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找回家乡:城镇化进程中乡村情感价值的展演

2015-02-12龚春明饶国宾

探索 2015年4期
关键词:故乡

龚春明,饶国宾

(1.南昌航空大学,江西 南昌 330063;2.国家行政学院,北京 100089)

1 问题的提出

乡村就其价值而言,林林总总,不一而足,既包括生产与经济价值、社会稳定和秩序维持价值、生态保护与性情陶冶价值,也包括示范引领与教育教化价值、文化传承与情感寄托价值等等。有些价值是显性的,有些是隐性的,而且对于不同的主体来说,其所显现的价值功能也会有所差异。更重要的是,在研究中,我们发现,不同的价值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所起的作用是大为不同的,比如,生产与经济价值,它在农村发展的过程中乃至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一直处于主导性的地位,并发挥着统领的作用,但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转型的加剧,它的价值功能呈现不断衰减的态势。相反,在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重、自然资源日益减少的今天,村落的生态环境价值功能更为凸显。同理,在“现代病”日趋蔓延的时代,“单向度的人”愈益增多,人们在市场“催化”的作用下变得愈益功利,但随之也感到更加的精神空虚、郁闷与迷茫,对于很多往返城乡之间的农民工而言,他们在城市难以安营扎寨,又不想回到农村去,这对于很多生在农村长在农村而后又工作于城市的人来说,他们的家乡也已“面目全非”,想回家也回不了家,因为那个“家”已不是他们想象中的家,也不是他们所需要的家。

故在社会浮躁不安、村落渐趋减少的时代,乡村的精神安顿和情感寄托价值功能就愈益得以彰显。因为无论是长期身居城市的居民,还是跳出农门的“新城市人”,抑或流动于城乡之间的农民工和留守农村的农民,他们的心灵和精神已被这个物欲横流、功利至上的社会所浸染,找不到“回家”的路。在这个发展至上的年代,人们习惯了匆匆赶路,而很少会停下行走的脚步来思考人生活着的目的和意义,这个最为原初意义上的古老命题,今天之所以又被唤醒,就是因为我们只顾着“发展”,而忘记了发展的方向。社会的确是向前发展了,物质也较以前丰富多了,但作为个体的农民,生活幸福感并没有随之增加,反而其内心的焦虑和痛苦在我们每天的生活中挥之不去、如影随形。“生,容易;活,亦容易;但生活真不容易。”这些在网络上流行的词句,之所以被热捧,原因也盖因如此。

乡村,这个曾是哺育人类的精神家园、孕育田园牧歌梦的温床。到如今看来,更多地只能是一种纪念与怀想,城镇化这趟快速列车的急速行驶,会让更多的怀想最后变成一种幻想,只是希望幻想不会尽快破灭,能让今天的人们还拥有一种追寻的目标和想象的空间,也算是乡村留给当下的一笔遗产。幸甚的是,这些问题已被很多智者意识到了,一些思想先驱更是大声疾呼,以期提出有效方案来解决这一现代病灶所产生的后果。印度圣雄甘地早就说过,“就物质生活而言,我的村庄就是我的世界;就精神生活而言,世界就是我的村庄”,他还特别强调:“印度社会的真正基础在农村,农村建设是印度的根本建设。”[1]法国社会学家孟德拉斯也曾指出:“较之工业的高速发展,农业的缓慢发展可以给人一种安全稳定、千年平衡的印象。与工业的狂热相对照,农民的明哲适度似乎是永恒的。”[2]5

与上述观点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一部乡村社会发展史实际上是充满苦难的历史,其自然、人文和社会环境也远不如人们想象中的那么美好。人们熟知的有关乡村题材的诗歌和文学作品,虽在一定程度上取材于现实,但在作品的构思过程中,也常常加上了作者个人的意愿和想象,故而遮蔽或忽视了理想乡村和现实乡村之间存在的内在张力。所以雷蒙·威廉斯曾感叹:“(这)不是乡村生活,而是社会赞美。”[3]48实际上,这更多的是一种对于那时故乡和当地景物的传统的文学幻想,不愿或不敢承认过去乡村生活充满了苦难。诚然,对乡村的此类批判也是有一定道理的。因为,自古以来,乡村从来就不是一块人间的乐土,生活于斯的农民也从来都是处于社会的底层。

