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杜甫学术研讨会暨四川省杜甫学会第十七届年会、天水杜甫研究会第八届年会综述

2015-02-12霍志军汪聚应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1期
关键词:杜诗杜甫诗歌

霍志军,汪聚应

(天水师范学院 文学与文化传播学院,甘肃天水 741001)

杜甫是我国文学史上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以高度的诗歌艺术成就和深沉的爱国主义思想被世界和平理事会列为世界文化名人。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年)七月,杜甫辞弃华州司功参军之职,携眷西行,先到秦州,后到同谷(成县),寓居陇右约半年时间,流传下来的诗歌有117首。千百年来,这些辉煌的诗篇不但增彩了天水厚重的人文积淀,也引起了后世历代学者的重视,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为了推动杜甫诗学研究的进一步深入,由四川省杜甫学会、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天水杜甫研究会联合举办的“杜甫学术研讨会暨四川省杜甫学会第十七届年会、天水杜甫研究会第八届年会”于2014年10月17日至20日在天水市召开。来自香港浸会大学、台湾东华大学、四川大学、吉林大学、河北大学、陕西师范大学、新疆师范大学、四川师范大学、天津财经大学、河南省社科院、《杜甫研究学刊》编委会、天水师范学院等高校、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300余人参加了研讨会。与会专家学者围绕杜甫诗学进行了热烈的讨论。讨论集中在如下议题。

一、杜甫的人格精神研究

在杜甫的人格中,儒者“任重道远以仁为己任”、济世为民的赤心热忱是分外浓烈的。作为一位“一生只在儒家内”的诗人,其思想本源与儒家政治,人格观念有着密切之关联。他将实现自我生命的创造冲动与拯时救世紧密地挽合在一起,完全执着于现实人生,不求个人之解脱,更将全体的心理沉浸埋融在苦难人际关怀的情感交流中,沉浸于人对人的同情抚慰中,以及对族类国家之关注中。于沉郁之中又融入博大厚重的表征着民族文化精神的道德范式。忧家忧己,忧国忧民,深于哀乐,一往情深,显示出深沉厚重的人格魅力。本次研讨会上,不少专家学者提交专文对杜甫的人格特质及形成动因提出了新的见解。天水师范学院汪聚应教授《杜甫所受的侠风濡染及对侠文化的接受》认为杜甫与侠文化的关系是杜甫研究中鲜为探知的一个方面,唐代高昂的任侠风气成为杜甫生活其中并深受濡染的社会思潮。任侠思潮成为杜甫崇尚侠义、歌颂游侠的精神支柱,也成就了杜甫儒侠互补、书气与侠义并行不悖的个性气质。和唐代其他文人相比,杜甫对侠的接受有着儒家正义的选择性,表现着强烈的人文关怀。杜甫对侠的清醒认识、选择接受和辩证宣扬,使侠超越了个人名利而上升到国家民众的高度,提升了侠义人格,使侠文化超越了狭隘的恩仇观念,成为对个人、社会和国家都能产生积极影响的精神力量。武警警官学院李茂丽教授《杜甫蜀中时期的诸葛亮情结》指出杜甫的“咏诸葛诗”体现出杜甫经世济民的非凡抱负、强烈的忧患意识和壮志未酬的悲慨。杜甫对诸葛亮之歌咏引诸葛亮为异代知音,寄寓着杜甫对现实的忧患,对济世贤才之渴望,以及对圣君贤相遇合的向往和对诗人自身建功立业的企盼。此外,张思齐《杜甫人生的十个阶段及其文学意涵》、王作良《长安十年与杜甫诗歌风格关系简论》、刘伟《杜甫的仁者之爱》等论文都对杜甫人格精神的研究有新的观点、新的看法。

在新的历史时期,对杜甫人格精神、人格特质的探讨已成为杜甫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以新的研究视角、新的研究方法深入开展杜甫“诗圣”精神的探讨,对于当代中国人文精神的建构有着重要意义。

