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民族文化与旅游发展研究进展及述评
2015-02-12张俊英
张俊英
国内外民族文化与旅游发展研究进展及述评
张俊英
文章对国内外民族文化与旅游发展的研究内容及研究状况进行回顾和分析,国外更多关注旅游目的地文化形象与景观研究、文化与旅游市场研究、文化保护与旅游资源开发研究、文化与旅游理论、方法研究、文化的变迁和旅游的发展研究等方面;而国内从民族文化与旅游的互动、民族文化与旅游的协调、民族文化与旅游的融合等方面,对已有民族文化与旅游发展研究进行分析和总结。通过对国外和国内的民族文化与旅游发展研究进行对比分析,就今后民族文化与旅游发展研究方向和方法提出见解和展望。
民族文化;旅游产业融合;研究进展;述评
一、引言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寻求文化俨然已成为旅游者当下最喜欢的一种生活方式。实际上,旅游当中最重要的就是文化,文化延伸和扩展了旅游的内容。旅游其实就是体验和追求文化。文化学认为旅游是人们在休闲时间的一种文化创造、文化欣赏、文化建构的一种生命状态。有了文化的底蕴,才会让旅游者获得精神上的审美和愉悦。旅游业的发展对文化的活化和传播起到重要作用。显然,在中国,民族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有效组成部分。民族文化就是各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所不断创造和积累的具有本民族特色的传统文化,游客之所以到旅游地去旅游,就是通过体验和了解当地的民族文化,可以使旅游者能够深切感受到这个民族的一些特质、了解到这个民族的风俗习惯、体会到民族的一种精神力量。因此,我们可以说,少数民族地区旅游的核心竞争力就是它们所具有的独特的民族文化。各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礼仪,在他们的衣、食、住、行、婚宴丧葬、节日、乡俗、宗教、工艺、图腾和自然崇拜等,都具有很丰富的文化内涵,这些就足以吸引广大旅游者前来民族旅游地了解当地的民风民俗,体验参与当地举办的各种旅游活动,从而不断去满足游客好奇的心理需求。因此,各民族地区要想与别的地方相抗衡、实现当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就要不断挖掘具有本民族特色的文化内涵,从而更多地吸引游客的到来,增强旅游业的竞争力。因此,有必要从民族文化与旅游发展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入手,对当前民族文化与旅游发展研究进行系统梳理,借鉴国外民族文化与旅游发展的经验做法,解决民族文化与旅游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种种弊病,并对后期相关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二、国外研究进展
从文献研究来看,国外主要是从文化旅游的角度去研究和探讨文化与旅游的发展,是将两者结合起来进行研究和探讨的,具体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概念研究
目前国外对文化旅游的概念和内容的研究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Daniel以海地和古巴为例,分析了舞蹈表演形式,认为在旅游背景下也得保持舞蹈表演的原真性和创造性。Ted Craik把文化旅游定义为通过旅游者的旅游活动,使旅游者能够有机会进入到其他地方去了解当地居民的生活和文化。Kaley以加拿大渥太华音乐遗产旅游为例,研究了音乐遗产旅游的合理性和意义。Yiping Li以香港遗产旅游地为例,说明了遗产旅游资源的功能、价值及遗产旅游发挥的作用和意义。
(二)旅游目的地文化形象与景观研究
旅游目的地文化形象与景观研究主要包括文化旅游地的文化资源、特征、文化形象及社区居民等。Cave对游客和居民就太平洋岛商业和文化中心等问题进行了访问和调查,结果表明当地居民对这些问题反映冷淡。Mckercher认为香港大众文化旅游主要有5个属性:即产品、体验、市场营销、文化、领导,同时还说明对于文化旅游地而言,文化是游客最受欢迎的关键因素。Timothy以印尼著名文化旅游地由亚卡塔(Yogyakarta)购物街为例,认为目前文化旅游市场的非法经营与合法经营的界限由开始的明晰变得模糊了,且不法经营者的行为影响到游客的旅游体验与居民间的关系。
(三)文化与旅游市场研究
文化与旅游市场研究主要包括旅游者的旅游动机、对文化的感知、旅游者的空间行为、旅游市场的分布、吸引力等研究。Silberberg讨论了博物馆和遗产地文化旅游之间的关系,认为旅游给博物馆和遗产带来经济利益的同时,也得要采取相关措施予以保障。Herbert认为旅游地发展的重要促进因子是游客对名人遗址遗迹旅游地的感知和期望。Verbeke以博物馆旅游市场为例,分析了旅游者的旅游动机和行为模式。Charters探讨和研究了酒文化旅游者的行为特征,提出了目的、动机和行为的三维模式。
(四)保护与旅游资源开发研究