换句话说,如果对过去乡村的实情、农民生存的实况以及乡村发展变迁的真实情状和未来方向缺乏深入的了解和精准的研判,要想“留住乡愁”“建设美丽乡村”,恐怕也非易事。所以,有必要客观地检视乡村社会的过去与现在,在看到乡村社会美好与纯真一面的同时,勇于承认乡村社会的弊病和物质生活的相对较落后,在此前提下,再去谈论如何留住乡愁及如何建设美丽乡村,似乎推论的结果更令人信服。虽然社会各界人士为此讨论得很激烈,也形成了初步的共识,但缺乏系统的学术梳理和深层的追问。

因为“一个有深度的社会,是必须要拥有自己社会记忆的社会,就是要让我们的后代都能够在我们自己的文化传承里有尊严地生存”[4]。但在当代中国村落中,人的发展是经常被忽视的;在我们的价值体系中,村落基本上还是帮扶对象,是一个人们要逃离的地方,而不是被人们主动选择的对象[5]。基于此,为了让占半数左右的农民和穿梭于城乡之间的农民工能够拥有自己真正的精神家园和过上有尊严的生活,以及让华夏儿女留住中华民族共有的根脉,故对乡村情感价值进行历史回放和逻辑展演,其旨归乃是在对社会的制度安排、人们的情感结构和怀旧根源进行学理梳析的基础上,让在家的人可以安心在家,让愿意回家的人找到回家的路,使乡村真正成为人们安放情感的生活空间。

2 自然乡村,田园生活

一说到乡村,人们自然会想到乡村的空气好、景色美,甚或联想到我们中小学课本中诗词中描述的无限美好的风光与情境。如清代诗人袁枚在《所见》中说道:“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宋朝著名词人辛弃疾在《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中这样写道:“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诸如此类的诗词,相信很多人耳熟能详。乡村的美是毫不矫揉做作的美,是最贴近于自然的美,不像城市的公园等景点是由人工打造出来的,它给人更多的是一种真实、自在与放松的感觉。诚如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华兹华斯所言:“自然最接近上帝,是上帝的仆人。自然净化人类的思想,纯洁人类的感情。自然是人类的家园,回归自然是人类的精神追求。自然充满人性,温和善良,仁慈宽厚,富于怜悯心,是人类的良师益友和慰藉者,自然哺育万物,给人欢乐、希望、智慧和力量。”[6]

当人的物质需求得到基本满足之后,便会转向于更高层面的精神追求,而乡村独特的生产生活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则可满足现代人的这一需求。乡村的生产场面和劳动氛围同样能给人以一种美的感觉和享受,张敏就此曾说过:“进入乡村,土地和在其上从事各种生产活动的劳动场景是我们可以通过视觉感知到的,它们共同构成了乡村的景观。不管这些要素本身还是要素之间的组合,都能够给人以审美的愉悦。”[7]对于生活在工业化城市的人们,今天甚为流行的“农家乐”“乡村游”所提供的不就是一种这样的服务和功能吗?乡村生活,在劳动内容上以种植栽培、养殖为主;在作息安排上以季节、昼夜变换为据;在大自然提供的生物环境里进行劳作;在劳动性质上属于体力劳动;劳动对象随季节的变换而不断更替,具有新鲜感;其生活节奏具有自控性[8]47。乡村那种悠然自得的慢节奏生活方式与工业社会的生活方式大相径庭,“让感受城市现代压力的居民有着沉浸在传统农村价值认同之中的期望。对于城市居民来说,农村是一个可以全身心放松的场所,是一个可以尽情亲近大自然的平台,是一个可以捡拾过去、沉浸在怀旧的时间遂道,是人们可以寄托乡愁的心灵港湾”[9]69-70。因为乡村生活和劳作方式萌生出最基本的情感特征,更容易理解,也更持久;最后因为在那种状态之中,人的激情与美丽恒久的自然形式结合在一起[10]。

