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高校图书馆共享空间构建探微*
——以成蹊大学图书馆为例
2015-02-12刘婧李健丽中国民航大学图书馆天津300300
刘婧李健丽(中国民航大学图书馆,天津300300)
日本高校图书馆共享空间构建探微*
——以成蹊大学图书馆为例
刘婧李健丽
(中国民航大学图书馆,天津300300)
[摘要]随着时代发展,高校图书馆作为复合型的知识信息中心和教育机构,其共享空间的合理布局不断面临着新的挑战。通过对日本成蹊大学图书馆馆舍进行网页调查,尝试分析日本高校图书馆共享空间构建的新动向,希望为我国高校图书馆的复合型空间构建研究提供新的视点与参考。
[关键词]共享空间日本高校成蹊大学图书馆设计与构建
[分类号]G258.6
*本文系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课题“基于高校图书馆网络教学资源的现状调查与服务研究”(项目编号:3122014T002)成果之一。
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和服务理念的进步,大学图书馆早已不再是单纯的信息资源储存与借阅场所,而是集学习、研究、交流为一体的复合型服务空间。高校图书馆围绕着资源、读者和服务的重新定位在不断发生着变化,文献资源数字化、服务手段网络化、空间布局灵活化、技术手段现代化以及服务对象远程化,使得图书馆需要打破现有的服务模式来适应新的需求[1]。正如Donald Beagle,D在2004年所指出的,图书馆空间主要聚焦的不仅是帮助学生管理信息,更是帮助他们管理学习,不单是强调计算机、软件和多媒体资源的获取,更加强调用一系列项目和服务在学习任务中支持学生[2]。由此可见,现代大学图书馆的建筑理念与空间设计不仅停留在传统的资料存储与流通空间,还必须要满足用户日趋多样化的功能要求;不仅建筑风格要具有主题性、标志性、趣味性,空间设计也应具有强大的功能性和合理性。
近年我国图书馆事业的迅速发展和理念的革新,让图情领域专家和建筑学者不约而同地将图书馆馆舍的特色设计和空间功能性作为研究重点。虽然我国大学图书馆的馆舍建筑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其中亦不乏极具代表性的成功之作,但对国外大学图书馆馆舍建筑的了解和研究,仍是现阶段我国大学图书馆馆舍构建研究中不可或缺的环节。
日本是一个图书馆事业极为发达的国家,日本大学图书馆馆舍构筑与空间服务都有着独到之处。有些极具特色的图书馆建筑可以成为一所大学、甚至一个地区的标志性建筑。与中国相比,日本图书馆均有较高经费预算,这一点不仅表现在文献资料的采购能力上,更突出地表现在馆舍和一系列先进的设备上。它们的建筑结构新颖,各具特色,设备先进,人文关怀弥散在每个角落,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3]。笔者以日本成蹊大学图书馆为例,从建筑风格、空间布局、新技术应用等方面对其进行记录与分析,尝试对现代大学图书馆的复合型空间服务构建提出一些见解。
1成蹊大学图书馆概况
日本成蹊大学图书馆位于东京武藏野市吉祥寺北町成蹊大学校园内,于2006年建成,是“成蹊大学创立100周年纪念事业”中具有标志性意义的一环。成蹊大学图书馆由坂茂建筑设计与三菱地所设计共同设计建造而成,占地面积12000平方米,地下两层地上5层的馆舍藏书丰富,布局合理,功能多样。馆舍整体以“明亮、优美、温馨”为设计主题,是一座坐落在草坪和高大榉木环绕之中的建筑,弧线形的外观与校园优美的环境和安静的学习氛围相得益彰,透过明亮的玻璃可以清晰地看到馆舍内被称为“小行星”的悬浮型球体空间。
2成蹊大学图书馆的服务空间构建
2.1理念创新与建筑风格的融合——“小行星(planet)”
成蹊大学图书馆的多元化,首先表现在外观上。其馆舍设计既具备服务用户的、完备的功能性,又具有自己独特的风格。进入馆内抬头望去,可以看到被称为“小行星(プラネットplanet)”的5间球体型学术讨论室,错落有致地位于中庭上空,如同悬浮在空中的飞行器一般,极具未来感和表现力,成蹊大学图书馆也因此被称为“未来城市”和“超时空要塞”,成为日本大学图书馆界富有代表性的设计。
据成蹊大学图书馆网页上介绍,对于学术讨论室这种与众不同的设计和构思主要来源于对图书馆功能理念的创新思维。成蹊大学图书馆负责人认为,现代大学图书馆不应只是传统意义上的文献与知识的查询、获取、阅览场所,更应当成为一种思维碰撞和创作的空间。因此,设计者取英文plan中“计划、企划、设计”之意,将其扩展成为planet(小行星),并以此为灵感和主线,决定了球形讨论室的设计以及整栋建筑风格。成蹊大学图书馆对于馆舍的设计中,包含了图书馆管理者和设计者“希望学生能在这里有很好的灵感和企划”,“希望图书馆中所有的知识情报能被学生更好地灵活运用”等对大学图书馆未来发展方向的期待。这种对于图书馆功能的创新型理念与馆舍的建筑理念的巧妙结合,是整栋建筑的设计主题与灵感来源,创造了极具未来感的建筑风格和更加多元化的馆舍功能。
2.2馆舍功能的延展——复合型共享空间