对游客及社区居民的访谈和问卷调查、注重社区参与是近年来文化旅游资源及开发研究的关键问题。Nuryanti认为遗产与旅游之间的矛盾主要体现在居民和游客对遗产的理解、遗产规划方式、遗产营销方式以及遗产旅游与社区相互依存方式等四大挑战上。Tufts(1999)以加拿大蒙特利尔(Montreal)为例,说明了有着文化功能的博物馆在当地旅游业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要从财政、技术、劳动和网络等方面加强对博物馆的保护和建设。Besculides(2002)使用利益引导法调查了居住在美国卡罗拉多州(Colorado)的西班牙人和非西班牙人对文化旅游的感知,结果表明西班牙居民由于利益所需对社区的文化氛围表现出更多的关心和保护。
(五)文化与旅游理论、方法研究
Kreesuda Tientong利用问卷调查、数据分析等相关统计方法,来研究穆斯林游客对古兰经的信仰,提出了社区中加强对伊斯兰教文化的传播和发展。Lumyong提出了促进和发展文化旅游的5个指导方针,即促进市场营销、提高基础设施和周边环境、发展文化旅游、加强社区安全和提高旅游服务水平。Vesna Zabkar研究和考察了文化的动力与旅游的忠诚之间的关系,认为真实性是其中一个关键的中介因素,并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验证,表明文化的真实性会对游客的忠诚度有所影响。
(六)文化的变迁和旅游的发展研究
Doug Ramsey通过对圣伊格纳西奥旅客的调查和研究,挖掘了玛雅文化的内涵,论述了玛雅文化旅游的方式,认为旅游在发展过程对玛雅文化有正面的和负面的影响。Minkyung Park,Patricia A. Stokowsk以科罗拉多的文化旅游为例,认为旅游发展的水平与当地犯罪率之间的联系并不紧密。Joseph E Mbaiwa运用现代化理论分析了旅游改变当地传统的生产和生活方式。Hughes,Allen,Wasik(2003)研究认为,如果把表演艺术拿来仅仅用于吸引游客的话,表演艺术有可能会被异化、贬值。
三、国内研究进展
从文献研究来看,国内对文化与旅游关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民族文化与旅游的互动、民族文化与旅游的融合、民族文化与旅游的协调发展三个方面。
(一)民族文化与旅游的互动发展
学术界对民族文化与旅游的互动进行了早期的探索,对相关方面做了大量研究,提出了许多具有学术价值的观点和思想,较有代表性的观点如下:
彭延炼以德夯苗寨民俗风景区为例,揭示了民族文化与旅游发展互动的动力,并探讨了两者互动发展的机理问题,以此深入研究民族文化与旅游业发展的互动关系。王毅在探讨大湘西地区文化产业与旅游业发展的意义和作用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两者发展的基础条件,并提出了如何实现联动发展的思路。黄海萌从探索文化与经济互动理论入手,以楚雄彝族自治州为例,探讨了实现文化与经济互动发展的价值和意义。龙佩林、姚湘莲运用哲学思辨的方法,对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构成成分、客源动机和特殊性关系问题进行分析,指出在民族地区既要发展民族文化旅游又要发展民族文化。杨胜华在分析武陵山区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发展的基本概况的基础上,提出了促进武陵山区民族文化、旅游产业统筹发展的对策。高世祥在分析丽江民族文化和旅游两者间互动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推动丽江旅游业发展的途径和策略。任芳在分析保定市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产业与旅游业互动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两者互动发展的思路。
(二)民族文化与旅游的协调发展
近年来,国内旅游研究中运用耦合方法来研究文化与旅游的发展逐渐成为热点。国内学者在这方面的研究,代表性的观点如下:
樊信友从耦合概念、耦合主体、耦合方式和耦合路径等几方面分析和探讨了核心产品与延伸产品的耦合机制,指出延伸产品与核心产品在文化产品真实性、品牌关联度及旅游者行为方面保持着协调性。鲍洪杰、王生鹏从分析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耦合关系入手,建立了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耦合系统的指标体系、模型选择、评判标准,并以甘肃为例进行实证分析,对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耦合协调度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刘辛田、刘金元认为提高“富厚堂”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战略就是实现文化产业与旅游互动耦合发展。白长虹、邢博、孟繁强从产业驱动、制度驱动、艺术驱动、历史驱动和设施驱动的五种文化建设的驱动力因素入手,分析了京津冀地区文化与旅游产业协同发展的重要性,并以滨海新区为例,阐述了在滨海新区旅游与文化协同发展的具体做法,进而对京津冀区域文化与旅游产业协同发展提出了建议和对策。罗文、董珊惠民族音乐与旅游景区具有耦合性,并对如何在旅游景区中推广民间音乐提出了对策和思路,促进旅游与民间音乐文化的良性互动,实现两者发展。王兆峰认为民族文化与区域旅游发展的耦合与创新是少数民族地区追赶其他地区的有利优势。韦复生从经济结构调整与发展的视角,认为西部民族地区民族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路径就是实现与区域旅游的耦合与创新。