对于农村的小孩来说,夏天游泳是件十分值得回忆也是较为美好的事情。放学后,同村一群小孩放下书包,直奔小河或池塘,在水里互相比赛,互相打水仗,看谁游得快,看谁在水里闷得时间久。这些儿时的嬉戏,现在回忆起来仍然历历在目。即使对今天城市里的成年人来说,也可能还会有这种“原始”的冲动和向往。可惜,城市的成人和小孩只能在自家的浴室洗着还要收费的自来水,虽然干净,却少了那份天真烂漫的情趣和绝对放松的心情。此外,抓螃蟹、逮泥鳅、捉知了等细小的事情也足以让人流连忘返,即使嘴馋的顽童在田地里偷个东西被人抓个正着,顶多也就是被骂几声“好吃鬼”“短命鬼”,也没谁会去报“110”。实际上,这些活动空间和事情的生发不仅是孩童的成长体验,也是其自主性格形塑、协作意识萌发及是非辨别能力培养的重要载体和源泉。这就是乡村能给人的有别于城市的一种生活。

3 情感根基,精神家园

在传统的农耕社会,村落无疑是每个人的家园;在今天工业社会与后工业社会交织并存的时代,它也是大多数人思念的故乡和精神的家园。人们在得意时,要衣锦还乡;在失意时,家更是其心灵的港湾。熊培云在《一个村庄里的中国》曾说过:“犹太人‘出埃及’是为了回家;奥德赛跨越千山万水是为了回家;梭罗在瓦尔登湖畔盖一个木屋是为了回家;于右任‘葬我于高山上兮,望我家乡’是为了回家;中国人大包小包挤春运是为了回家;甚至,你对未来怀有某种乡愁,也是为了回家。”[11]461因为“它装载着乡音、乡土、乡情以及古朴的生活、恒久的价值和传统”[11]11。

其实,故乡之家在每个人的心里就是“你可以一天骂八次,也不许别人骂一次的地方”。到底什么地方才是自己的家,要住多长时间才算是家呢?被誉为20世纪中国最后一位散文家和乡村哲学家的刘亮程在《一个人的村庄》中写道:“一个人心中的家,并不仅仅是一间属于自己的房子,而是常年累月在这间房子里度过的生活。尽管这房子低矮陈旧,清贫如洗,但堆满房子角角落落的那些黄金般珍贵的生活情节,只有你和你的家人共拥共享,别人是无法看到的。”由此可见,这个“家”,不是在繁华的大都市,而是在你再也熟悉不过的寂静的乡村。作者接下来的描述更是让人难以释怀:我们时常看到一些老人,在晴朗的天气里,背着手,在村外的田野里转悠。他们不仅仅是看庄稼的长势,也在瞅一块墓地。他们都是些幸福的人,在一个村庄的一间房子里,生活到老,知道自己快死了,在离家不远的地方,择一块墓地。虽说是离世,也离得不远。坟头和房顶日夜相望,儿女的脚步声在周围的田地间走动,说话声、鸡鸣狗吠时时传来。这样的死没有一丝悲哀,只像是搬一次家[12]46。

乡村就是人类这样的家园,它不仅是活在尘世中凡人的家,也是活在天国中那些先人们的家。它就如同顽皮的小孩,离家出走后又回到了久违的家乡,眼前的一切总是显得如此的亲切而又温馨,一见到自己的母亲就想依偎在她的怀抱里,妈妈的抚摸和轻拍会使你所有的委屈和烦恼顷刻间烟消云散。为什么到了乡村,你才会有真正“回家”的感觉?就如前面所述,乡村孕育着人类最崇高、最真挚的爱。当你看到一个乡村孕妇挺着八九个月的大肚子,还弯着腰在水田里插秧的时候;当她背着你的哥哥或姐姐,一只手端着饭碗,另一只手还在喂猪食的时候……你会有何感想?在我孩提时代每每看到这样的场景,就有一种为解放“乡村母亲”而发奋读书的意念和冲动。这对她腹中的婴儿来说,或许是一种最好的胎教,因为没有什么胎教和音乐,能与这贴近大自然的蛙鸣声、鸟叫声、小桥流水之声相媲美。土地一直以来都是人类的母亲,而你的母亲又站立在土地之上。你有着这么伟大的母亲,难道在你长大在外还不会时刻想念回到母亲的怀抱吗?这就是中国的农村和农民,他们那种吃苦耐劳的品性,他们那种无比宽容的胸怀,他们那种直抒胸臆的感性,就是我们一直引以为豪的精神遗产,就是我们需要的内心家园。

