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天津市公路绿化现状分析及发展对策

2015-02-12

天津建设科技 2015年1期
关键词:绿地树种天津

公路绿化主要是指公路沿线两侧,在路肩以外的公路用地范围内以及分上下行公路的中央分隔带内,栽植乔木、灌木、花卉以及草坪植物。公路绿化能起稳固路基、保护路面、美化路容、诱导交通、舒适行旅的作用。此外,公路绿化还能起保护环境,防治污染,维持生态平衡的作用。近几年来,随着天津都市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公路绿化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广泛重视,成为国土绿化和环境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公路建设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内容。本文归纳总结了天津市公路绿化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天津公路绿化建设的发展方向与发展对策。以期更好地掌握公路绿化的特点和规律,提高天津公路绿化水平。

1 现状分析

1.1 路域生态存在的问题

1.1.1 公路绿化树种种类应用较少

天津市拥有百余种观赏园林植物种类,而应用于公路绿化的植物仅有几十种,多采用绒毛白蜡、国槐、毛白杨等乡土树种。据统计几类行道树的应用占到了70%以上,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天津的地域特色,但也使公路的整体景观效果单一。这可能与天津地区的自然特点和公路绿化的4点困难有直接关系。

1)种植地土壤土质差,土壤非常贫瘠,植物生长缓慢,状态差。

2)上下边坡坡度大,植物主要起防护水土流失作用,植物容易被雨水冲掉。

3)植物供水困难。

4)公路车辆多,车速快,公路本身的多项严格的管理制度,造成管养工作的难度大,效率低。

因公路绿化的特殊性,所以限制了树种的选择,大多采用适应性强的乡土树种,以提高成活率。彩叶植物、观花、观果类种类更少,植物多样性较低,导致病虫害发生不容易控制,增加抚育管理的成本和难度,景观效果也没有得到最大的发挥。

1.1.2 植物群落结构较单一

天津公路有些区域还存在大量以草代树、随意点植灌木的现象,有些绿带还多以单层乔或乔加草、灌加草的绿化结构为主,未形成分布合理和层次分明的植物群落结构形式,使单位面积绿量停留在较低水平,使有限的绿地生态效益处于相对低水平状态。而且绿化设计过多追求短期视觉效果,忽视长期的生态效益,不考虑绿化树种的适应性和自然植被的协调性,更很少借用和发挥公路沿线的优质自然景观。

1.1.3 盲目引进外来树种

在天津公路绿化中,由于求新求异心理,盲目引进外来树种,这样做首先可能会由于外来树种对气候地理等生态因子的不适应而生长不良,造成生存率低或者养护费用大大增加的经济损失;其次,可能会由于外来树种的大量繁殖,造成生物入侵的不良后果;再次,这些外来树种可能携带某种病菌或其他有害生物,由于缺少自然的天敌,可能会给当地物种带来严重的灾害。

1.1.4 原有自然植被没有得到应有的保护

在某些可以保留原有植被的地区没有好好地对其进行保护,在进行土建施工时要尽量保留周边的原始环境,不对原有植被进行破坏。这些原有植被由于受到的人为干扰较少,物种丰富、群落结构复杂、具有较高的生物多样性,是极具保护价值的资源。但是,由于人们的审美习惯,觉得有碍观瞻,毫无保留的全部拔除或改造,使理应受到保护的植被遭到了破坏。

1.2 缺乏景观艺术性,个性不突出

公路绿化树种大量地使用了乡土树种国槐和白蜡,绿化景观缺乏变化,观赏效果单调。部分路段植物配置不合理,乔、灌木之间缺少中间层次,没有用地形的起伏变化来增加层次感。常绿树种出现频率太低,未考虑季相的变化、颜色的搭配、空间层次的处理、韵律与节奏的变化,使得景观缺乏整体的艺术构思。

天津公路绿地在地域景观特色的营造上还比较欠缺,对于大量的乡土树种还缺乏科学的开发和利用。其次在地域文化性的表现上还缺乏深入的挖掘与营造,现有的植物景观较为注重简单的形式美,在文化性以及地方特色的体现上考虑得不够深入。

1.3 公路各功能类型的绿化规范性不强

1)公路绿化包括路肩、边坡、平交叉口、隧道口、交通岛、弯道以及道班绿化,不同类型的不同功能需求对绿化有不同要求,但目前因为缺乏设计规范,各类绿化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设计问题。

2)弯道在普通公路中是事故多发点,如何种植树木,对行车安全有较大影响,特别是弯道内侧的植物种植,由于缺乏规范的指导依据,目前基本为传统习惯和凭经验种植,缺乏科学性。道路平交是普通公路的基本交叉方式,而且交叉口多又复杂,所以交叉口是普通公路交通安全隐患的重点。目前,对交叉口的绿化种植也基本没有进行针对性的变化,而多为按照原道路线种植方式种植,仅留开交叉路口,这使得交叉口不明显、不突出,影响会车视距而容易产生安全问题。

1.4 后期管理与养护投入不足

长期以来,由于公路建设对绿化养护的重视不足,尤其是某些国道或者乡镇公路,没有后续管理养护的专项资金或资金投入较少,管理力度不够,植被种上后就不再管理或疏于管理的现象较为普遍,导致绿化成活率和保存率偏低。不但影响景观效果,而且需要重新补植,造成人力物力资源的浪费。

2 发展对策

2.1 提高植物多样性,构建稳定的复层植物群落结构

天津公路绿化可在原有的基础上适当多栽植行道树,合理密植,适当缩小间距,既增加了绿地率又能形成林荫路的效果,从而改善公路的景观效果。加强垂直绿化材料的应用,对墙面、立交桥等构筑物进行垂直绿化。要适宜增加常绿树种的品种和数量,丰富公路的冬季景观;增加亚乔木的种类和数量,丰富公路绿化景观层次;增加花灌木的种类,来增加季相的变化;增加观花、观果、观叶、观皮植物的品种,打造具有不同园林特色的路段;增加公路绿地景观元素,设置不同园林小品,丰富景观内容。