(三)民族文化与旅游的融合发展
文化与旅游的联动,文化的发展需要旅游的推动,同时旅游的发展也需要对文化的挖掘和开发。国内许多学者对民族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这一新兴经济现象进行了描述和探讨,总体来说,对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研究还比较少,具有代表性的观点如下:
刘训华、王兆峰从产权的角度出发,分析了民族地区文化产业对旅游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和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积极作用和影响。叶小明采用文献资料法和实地调查法,从江西省民俗体育文化的内容、特征及与旅游的契合为切入点,提出实现两者融合发展的对策。刘艳兰运用产业融合的相关理论分析文化与旅游业融合的必然性,并通过对阳朔《印象·刘三姐》的实证分析,给文化与旅游的融合发展给予一些启示和借鉴。刘少英、赵志强在分析湖南西部民族地区旅游所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实现两者融合发展的建议和策略。张述林、胡科翔从古镇概念和古镇旅游发展进程入手,提出两者融合的具体条件,并重点研究了古镇文化与旅游融合的途径。滕腾通过实地调查广西崇左歌圩的发展状况,对壮族歌圩文化与边关旅游融合的问题进行了探讨,据此提出“遵循一个原则、运用两种互动模式、确立三大歌圩文化旅游圈、采取四项措施”的融合机制。王平以恩施州生态文化旅游为例,探讨了民族文化与旅游的结合,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提出实现两者结合的对策。杨艳丽以寒地黑土核心区绥化市为例,概述了研究区的状况、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分析了两者融合的必然性及可行性,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两者融合的发展模式。最后就如何促进绥化市旅游业与非遗产业的融合提出了几点建议和思路。
四、研究述评
通过对有关文化与旅游研究的文献从外文期刊和中文期刊上进行搜索、分类和分析讨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评述民族文化与旅游发展方面的研究:
1.笔者认为,国内外对文化与旅游的研究有各自研究的领域和侧重点。国外对文化与旅游的研究,更多的是将文化与旅游结合起来,从文化旅游的角度去探讨和研究,而且国外研究重点放在对文化遗产旅游的研究上。随着旅游业的发展,人们对文化遗产的关注度日益增加。国外学者对文化遗产旅游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文化遗产旅游的资源价值、文化遗产旅游的功能、文化遗产旅游的开发、文化遗产旅游的影响以及文化遗产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等相关问题。而国内对文化与旅游的研究是从两者的关系出发,去探讨文化与旅游之间的联系和相互之间的作用。主要研究集中在文化的保护与旅游的发展、文化与旅游的互动、文化与旅游的协调发展、文化与旅游的融合及文化与旅游可持续发展等问题上。
2.国内对文化与旅游的研究落后于国外研究。国内学者虽然关注到了文化与旅游的发展,大力提倡对文化的保护,尤其是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进行保护和发展,但是总体上研究力度不大,在研究中将文化的保护和旅游的开发对立起来,要么保护文化不要发展旅游业,要么发展旅游业不提倡过多保护文化,使得文化与旅游分离开来。而国外学者站在一个更高的角度,把文化与旅游结合起来,去研究和探讨两者的发展,学者们注意在旅游发展中的文化保护,也提倡旅游业发展中对文化的开发和利用,将社区参与、政府管理等更多热点问题引用到文化旅游的发展中。
3.国内和国外在文化与旅游的研究上,同样表现出:学者们越来越感兴趣并形成旅游研究热点;相关问题如概念、理论体系尚处于探索阶段,没有形成统一、系统的学术共识;国外一些概念的不恰当应用也影响到了国内相关研究,因此,对文化与旅游的研究还有待加强和深化。
4.国外和国内对文化与旅游的研究更多的是从人类学、民族学、社会学出发,更多强调利用文化资源去大力发展旅游,忽视对文化的保护和发展或是仅强调对民族文化的保护,忽略对旅游的发展。虽然国内外学者也对两者进行结合探讨,但始终不能解决文化与旅游的矛盾,突出发展中的“双赢”问题,不难发现,尽管都强调“互动”关系,事实上仍集中于单向发展,由此提出的对策或模式也难以在旅游活动中应用。
