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数据时代公共图书馆的服务定位与资源建设策略

2015-02-12王宁沈阳市皇姑区图书馆辽宁沈阳110031

图书馆学刊 2015年10期
关键词:文献图书馆时代

王宁(沈阳市皇姑区图书馆,辽宁沈阳110031)



大数据时代公共图书馆的服务定位与资源建设策略

王宁
(沈阳市皇姑区图书馆,辽宁沈阳110031)

[摘要]在大数据时代,公共图书馆的服务定位与资源建设都需要来自大数据的支持。从大数据的特性、意义与价值入手,解析大数据时代公共图书馆的服务定位,论述大数据时代公共图书馆的资源建设策略。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服务定位资源建设大数据时代

[分类号]G258.2

21世纪是互联网飞速发展的历史时期,正是互联网引起了数据的爆发性增长,从而进入到信息社会的大数据时代。作为文献信息存储、管理与服务机构的公共图书馆,需要充分利用大数据时代中的文献类型大数据,及时调整自己的服务定位与资源建设策略,实现公共图书馆在大数据时代不断更新的社会价值。

1大数据的特性、意义与价值

1.1大数据的4种特性及其辩证关系

在目前全球已经进入到大数据时代,突出表现在数据的数量、种类、价值和速度都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变化[1]。然而,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是遵循辩证法规律的,即有一利必有一弊,利弊得失往往是相互依存、相辅相成的,大数据自然也不例外。从有利的方面看,由于大数据的数量和体量增加迅速,可以极大地满足用户对于各种数据的需求;而从不利的方面看,则是随之而来的用户对于有用数据的搜索难度也迅速上升,用户越来越难以快速而准确地搜索到自己所需要的有用数据。数据的种类也越来越多,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用户对于各种不同类型数据的个性化需求,但同时也进一步增加了用户搜索特定种类数据的难度,因为用户所需要的特定种类的数据往往被淹没在各种类型数据的海洋之中,用户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甚至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来查找和获取。在数据的价值方面,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数据量的不断增加,新的数据在不断替换老的数据,因此,使得数据的价值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一般而言,数据的价值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趋于下降,特殊情况则恰恰相反。从速度方面来看,全球互联网用户人数已经达到32.7亿[2],且每年都在快速增加,数据的变化速度也在加快。这种数据速度突出表现在数据通过互联网传播的速度在加快,其中包括发布速度、传递速度和更新速度[3]。

1.2大数据的意义与价值

正是由于大数据所具有的这4种特性,才使得它既成为大数据时代的宠儿,成为所有行业都无法不引起重视的资源,同时也成为大数据领域需要解决的众多研究课题。尤其对于重要的大数据资源,如何在掌握它们的基础上,深入挖掘蕴含在其中的信息价值,就成为大数据研究领域中的重要技术。大数据的真正价值并不在于其数据的数量有多少,体量有多大,而在于这些大数据对于用户而言是否为有用的和有价值的数据。因此,在当今的大数据时代,无论什么行业,什么机构,什么学科专业的人,只要掌握了具有价值含量的大数据,就等于掌握了重要的战略资源和竞争筹码。只要能够充分重视所掌握的大数据资源,并且能够有效地加以开发和利用这些大数据资源,使其能够真正地发挥作用,实现大数据的价值增值,那么无疑大数据就会成为赢得竞争的关键性因素。从大数据中搜索出有用的数据,分析这些有用数据中所具有的各种关系,以及蕴含其内的各种信息,研究数据信息中所具有的各种信息价值,从而使大数据可以为人们提供所需要的信息,成为人们进行各种决策和采取各种行动的科学依据,这也正是大数据的核心价值所在。

2公共图书馆与文献大数据

2.1公共图书馆文献大数据的输出与输入

大数据的类型有多种,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类型。例如,根据大数据的结构化类型,可分类为结构化数据、半结构化数据和非结构化数据。根据大数据的内容性质可分类为数字数据、事实数据、文献数据、软件数据等。其中文献大数据是最重要的一种数据类型[4]。由于公共图书馆是以文献资源为主要服务基础为公众和用户提供各种服务的文化机构,所以与文献大数据具有天然的紧密联系,这种联系具体可以反映在公共图书馆对于文献大数据的输出、输入和服务等多方面。在文献大数据输出方面,公共图书馆本身拥有许多文献大数据,如馆藏文献资源数据、图书馆业务管理数据、图书馆用户管理数据、图书馆服务管理数据等,这些文献大数据都可以成为互联网时代大数据资源的有机组成部分。为此,公共图书馆需要及时将本馆的这些文献数据与互联网上的其他文献数据进行有机融合,从而使之成为大数据时代公共图书馆文献资源大数据的组成部分。在文献大数据的输入方面,公共图书馆可以接纳许多来自于互联网上的文献大数据资源,利用它们进行公共图书馆的文献大数据资源建设。其中包括利用在线文献大数据和下载获取文献大数据,使之成为公共图书馆文献数据的组成部分,从而构成服务公众的文献数据资源体系。

