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微习作”成为言语应用的场
2015-02-12卢敦良
卢敦良
当下人们最热衷的事情是什么?玩“微博”“微信”!“微时代”已悄然来临。为了重拾语文的“工具性”,笔者引导学生践行“微习作”,取得不俗效果。顾名思义,“微习作”之“微”,就是“小”的意思。每次训练以一个片段、一个句群甚至是一个句子为宜。因为耗时少,针对性强,又不会让学生感到压力,所以被教师和学生所青睐。创造性地使用好课文这个范本,挖掘文本中特色的语言典范、精妙的表达方式、鲜明的段式结构……打造“迁移型”“应用型”“创生型”“鉴赏型”的“微习作”场,开展言语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
一、按图索骥,践行“迁移型”微习作
叶圣陶先生“教材无非是例子”的“例子论”之所以被我们推崇,是因为它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例子论”之“例子”与“按图索骥”之“图”,有着异曲同工之处。教师要精心设计语言训练的“点”,让学生读“图”,把握特点,实现迁移,最终获得语言知识和能力,索到需要的“骥”。
(一)迁移特别的词语
词语是组成文章的最小单位,如果用得精准、妥帖,往往会产生传神之功。古语云:“一字之着,尽得风流。”所以,迁移特别的词语,还是非常有必要的。如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我的发现五》中罗列了三组不同结构的成语:“第一组:远近闻名 黑白相间 轻重倒置;第二组:舍近求远 头重脚轻 积少成多;第三组:异口同声 左邻右舍 里应外合。”我是这样引导学生进行“微习作”的:先让学生诵读,分析成语结构,把握组词规律:这三组四字成语,都有意思相反的两个字在内,只不过这两字所在的位置不同而已。然后让学生搜寻自己大脑的储存,写一写这类成语。于是,“左右逢源”“始终如一”“小题大做”“前仰后合”等词语源源不断地从学生的笔端流泻出来。
(二)迁移精彩的短语
短语虽短小,在文章中却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不但能增强语句的气势,还能蕴含丰富的感情。如人教版六年级上册《伯牙绝弦》中理解“峨峨兮若泰山!”“洋洋兮若江河!”的意思后,就“峨峨泰山”和“洋洋江河 ”两短语的构词形式展开讨论:文中“AABC(峨峨泰山)”的形式比之“ABCC(泰山峨峨)”的形式读起来感觉气势更强了,似乎隐约感觉到钟子期与俞伯牙的惺惺相惜之情。于是,“滔滔黄河,袅袅炊烟、皑皑白雪……”便从学生口中蹦出,之后让学生迁移“峨峨兮若泰山”的写法进行“微习作”训练,学生不费吹灰之力就能说上好几句:“涓涓兮若细流”“袅袅兮若炊烟!”……语言的迁移与应用不着痕迹,却能水到渠成。
(三)迁移生动的句式
生动形象的句子,有化腐朽为神奇的功效:比喻句深入浅出,拟人句个性鲜明,排比句增强气势……迁移生动的句式,能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如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桂林山水》一文中,优美的景色让人目不暇接,优美的语言更让人赏心悦目,尤其是文中的排比句,堪称语言运用的典范。迁移这样的“点”进行“微习作”,学生下笔就如有神助!——“春天的草真嫩啊,嫩得像小孩子的脸,肉果果、水汪汪的;春天的草真绿啊,远远望去,如一片绿色的海洋;春天的草真软啊,踩上去,软绵绵的,像一块厚厚的地毯。”当然,内容还有写亭台楼阁、鸟兽虫鱼的……句式还有迁移反问句、双重否定句等。
(四)迁移典型的构段
古人云:“定体则无,大体须有。”可见,文章还是需要有典型的构段方式的。如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爬天都峰》第二段,从“高、陡、险”三方面写天都峰的山势,属典型的并列段式,《灰雀》第一段关于“灰雀”的描写,是“总分总”段式,《风筝》第三段是承接关系的段式。其他的还有因果段式、概括具体段式、递进段式、转折段式等。迁移仿写这样的段式,有助于明晰文章的条理,使文章结构更加严谨。