5.国内外文化旅游的研究起始和兴起的阶段呈一致趋势,因为研究角度大都是从人类学、民族学出发,所以使得研究方法更多是定性分析,主要以描述性为主,很少用到定量的分析方法,更不用谈将定性和定量结合起来去研究和分析。总的来说,国外较少采用构造模型方法,国内较少采用数量统计方法,采用的定性分析方法显得单一,没有很强的说服力。同时,国内外学者更多采用的是单一案例的实证分析,使得文化与旅游的相关理论意义难以完全实现,不能更好地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
6.国内学者们对社会稳定的云南、贵州、广西等民族地区的文化与旅游发展有了一定的研究,但对青海、甘肃、西藏等地的少数民族区域研究相对较少。
[1]Yvo nne Pay ne Daniel.Tourism dance performances authenticity andcreativity[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1996,(4).
[2]Craik J.The Culture of Tourism[A].Rojek,C.&Urry,J.(ed.)Touring Cultures:Transformation of Travel and theory[C].New York:Routledge,1997,(12).
[3]Kaley Mason.Sound and meaning in aboriginal tourism[J].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2004,(31).
[4]Yi ping Li.Applicability of the market appeal robusticity matrix:a case study of heritage tourism[J].Tourism Management,2004,(25).
[5]J Cave,C Ryan,C Panakera.Residents.perceptions,migrant group sand cultures as an attraction-the case of a proposed Pacific Island cultural center in New Zealand[J]. Tourism Management,2003,(24).
[6]Bob Mckercher,Pamela S Y Ho,Hilary du Cros.Attributes of popular cultural attractions in Hong Kong[J].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2004,(31).
[7]Dallen J Timothy.Geoffre Wall.Selling to tourists Indonesian street vendors[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1997,(24).
[8]Steve Charters,Jane Al-i Knight.Who is the wine tourist[J].Tourism Management,2002,(23).
[9]D T Herbert.Artistic and literary places in France astourist attractions[J].Tourism Management,1996,(17).
[10]Myriam Jansen-Verbeke,Johan van Rekom.Scanning museum visitors urban tourism marketing[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1996,(2).
[11]Ted Charters.Cultural tourism and business opportunities for museums and heritage sites[J].Tourism Management,1995,(16).
[12]Wiendu Nuryanti.Heritage and postmodern tourism[J].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1996,(2).
[13]Steven Tufts,Simon Milne.Museums:A supply-Side perspective[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1999,(3).
[14]Antonia Besculides,Martha ELee and Peter JMcCormick. Residents perceptions of the cultural benefits of tourism[J].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2002,(2).
[15]Vesna Zabkar,Tomaz Kolar.A consumer-based model of authenticity:An oxymoron or the foundation of cultural heritage marketing?[J].Tourism management,2010,(31).