2.2公共图书馆文献大数据的作用与服务

众所周知,目前在我国公共图书馆的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亟待改进和解决的问题。问题之一就是政府投入的资金不足,尤其是公共图书馆的文献资源购置经费不足,所投入的文献购置经费难以支持购买大量价格一直在不断上涨的图书馆所需文献资源,由于这种情况在全国公共图书馆中是普遍存在的,所以,其严重影响了公共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建设工作。正是由于公共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建设力度不够,缺乏足够数量和品种的文献资源,因此,公共图书馆为用户服务的文献物质基础难以满足公众对于文献资源的多样化和个性化需求,这是目前公共图书馆最大的问题所在。而具有“学术共产主义”性质的、以开放获取为特征的互联网文献大数据,却可以有效地解决公共图书馆的这一难题。由于它们均为可以免费获取全文的文献大数据,可以在相当程度上帮助公共图书馆克服文献购置经费不足的问题。在文献大数据的服务方面,公共图书馆可以利用文献大数据为公众开展相关的文献信息资源服务,其中包括文献大数据的参考咨询、信息检索、下载获取、远程传递[5]、开放存储、读者教育等服务,以及服务层次更为深入的文献大数据情报分析、学科文献大数据服务、文献大数据的定题跟踪服务等。因此,可以说,在大数据时代,公共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建设策略和服务定位都离不开文献大数据。

3大数据时代公共图书馆的服务定位

大数据时代公共图书馆的服务定位与传统公共图书馆的服务定位具有很大不同,主要体现在公共图书馆服务的项目内容更加多样化,文献资源类型更加多元化,文献格式更加数字化,服务方式更加创新化,服务手段更加现代化,服务模式更加泛在化等方面。

3.1公共图书馆的服务定位

在公共图书馆服务的项目内容方面,除了继续保留传统的文献资源相关服务项目外,可着力增加适应大数据时代的新型服务项目。如基于互联网的用户数字化文献资源线上借阅,基于读者终身教育的慕课教育服务,基于物联网的摄像头在线直播服务等。在公共图书馆服务的文献资源类型方面,除了公共图书馆继续为公众提供传统的纸质文献资源外,更加重要的是为公众提供基于互联网大数据的数字化文献大数据资源服务。在公共图书馆为用户提供服务的文献资源载体方面,除了纸质载体的文献资源外,更多的是基于互联网大数据的数字化文献资源载体,这些文献载体与传统的纸质文献载体截然不同,是只有在大数据时代才特有的文献载体。在公共图书馆为用户提供服务的类型方面,更多的要转向基于互联网大数据的各种服务类型,其中包括文献大数据的虚拟参考咨询、网上文献数据检索、文献数据的下载获取、文献数据的互联网远程传递、文献数据的互联网开放存储,以及服务层次更为深入的文献大数据的情报分析[6]、学科专业文献大数据服务等。

3.2公共图书馆的泛在化服务模式

在公共图书馆为用户提供服务的模式方面,除了继续为用户提供基于实体公共图书馆馆舍内的文献数据资源服务外,更多的要为用户提供基于互联网大数据的泛在化服务。这种泛在化服务是一种较为理想化的公共图书馆服务模式,其内在含义为具有10A,即英语的Any(任何)特点的泛在化服务模式[7]。即任何公共图书馆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以任何服务方式,为任何用户提供任何类型、任何格式、任何语种、任何载体、任何时期的文献大数据资源服务。尽管公共图书馆的泛在化服务模式在目前的条件下可能一时无法完全实现,但它无疑是公共图书馆在大数据时代为用户服务的一种最佳选择,也是大数据时代公共图书馆为用户服务的一种理想化服务模式定位。正因为如此,泛在化服务模式不仅应当是公共图书馆今后的美好愿景和努力方向,而且国内有些地区的公共图书馆已经开始在这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8],并且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泛在化服务效果,值得其他地区的公共图书馆学习和借鉴。