4 乡村衰败,故乡不再

可惜的是,今天中国的乡村,犹如经过一场大的战乱,到处都呈现一片被“凿空”的景象,农民的经济理性也被市场机制所充分地激发出来,“一切向钱看”似乎成为一种潮流。当“天大地大,人民币最大”左右了农民的思维观念,从而成为一种占据主导地位的价值观时,真不知道今后人们的精神和灵魂何处可以安放。全球化、工业化、市场化和城镇化在给我们带来了“现代观念”和诸多便利的同时,更把我们带向了一个不知何处是未来的地方。“富了口袋,穷了脑袋”这种情状是否还应继续展演?故乡的村庄,虽然也有着很多的不足和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是,完美的世界并不存在,回到故乡,是承认人的条件与局限,承认自然的法则,承认理想的恒久。所以,我今天特别想说,有故乡的人不稀罕天堂,也不会跟着别人跑,他只要一点一滴地建设他的故乡,让万物顺着各自的本性生长[11]501。

随着乡村发展不断地受到城市发展的排斥和挤压,乡村渐趋萧条和衰败,也由于乡村“人去楼空”,导致其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年久失修及其公共生活空间的逐渐丧失。如前所述的池塘,现今大多也由于长年淤泥的堆积而长满杂草或改作它用,所以对于居住于其中的村民来说也是极大的不幸,因为池塘不仅可以起到蓄水、嬉戏的作用,妇女们在池塘一起洗菜、洗衣服,还可以互相交流信息、诉说心中不满以释放情感压力等。不要说农村孩子会失去很多童年的乐趣,他们可能连游泳这项最基本的技能都无法习得,要不就与城市小孩一样到游泳馆花钱请教练,这在以往的农民和农村小孩看来,简直是莫大的笑话。

这些负面情状的显现,重要的原因在于现在农村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剧烈的改变。现在的农民不仅洗澡、洗菜不用出家门,很多人家就连上厕所也不用出门。公共空间压缩、私密空间扩大,这于农民来说,并不一定就是好事。比如,如今农村的公厕也很少有人前往“光顾”,会去的都是由于家穷而盖不起楼房的人家,因为旧时代的房屋还没有卫生间这一说法。但只要上过农村厕所的人大都知晓,里面的情况大多目不忍睹。与其说在里面是进行“方便”,倒不如说是煎熬,因为农村很多公共厕所有时连里面的粪便都快溢出地面,恶心得让你无法忍受,但当别无选择的时候,也就只得继续将就着“进行”下去。因为农民现在种地基本不用农家肥了,再加上贫穷农民在村庄发出的声音微弱,无人响应,所以就容易发生这些让人为之不快的事。为此,在乡村发展的过程中,更应考虑乡村公共生活空间功能的安置和增设,因为乡村公共空间的减少甚或消失,丧失的不仅是一些生活场所和活动空间,更是其所承载的诸多功能的萎缩和消弭,意味着人们对村庄传统和乡村情感的集体失忆,也意味着农民今后的精神生活将要面临新的裂变和际遇。乡村如果被统一格式化为城镇,无疑是斩断了中华文化之根脉,这无疑是国家和民族之大不幸。所以,在继续推进经济建设的同时,更要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环境的期待,大力加强村庄公共事务的治理以及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同时亦要重建乡村新的公共生活空间,给人们一个美好的精神家园和群体生活的体验。