值得注意的是,初次模仿迁移时,语言实践最好不要与文本语境切割开来,因为这样做,有助于感悟语言,加深对内容的理解。再次模仿时,就应该迁移至课外,与生活链接起来。用课内掌握的技巧来表现生活情景,不应只停留在求“仿”的言语实践层面,要提升到求“创”、求“新”的高度。只有这样,语言能力才能得到有效培养。
二、碰撞思想,践行“鉴赏型”微习作
鉴赏,是一个思维碰撞的过程。课文的一个标题、一个标点、一个词语、一个句子、一个结尾,都可以拿来鉴赏。或剖析其特别之处,或鉴赏其丰富内涵,或品味其绵绵余音……
(一)标点,如此玄妙无比
标点符号里面有喜怒哀乐,它有人一样的表情和语气,有音乐一样的旋律和节拍,它能表达文字难以表达的情感、美感。如人教版四年级下册《鱼游到了纸上》中“原来,他是个聋哑人!”一句,有位学生写了这样的“微习作”:“课文不用‘。而是用‘!我觉得是有道理的。正常人都很难办到的事情,这位残疾青年却做到了。我在想,他身上肯定有与众不同的东西——‘坚持和‘认真。所以,我对青年的情感除了‘敬佩还是‘敬佩。这样强烈的情感表达,自然要用上‘!。”学生抓住文中的细枝末节,反复思量,多重揣摩,将承载生命意蕴的标点,在微习作中进行情感的释放。不鉴赏不知道,一鉴赏真奇妙!一个并不起眼的小小标点,竟藏着如此玄妙无比的内涵。当然,诸如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穷人》中的省略号、《一面》中的破折号这些特殊的标点,我们都可以通过联系上下文,深入文本情景,体察人物内心情感,对标点进行各种理由的阐述,领悟其内在的“象征意义”,进行鉴赏并落实“微习作”训练。
(二)矛盾,如此让人敬畏
这里的矛盾,是指学生与文本、与作者对话所产生的认知冲突。课堂上,教师应该把鉴赏认知冲突的“微习作”视为一种与学生思维碰撞的机会,一种实现有效教学的契机。如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桥》一文中老汉对小伙子这一“揪”和一“推”,有学生这样写道:老汉干吗当着那么多人的面,对小伙子又是“揪”又是“吼”的?一点情面都不讲,他对小伙子有仇吗?但是,当读到课文结尾,老汉这“一推”,我看出老汉是多么爱自己的孩子啊!这又是恨又是爱的,把我弄糊涂了。后来经过讨论,我才明白:“揪”写出了老汉把生的希望让给乡亲们,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的儿子;“推”写出了老汉把生的希望让给儿子,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原来,这矛盾是作者有意安排的……本次微习作,抓住情感层面的认知冲突,通过言语性的动作,让学生剖析其背后的“潜台词”,在矛盾冲突的漩涡里,展现了人性之美,老汉的形象也逐渐丰满。当然,还可以抓住知识层面和学生思维层面的矛盾冲突点,从展示人物个性、助推情节发展、提炼文章主题等方面予以微习作的赏析。
(三)结尾,如此意犹未尽
文章结尾之精妙,或画龙点睛,或余音绕梁、意味无穷……让人读后“欲罢却不能休”。有些结尾虽在意料之外,却在情理之中。教师可设计话题让学生鉴赏这样的结尾,如人教版六年级下册《凡卡》一课。话匣子一开,学生们就侃侃而谈——结尾画面很温馨,但是我觉得凡卡不会过上好日子的。爷爷接他回去又能怎么样?一个帮别人守夜的人,如果能给凡卡带来好运,当初为何还要送凡卡去莫斯科?我想,作者越是把结尾写得美好,是不是越显得凡卡生活的悲惨呢?我觉得,作者这样写是不是想通过“喜”来写凡卡的“悲”呢?简单的课文结尾,竟让学生谈得如此深刻!结尾或意犹未尽,或首尾照应,或篇尾点题,或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或删一删结尾比照读,或“勾连旧知”议一议,或引发想象说一说,学生的语言智慧一定会在具有灵性的思想碰撞中轻舞飞扬。
三、发散思维,践行“创生型”微习作