4大数据时代公共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建设策略

4.1公共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建设来源策略

大数据时代公共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建设策略,与长期以来传统公共图书馆所奉行的文献资源建设策略相比有很大的变化,这种变化主要体现在公共图书馆的文献资源来源渠道、文献类型、文献格式、获取方式、传递方式、存储方式、保护方式等方面。在公共图书馆的文献资源来源渠道方面,除了依然继续来源于购买传统的纸质文献资源外,更多地需要购买适应大数据时代的数字化文献数据资源。其中既包括购买商业化的数字化文献大数据资源,还包括从互联网上获取基于全球知识共享创用协议的开放获取文献大数据资源。由于这种开放获取文献大数据资源均为可以免费全文获取的资源,不需要公共图书馆投入购买资金,可以极大地解决公共图书馆数字化文献大数据资源购置资金短缺的问题,所以它正在逐渐成为公共图书馆文献数据资源建设的重要策略[9]。开放获取文献资源的来源途径包括数字图书馆文献资源网站、专门文献资源网站、文档分享资源网站、网盘分享文献资源网站、视频分享资源网站,以及来源于各种搜索引擎中的数字化文献资源。

4.2公共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建设其他策略

在公共图书馆文献资源类型的建设策略方面,除了传统的文献资源类型外,大数据时代为公共图书馆带来了许多具有大数据时代特征的新型文献资源类型。如三维虚拟文献资源类型、摄像头在线直播开放视频文献资源类型、机构知识库文献资源类型[10]、科学数据文献资源类型、卫星地图文献资源类型等。

在公共图书馆文献资源格式的建设策略方面,除了传统公共图书馆的文本和图片文献资源格式外,更增加了超文本格式、富文本格式、网页格式、音频格式、视频格式、动画格式、三维虚拟格式、卫星地图格式等多种只有在大数据时代才能拥有的新型文献资源格式。

在公共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的获取方式方面,除了公共图书馆传统的文献外借、文献阅览方式外,大数据时代的文献资源获取方式增加了在线阅读获取方式、直接下载获取方式、利用下载工具下载获取方式,以及特殊情况下的下载获取方式,包括利用专用下载器下载获取、利用Word文档下载获取、截屏下载获取等。

在公共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的语种方面,大数据时代的公共图书馆为了适应全球大数据信息资源的共享与一体化,在为用户提供母语和常用英语文献资源语种服务的基础上,应当扩展提供包括其他外语语种、中国少数民族语种和地方语言文献资源的服务。

在公共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的文献资源传递与存储方面,大数据时代也具有了传统公共图书馆所不具有的通过互联网进行文献大数据的远程传递和开放存储。这一切都是公共图书馆在大数据时代所应完善的新型文献资源建设策略。

5 结语

在大数据时代,公共图书馆的服务定位与文献资源建设策略与大数据已经建立了密不可分的关系,这种紧密关系源于现代信息社会对于公共图书馆从服务理念、服务手段,到服务资源、服务技术和服务方式等多方面的客观需求。深入研究大数据时代公共图书馆的服务定位与文献资源建设策略,对于更新公共图书馆管理观念,改进公共图书馆服务定位,加强公共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无疑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参考文献:

[1]张鹤明.大数据对公共图书馆服务的影响探讨[J].图书馆界,2015(3):75-77.

[2] Internet World Stats[EB/OL].[2015- 10- 19].http://www.in⁃ternetworldstats.com.

[3]陈国兰.如何利用大数据构建图书馆新型知识服务体系[J].现代情报,2014(9):149-152,157.

[4]张玲.大数据2.0时代文献资源融合与共享利用研究:以图书、情报、档案文献信息资源为例[J].档案管理,2015 (1):36-37.

[5]杨玉祥.浅谈大数据下公共图书馆的文献传递服务工作[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5(1):8-10.

[6]孙琪.试论大数据背景下公共图书馆的信息服务[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4):142-144.

[7]孙韶菊.IOA-8A泛在图书馆的泛在服务及特点研究[J].图书馆学刊,2013(10):3-5.

[8]陈关根.绍兴地区公共图书馆探索服务泛在化的实践[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4(17):126-128.

[9]张媛,王伟.大数据时代图书馆OA文献资源建设研究[J].兰台世界,2015(11):129-130.

[10]周婕,等.基于文献数据规律的机构知识库关键技术研究:以北京邮电大学机构知识库为例[J].情报资料工作,2015(1):65-70.

王宁女,1979年生。硕士,馆员。研究方向:图书馆学。

收稿日期:(2015-08-20;责编:张欣。)

猜你喜欢

文献图书馆时代
Hostile takeovers in China and Japan
Cultural and Religious Context of the Two Ancient Egyptian Stelae An Opening Paragraph
图书馆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ituational Teaching Method in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at Vocational Colleges
The Role and Significant of Professional Ethics in Accounting and Auditing
e时代
e时代
e时代
去图书馆