5 守望乡村,安放情感

其实,村落的边界和形式上的消亡还不是最可怕的。如“移民村”,整村的人被统一搬迁到另一个地方重新组合成一个新村,村里的人还是原来的那些人,村民还可以保持原来的生活方式和交往习惯,村民的集体认同感依然很强。所以在村落的几个边界中,重要的还是生活于其中的村民的社会文化边界和心理边界是否也随着村落自然边界的消失而消失。当如今的农民,上至八九十岁的耄耋老人,下至十几岁的青少年都想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认为外面的天比家里的要大,认为在外做什么都比在家种田强,而且年轻人一旦出去了就再也不会想回农村。在这个时候,村落的根基就真正发生了动摇,加之政府强势推动城镇化的浪潮一浪高过一浪,村民的心理防线迟早将会被突破,那时村落的终结就是真正意义上的终结。

但通过我们的前期研究可知,中国的村落还远未终结,表征更多的却是一种“纠结”[13]。秋风先生在《大国为何不能没有乡村》一文中也说过:“乡村如果消失,中国文明也就必将毁灭。”[14]故此,在乡村所展演的现实情形是:那些外出的农民在城市始终扎不了根,一直流离在城市的边缘,但他们想回却又回不了家。我们访问过很多弃农进城务工的农民,他们说城市很好,而且也能够比在农村赚到更多的钱,但接着又感叹:“城市虽好,但终非故土。”因为他们的“身”虽能驻扎在城市,但他们的“心”却不能在城市安营扎寨,这就更容易引起他们患上“乡愁”。所以,解决他们的情感归宿和精神安放,问题不在于他们自身,而在于相关制度和政策的安排,这个“安排”必须是能超越时代的流弊而指向久远,而非“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应景之策。解决“三农问题”,必须有跳出“三农”的宏大视野和战略眼光,否则他们永远是个“居无定所、身心分裂”的“流浪汉”。表面看来,好像也没什么,但究其实质,则是一个十分严重的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国内外都曾有过如此的历史教训。

颇为有趣的是,一次偶然的上网,浏览到一个“不是出城,是回家:找到丢失了的故乡”的标题,出于学科的研究兴趣,旋即打开网页,想一睹为快。最初我们以为是一篇随笔或散文,但阅读完毕后,发现却是深圳一家房地产公司所做的一个广告。我们可以先扫描一下其内容框架:(1)回不去的故乡;(2)回到故乡,你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定位吗?(3)该怎么抚慰你,我的乡村情结?(4)没有乡村的世界,能想象吗?(5)振业乡墅:给予你的乡村超体验![15]①该广告最后一部分的具体内容如下:①有幸的是,这个乡村体验,还不至于完全远离我们、远离在深圳奋斗拼打的人们。位于广东省惠州市惠阳区、紧邻惠淡交通大动脉惠南大道的振业·乡墅,项目总占地面积约150万m2,为南中国第一个原乡风格的别墅小镇,环境优美,原生态的绿色景观。这里或将是深圳人的乡村情结的最好归宿地。②这是第一个原乡概念、卖乡土气息的豪宅,这种勇气是值得钦佩的。自此,人们忽然体验到振业做出了一种贡献,就是将豪宅赋予了新的内容:豪宅也可以成为承载我们乡村情结的场所。在满足物质条件的基础上,乡村情结的豪宅,对于先富群体来说,将是一个全新的、少有的去向。③从农业社会转型过来的国人,纷纷离开家乡、投奔城市的怀抱,人们都被工业化、城市化的场景所震撼了。但经过30年的狂飙突进,人们才发现,基于大自然、基于乡土的情怀才是心灵深处的最好安顿之所。这里说的虽是一个用作广告的台词,但透过其框架和内容,可发现其创意也十分地明显。暂且抛开企业的如此运作是为了获得更多的商业利润,但它实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现代人们“回家”的强烈心情和殷切期望。在外打拼多年,其终极目标不也是给人生一个完美的归宿和交代吗?而今的城市,显然给不了人们所想要的这些。