[16]LumyongPlangklang,WanthanaNowvan.Astudyof cornmunity potential and Participation in cultural tourism promotion and development:case study of Thai-muslim comrnunities in phranakhon si ayutthaya[J].Journal of the 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 of Thailand Social science,2008,(2).
[17]KreesudaTientong,SomponMalangpoo,Charoon Ratanakal.A study of riligious beliefs and behavior as contribution to cultural tourism:the islamic world of Patong and Pratuchai communities Phranakhon si ayutthaya province[J].Journal of the 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 of Thailand Natural science,2008,(40).
[18]Doug Ramsey.Archaeology heritage sites and tourism development in Belize,Central America[J].Tourism management,2008,(29).
[19]Minkyung Park,Patricia A Stokowsk.Social disruption theory and crime in rural communities:Comparisons across three levels of tourism growth[J].Tourism Management,2009,(30).
[20]Hughes,Allen,wasik.Thermal responses in some Eastern Cape African cicadas(Hemiptera:Cicadidae)[J].Journal of Thermal Biology,2003,(4).
[21]Joseph E Mbaiwa.Changes on traditional livelihood activities and lifestyles caused by tourism development in the Okavango Delta Botswana[J].Tourism Management,2011,(32).
[22]彭延炼.民族传统艺术保护与旅游业发展互动研究——以德夯苗寨民俗风景区为例[J].广西民族研究,2008,(2).
[23]王毅.论大湘西地区文化产业与旅游业联动发展[J].湖南社会科学,2009,(6).
[24]黄海萌.文化与经济互动研究——以楚雄彝族自治州为例[J].思想战线,2009,(35).
[25]龙佩林,姚湘莲.论民族文化旅游与民族文化发展导向[J].湘南学院学报,2009,30(5).
[26]杨胜华.加快武陵山区民族文化与旅游产业发展的思考[J].思想战线,2011,(7).
[27]高世祥.丽江民族文化与旅游发展探析[J].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0,(1).[28]任芳.民族传统体育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的互动发展研究——基于保定市文化与旅游产业的调查分析[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2010,10(2).
[29]樊信友.文化旅游产品延伸开发策略与耦合机制研究[J].江苏商论,2010,(7).
[30]鲍洪杰,王生鹏.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的耦合分析.工业技术经济[J].2010,29(8).
[31]刘辛田,刘金元.基于区域文化产业竞争力的富厚堂文化产业与旅游业耦合发展研究[J].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10,(2).
[32]白长虹,邢博,孟繁强.京津冀区域文化与旅游产业协同发展[J].思想战线,2010,(7).
[33]罗文,董珊惠.乡村民间音乐与旅游景区发展的耦合及开发应用研究[J].农业考古,2010,(6).
[34]王兆峰.民族文化产业与旅游业耦合发展研究——以湖南湘西为例[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9(6).
[35]韦复生.耦合与创新:民族文化创意与区域旅游发展[J].广西民族研究,2011,(1).
[36]刘训华,王兆峰.产权保护与湘西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研究[J].求索,2008,(9).
[37]叶小明.江西民俗体育文化资源与旅游融合开发的理性思考[J].农业考古,2009,(6).
[38]刘艳兰.实景演艺: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的业态创新——以桂林阳朔《印象·刘三姐》为例[J].黑龙江对外经贸,2009,(8).
[39]刘少英,赵志强.西部民族体育文化与民族地区旅游融合发展研究[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9,28(1).
[40]张述林,胡科翔.古镇文化与旅游的融合途径研究[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1).
[41]滕腾.边关旅游与乡村文化融合机制的构建——以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歌圩文化为例[J].农业考古,2011(6).
[42]王平.论民族文化与旅游结合——以恩施州生态文化旅游为例[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29(2).
[43]杨艳丽.旅游业与非遗文化产业融合研究——以寒地黑土核心区绥化市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3).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编号:07EG82);青海省2013年度社科规划项目(编号:13016)资助
张俊英,青海民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讲师,博士,研究方向:旅游管理,青海西宁,810007
F59
A
1007-7723(2015)01-0041-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