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文本语言 规范口语表达
2015-02-12曾志升
曾志升
口语,是人的内在思想、文化、修养等综合素养的外在表现形式之一,是一个人整体素养的重要组成因素,增强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是语文课程的重要目标之一。叶圣陶先生曾指出:“口头为‘语,书面为‘文,‘文本于‘语,不可偏指,古文合言之。”经过长期的调查,笔者发现当下小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存在着以下一些不足:词不达意,即不能用准确的语言表达自己的心声;目标不明,即表达缺乏目标性与针对性,泛泛而谈;逻辑失当,即缺乏条理,缺乏表达的逻辑。对此,笔者尝试在阅读课堂教学实践中,努力挖掘文本中的训练契机,进行交叉式训练,有目的、有层次地提升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一、依托文本的语言,提升口语表达的准确性
选编入语文课本的文章大多是文质兼美的佳作,文章的语言表达规范、用语相当准确,是学生学习的典范。这些典型的书面语言为学生的口语表达提供了素材,同时又为训练规范的口语表达提供了范式和情境。
1.在比较中学习语言的准确表达
以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燕子》教学片段为例。
“一身羽毛,一对翅膀,加上一个尾巴,凑成了小燕子。”
“一身乌黑光滑的羽毛,一对俊俏轻快的翅膀,加上一个剪刀似的尾巴,凑成了那样活泼可爱的小燕子。”
①对比读上面两句话,哪一句更好?为什么?(初步体会语言的准确性)
②尝试换上其他词来说说小燕子的外形,并与原文比较。(进一步体会语言的准确性)
③比较《燕子》《翠鸟》的外形描写,体会描写外形要抓住特征。(深入体会语言表达形式的准确性)
在此片段中,教师运用层层比较、步步深入的方法,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循序渐进地进行语言文字训练。三次比较不仅使学生深入地体会到词语运用的准确性,还让学生明白语言表达形式的准确性,为后续的课堂口头表达提供了帮助,最终达到让学生准确表达的目的。
2.在重组中,学习语意的准确表达
以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赵州桥》教学片段为例。
①默读课文第三自然段,思考:赵州桥有什么特点?
②在这两个特点中,作者用了“不但……而且……”强调了哪一个特点?(美观)
③语言第一次重组:按照课文原意,用上“不但……而且……”说一说赵州桥的特点。
④语言第二次重组:如果要强调赵州桥的美观,可以怎么说?引导学生把事物的特点说具体。
⑤能用“不但……而且……”说一说其他你喜爱的物品的特点吗?
对于关联词“不但……而且……”的理解和运用训练,本课例摒弃了脱离语境作抽象讲解的做法。先让学生通过阅读,理解它的意思,领悟它的用法;接着对课文内容进行两次语言重组,将语言的理解和运用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最后通过迁移,使学生举一反三,活学活用。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在一次次语言重组中获得锻炼。
二、依托文本的矛盾点,提升口语表达的针对性
不少课文的作者为了设置悬念或推动故事的发展,经常在行文中铺设一些矛盾点,包括语意上的矛盾、故事情节的矛盾和情感的矛盾等,而这些矛盾点也正是学生在学习中最能引发思维碰撞、激发讨论兴趣的导火线。教师要善于挖掘文本中的矛盾点开展教学,为学生搭设表达的平台,训练学生口语表达的针对性。
1.于语意矛盾处辨析,学习口语表达的针对性
所谓语意矛盾,即作者在文中特意制造的前后语意中的对立点,引发读者认识上的强烈反差,进而突出要表达的观点。而抓住这些矛盾点展开教学,激发了学生探究的兴趣,形成他们的阅读思想和观点,促使他们能够根据自己的想法有针对性地到文中寻找观点材料进行辨析,在辨析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在辨析中明晰文章的主旨。
以人教版六年级上册《鹿和狼的故事》教学片段为例。
① 于课文中寻找矛盾:狼和鹿在你们原有的印象中分别是一种怎样的动物?课文中分别用了哪些词语来形容它们?
狼:凶恶残忍——森林的保护者。
鹿:森林的“宠儿”——罪魁祸首。
② 于质疑中阅读,在阅读中思考:凶恶残忍的狼怎么会成为森林的保护者?美丽善良的鹿为什么会成为毁坏森林的罪魁祸首呢?