只要细细品读,就会发现,现行的好多课文中,都留有言而未尽之处。这些“未尽之处”,或省去人物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的细致刻画,或省去事件来龙去脉的详细叙述,或省去优美景色的具体描写……这恰是学习语言的极佳机会。教师要依托文本,巧妙设计,及时让学生进行“创生型”微习作。这类习作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而且能帮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课文内容。
(一)文本空白处补白
引导学生与文本、作者对话,链接情感上的共鸣点,放飞思维,在文本空白处补白,扎实进行“微习作”训练,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小学教材中,记事文章所占的比例是相当大的。作者往往靠营造跌宕起伏、紧张动人的故事情节吸引读者,因此需要学生慧眼独具,在精彩的情节空隙中寻找空白的“点”,进行“微习作”训练。如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生命 生命》一文的第三段,写“一粒香瓜子在没有阳光和泥土的砖缝中茁壮生长”的事。在教学这一情节时,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先让学生讨论:香瓜子要冲破外壳、茁壮生长,都碰到了哪些困难?面对一个个困难,它又是怎样想方设法攻克的?学生思维活跃,设计出香瓜子冲破外壳的过程:“硬闯,失败;再闯,头破血流;想放弃,又彷徨;等待时机,一鼓作气,冲破外壳。”这是一个补充故事情节的“微习作”,告诉我们“生命的意义在于奋斗”。弱弱的瓜秧尚且能够如此顽强,不向命运屈服,何况是有“沉稳而有规律”心跳的人?有了这样的情节补充,学生就不难理解下文杏林子静听心跳的“震撼”和一生所取得的伟大成就。这个设计,让我看到了从学生身上喷涌而出的一朵朵晶莹剔透的“语言”之花。当然,还有像写人的文章中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以及心理的“补白”,写景文章的绘景“补白”,状物文章的形色“补白”……“补白”的过程既是一个享受思维自由驰骋的过程,又是一个享受精妙语言的过程。
(二)内容延伸处推测
有的课文,情节叙述看似完整,其实不然。戛然而止的情节,是作者有意为之,还是……如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穷人》一课,以“桑娜拉开了帐子”一句结束故事。加上西蒙的两个孩子,穷人夫妇一共要抚养七个孩子,这让本来就一贫如洗的家庭怎么度日?以《桑娜拉开帐子以后》为题引导学生推测故事情节。有学生这样写道:从此,桑娜忙着照顾七个孩子,一天到晚,里里外外忙个不停。渔夫呢?每天风里来,雨里去,却还是不能满足嗷嗷待哺的孩子们。有一天深夜,风高浪急,渔夫驾着的小船一会儿像一片叶子似的漂在十米多高的浪头,一会儿又滑向“谷”底……桑娜闻讯,瘫倒在地……学生对故事的推测,反映了沙皇黑暗统治下的俄国,穷人的生活是极其悲惨的。此举既锻炼了学生的思维,又升华了课文主题。
(三)思维发散处驰骋
即使是最高明的作家,也不可能将与一件事情、一个人物、一处景色相关联的东西十分详细地介绍出来,因为冗长的篇幅容易招人烦,所以作者往往进行艺术处理,有详有略,既可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又能很好地突出主题,强化效果。但是,如果有意拓展略写内容,让学生思维的骏马尽情驰骋,又会怎么样呢?在教学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詹天佑》一文时,我精心设计一个“创生”语言实践:都有哪些人去过八达岭,看过詹天佑的塑像?看到后又会怎么想?怎么说?“一位归国华侨偕着妻儿,饱经风霜的脸上流露出自豪的神情……”“一位金发碧眼的俄罗斯记者,不无感慨地说……”“一群穿着整齐校服的小学生……”正是一个个天马行空般的思维,一句句情真意切的语言,让我们感受到一个大国的崛起带来的荣誉感和自豪感,感受到创生语言所带来的无限惬意。
创生文本内容,离不开学生平时所积累的生活经验和对文本的领悟力,领悟力不够,生活经验不足,思维的张力就显得狭小;领悟力高,生活经验丰富,思维的张力就足。思维的张力足了,对文本的再加工、再改造就能纵横驰骋、随心所欲,语言应用能力就会在其强大的表现欲中得到培养。
