乐趣,从而激起对书的渴望,产生与书交朋友的强烈愿望。
3.通过动机或需要诱发阅读兴趣
动机是为实现一个特定目的而行动的原因。产生动机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诱因。给学生提供一个刺激或阅读情境是非常必要的。随着课改的深入推进,课前查阅读资料已成为了语文课堂的一种资源。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一机会,抓好课前资料交流这一环节,进行优美文章、世界奇闻、片断节选等介绍,并推选“查阅读资料大王”。如教学“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一课前,布置预习作业:收集有关维和部队及国际战争的资料,将收集到的资料在课堂上交流。于是学生课外阅读的情绪高昂,收集的材料内容丰富,有图片、有文字资料等,使他们对“蓝盔部队”等有了一定的了解。这样,有利于形成良性阅读氛围,培养学生阅读能力。
(二)推荐优秀读物
以读物的内容吸引学生读书。“学习的最好兴趣乃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布鲁纳的这句话启发我们必须让学生选择适合自我个性特点和兴趣爱好的读物。可是,大多数小学生没有阅读兴趣,没有体会到阅读的乐趣,也没有意识到阅读的重要性。我们平时在推荐读物时,要有针对性地推荐。只有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读物,他们才能深入地理解读物的内容,受到读物的感染。教师必须向学生推荐知识性、趣味性相结合的书,并注意可读性,尽量使读物的难度跟学生的能力相适应,这样学生看书才会有兴趣。选择接近学生生活,贴近学生心理成长特点的学生感兴趣的书籍是培养小学生浓厚的阅读兴趣的前提。
1.依照学生学段的不同推荐书籍
因学生年龄、学段、性别、性格、心理特点等方面的差异,其阅读兴趣也随之不同。一般来讲,小学低中年级以童话、神话、寓言、民间故事为主,而高年级学生除故事外还对传记、传奇、惊险小说等感兴趣,可以说进入了文学期。女生一般喜欢看有故事情节的书,而男孩则对史地、体育、科学等方面感兴趣。所以教师应对学生的爱好进行了解,介绍时就会做到有的放矢。
2.教会学生选书
由于目前市场上各类书籍名目繁多,小学生认知能力有限,自我选择图书受到限制,为此,教师应当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结合他们的认知能力,选择一些学生喜欢、内容健康、教育意义较强,特别是能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积极向上影响的适合学生口味的书籍。除了经典的童话、寓言、故事、诗歌、名著外,当代许多著名的儿童文学家的著作大都是学生非常喜爱的。如汤素兰的《笨狼》系列,张之路儿童文学作品,杨红樱《流浪猫和流浪狗》、《淘气包马小跳》系列等。这些书籍因为贴近现代学校生活、学生心理和教学内容,学生一读就会爱不释手。学校有条件更好,如没条件,老师可以先对各文本进行阅读和大致了解后开具书目,让班级学生每人购买一册不同的图书,然后相互借阅,不失为一种良策。既丰富了学生的阅读内容,又节约了金钱,重要的是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小学生有了阅读兴趣,自然就如花香引来蜜蜂一样,努力寻求阅读机会,从阅读中获得信息,得到阅读满足,产生愉悦的情感体验。得到的知识和愉快的体验又会增加阅读的兴趣。
(三)创设阅读环境,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
阅读环境,即一种气氛。环境的创设在阅读过程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一个良好的阅读氛围会给学生带来阅读的激情,调动他们阅读的积极性。教师要在学生常规的校园生活中有意识地创设一种浓厚的读书氛围,让学生在良好的阅读氛围中受到熏陶和感染。如设置书橱、开辟图书角、开展“我喜爱的名人名言”“本周推荐书目”“我喜欢的词句”等活动,让学生课余可随时在图书角上翻阅自己喜欢的图书,享受阅读的愉悦。
通过开展“讲故事”“读书汇报交流会”“展评优秀的读书笔记”“剪贴册”“手抄报”“知识竞赛”“比赛查阅资料”“诗歌朗诵比赛”等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能有效地检查阅读情况、巩固阅读成果,让学生享受阅读的乐趣,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热情,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推动课外阅读步步深入。所以,根据少年儿童活泼好动的特点,注重组织读书活动,以发展他们的兴趣,使之保持旺盛持久的读书热情。
二、注重对学生读书方法的指导,教会学生阅读的方法
仅有兴趣还不够,必须采用灵活多变的、科学合理的方法指导学生阅读。实践表明,有的学生凭着兴趣,凡有生动情节的内容就走马观花地读读;有的则读了好文章,也不懂得积累知识,吸取技巧,用到写作上。显然这样的读书方法是收效甚微的。要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必须重视对学生进行读书方法的指导。因此,教师有必要引导他们不仅爱读,而且会读,要读得更好更有收效。教师应该向学生介绍一些行之有效的读书方法。
(一)教师要掌握常用的读书方法
教师要对学生进行读书方法的指导,自己就必须掌握一些常用的读书方法,并在教学过程中能灵活地运用这些读书方法以指导学生进行阅读实践。如边读边想的方法,联系上下文的方法,联系生活实际的方法,联系自身情感体验的方法,圈画批注的方法,略读法,精读法,默读法,摘抄评价法,等等。