二、杜甫诗学文献研究

杜甫研究在中唐时期已经开始,至宋代各种杜甫诗集的笺注盛行一时,当时就有“千家注杜”之称。本次研讨会上多位学者提交了杜甫诗学文献研究方面的论文。香港浸会大学邙健行先生《仇注对杜诗句中字词去取用心臆析》以“秦州杂诗”二十首为例,对仇兆鳌注杜诗中字词取用做了详细探讨,认为它反映出仇兆鳌整理杜诗时的内心斟酌和思考。清代学者翁方纲《翁批杜诗》是一部具有很高学术价值的杜诗注本,但大陆至今未有整理本。台湾师范大学赖贵三教授整理的《〈翁批杜诗〉稿本校释》正好弥补了这一空白。西北大学郝润华教授《一部高质量的杜诗学文献整理著作》一文从校勘、注释、研究、资料四方面对《〈翁批杜诗〉稿本校释》的内容、结构、特点及价值做出评价阐释,指出该书具有校勘精深、内容丰富、资料详赡等优点,融整理与研究与一体,是一部高质量的古籍整理成果,在杜诗学、版本学、文献学上均具有重要价值。复旦大学附中王欣悦先生提交的《蔡梦弼〈杜工部草堂诗笺〉所见南宋福建地区杜注特色》是一篇颇有见地的论文。宋人“千家注杜”之盛况为学界熟知,不同地域文化的学者“注杜”的特色不尽相同,此亦显示出不同地域文化对学者思维方式的影响和制约。以往学界对之往往忽视或论述相对不够。王欣悦先生从福建崇安陈元规的《岁时广记》入手,考察福建当时当地学者的编撰成果对杜注之影响。南宋福建学者注杜,既有继承前人集注的传统,又有福建地区独特的注杜面貌,从而在宋代“千家注杜”的热潮中能独树一帜。成都杜甫草堂是当代保存最为完整、规模最大的杜甫纪念馆之一,至今保存历代文豪碑刻二十五通,其中名家碑刻多有,它们是研究巴蜀历史文化、特别是成都杜甫草堂的第一手资料。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李霞锋先生《成都杜甫草堂古代碑刻再考》一文在多年研究的基础上,对清代吴克让撰《浣花草堂附祀黄涪翁陆放翁记刻石》、清唐频年撰《七律六首诗碑》、清人李翔云撰《丙戌人日游工部草堂诗碑》、清人张骏撰《诗圣杜拾遗像刻石》等碑刻作了详细考证,颇利于学界今后研究之需。此外,王燕飞《俞浙与〈杜诗举隅〉辑考研究》、、吴华峰《厉鹗批点杜诗考论》、汪政《上海图书馆藏善本杜集题跋汇析》等论文都不乏新的探索。