③如果当初罗斯福总统在寻思要下令消灭狼、保护鹿的时候,你就是他身边的得力助手。你会怎么劝他?先和同桌说一说。(提示:想一想罗斯福总统产生这个想法的原因,劝说要有针对性)
在本课例中,教师从人们对两种动物的惯有看法入手,引导学生自读课文,寻找作者的语意矛盾,在矛盾中质疑,在解疑中深入理解。最后创设了一个对话的情境,引导学生将理解化成语言,进行有针对性的表达。
2.于情感矛盾中追问,学习口语表达的针对性
小学教材中有一些课文蕴含的情感是前后矛盾的,这些矛盾点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领着他们去文本的语言中一探究竟,探索表达的技巧。 以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的《母鸡》为例。老舍先生先通过叫声刻画了一个无病呻吟、欺软怕硬、拼命炫耀的母鸡形象,表达对母鸡的讨厌之情,可到了最后又对母鸡充满了崇敬之情。这样完全矛盾的两种情感,被用在同一种事物身上,就引发了学生浓厚的兴趣:老舍先生对母鸡的态度为什么会发生如此大的变化?于是学生深入阅读描写母鸡的语言,从描写母鸡叫声的语句中感受到了语言的针对性,然后教师进一步进行拓展:母鸡还会在什么时候叫,当我们喜欢它的时候,那叫声听起来又是什么样的呢?有针对性地进行了口头表达训练。
3.于情节矛盾中辩论,学习口语表达的针对性
所谓情节矛盾,是指文本为了凸显人物的品质,设置了一些人物言行的对立点,组成了矛盾的情节,这些情节有时与传统的道德规范又是相矛盾的。抓住这些矛盾点进行辩论,既能使学生有话可讲,而且在阐述观点时需要学生针对观点在文中寻找依据,很好地训练了学生口头表达的针对性。
以人教版六年级上册《别饿坏了那匹马》为例,文中父亲的育儿观念和青年的善意谎言形成了情节上的矛盾点。于是学习课文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辩论:青年该不该用善意的谎言免费给女孩提供看书的机会?学生纷纷针对不同的观点展开辩论,并且在文中寻找佐证观点的细节,在表达中围绕自己的观点展开阐述,很好地训练了口语表达的针对性。
三、依托文本的情境,提升口语表达的条理性
小学教材中,说明性的课文无疑是训练口头表达条理性的绝好文本,因为其鲜明的结构特点本身就是非常具有条理性的内容。除说明性的课文以外,大部分以叙事性的文本为主,在这些文本中都包含着不同的故事情境,使学生产生角色意识,获得身临其境的感受。尤其是一些历史故事,其主人公充满智慧,这些精妙的语言往往条理清晰,蕴含着很强的逻辑性。我们可以依托这些语言情境,来训练学生口语表达的条理性。
1.在解说中,学习有顺序地表达
解说是促使学生将课文语言内化为个人语言的有效训练方法。学完寓言故事,让学生沉入故事情境,与人物对话;学完成语故事,让学生依据故事情境,解析人物言行的用意所在;学其他历史故事时,还可以引导学生进入故事,对理性又困难的重点内容进行语言转换,既达到促进理解的目的,又训练有序地表达。
以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草船借箭》一课为例,我们可以依托文本,创设一个表达的情境:如果你就是当时在诸葛亮身边的一个小士兵,当你经历整个草船借箭的过程,你会怎样向身边的人介绍这件事?如何按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讲述整个事件,融入整个事件当中你对诸葛亮一些做法的感受?学生在准备解说时,肯定要在心中想好讲解的顺序,这一环节的设计既让学生在口头表达中内化书本的语言,又让学生在酝酿和解说的过程中训练了有顺序表达的能力。
2.在推理中,学习表达的逻辑性
推理是一种较为复杂的思维方式,推理的过程也是训练表达的逻辑性的过程。语文教材中有不少值得细细去推理的精妙语言。以《晏子使楚》一文的教学为例,晏子与楚王的三次交锋充分显示了他的外交才能和语言功力。教师可以借助这三次语言,帮助学生学习推理,训练口头表达的逻辑性。
第一次交锋:
师:晏子说了这番话,为什么楚王就吩咐手下把城门打开了?
生:如果不开城门,楚国就是狗国。
师:为什么钻了狗洞就是狗国呢?其实晏子说这番话时用了一种方法叫推理,(板书:推理)言下之意是开狗洞的是狗国,开城门的是国家。楚国开的是什么?
生:楚国开的是狗洞。
师:由此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生:楚国是一个狗国。
师:晏子就是这么一步一步推理出这个结论的。楚王如果承认楚国是狗国,那么——
生:楚王就是狗王。
第二次交锋:
师:楚王侮辱齐国没有人,晏子说了怎样的一番话让楚王只好陪着笑?
师:按刚才的方法,也分三步把晏子的意思说出来。
生:第一步:上等人访问上等国家,下等人访问下等国家。
第二步:晏子说自己是下等人。
第三步:楚国是下等国家。
第三次交锋。(同上)
在本课例中,教师就是依托故事中的情境,引导学生去推理晏子话语中的逻辑性,然后由扶到放,逐步让学生明白晏子语言的精妙之处。学生对晏子第二次、第三次语言的推理过程也是语言逻辑性的一次实践。有了这样的实践,相信学生在自己的生活中,也能学会用这样的逻辑方式来应对生活中遇到的尴尬境地。
伏尔泰说:“言语能够忠实地反映出一个人的内心。”语言是一个人思想的外衣,出色的口才能为一个人的成功奠基。在阅读教学实践中,依托文本的言语,规范学生的口语表达,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说准确、说清楚、说到位,使学生会说、善说、乐说,改变“心欲言而口不逮”的现状,切实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真正做到“口随心动”!
(浙江省温岭市温峤镇中心小学 3175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