教师要有教给阅读方法、培养阅读能力的意识。在备课的时候,把指导阅读方法作为一项重要的教学目的写进教学案,并且设计出实施的步骤和方法。在上课的时候,要把阅读方法渗透在教学过程之中。具体做法是读前提出要求,读中相机指导,读后引导学生回忆刚刚经历的学习过程,小结阅读方法。
(二)教师要将读书方法渗透在阅读教学中
指导学生掌握读书方法,主要靠教师有意识地把方法渗透在学生理解课文的过程中,使学生经过一次次的阅读实践,一点一滴地逐渐领悟方法,并且反复地练习运用,这样才能慢慢地形成阅读能力。为了培养学生自觉地运用科学方法去阅读,要求教师必须做到:
(1)读前提出要求。教师在备课时应将读书方法的指导作为一项重要的教学目标写进教案,并设计出实施步骤和方法等。
(2)读中相机指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教师要针对学生不懂的地方或文中的重点、难点给予适当的点拨、启发等,指导学生解决阅读中遇到的困难,从而读懂课文。
(3)读后归纳方法。教师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实践,读完某段或某篇后,应引导学生回想刚刚经历的学习过程,小结读书方法。如引导学生说出一句话、一段话是如何读懂的,段落是怎样划分的,段意是如何概括的,中心思想是如何归纳的等,并鼓励学生把学到的这些方法不断地运用于阅读实践,逐渐形成独立阅读能力。
一种阅读方法的习得,不可能一蹴而就,立竿见影,必须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反复运用,逐步熟练,最终形成能力。
(三)阅读能力应以理解为关键
阅读能力是以感悟、理解、体验为基础的重要能力。要培养小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应该达到以下两条:
1.读懂
读懂,即具备基本的阅读能力。学生基本阅读能力的形成,在于教师的指导和有针对性的训练。“带领学生从文章走个来回”。就是说,首先把语言文字弄清楚,从而进入文章的思想内容,再从思想内容走出来,进一步理解语言文字是怎样组织运用的。从整体上讲,明阅读是一个“整体—局部—整体”、“语言—思想—语言”的感受理解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是主体,教师作为引导者的任务是使学生读懂,最终能够独立阅读。
课堂教学中可以采取边读边思考的办法。读有多种办法,有诵读、朗读、默读、个别读、齐读、范读,等等。不管是哪种读法,教师都要提出要求,让学生边读边思考,读一遍就要有一遍的收获,而不是一味地让学生去读。
2.会读
会读,即初步形成正确的阅读的策略:初步学会浏览、略读、精读的方法,初步具有整体上把握自己阅读方向、正确运用阅读策略的能力。就教学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是补充;但就效果而言,精读是准备,略读才是应用。具体地说,会用精读的方法,正确而又创见地理解阅读材料,从而达到自己的阅读的目的。精读,就是对文章逐句诵读,仔细揣摩,领会要旨的一种阅读方法。精读有利于透彻理解文章的内容和主旨,有助于提高阅读的深度。精读训练的要求:第一,规定阅读的方向。即精读前确定精读的主要问题。第二,指点阅读的程序。一般都应该按“整体感知—局部分析—整体综合”这三个步骤训练学生精读,使之理解课文。第三,指点阅读的方法。包括运用基础知识指导读解的方法和运用阅读思考剖析读物的方法。指点阅读的常规,如查检、参考、圈点、批注等。
(1)精读与略读相结合。当今社会知识、信息量大,变化快,因此需要教给小学生信息摘取和识辨的能力,培养学生精读与略读相结合的能力,指导学生读书先读前言、目录,读报先看标题、栏目,在浏览中形成粗略印象,借此选择图书、寻找资料,对于自己所需要的资料,详加研究,其他内容可采用略读形式。
(2)读思结合。托尔斯泰说过:“知识只有靠积极思维得来而不靠记忆得来时,才是真正知识。”因此,还应注意引导学生边看书边质疑,并能通过自己查询资料分析解答,从而理解知识、掌握知识。
(3)读记结合。古人云:“不动笔墨不读书。”课外阅读要“养成读书记笔记的习惯”。读书笔记的形式多样,有“摘录好词好句”,有“概括主要内容”,有“写读后感”,还有“直接在书中圈点勾画批注”等多种形式。教师在指导学生记笔记时,大可不必统一形式,应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自己喜爱的笔记形式来记笔记。读书也是一种创作,读书笔记应成为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
三、几种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实践策略
(一)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的主动性
“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感悟语言文字的最佳方法就是“熟读精思”。教师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心理,使学生处于“愤悱”状态,然后扣读导悟,以读见悟,保证学生有自主读书的时间和机会,让学生“潜心会文”“切己体察”“披文以入情”。在感悟语言文字过程中,教师还要顺应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小学生的思维带有很强的具体形象性,因此教师的“导”就应以形象思维为支撑,经常采用创设情境的方法,如即兴表演,画简笔画,恰如其分地使用多媒体等。因为作者总是通过一定的语言文字去表达胸中的某个情境的。反过来,一旦学生看到作者所描绘的那个情境,自然“豁然”领悟用以表达这一情境的语言文字。