三、杜甫诗学的审美价值研究

杜甫有着海涵地负般的艺术才力,在中国诗学史上具有“集大成”地位,杜诗美学价值的探讨是历届研讨会上的一个重要方面。本届研讨会上多名学者提交了富有创建的论文,如河北大学韩成武先生《杜甫排律体制研究》从声律、对仗、韵律、结构四方面对杜甫排律体制作了深入研究,认为老杜排律创作段落分明,情思主线贯通首尾,句式结构、句法结构多样化。杜甫将初唐时期诞生的这种诗体艺术推向极致,标志着中国排律体诗的巅峰。天津财经大学崔际银先生《杜甫诗歌与小说结缘初探》认为杜甫作为著名诗人,其人其事频现于唐传奇之中,虽然杜甫本人并未创作唐传奇,但其诗歌与小说结缘甚深。这一方面是杜甫“以文为诗”,其诗歌往往叙述故事、塑造人物、注重情节营构;另一方面,杜甫作为现实主义诗人,关注现实社会生活,客观真实地加以描述;其诗适于唐代社会之需要等因素也促成杜诗与小说的结缘。杜甫诗歌与小说之间密不可分之关系,促进了不同文体间的借鉴融合和整个唐代文学的发展繁荣,也为后世文学创作产生了重要启示与示范作用。李、杜之争是文学史上的著名话题,自宋代以来代有论争。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薛天伟先生《李杜互通互补论》在扬弃前人成果基础上提出了具有折衷意义的“调和说”,认为李白、杜甫互通互补,“互通”是指李、杜之间的共同性;“互补”是指李、杜之间的差异性。李、杜互通的基础有三:一是时代,二是文化传统,三是人性。互补则源于李、杜性格与艺术趣味的差异。客观地讲,此论较为公允,可备一说。河北大学吴淑玲教授近年来一直从事唐代文学的传播研究,其提交的论文《从江南逢李龟年看唐代诗歌的传播》认为,杜甫《江南逢李龟年》是一首透露着很多传播信息的诗歌,可以看做是唐诗传播的浓缩。该诗反映了开元盛世时期爱好文学的王公、大臣们对是诗歌传播所起的作用。正是像李范、崔涤这样爱好文学的王子、大臣将很多诗人聚拢在一起,研究诗歌、进行诗歌比赛、传播诗歌,才为盛唐诗歌的发展做出了贡献。杜甫在江南遇到李龟年,说明李龟年在天宝年间也从京城逃出,流落江南,从而把许多能够演唱的诗歌带向民间。陕西师范大学王作良先生《长安十年与杜甫诗歌风格关系简论》从杜甫生活经历角度分析了杜诗风格的形成。认为长安十年求仕失败的人生经历,是杜甫诗歌发生重大变化的时期,也是杜诗走向成熟的时期。杜甫如果求仕顺利,很难想象他还会写出那些震撼千古的诗篇。正是不幸的人生遭遇成就了杜甫这位伟大诗人,成就了老杜那些传世的名篇。四川师范大学庄逸云先生《简论杜甫的兄弟诗》认为杜甫的兄弟诗多写于“安史之乱”爆发后的十余年里,诗人在作品中反复表达了对诸弟、妹的思念与担忧,也深刻控诉了战争的罪恶。因杜甫与诸弟年龄差距悬殊,其在诗中屡屡自叹衰老,流露出无力扶助诸弟的自责。李小成《杜诗以数字构成的艺术世界》、王飞《诗心与画意》、程得中《杜甫入蜀诗歌刍议》、商拓《杜甫秦州杂诗二十首诗歌艺探微》、李贵《北宋时期文学与图像交汇中的杜甫》等论文亦颇有新见,标志着杜诗审美价值研究的新进展。

四、杜甫诗学与地域文化

不同的水土风气形成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在区域文化类型的丰富性上,中国在世界上是首屈一指的,形成了一块块色彩丰富的,具有独特的环境板块、历史传承和群体行为方式的区域文化‘七巧板’或‘马赛克’。‘区域文化类型的七巧板’使得我们的思想文化的底蕴非常深厚,多姿多彩。”[1]因此,从文学地理学视角审视杜甫诗歌的文化价值,将人文地理学与文学研究结缘,就是新世纪开展杜诗学研究所必须。杜甫诗学与地域文化关系的探讨是本届研讨会的热点之一,学者们踊跃发言、各抒己见,分别就杜甫诗学与巴蜀文化、陇右文化、长安文化之关系进行了热烈讨论。

巴蜀地区烟波浩渺、云雾凄迷的山光水色,巴蜀文化绚丽浪漫的文化氛围,杜甫独立旷野、游于江潭、郁结绞痛的处穷体验,极易催生出老杜诗作的沉郁顿挫之感,其中所蕴含的忧国忧民情怀及郁陶悱恻的情思是极为感人的。四川大学教授、四川省杜甫学会会长张志烈先生《杜甫诗歌与成都文化》分析了杜甫诗歌创作与成都地域文化之关系:杜甫居住成都时间达三年九个月,其间作诗240余首。杜诗描绘了成都生活的方方面面,山川、形胜、古迹、园林、街道、居处、饮食、游乐,留下了当时成都自然生态、经济政治、文化艺术、风俗民情的历史缩影。张起《杜甫与巴蜀文化》认为唐代巴蜀地区相对安宁的社会环境给了杜甫一段宁静而美好的生活。在巴蜀期间,杜甫出游、访友,写下了很多有关巴蜀地域风情的诗篇。所以他主张在今后的杜诗学研究中应更加重视空间性的研究,从不同地域文化如中原文化、长安文化、陇右文化、巴蜀文化各个方面研究对杜甫诗歌创作的影响,这应当是当前杜诗研究界的一个新增长点。河南省社科院胡永杰先生《杜甫对夔州文学的影响》集中探讨了杜甫夔州诗的文化价值,认为杜甫夔州诗内容丰富多样,对夔州山川风土描绘细致真切,艺术成就突出,大大开拓了夔州文学的境遇,提高了其艺术水平,改变了它比较单调、粗糙、贫乏的面貌,对后世巴蜀文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示范作用。还有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张宗福先生《巴蜀文化与杜甫的诗意空间》、西昌学院景志明、朱瑞昌先生《论杜甫蜀中诗篇对地域中国风歌曲创作的启示》等论文也是论述巴蜀文化与杜甫创作的佳作。