一个稳定的群落基本上可以在自身范围内完成物质流动和能量循环。因此,生命周期长、人工养护少,可以最大限度节约资源,达到以少胜多的作用。由乔木、灌木和草坪结合构建的覆层绿地结构其生态效益明显大于双层或单层绿地结构。同样面积的绿地,乔灌草结合产生的生态效益可为单层草坪的几倍、十几倍甚至几十倍,因而,复层群落的配置模式,是提高绿地生态效益的有效方式。

天津是一个蓬勃发展的工业城市,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有工业燃煤、居民生活燃煤和汽车尾气。为了提高绿地的生态效益就必须选择多种植抗烟尘吸附力强的抗性树种。另外,部分植物能分泌和挥发有益物质,具有保健功能,达到增强人体健康的目的。因此在公路绿化当中应该提倡多应用这类植物。

2.2 树立节约型的公路绿化建设理念

2.2.1 合理开发应用乡土树种

乡土树种是在其地域长期生存并保留下来的,在生长进化过程中,已经形成了对城市环境的高度适应,容易成活,且具备资源丰富,价格便宜,运输和维护费用较低的特点。因此,大力开发乡土树种,并合理运用外来树种,对提高经济效益有很大帮助。

2.2.2 科学运用季节性草本花卉

公路运用草花来点缀景观,养护成本是相当高的。据调查,每平方米草花全年的养护费用大约是一般绿地的30倍左右,这样高的维护费用,是不利于绿化事业可持续发展的。解决的办法就是尽量减少季节性草花的应用,改用生命力强、养护简单的彩叶灌木或者多年生宿根花卉。

2.2.3 合理应用大规格苗木

大规格苗木由于数量少,生长年头长,市场价格较高,这样大大提高了苗木的采购成本。并且大规格苗木一般处于中老年阶段,生理特性已经减缓,恢复力和抵抗力较弱,所以种植成本与养护成本较高,不利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因此,大规格苗木应该遵循“少用精用”的原则,适度适量的应用。

2.3 展现地域文化特色

天津市是有着600余年悠久历史蓬勃发展的城市,既古老又年轻,在景观设计时应充分考虑人文特色和文化底蕴,突出景观的大气和细腻之美,充分展示天津的地域风貌。在进行绿化设计时应注重运用植物的文化内涵来进行景观营造,创造浓郁的人文景观。在以后的公路绿化中要善于挖掘植物文化,营造具有当地特色的绿化景观。还要善于追溯本地区的历史脉络、地域风俗。天津的西洋建筑群落众多,在构景时不妨多运用宏伟壮观的西方园林手法进行景观配置,能充分体现天津的特色。

2.4 重视公路建设规划设计与绿化设计衔接

坚持公路绿化与公路建设“同规划、同建设、同施工”的原则,在建设期间就对公路绿化给予充分重视,使绿化工作一步到位。公路从选线到规划设计与建设,要充分考虑环境绿化因素,充分认识公路绿化景观的作用和重要性。公路绿化绝对不是一种可有可无的简单陪衬,合理科学的公路绿化规划,可以提高行车安全与舒适度,净化环境,减少次生灾害,可以解决破坏当地自然生态平衡及与自然环境不协调的感觉,使公路融于自然环境之中,达到相得益彰的效果。再者,在考虑路体投资的同时,要保障足够的绿化投入,才能实现公路交通、景观和生态保护功能的有机结合。

2.5 提高公路绿化养护管理水平

改变重建设,轻管养的思想。“三分种,七分养”公路绿化的后期养护管理与前期的规划设计和建设同等重要。为了提高公路绿化养护质量,要加强科学管理和养护,严格按照《天津市公路绿化施工与养护技术规程》的标准实施,加大后期管护的资金投入,加强管护人员的绿化养护技能,提高业务素质和安全意识的培训力度,培养专业化的施工、养护队伍。严格实施《天津市公路绿化施工与养护技术规程》的考核办法,增强绿化管护人员的事业心和责任心。大力加快管理养护体制改革,对绿化施工及管护实行招投标制度和定额管理制度,引进社会化、专业化的绿化队伍,建立和完善适应市场经济的管理模式,降低管护成本,提高管护质量。

3 结语

随着天津大力推进“美丽天津·一号工程”的建设,天津公路绿化的规划定位是生态型、节约型、特色景观型的可持续性发展模式。今后要充分掌握公路绿化的特点和规律,加大科技投入,提高养护管理水平,充分发挥公路绿化景观的综合功能,把天津公路绿化建设成一条特色生态绿廊。

[1]李启炎.武汉干线公路绿化现状及对策[J].门窗,2012,(7):284-285.

[2]张 峰,陈德州.公路生态绿化的发展与应用[J].交通建设与管理,2010,(12):76-77.

[3]付晓云,祝 龙,曲 娟,等.辽宁省公路绿化的树种结构与发展水平评价[J].西北林学院学报,2006,21(2):180-183.

[4]赵 岩,谷 康.城市道路绿地景观的文化底蕴[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2):58-6l.

猜你喜欢

绿地树种天津
如果天津有“画”说
基于GC-MS流苏树种子挥发性成分分析
树种的志向
树种的志向
老城区绿地更新策略——以北京西城区绿地提升为例
天津卷
《天津之眼》
常绿树种在新疆的应用现状
驻马店市绿地内草坪改造及养护管理
走进绿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