四、链接生活,践行“应用型”微习作
语文存在于生活之中。生活中有丰富的语言实践资源,如果将语言的学习与生活巧妙地链接起来,学生的语言应用水平就会在阅读迁移中得到“润物细无声”般的滋养和提高。
(一)渲染事物特征,铭刻鲜明印象
人类生活的世界,是一个精彩纷呈的世界。动物、植物与人和谐相处,生活用品与人相随相依……说明这些事物,把握其特征,有助于人们清楚地认识事物。如人教版五年级上册《鲸》一文介绍其“大”的特点,用了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的说明方法,介绍“呼吸”时,则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加以具体介绍,这样容易在读者脑海中形成“鲸”的鲜明印象。学习课文的说明方法后,让学生介绍一种生活中的物品。一学生写了《粽子》题材的“微习作”:每年的端午节,家家户户都要忙着包粽子、吃粽子。粽子外形小巧玲珑,两端呈三角形,中间呈圆柱形,拳头般大小,大的约10厘米长,小的只有5厘米。两片粽叶裹着它胖胖的身子,好像穿上了一件青色的外衣,两根细长的棕榈叶把它绑得服服帖帖。解开它的“外衣”,一股番薯和糯米的甘甜味混杂着粽叶的清香直往我的鼻孔里钻,一片亮晶晶、金灿灿的食料呈现在眼前,看得我垂涎三尺。小作者用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和拟人的方法,对粽子的形状、颜色、大小以及香味进行了具体说明,不仅使读者对粽子的特点有较为清晰的认识,而且读起来富有童趣和意蕴。
(二)介绍人物形象,凸显价值品格
教材中有许多写人的文章,写得有血有肉,个性鲜明。热爱祖国的杰出工程师詹天佑,忠于革命、视死如归的李大钊,乐于奉献、淡泊名利的居里夫人……学习了这些课文后,让学生给周围的典型人物写一写“颁奖辞”,有学生就这样写一位舞蹈比赛获奖的同学:她像一只飞舞的燕子,活跃在春天的舞台上。她用最美丽的舞姿诠释着积极向上的精神,她用最甜美的笑容展示了鸿溪学子的风貌。这个小小的舞台,属于她;将来还有一个很大的舞台,也是属于她的!为同学写颁奖辞的灵感,来自“感动中国人物”的颁奖,此举绝对比给学生评个校园标兵、奖点学习用品、发本荣誉证书更能鼓舞人的意志。教师借着这个契机,教育学生要从小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做一个素质过硬、品格高尚、对祖国和人民有用的人。
(三)关注宣传手段,彰显生活情趣
精美绝伦的广告词、温馨怡人的提示语、引人入胜的导游词……各类宣传手段充斥着我们的生活,其表现手法独特,意蕴深刻,读起来朗朗上口,它向我们传递着“生活就是语文”的理念。如果将这些引用到语文课堂,将是很不错的训练点。学了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这片土地是神圣的》以后,让学生想想自己居住的环境,写自己的发现与感受。于是,有关“保护环境,珍惜资源”的提示语应运而生:“垃圾随手捡起,美德与你同行。”“好景致一起分享,好环境共同营造。”当然还可以拓展训练有关图书馆、阅览室、电影院、走廊等公共场所的提示语。这些提示语针对生活现象而作,彰显语文诗意般的韵味和浓厚的生活情趣。
源自生活的素材,点点滴滴总关情。在这里,不用绞尽脑汁,也不用搜肠刮肚;在这里,你可以信手拈来,也可以随心所欲。言语实践在这里没有了枷锁。我不知道,如果语言实践脱离了生活,语言的表现力是否还是那样充满活力?
总之,语文的课堂应该是一个以言语应用为中心的课堂,离开了这个中心,理解内容、了解情节、领悟思想都成无稽之谈。因此,教师要强化语言训练意识,想方设法引领学生了解语言特征,学习语言的各种表现手法,感受语言的感召力和表现力,并且借用“微习作”,来激活他们的生活贮存,鼓励他们将形象的生活感受,通过文字的描述,转化为语言的理性感知。让语言充实学生的精神世界,让语言散发其生命的绚烂之光。
(浙江省温岭市大溪镇照洋小学 317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