从不同地域文化交融互渗方面来讲,杜甫陇右诗可谓中原文化与秦陇文化相互交融的产物。不同区域文化的相互交流,使创作主体的文化视野变得更为广阔,他们创作中可供选择的文化资源就多起来,就有可能开发出一种新的艺术形式。陇右地区“水寒、土高、生物寡”的自然、人文环境,势必对杜甫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情志心态都会产生潜移默化的深度渗透,从而影响其诗歌创作。地处陇上的天水师范学院学者长期从事杜甫陇右诗研究,得天时地利之优势,有一些新的见解。如天水师范学院李济阻教授认为杜甫充分利用在陇右期间这段相对安逸的时间痛定思痛,对唐代社会、政治、民生、军事、官场等等反复剖析考察,在此基础上对诗歌创作中的某些领域作了深入细致的探索。这种方法颇带一些现代意味,在古人创作中是极为少见的。经过如此认真的磨砺,杜甫的诗歌艺术产生了一次新的飞跃。表现在作品中,这一时期较少有“三吏”“三别”那类以记实叙事为主集中描写国家不幸与人民疾苦的作品,但对现实、历史和自身的思考却更多也更深入,对生活本质的揭示更深刻,感慨也更浓烈。葛景春《杜甫在陇右的怀亲怀友诗》分别从杜甫在陇右创作的思亲人诗、怀先贤诗、怀亲友诗、怀朝中故旧诗四方面论述了杜甫怀亲怀友诗的审美特色。聂大受教授《杜甫诗歌与陇右地域文化》认为陇右时期在杜甫一生的生活和诗歌创作生涯中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陇右的独特自然风貌、胡汉民族浑融、文化多元情境及不时出现的边烽紧急情势激发了杜甫的诗兴,升华了杜甫的境界。西南民族大学文学院教授祁和晖在《杜甫秦州诗记中描写丝绸之路首段栈程》一文中指出,古秦州自古是民族走廊、经济文化交流走廊、军事要塞。秦州时期,杜甫一家虽生活艰困,但边塞山川、风物却促成杜甫诗歌创作进入一种高产兴会境界。特别应该指出,这次研讨会得以顺利召开,天水杜甫研究会同仁朱小玲、张维萍、武将、王钰、余伟、闫新生、李吉定、赵振涛、魏志荣等付出了辛勤劳动。原天水市人大主任、天水杜甫研究会会长桐树苞同志对这次研讨会的举办付出了大量心血。