(二)进行思维训练,促进学生的兴趣发展
宋晁说之说过:“为学之道,必本于思。”会读之本在于会思,要使学生学会怎样读书,必先使学生学会怎样思维。只有通过各种思维活动,学生才能真正理解文章内容,学到表达内容的方法。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思维有待教师的启发和诱导。把学生引进思维的天地,一是抓联系,二是抓形象。抓联系,思考“是什么”,“为什么”的问题;抓形象,思考“是什么样子”的问题。抓住这两条,学生不难学会怎样思维,从中悟出问题、思考的路子,逐步达到能想,会谈。
(三)开展重点研读,巩固学生的兴趣
如何使课堂教学像磁石一般,把孩子们牢牢吸引住,让他们高高兴兴地学,有滋有味地学?建议语文教师要注意抓住重点句段点,带动语文教学全过程,指导学生自己学,逐步让他们由“爱学”到“会学”,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使学生在课堂上成为有灵性、有鲜明个性的人。如有的教师在教授人教版第九册《珍珠鸟》一课时,紧紧抓住“信赖,不就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吗?”这一“文眼”引导学生展开自主探究学习,起到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把学习的主动权完全交给了学生,由点到面层层铺开,使学生在自我感悟、耐心品味的基础上,水到渠成,从内心深处真正体会到了“信赖能创造出美好境界”的道理。同时强调以读为本,学生通过多读、熟读,参与到各种语言实践中,在读中悟义,读中悟法,读中悟情,读中悟理,实现由“感”到“悟”,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因此,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放手让学生读,让学生在读中感悟。
(四)充分运用多媒体,促进学生阅读多方面的发展
通过电教媒体创设音像情境,教师把形象的画面、生动的语言、和谐的音响诉诸学生的视听感官,使学生尽快进入课文所设定的情境中,带着最佳心理状态去感知课文,体会课文的思想基调。此时学生刚进入学习角色,就被教师创设的情境吸引,开始引发求知欲望。例如,有个教师在教学《丰碑》一课时,通过放一段风啸马嘶的音响,配合电视片红军长征过雪山的录像,让学生直接体会到红军当时艰难的处境。在初读感知的环节中运用影像达意、音响传情的特点,更容易引起学生情感共鸣,促使学生“直接”见其人、闻其声、临其境,丰富了他们的感知,引发其认知兴趣。对阅读主体而言,感知是理解的基础,理解是阅读的核心,阅读质量取决于感知和理解的深度与广度。同时,借助媒体演示情境,强化感知内容,用定格或播放片段的方法引导学生由感知过渡到表象,再由表象过渡到抽象中,从而引发学生的形象思维,培养其观察力与思辨力,加深他们对文章的理解,强化了阅读效果。事实上,情境本身孕育的各种线索能导致无意识心理活动与思维过程,为学生提供了多种感官刺激,增加了信息,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理解力、审美力等能力,大大提高了学生对阅读的兴趣。
(五)巧妙利用评价,改变学生的态度
心理学研究中有一种“贴标签”效应,就是一个人被贴上某种标签后会相应地做出自我管理印象,使自己的言行与所贴标签一致。巧妙的课堂评价,不仅给学生贴上一个好的“标签”,从而产生好的效应,更是一种科学的引导。例如当学生读书添字、漏字时,不急于让别的同学来纠正,而是以极大的耐心启发学生自己去发现、去改正。诸如“眼睛要看准”是给予方法的引导,使学生学会读书;“我认为你这次一定会读好的”是给学生的鼓励、信任和期待,学生将在老师的信任与期待中获得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增强自信。虽然是学生读错了,却让他“介绍经验”,明明该批评,却变成了鼓励和表扬,俗话说:水不流不活,人不激不跃。形式多样且尊重学生人格的点评手段,既能把学生“导”向知识的彼岸,又能使学生获得心理上的慰藉与满足,这种满足内化为克服困难的勇气和奋发向上的力量,既利于促进学生潜在能力的开发,又有利于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
教学有法而教无定法。教师通过创设适宜的阅读环境,提供适当的阅读指导,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就能使学生读书有兴趣、有方法、有收获,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他们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责任编辑:乔健
陈兴安,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硕士,主要从事教育基本理论与教育史研究;王晓辉,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主要从事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研究(天津300191)。
G623.23
A
1671-2277-(2015)06-007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