6 结语

梁漱溟先生曾说过:“中国近百年史,也可以说是一部乡村破坏史。”[16]153当下,一些地方以破坏和牺牲乡村为代价所实施的城镇化战略,以及那种为了发展而发展的思路,势必行之不远,也易致物极必反。亦即,当人为地改变社会的发展方向和“硬性”提速时,越来越多的人不仅看到了而且体验到了这种“发展主义”所带来的流弊和痛苦,于是大家纷纷去解构、反思并重新探寻曾经拥有的精神家园。因为一个人,如果有故乡,才会有乡愁。如果“每个人的故乡都在沦陷”,我们如果连乡愁都没有,那就如同我们人类只有躯壳而没有灵魂,“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在此需要加以说明的是,文章所指涉的家乡,并非简单地等同于作家和诗人所描绘的“家乡”或“故乡”。因为他们笔下的“故乡”,更多的是对“过去”的祭奠,对以往历史的一种巡礼。它常引导人们向后看,养成以过去衡量现在,以现在规范未来的心理定势[17]。因此,这种怀念实际上隐含着一个无法解决的矛盾,即虽然无法融入新的环境和当地的群体,却又不能就此回乡,回到过去的生活,这就决定了他们必然成为精神上怀念和牵念故乡,而实际上却是无家可归的漂泊者[18]。所以,“那些美化不过是对此历史做出的偏颇的、误导性的回应”[3]54。

此外,还想说明的一点是:无论你的家是在乡村,还是在城市,这都没有问题。重要的是,要让所有的人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家”,当农民工由于城乡二元结构和户籍制度等原因而不能在城市安家,而农村的破败又使他不想回家时,他就是这个时代的“弃儿”。所以,当“我们被置身在具有确定的过去和可预见未来的历史之中”[19]2,在推进城镇化的过程中,要让所有那些被卷进去的人有“家”可归,特别是对于那些尚存的村落,更要把它们建设成为我们人类真正的“家园”,不仅要使那些留守乡村的人能够安心在家,那些候鸟式迁徙的农民工有家可归,而且要使乡村成为那些现代城市人可以思念并欲定居的“故乡”。

参考文献:

[1]彭树智.甘地的农村经济思想及其道德观[J].南亚研究,1989(2).

[2]H.孟德拉斯.农民的终结[M].李培林,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3]雷蒙·威廉斯.乡村与城市[M].韩子满,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

正如何爱霞教授所概括的“开拓创新、协同互动、参与共享”,本次论坛所呈现的异彩纷呈的学术报告,能够为新时期成人与继续教育研究提供新思路,呈现出创新性成果;与会代表的协同互动、参与共享则无疑能够为成人与继续教育研究领域产生新的知识,从而推动新时期成人与继续教育研究向前发展。

[4]孙庆忠.社会记忆与村落的价值[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5).

[5]李松.城镇化进程中乡村文化的保护与变迁[J].民俗研究,2014(1).

[6]孙芳.论华兹华斯的自然情结[J].河南社会科学,2009(6).

[7]张敏.乡村审美价值的三个层面[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

[8]谷中原.农村发展的农业多功能研究[D].长沙:湖南农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

[9]黄文芳.大城市郊区农村的价值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

[10]拉曼·塞尔登.文学批评理论——从柏拉图到现在[M].刘象愚,陈永国,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11]熊培云.一个村庄里的中国[M].北京:新星出版社,2011.

[12]刘亮程.一个人的村庄[M].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2006.

[13]龚春明,朱启臻.村落的终结、纠结与未来——经验反思及价值追寻[J].学术界,2012(6).

[14]秋风.大国为何不能没有乡村[J].人民论坛,2011(29).

[15]homer.不是出城,是回家:找到丢失了的故乡[EB/OL].(2012-04-01).http:∥www.banq.cn/html/13320.htm.

[16]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M]∥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梁漱溟全集:第2卷.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0.

[17]杨鹓.历史的放逐与现实的回归——苗族民间文艺中的乡土情结[J].民族文学研究,1994(1).

[18]刘雨.心灵走在回家的路上——作家的故乡记忆与艺术的精神还乡形式[J].文艺争鸣,2002(5)

[19]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的后果[M].田禾,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

猜你喜欢

故乡
故乡的牵挂
他乡与故乡
月之故乡
走在故乡
坐上这趟车去“云的南方、花的故乡”
雷锋精神的故乡溯源
离开故乡
故乡·冬·雪
月之故乡
《故乡》同步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