五、杜甫诗歌的接受研究

接受美学认为,一个文学经典的形成是由作品本身和读者的接受两方面共同促成的。如果没有读者自身的历史的能动创造力量,文学作品的历史生命、经典地位是不可能建立起来的,文学经典并不具备超时代的永恒意义,“它更多的像一部管弦乐谱,在其演奏中不断获得读者新的反响,使本文从词的物质形态中解放出来,成为一种当代的存在。”[2]从文学作品本身来看,杜甫诗歌对不同地域山川地理、气候的描绘十分真切细腻;对羁旅行役、漂泊流浪生活中悲苦、辛酸情感的抒发分外感人,具有摄人心魄的艺术内涵,自然引起千百年来无数文人内心的共鸣。正是在千百年来众多文人的不断接受中,杜甫诗歌才走进无数文人的内心深处,成为中国文学耳熟能详的文学经典之一。本次研讨会上,不少学者提交了杜甫诗歌接受方面的高质量研究成果。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郑永晓研究员《陈师道学杜略论》指出宋人对杜诗的继承与新变对宋调的形成具有极为关键的作用。其中黄庭坚、陈师道等江西诗派作家在学杜方面的探索尤其值得注意。陈师道学杜的历程说明,杜甫在后代的影响和被接受必然以不同的面貌得到呈现,学杜而能有所新变才能将杜诗的精神发扬光大,宋元明清各朝,学杜者代不乏人,各具特色,充分证明杜诗作为中国诗史上最璀璨的明珠,具有永恒的魅力。成都大学杨挺先生提交的论文《陆游成都寓居时对杜甫踪迹的空间追寻及其人生认同》是其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宋代文人活动空间与文学研究”的阶段性成果,认为宋代大诗人陆游寓居成都期间,多次寻访杜甫草堂。其在成都的居住之地与杜甫草堂相距较近,活动范围多有重合。陆游多次拄杖重走杜甫常走的浣花路,抚摸杜甫用过的旧钓矶;他像杜甫那样观看成都的似锦繁华,也像杜甫当年那样典衣纵酒。在成都,陆游将自己的寓居生活与杜甫的遭际进行比较,用空间追寻与生命体验来达成对杜甫诗歌艺术与人生价值的印证与认同。中央财经大学左汉林教授《论宋代诗人使用杜诗典故的特点》指出宋代诗人梅尧臣、苏舜卿、欧阳修、王安石、黄庭坚等使用杜诗典故的特点。《杜甫研究学刊》编辑部刘晓凤博士《中国传统蒙学中的杜甫及其诗歌》认为杜诗从唐代起就与蒙学密切相关,杜甫诗歌在后世逐渐成为很多文人对子女进行家庭教育的范本。

台湾东华大学中文系张蜀蕙教授的论文《宋人论杜诗中的物候与风土》以其专业深入的研究和对诗词中写景细节的把握,让大家感受到了台湾学者对杜甫研究的热忱。四川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房锐教授《清末民初日本人游记中的成都杜甫草堂》对清末民初竹添进一郎《栈云峡雨日记》、山川早水《巴蜀》、中野孤山《横跨中国大陆——游蜀杂俎》等日本人撰写的中国游记中关于成都杜甫草堂的记载进行了论述,指出了杜甫诗歌在日本有着广泛读者,从一个侧面论证了“诗圣”杜甫在日本的影响力。西安外国语大学刘志峰教授《高丽诗人李穑对杜诗话语接受分析》认为,韩国高丽时期著名诗人李穑有《牧隐诗蒿》收诗6000余首,许多作品对杜诗有着明显的借鉴痕迹。从中可见杜甫对高丽文学的巨大影响。这两篇论文运用异域发现的新材料,雄辩地证明了杜甫在东亚汉文化圈的影响,也证明了杜甫作为“世界文化名人”的不休地位。此外,泰山学院王伟先生《浅论蒲松龄诗歌在艺术风格上对杜甫的接受》、安徽师范大学副教授叶文举、钱芳《南宋理学与杜诗》等论文也都发表了新的观点,这些成果为本次研讨会增色不少,使杜甫诗歌的研究更加深入。

总之,本届杜甫诗学研讨会参会人员范围广泛、胜友如云。研讨会上,代表们各抒己见,可谓新见迭出,思想火花碰撞不断,会议成果丰硕。真正达到了加强合作交流,促进杜诗研究进一步深入,弘扬杜甫精神当下现实意义的目的。

[1]杨义.文学地理学的渊源与视境[J].文学评论,2012,(4).

[2]姚斯.文学史作为向文学理论的挑战[M]∥周宁,金元浦,译.接受美学和接受理论.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26.

猜你喜欢

杜诗杜甫诗歌
诗歌不除外
“新”“旧”互鉴,诗歌才能复苏并繁荣
杜甫改诗
诗歌岛·八面来风
贫困无田杜太守
贫困无田杜太守
绝句
清初杜诗研究二题——钱谦益《解闷》诗笺与仇兆鳌“四句分截”说
在当代我们如何读杜甫的诗
诗歌过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