成蹊大学图书馆的空间分布以开放式设计为中心,馆内基本没有进行任何空间隔离,但各区域鲜明的主题和功能性仍使馆内空间显得条理有序、界限清晰。馆内开架书库中的文献资源按学科分布在馆舍的1至5层,而闭架书则存放在地下1层与地下2层的密集型书库中。为满足用户对数据库资源的使用,馆内1层和2层设计了开放性数据库检索区域,以便到馆用户能随时利用馆内计算机数据库资源进行浏览和查找。
成蹊大学图书馆除具备以上传统的文献资源获取功能外,更将大学图书馆定位为多元化、复合型的学习交流体验中心。为了让用户能更便捷、更舒适、更灵活地学习和利用图书馆中的知识资源,还设计了很多别出心裁的馆舍空间。在此笔者选取较有代表性的3个区域分别进行介绍。
2.2.1休闲区(refresh areaリフレッシュエリア)
日本大学图书馆规则十分严谨而细致,通常讲话、饮食、接电话等影响他人阅读与学习的行为在日本大学图书馆内被严格禁止。但与此同时,“人性化服务”的概念却与严格的馆舍规则相互冲突。成蹊大学图书馆为使规则与人性化服务协调并存,特别在馆舍1层入口处设计分化出一个“休闲区”,并设置了饮料与轻食品的自动贩卖机,让用户在阅读和学习之余在此稍作休息。但与此同时,馆内规则明确规定,“休闲区”是整栋建筑屋内唯一允许饮食和手机通话的场所,用户在其他区域学习阅读时必须严格遵守规定,严禁饮食、手机通话等违反规定的行为。
2.2.2个人阅览室(crystal carrelクリスタルキャレル)
在成蹊大学图书馆的1至5层开架书库周围,沿窗设置了266间个人阅览室,是馆内有限的封闭设计之一。各个阅览席都以落地玻璃区分开来,以便读者可以安静地享受阅读的乐趣。为满足读者多样化的需求,各个阅览室里还设置了电源和网络接口,用户可以自带笔记本电脑在个人阅览室内进行资料查询、报告撰写。个人阅览室的玻璃设计和明亮的窗户相得益彰,个人阅览室也因此被命名为“水晶屋”,用户在学习、研究之余可以透过窗户欣赏到围绕着图书馆的榉木与草坪,享受紧张学习生活中的一丝舒心与惬意。
2.2.3中庭(atriumアトリウム)
面对1层与2层落地窗的开阔区域,设置了可供读者轻声交流的中庭区域。这一区域突出了成蹊大学图书馆设计理念中“信息交流、知识融合”的主题思想。在落地窗外绿色环抱的环境中,中庭内设置了许多乳白色四人座圆桌,桌上摆放着同样色调的艺术小台灯,十分惬意,是备受读者欢迎的区域之一。学生可以就各类学术问题在这一区域进行轻声的探讨和交流,将各自在文献中查阅到的知识情报进行交互、融合,使图书馆中的文献资源得到更加有效和灵活的运用。
2.3新技术与空间合理利用——自动书库
与许多日本大学图书馆一样,由于馆舍空间有限,成蹊大学图书馆对于闭架书和珍本书的收藏空间都设置在馆舍的地下书库中。为克服闭架书库中图书数量庞大、藏书密集、难以存取等缺陷,图书馆负责人与设计者将地下1层与2层构建成为一间大型的自动化密集书库。闭架图书虽然因各种缘由被选取下架、密集存放,但其中不乏各个学科领域的经典之作,仍有着一定的用户需求。如果就此束之高阁,不但让许多读者失望而归,还会造成知识资源浪费。但若由馆员为读者一一查找,又对图书馆人力资源造成了很大负担。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成蹊大学图书馆引进了先进的自动化密集书库系统。在地下约1100平方米的2层地下书库中,设置了由电脑全自动控制的机械化密集书库,库中图书分装在无数藏书箱(コンテナ)中,共可藏书72万余册。用户如果想借阅闭架书库中的资料,只需在1层服务台提出申请,电脑系统会自动检测资料所在藏书箱,并将书箱沿传送带运往位于书库正中位置的垂直搬运机上,运往服务台的藏书箱存取口,馆员取出登记后可供读者借阅。这种新技术与空间布局的有效结合,让成蹊大学图书馆的空间得到充分的利用,同时也更好地满足了用户的文献资源要求。
3复合型高校图书馆共享空间构建
3.1理念与功能的有机结合
现代高校图书馆不仅仅是一座建筑。它是一座复合型的知识信息中心和教育机构,是大学校园内的重要文化设施,是一所大学的标志性建筑。因此高校图书馆的复合性首先应该体现在馆舍的整体设计理念上。
现代化高校图书馆的设计在考虑到其功能性的同时,还应考虑到如何将现代大学图书馆的服务理念和设计主题向读者和社会传达。只有理念与功能有机结合,才能形成具有风格与特色的服务空间。由于每所图书馆的设计者与管理者对图书馆的功能理解不同、期待不同,以此为出发点所设计的馆舍必然独一无二、各有千秋。同时,各大学图书馆在不断发展中产生的多元化理念和文化底蕴,则能以图书馆馆舍本身为媒介,向广大用户乃至社会各界清晰且直观地展示出来。
3.2学习空间的立体性布局
现代大学图书馆的复合型理念为馆舍内空间布局提出了新的课题。为了满足用户日益增长的各类需求,大学图书馆早已不只是藏书、借阅的简单空间,而是集信息供给、知识交流、文化传播、思维碰撞的多元化复合功能场所。成蹊大学图书馆在构建之初就以立体的思维方式对馆舍空间进行了布局设计,以便更高效地实现现代图书馆多样性、多元化的信息服务职能。做到既能最大化地满足用户的需求,又保证馆舍内的井然有序、有条不紊。
如成蹊大学图书馆的休闲区、交流区、讨论室,分别分布在门口、中庭以及空中的独立空间。这样的设置既保证这些空间的服务能够良好运行,又不至于影响图书馆中其他读者的阅览体验。同时,合理且清晰地区分馆舍功能可以使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